免費報名| 4位科學博士16節直播課,陪伴全國鄉村孩子探秘科學

2021-01-17 橡果科學
橡果科學直播課第二期,踏秋而來,風裡雨裡,雲端課堂與您相見

2020年下半年,橡果科學團隊在第一期直播課基礎上不斷完善和打磨項目,歷時兩個多月策劃和準備,邀請了4位國內外科學研究者、科普作家,基於「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啟發辯證看待問題思維和整體思維,為孩子們設計有趣優質,全面系統的主題式科學啟蒙課程!


這一次我們選擇貼近孩子們生活的自然、地理、化學主題,同時注重動手實驗,提倡親近自然,愛護生命的現代化生活理念,注重打開孩子們的科學視野,傳遞科學研究者的精神,引導孩子們做一個有溫度的科學愛好者!即將開學之際,在孩子們和老師們的共同期待下,橡果科學直播課第二期就要和大家見面啦!


課程總概覽



撒沙,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藝術設計大學藝術理論系博士,俄羅斯科學藝術家,兒童科普作家,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撒沙帶著對藝術、自然孩子的摯愛,創作了《看!蝸牛》、《看!樹木》、《看!草兒》、《看!蚯蚓》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繪本書,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獲2017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2018我最喜愛的童書知識性讀物組銅獎,版權已輸出至海灣六國、越南、德國等國家,並在我國臺灣地區發行繁體中文版。

課程框架

一堂來自雲端的自然科學課堂

鄉村最不缺的是自然的好風光

缺的是欣賞自然美的眼睛

和發現自然的有趣

撒沙將為孩子們分享家門外的自然課

讓孩子用藝術的角度看自然

用自然的胸懷看世界

王紅強,博士,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坐標北京國家地球觀象臺,科研工作者出身,現為專職科普人,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北京市教委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資源單位項目負責人。設計開發課程並主講,臺前幕後一肩挑。來自鄉村,回報鄉村,有著公益的心,希望面向鄉村孩子們傳播地球科學。



哈茂森,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有機化學研究員。致力於藥物化學方面研究,探求天然產物全合成、抗HIV藥物一直在路上。曾訪問英國劍橋大學、上海有機所、中山大學有機所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為人樂觀開朗,科研嚴謹認真,授課循循善誘。社會貢獻是科研工作者的必修課,有幸通過此平臺推進科普,為小朋友們帶去一份別開生面的禮物。




李裕紅,華僑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高校生態學教師,閩江科學傳播學者,泉州市溼地學會會長,中國生態學會紅樹林專委會委員,長期從事紅樹林生態學研究與溼地科普教育工作。西南大學森林生態學碩士、廈門大學植物學博士、廈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流動站出站博士後,曾訪問美國邁阿密大學和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積極樂觀,熱心公益,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學知識是教師的社會責任擔當。




01課程時間

每周二和每周四晚上七點半!

每個主題四節課,一共16節,每次課程40分鐘以內的內容+20分鐘互動

只要有網絡,有電子設備,就可以通過CCtalk軟體線上觀看!💻📱掃描二維碼,下載CCtalk手機端或電腦端軟體(https://www.cctalk.com) 實名註冊登錄後搜索群號:87885482(橡果科學)申請加入群,備註(縣域+學校+姓名)通過入群後,即可學習!📛如果您的條件或者手機電腦出現問題無法下載軟體,您可以直接掃描課程圖片二維碼,獲得課程連結收聽直播!(但只能作為網頁遊客身份進入直播間,無法參與上麥與老師互動)


橡果科學直播課免費開放給全國鄉村小學生!橡果科學與全國縣域教育局學校合作,邀請學校校長和老師們報名申請成為橡果科學直播課的共創大使!


共創大使需要每周固定時間發送聽課連結到班級群,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以下方式協助孩子們聽直播課學習

1、寄宿學校通過校長和老師們在學校組織,共同收看直播!

