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之父」登上作業幫直播課:科學泰鬥給全國孩子講火星夢

2021-01-14 三聯生活周刊
「嫦娥之父」登上作業幫直播課:科學泰鬥給全國孩子講火星夢 2020-04-26 18:25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和院士一起探索火星

  「五環外」孩子如何看到火星?

 2020年4月7日,85歲的「嫦娥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進行了一場特殊的直播。他以各種神話傳說開啟的《改造火星夢》,為國內中小學生帶來了一場天馬行空的科普教育講座。

△ 歐陽自遠院士在作業幫給孩子們上直播課

幾乎每一個痴迷宇宙奧秘的孩子,都有關於星空的十萬個為什麼。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經存在過生命?地球的未來是否會像火星一樣?有一天人類可以像電影《火星救援》裡那樣,在火星的地下室或火星表面密閉的、生命保障系統齊全的火星艙室裡生活、工作、種土豆嗎?那些大人們需要搜索一下才可能解答的疑問,如今由一位年近9旬、功勳卓著的科學泰鬥親自向孩子們傳授。

 「假如我們把地球生命的46億年,當成一天一夜的話,從凌晨0點開始,一直到凌晨4點,我們地球上的生命才剛剛誕生。到晚上8點,多細胞生命起源,晚上9點,海洋裡出現了沒有殼的生命,然後鳥類出現了,恐龍出現了……,在一天一夜最後的1分10秒,才出現了人類」。在作業幫直播課的名家講堂,滿頭銀髮的院士用文學化的語言講述為什麼單單地球有生命,從生命起源的過程、人類對火星的探索過渡到中國航天火星探索計劃。一個半小時的直播,吸引了2000萬人報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感受到科學的樂趣,有的學生邊聽課邊畫下了心中火星探測器的模樣。

 

© 作業幫直播課視頻截圖

實際上,對於這位耄耋之年的科學家來說,用直播的形式講授公開課,雖是第一次,也是意料之中的必然。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他曾多次在各種刊物、場合進行青少年科普。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僅是』科學人』,也是』社會人』,理應承擔與科學發展相適應的社會責任。科學家有責任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遵守科學道德。」他說。

 這些身體力行的科學傳承,實則起源於追夢人生的蛛絲馬跡。

 1952年,剛剛高中畢業的歐陽自遠曾深深思忖過自己的未來。當時,成立不久的新中國正著力建設工業化國家,礦產和能源是最稀缺的資源。國家號召年輕的學子「去喚醒沉睡的高山,讓它們獻出無盡的寶藏」。報紙上的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歐陽自遠,他立下志向:「我這一輩子就要為國家找礦。」於是,出身於醫學世家的歐陽自遠違背父母希望他從醫的意願,毅然考入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勘探系,從此與地下天上的礦石結下不解之緣。

北京地質學院時期的歐陽自遠

1957年,歐陽自遠攻讀研究生,得知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人類宣告進入太空時代。他覺得自己就像一隻小螞蟻在地球上爬來爬去找礦,可人家有衛星,繞著地球轉幾圈一下就搞清楚了。這讓曾經埋頭找礦的歐陽自遠開始抬頭仰望星空。他堅信,中國也一定會進入空間時代,1958年,開始研究天外來客——隕石和宇宙塵。

1969年,人類首次登陸月球,「望塵莫及,但是我相信中國也會到月亮上去。」在深受觸動之餘,歐陽自遠立下了「為國探月」的宏願。他堅信,中國未來一定也會探測月球,探測火星等太陽系天體。

歐陽自遠(右二)講解隕石研究工作

1976年,吉林隕石雨降落,歐陽自遠帶領團隊研究了不到一年,發表了100多篇文章,經過半生的研究與探索,他不僅成為了中國最著名的隕石學與天體化學家,還於2003年與孫家棟一起編寫了「中國首次月球探測立項報告」,一年後,國務院批准繞月探測一期工程立項,正式命名為「嫦娥工程」。

嫦娥一號發射成功時,72歲的歐陽自遠和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抱在一起老淚縱橫:「繞起來了!繞起來了!」探月工程先後「五戰五捷」,也標誌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

 

從2005年起,年過古稀的歐陽自遠繼續參與今後的月球、火星、小行星、木星和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並開始參加起越來越多的科普活動,他希望將自己對科學、對浩瀚太空的熱情傳遞給00後的孩子們。在他看來,相比登月計劃,傳播科學知識同樣是一份艱巨的事業,畢竟科普也是科學家的責任。他曾說,除非老天格外施恩,我很難看到中國人登上月球的那一刻了,但可以讓後人在我們的肩膀上走得更遠、更好。

