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興仁市一個叫鯉魚灣的村莊,田玉春與家人們居住在那片山區。那裡的孩子小學畢業還不一定能掌握正確的漢語拼音,全村找不到多少適合小學生的課外讀物。當優質教育資源,源源不斷湧向城市裡的孩子時,這些相隔萬裡的偏遠地區卻是一塊塊的教育窪地。
田玉春不是孤例,中小學生群體中在三線城市及以下的數量龐大。「中國1.94億中小學生群體,大多數孩子都在三線及以下城市,他們缺乏好內容、好環境,對優質的教育資源有非常強烈的渴求。」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曾表示。
近些年,藉助網際網路的發展,在線教育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優質的教育資源得以填充到這些教育窪地。
史無前例的在線教育實驗每周日上午,田玉春都會在父親的手機上學習作業幫直播課,跟著屏幕裡的老師系統學習。這些老師多畢業於清華、北大等全球名校,他們不僅有成功經驗、學習方法、解題大招,還充滿著熱情。
幾個月之後的期中考試,田玉春數學考了95分,也慢慢喜歡上數學。
「在線教育的最大價值,還是在於普惠。在此之前,整個教培體系從不缺乏優秀的老師和優質的內容,缺乏的是把這些資源放大、遷移、匹配的便捷管道。」作業幫創始人、CEO侯建彬表示,「我們正有幸建設這樣的基礎管道」。
作業幫創立於2015年,是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2020年12月28日,公司新近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作業幫有70%以上的用戶來自三線城市及以下地區,公司以「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為使命,致力於用科技助力教育普惠。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疫情防控期間,在「停課不停學」政策的引導和助推下,全國2.82億在校生普遍轉向線上課程。截至2020年6月,三線及以下城市在線教育用戶佔整體的67.5%,同比提高7.5%,在線教育正加速向下沉市場滲透。
在這場「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驗中,作業幫在行業中最早上線免費直播課。據作業幫透露,2020年除夕當晚就已完成免費直播課方案及相關準備工作,從想法誕生,到大年初一項目上線,僅用26個小時。
在2020年2月3日至3月9日的5周內,作業幫275位老師為全國超3300萬中小學生帶去1832節在線課程,總直播時長1174小時。
以科技還原真實教學場景在線教育並不是簡單地把線下課堂搬到線上。作業幫副總裁羅亮日前在GET教育科技大會上分享道:「教學從線下遷移到線上平臺並非易事,其中面臨著『技術』和『效果』兩大挑戰。」
羅亮說,在疫情之前,作業幫面對的直播課學員是百萬級的。而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需求激增,突然要承受數千萬級的學員量。「在直播過程中,只要有一些延時、卡頓,對於學生來說,可能就錯失了知識點,便無法保證學習效果。」
此外,一些學校教師在疫情期間使用的平臺型直播軟體並不是專門為在線教育準備的,他們只能滿足基本的遠程視頻需求,缺少活潑的AI互動工具、大數據記錄與分析、學情報告反饋等服務。
為了保證直播的穩定性,並且幫助公立校教師用網際網路手段還原真實教學場景,彌補線上線下教育鴻溝,作業幫也在持續進行技術升級,並開放公司內部的教學教研平臺技術研究成果,賦能公立校和教師。
「從原來的單一雲服務發展到現在同時用多家雲服務,從原來大多使用第三方直播系統發展到現在主要依靠自研系統,甚至連公司直播區的電線都有兩路。」羅亮介紹。
目前,作業幫自主研發的在線直播系統可以支撐單節課30萬人同時在線且流暢無卡頓。同時,在學生端,學生可以通過直播系統完成課前預習、課堂互動、練習作答、課程回放、查看學情報告等學習動作。
作業幫認為,只有結合學生在線學習的特點和需求,對硬體、軟體、課前、課中、課後等各個環節進行系統性再造,才能組織好一堂在線教育課程。
三次浪潮推動教育普惠網際網路+教育的效用得到了真正的展現。在基礎管道建設上,作業幫在超過8億臺智能設備上被激活,每月連接超過1.7億用戶,日活超5000萬,佔據在線教育流量側顯著優勢。在中國每10個孩子有7個用作業幫學習。
過去3年,作業幫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激活用戶佔比從65%上升到75.8%。人均使用時長TOP10的省級行政區依次為雲南、寧夏、青海、江西、山東、甘肅、安徽、新疆、海南、山西,中西部地區和邊遠地區省區市佔8席。
增長的數字背後,是長期的技術和數據積累。尤其是疫情期間,用戶激增的需求就對其拍照搜題業務提出新的挑戰。比如,過去用戶拍照搜題,可能更多是對著書本或者手寫的文字,而疫情期間卻出現了很多對著屏幕拍照的需求,這無疑增加了對識別技術的要求。
「在作業幫完整的文字識別流水線裡,有超過30種不同的神經網絡各司其職,每做一次拍照搜題的文字識別,都要運行260次以上的神經網絡的預測。」羅亮說。
「拍照搜題是科技助力教育普惠,在線教育發生的第一次供給浪潮,實現了隨時隨地答疑解惑;直播課是第二次供給浪潮,足不出戶可以與名師面對面,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作業幫公共關係副總裁王家耀日前在2020中國教育報校長大會上表示。
在他看來,第三次浪潮是要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過去大家都講教育的效率問題,是因為老師講的課是面向所有的學生,不能進行精準化的教學和輔導,作業幫有超3億的題庫,擁有龐大的用戶日常學習的數據,可以用來做精準的分析。」
如今,在線教育行業已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也對作業幫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大挑戰。侯建彬表示,未來,在激發優質教育新供給,推動教育普惠均衡發展方面,作業幫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助力中國教育邁向數位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