2、不寄宿的學習,共創大使們通過分享直播連結,讓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在家收看直播課;

3、所有的直播課都可以重新聽回放,老師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使用資源在班級組織孩子們一起聽錄播。

報名第一步:掃描二維碼填寫報名表單,且務必根據表單內容添加相關工作人員微信!(文末點擊原文也可以報名哦!)


報名第二步:加入橡果科學直播課共創大使群,我們將在交流群發布課程直播連結,海報以及分享課程資源  (註: 本群僅限於第一次申請直播課的校長和老師,之前參加過直播課的老師我們將在原共創大使群繼續分享,可不用重複加群)



如果二維碼過期或者有其他問題請加工作人員陽陽微信:13550828036

確認報名:完成報名表單填寫和掃碼加群後,我們將在橡果科學公眾號9月3日公布名單,請持續關注!

由公益機構擔當者行動策劃出品的橡果科學直播課,邀請到各行各業的科學家們設計全面系統的科普主題系列課程,通過趣味性的分享,打開鄉村孩子們的科學視野,激發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之心,引導孩子們學會思考,幫助孩子們尋找人生更多可能性!

1、直播課期間,橡果科學會選出50個積極參與的學校和老師,提供好玩的科學課程手冊、以及未來「兒童科普閱讀項目推薦名額等驚喜鼓勵。2、對於其中積極參與的學校,橡果科學會優先邀請直播課的科學家前往學校,開展科學達人進校園活動,孩子們和老師們可以面對面與科學家交流!3、未來橡果科學會與公益講師所在的科研科普機構進行合作,共同支持鄉村老師和鄉村孩子外出學習參觀,在高校與科學家深度交流,體驗科學研究生活。

公益致敬(排名不分先後)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六和公益、科學聲音公益學院、火柴公益、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小學科學教學網、北京益微青年、鳥巢公益圖書館、皮皮實兒童心理課江西瑞金教育局、甘肅金塔縣教育局、甘肅宕昌縣教育局、甘肅環縣教育局、甘肅靜寧縣教育局、甘肅涇川縣教育局、湖南醴陵縣教育局、江西于都縣教育科技體育局、重慶彭水縣教育局、福建寧化縣教育局、雲南彝良縣教育局、遼寧凌源縣教育局致敬每位幫助傳播分享、申請直播課的夥伴們,校長和老師們!

「橡果科學」在零下二十度的寒冬裡誕生!

邀請科學家 | 為鄉村孩子帶去全面系統的科學直播課

免費申請 | 首期橡果科學直播課面向全國鄉村孩子開課啦!