「大材小用」還是「高屋建瓴」

雖然是知名的大科學家,但是歐陽院士完全沒有因為聽眾是「小字輩」而敷衍,他把90分鐘的直播虔誠地當做是「給下一代科學啟蒙的契機」。他曾表示,「做科普和做科研一樣,都要下功夫,尤其在面對小讀者時。」

讓榮譽等身的科學家給中小學生上直播課會不會是「大材小用」呢?《知識分子》聯合主編謝宇認為,學生通過和科學家之間最直接的信息交流所收穫的知識、形成的思維方式以及科學素質的提升,是學校教師無法傳遞的。「這也是我認為科學家給小學生講科學的價值所在,教授的重點不在知識內容,而是在於傳遞做科學家的素質。」

十幾年來,歐陽自遠幾乎每年都要抽出時間完成四五十場講座

當科學家與在線教育平臺強強聯手,便在更多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愛科學的種子,不遠的將來可以成長為創新的參天大樹。科學家掌握著科技的前沿信息,擁有系統的知識結構,如果能像歐陽院士那樣深入淺出地給孩子上好科學課,便能更好地激發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不斷去攀登科學的高峰。

「我們要去探測小行星,探測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我們要開展行星際空間穿越探測,探測太陽系的星辰大海。所有的艱巨的任務,一切寄托在我們同學身上。」在實現自己的宏偉理想之後,老人也向孩子們表達了真誠的祝福和期待。

對於火星、小行星、木星探測等戰略規劃,歐陽自遠一直列到了三十年後

聽了歐陽院士的直播課後,福建泉州一位高三的學生寫下了這樣的留言,「教授的講述讓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了人類生命的形成與發展,過去的我以為人類是世界的主宰者,聽了教授的課才明白,人類很渺小,生命很短暫。教授的寄語讓我感覺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要好好努力,不負眾望,讓紅色的火星成就藍色星球的夢。」

感知「智識生活」的樂趣

讓一個孩子學習量子力學是不可想像的,但用某種方法讓他們對量子力學發生強烈的好奇則是完全可能的。

科學泰鬥親臨科普一線的背後,是我國科學教育逐漸起步,中國新一代少年兒童逐漸具備科學思維的過程。目前,我國的科學課理論多於實踐,多是知識的傳授,即便有科學實驗,也多是讓孩子們用相同的實驗方法和儀器操作,證明課本上的理論或者定律,孩子們的探索精神往往被忽視。這種單純地科學知識的傳授並沒有真正為孩子提供未來所需要的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科學教育的缺失直接映射在了公民科學素質上。據調查,直到2018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養比例僅有8.47%,處於「發展中」水平。現實中,很多人仍然會被「量子力學讀書法」這樣的沒有常識的騙局所欺騙,為長輩時不時轉發的偽養生文章所煩憂。

這說明,科學思維對一個人的一生至關重要,而更好地培養一個孩子科學思維的方式,就是讓他儘早地產生對科學的興趣。

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曾做過一個調查,顯示將近一半的科學家是因參觀科技館、水族館等科普展覽從而對科學產生興趣的。然而對於目前的社會而言,當融趣味性和知識性於一體的科技館、水族館早已成為一二線城市孩子的日常時,許多三四線甚至大山中的孩子只能「臨淵羨魚」。

據《2018年中國兒童數字閱讀報告》顯示,由於城鄉差距,30%的城市孩子擁有88%的兒童圖書。同時,大科學家或許會「走進」一二線城市某所中小學的課堂,卻基本不會出現在三四線城市。

不過,這樣的局面正在迅速改變。目前我國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已達全球第一,科學家通過網絡直播進行科普,越來越成為一種有效的科學教育與普及的方式。這也成為在線教育平臺向全國輸送的重要教育資源。

©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

正因如此,作為一個70%學員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的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直播課開啟了「名家講堂」,讓以歐陽自遠為首的科學家參與在線直播。

作業幫直播課隸屬於國內用戶規模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面向全國中小學生提供拍照搜題和在線直播課等教育服務。目前,作業幫累計激活用戶超過8億,旗下產品月活用戶1.7億,作業幫直播課覆蓋小、初、高各學段、全學科,由主講老師、輔導老師共同服務一名學生,累計服務學員超過4900萬。

名家講堂是作業幫直播課推出的免費公益課程系列,邀請各領域名家打造,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全國學生都能享受到精品教育資源。

在名家講堂,孩子們不經意看到的一個瞬間,或許令他們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擁有更多人生可能。

讓生活在「五環外」孩子們也可以像生活在一線城市中一樣,隨時隨地感受到「智識生活」的樂趣,這正是作業幫和名家們堅持的意義,無論出生在何處,孩子們都可以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起跑。