相關焦點

  • 作業幫直播課怎麼樣,9元13節課是真的嗎?
    作業幫直播課怎麼樣,9元13節課是真的嗎?,所以我就順勢給孩子報名了一所英語培訓機構,但是給孩子報名的是作業幫直播課,前前後後我家孩子在作業幫直播課學習了也有一年了,最近很多朋友都向我打聽這所英語機構的情況。
  • 緊急招募:200名邢臺學生,18元上16節課,報滿為止,4天助孩子成績...
    (*由於資源稀缺,只限第一次購買的新用戶)  ●高中:數學+語文+英語+物理=16節課=18元  ●初中:數學+英語+物理=16節課=18元  ●小學:數學+英語=18元  18塊錢,你能獲得~(僅限本號粉絲用戶)  價值499元的16節名師課(3年無限回放)  價值120元的4科電子教輔報名就送(高清可列印)  4位985老師16天1對1輔導(包括學校遇到的問題)  ??
  • 高途課堂9元16節課效果好不好?適合什麼年齡段的孩子?
    原標題:高途課堂9元16節課效果好不好?適合什麼年齡段的孩子?大家對於高途課堂應該都並不陌生了,前段時間高途課堂有在做活動,9元16節課應該有許多人參與過吧。那是一個試聽課,那麼高途課堂正式課程效果如何呢。如果你還不了解高途課堂怎麼樣,那可以來看下這篇文章。
  • 8月6日截止:9塊錢16節課,清華北大名師請回家!!(附電子教輔)
    ▲25位全國重點大學畢業的老師,多年一線教學經驗,優中選優,嚴保直播課程質量。▲985、211學霸輔導老師,完善考核機制,孩子的滿意就是他們的成績。價值499元的課程,4科聯報,限時9元!9元=語、數、英、物,全科領跑=16節直播課+4位輔導老師一對一輔導+4本電子課程講義+VIP專屬學習資料分享群!
  • 環球網「報名大廳」:LILY英語面向4-8歲孩子免費贈送英語思維培養課
    由環球網、知更鳥網聯合推出的公益平臺「報名大廳」於近日上線,平臺匯集了全國上百家知名教育機構,千門線上、線下教育課程。平臺為全國家長、學生、用戶提供優質線上、線下教育公益課程、優惠課程、火爆課程信息。LILY英語通過20多年的研發、實踐、優化,已經形成了科學的、完整的學習體系,遵循母語式學習規律,先語後文。並由創始人Lily老師親自帶隊、資深教研團隊精細研發1500餘個標準化配套課時,整套學習體系完善、科學、成效顯著。資深教研團隊獨家深度自主研發百套英文原版小說閱讀題庫、英文原版電影題庫、感初-感中-感高測評體系,讓孩子的學習成效看的見。
  • 跟誰學旗下高途課堂宣布向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直播課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2月4日,跟誰學旗下高途課堂宣布,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贈第一期向武漢地區的中小學生捐贈20000份價值2000萬元的寒假正價直播課之後,捐贈第二期將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開放直播課。
  • 「嫦娥之父」登上作業幫直播課:科學泰鬥給全國孩子講火星夢
    「嫦娥之父」登上作業幫直播課:科學泰鬥給全國孩子講火星夢 2020-04-26 18:25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高途課堂精選課怎麼樣?9元16節課靠譜嗎?我說說~
    原標題:高途課堂精選課怎麼樣?9元16節課靠譜嗎?我說說~最近經常在手機上看到這家的廣告,高途課堂精選課,9元16節,還挺便宜的,剛好孩子現在讀小學6年級,成績不好,馬上就升初中了,所以我想給他找個線上補習班,高途課堂精選課怎麼樣,靠譜嗎?學了幾個月,談談感受。一、高途課堂精選課怎麼樣?9元16節課是怎麼回事呢?
  • 蘇州一小學有194位博士家長,一年上了60多節博士課
    頭頂著父愛光環的爸爸們,再配上他們博士學霸的頭銜,真是散發出無盡的魅力。你是不是有點羨慕?12位博士爸爸給小學生授課1、《我們的科學素養》三(1)班的孩子們迎來了黃楚堯的爸爸黃啟兵博士帶來的《我們的科學素養》一課。
  • 蘇州這所小學有194位博士家長,一年上了60多節博士課
    12名「博士爸爸」進校開課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頭頂著父愛光環的爸爸們再配上他們博士學霸的頭銜真是散發出無盡的魅力你是不是有點羨慕?12位博士爸爸給小學生授課1、《我們的科學素養》三(1)班的孩子們迎來了黃楚堯的爸爸黃啟兵博士帶來的《我們的科學素養》一課。
  • 【發明家的物理課線上課|100個免費聽課名額】6節課讓你愛上物理!
    蘇西實驗室 Susie Lab專業的兒童科學互動實驗室《發明家的物理課》為7-12歲孩子打造的物理科學系列課程 ,