在過去的半個月中,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趙曉光博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自然資源部首席科學傳播專家蘇德辰……這些科學領域名家,陸續從航空航天,機器人技術,地質地貌等方面為孩子們打開了更寬廣的認知。

康德說過:「當我仰望星空,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短短的幾節課程,也許無法為孩子帶來可觀的分數與「六便士」,但當孩子們開始試著從頭頂浩渺的夜色中尋找那一顆顆遙遠而陌生的星星時,他們一定會看到科學之光在星河中熠熠閃爍。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作業幫直播課教師日記:特殊時期為孩子們講好每一堂課
    為保障全國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作業幫於1月25日(大年初一)上線「春季加油站計劃」,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直播課。2月3日起開課,截止2月5日上午10點報名用戶數已突破1000萬,且課程直播體驗穩定流暢。這期間,無數作業幫直播課的「平凡人」,堅守自己的「平凡事」,創造出無數的「不平凡」。
  • 作業幫直播課怎麼樣,9元13節課是真的嗎?
    作業幫直播課怎麼樣,9元13節課是真的嗎?,所以我就順勢給孩子報名了一所英語培訓機構,但是給孩子報名的是作業幫直播課,前前後後我家孩子在作業幫直播課學習了也有一年了,最近很多朋友都向我打聽這所英語機構的情況。
  • 作業幫怎麼使用 作業幫直播課觀看方法
    作業幫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學習幫助軟體,小夥伴們如果在學習上遇到了作業上的難題的話可以在裡面尋求解決,同時還能觀看直播課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那麼作業幫裡面的直播課究竟應該怎麼觀看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作業幫直播課觀看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作業幫直播課學員:「停課不停學」幫我擺脫焦慮
    教育部發布「延期開學」通知後的大年初一,作業幫直播課第一時間上線了「停課不停學」免費課程,陪伴孩子們渡過延長假期。自作業幫直播課開課以來,網絡上收到了很多學生的留言,大部分的留言都表露出焦慮之情。
  • 作業幫直播課|一節有趣的化學課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籠罩了全國。因為疫情,大部分人都被困在家裡,學生們也開始了上網課的日子。劉洪瑞很認真的上學校的網課,但該聽不懂還是聽不懂。直到有一天劉洪瑞上網查資料,誤打誤撞的聽了一節作業幫直播課的化學課,他就像是打開了一個開關,竟然聽懂了老師講的內容。02 一節有趣的化學實驗課
  • 作業幫直播課|化學之殤,缺少的那堂實驗課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籠罩了全國。因為疫情,大部分人都被困在家裡,學生們也開始了上網課的日子。劉洪瑞很認真的上學校的網課,但該聽不懂還是聽不懂。直到有一天劉洪瑞上網查資料,誤打誤撞的聽了一節作業幫直播課的化學課,他就像是打開了一個開關,竟然聽懂了老師講的內容。
  • 作業幫直播課怎麼樣,有用嗎?我拿親身經歷告訴你!
    現在在線教育很吃香,直播課也很受家長青睞,孩子在家就能上輔導班不用接送確實方便很多,前段時間經常看到作業幫直播課的廣告,女排代言,想給孩子試試這種直播課,作業幫還挺感興趣的,就給孩子安排了試聽,看到網上也有很多家長在問作業幫直播課怎麼樣,有用嗎?作為過來人,我拿親身經歷告訴你吧!
  • 作業幫直播課|揭秘全省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這屆史上最特殊高考生,全國有1071萬,作業幫為其中805萬考生提供了學習服務。那些高分考生的秘訣是什麼呢?他們的高效學習力能否幫助更多學子受益?由作業幫直播課發起的高能學霸系列課程,將為你揭開高考狀元、清北學霸等成績出眾的秘訣。11月9日,作業幫邀請了直播課學員-2020年河北省文科狀元石華飛,為廣大學子分享「全省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 作業幫發布名師直播課平臺作業幫一課2.0 推英語品牌浣熊英語
    【TechWeb報導】7月9日消息,中小學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正式推出「作業幫一課2.0」,主打「在家學的名師直播課」。同時,作業本還推出少兒英語品牌「浣熊英語」,以「少量多次,價格親民」的特徵殺入英語培訓賽道。
  • 作業幫直播課名師有高招
    他們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家庭,年邁的姥姥沒錢供外孫繼續學習英語,孩子的父母又長期在外打工,看不到兒子的生活狀態,也未曾了解過小孩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王佳寶是作業幫直播課的一名小學英語老師,教的是在線直播班課,同時面向上千個學力相近的孩子進行直播授課,教小學英語。因為學生多,所以每個學生的收費相比線下相對便宜。老師們來自北京,都是背景良好的優秀教育工作者。