  • 作業幫直播課教師日記:特殊時期為孩子們講好每一堂課
    為保障全國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作業幫於1月25日(大年初一)上線「春季加油站計劃」,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直播課。2月3日起開課,截止2月5日上午10點報名用戶數已突破1000萬,且課程直播體驗穩定流暢。這期間,無數作業幫直播課的「平凡人」,堅守自己的「平凡事」,創造出無數的「不平凡」。
  • 鄉村孩子陌陌直播公益課上潛深海、探南極
    10月29日下午,在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開啟第36次南極之行的一周後,這支特殊的「科考隊」, 在陌陌直播公益課「給鄉村孩子的科學課」上,踏上探尋科學世界的航程。「科考隊」在直播間裡即時溝通、分享、交流,靠的是一根網線。「科考」的形式,是一堂直播公益課。
  • 守護孩子的每一堂課!荷小魚為免費贈送價值百萬元的AI課程
    1、疫情反覆,荷小魚捐贈價值百萬的科學AI互動課疫情在今年年初再次嚴峻,不僅全國多所幼兒小學提前進入寒假,培訓機構也暫停了線下培訓。雖然孩子在家學習,讓不少父母擁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但是,孩子在家的學習計劃,各位家長依然要謹慎對待。
  • 跟誰學上線公益「雲課堂」,推出中小學免費直播課
    來源:新浪證券跟誰學攜手中青報、北京日報上線公益「雲課堂」,推出中小學免費直播課近日,在線教育機構跟誰學攜手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等多家平臺共同上線公益「雲課堂」,推出覆蓋全年級、全學科的免費直播課。為保證停課不停學,在家中也可以享受優質、貼心的教育服務,跟誰學攜手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等多家平臺共同上線公益「雲課堂」,整合優質課程資源,推出覆蓋全年級、全學科的免費直播課,滿足各年齡段的多元化學習需求。學生打開「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等app,點擊進入雲課堂,即可自主選課報名。
  • 南山科學課堂因磁有您,DIY懸浮陀螺,體驗磁懸浮列車,探秘磁之奧秘
    、自由、想像力、勇氣和好奇心這周科學實踐課堂主題為:【因磁有您】,在這節課中,我們要認識磁鐵,體驗「吃鐵」的怪物、磁力畫板、彈跳青蛙、DIY懸浮陀螺、體驗磁懸浮列車等有趣的實驗,充分學習和了解磁鐵的基本知識,探究磁之奧秘!
  • 《世界記憶冠軍帶你走進科學記憶法》直播課程上線啦!
    只需一份科學記憶法!你的孩子也能記憶超群!由趣記憶總部為廣大學子打造的學科記憶類直播課程《世界記憶冠軍帶你走進科學記憶法》千呼萬喚始出來,重磅上線!課程由世界記憶總冠軍、《最強大腦》中國戰隊總隊長王峰老師和世界記憶總亞軍、世界記憶冠軍教練劉蘇老師領銜,帶領趣記憶精英講師團共同授課!
  • 科學課堂新課來襲因磁有您,DIY懸浮陀螺,體驗磁懸浮列車,探秘磁之奧秘
    這周推出的科學實踐課堂主題為:【因磁有您】,在這節課中,我們要認識磁鐵,體驗「吃鐵」的怪物、磁力畫板、彈跳青蛙、DIY懸浮陀螺、體驗磁懸浮列車等有趣的實驗,充分學習和了解磁鐵的基本知識,探究磁之奧秘!磁懸浮列車是一種現代高科技軌道交通工具,它通過電磁力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的無接觸的懸浮和導向,再利用直線電機產生的電磁力牽引列車運行。
  • 作業幫直播課9元13節課靠譜嗎?為什麼這麼便宜?
    作業幫直播課9元13節課跟免費的直播課差不多。他們家是從搜題開始做起的,APP教育中算是比較好的了,後來發展成網課,再請了女排做代言,一下子吸引了很多用戶,那麼究竟作業幫效果如何呢,這裡過來人分享一下經驗吧。  我個人覺得對比起作業幫直播課,更傾向於給孩子找個外教培訓。
  • 戴昱:關於星系的二三事 | 科學公益直播預告
    4.星系是如何形成的?5.研究星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嗎? 互動交流 _1. 添加小助手小吉微信(gmicer),備註「科學直播」,加入科學公益直播交流群。每期「科學公益直播」將篩選出5位VIP用戶,獲得進入直播間,與嘉賓同屏互動的提問機會。對本期內容感興趣的同學,可通過小助手」小吉"報名申請,或閱讀原文獲得報名連結(報名後須通過審核)。12年以來,GMIC一直引導大眾跨越數字鴻溝,以科學復興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