  • 1億多小學生的「英語差距」,來作業幫直播課讓名師解救!
    他們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家庭,年邁的姥姥沒錢供外孫繼續學習英語,孩子的父母又長期在外打工,看不到兒子的生活狀態,也未曾了解過小孩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王佳寶是作業幫直播課的一名小學英語老師,教的是在線直播班課,同時面向上千個學力相近的孩子進行直播授課,教小學英語。因為學生多,所以每個學生的收費相比線下相對便宜。老師們來自北京,都是背景良好的優秀教育工作者。
  • 對比作業幫直播課呢?
    由於沒有語言環境的浸潤,學英語一直是中國學生的老大難問題,而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網課,對很多學生家長來說,同樣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今天,宇媽就給大家測評一下各家網校的英語課,分別是學而思網校和猿輔導以及作業幫直播課,一起來看看這三家名氣頗大的網課怎麼樣。
  • 作業幫直播課高考直播倒計時「三連擊」:名師大招不容錯過
    三張倒計時海報分別以大海、星辰、天空為主要元素,整個畫面氣勢恢宏,人物剪影以不同姿態巧妙融合,象徵著萬千學子在作業幫直播課的幫助下,真正實現「海闊天空」的遠大理想。相比於高考季充斥熱血情懷的主基調,作業幫直播課三張倒計時海報的主題更值得玩味。
  • 作業幫直播課9元13節課靠譜嗎?為什麼這麼便宜?
    作業幫直播課9元13節課跟免費的直播課差不多。他們家是從搜題開始做起的,APP教育中算是比較好的了,後來發展成網課,再請了女排做代言,一下子吸引了很多用戶,那麼究竟作業幫效果如何呢,這裡過來人分享一下經驗吧。  我個人覺得對比起作業幫直播課,更傾向於給孩子找個外教培訓。
  • 作業幫發布」作業幫一課2.0「 推出浣熊英語和素養課
    DoNews 7月9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7月9日,作業幫在北京正式推出作業幫一課2.0,在家學的名師直播課。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表示,「之所以推出作業幫一課,就是為了能從源頭上去改變和重新定義孩子的學習,讓祖國更多城市包括更偏遠山區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這些福利。」侯建彬介紹,作業幫一課是從內容、老師和服務這三個維度的源頭,改變學生的學習體驗,重新定義學習。
  • 作業幫「新匠師」熊娟:讓學生課上不走神,就要「高頻互動」
    多年來,她的學生不斷步入理想學校,而她現今也成為作業幫小學數學部負責人,是作業幫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最早的直播都是小班授課,一個班20人就已經很卡了,網絡傳輸畫面也很粗糙,但學生覆蓋面更廣,湖南、山東的學生也可以聽到我在北京的課程,感覺自己的能量可以無限放大。」   加入作業幫後,她開始負責小學數學的整體工作,從教研教學到教師團隊的搭建和培養,更加全局地思考在線教育如何用數據化來體察學生的學習情況。
  • 作業幫推出直播課「名師大招」課程體系 解決中小學生痛點
    原標題:作業幫推出直播課「名師大招」課程體系,解決中小學生痛點   在昨日舉行的中國校長大會在線教育論壇上,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發布了「學習的真相」,並推出「名師大招
  • 在線教育路上,五問「作業幫」
    作業幫是怎樣解決問題的?是否存在瓶頸?作業幫:在線課程面向全國,要求普適性,同時要做到不超綱、不超前,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準備。作業幫直播課在教學體系和普適性方面已經有了多年的積累,我們調動220名教研教學老師,在開課前進行了三輪迭代和打磨,可以滿足學生們在家學習的需求。
  • 作業幫產品分析報告
    作業幫致力於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全學科的學習輔導服務,作業幫用戶量突破8億,月活用戶約1.7億,是K12在線教育領軍品牌。作業幫自主研發多項學習工具,包括拍照搜題、作業幫直播課、古文助手、作文搜索等。在作業幫,學生可通過拍照、語音等方式得到難題的解析步驟、考點答案;可通過作業幫直播課與教師互動學習;可迅速發現自己的知識薄弱點,精準練習補充;可觀看課程直播,手機互動學習;也可以連線老師在線一對一答疑解惑;學習之餘還能與全國同齡學生一起交流,討論學習生活中的趣事。
  • 深入普惠教育下沉市場,作業幫做對了什麼?
    在這場「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驗中,作業幫在行業中最早上線免費直播課。據作業幫透露,2020年除夕當晚就已完成免費直播課方案及相關準備工作,從想法誕生,到大年初一項目上線,僅用26個小時。在2020年2月3日至3月9日的5周內,作業幫275位老師為全國超3300萬中小學生帶去1832節在線課程,總直播時長117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