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與教育部開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課題研究

2020-12-03 donews

《星際穿越》中,主角cooper在黑洞附近的行星上停留了11分鐘,回到飛船上的時候,地球已經過了23年。cooper依然年輕,但留守在飛船上的太空人「黑叔叔」卻瞬間蒼老,變成了「黑爺爺」。

時空的不對等,在宇宙尺度下變的格外驚人。教育亦如此。

時間、地點、教育資源的不同步,映照在孩子們身上所反射出的思考是如何促進教育的公平。網際網路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唯一類似引力波的存在,它可以穿梭時空,以網際網路技術變革將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實現推動教育公平的真正落地。

10月26日,作業幫與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同啟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的課題工作。據悉,本次課題研究將匯聚百位一線骨幹教師,聚焦新課程新教材,探索創新教學模式,促進教育優質均衡,持續優化學生們的學習體驗。信息技術影響教育、改變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教育未來已來,作業幫願做孩子的「恆星工廠」

早在2015年,作業幫就已經與教育部一起,踐行「蒲公英計劃」,為我國偏遠地區的師生們帶去最新的科學學習工具,將新教育科技帶入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推動當地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為彌補東西部教育鴻溝做出努力。此次二者再度攜手,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課題,無疑是想在「科技如何影響、推動教育」的這一話題上展開延續,旨在通過作業幫技術與大數據實力的支持,形成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雙劍合璧」,更早觸碰教育的未來。

本次課題研究的啟動儀式上,教育部課題負責人提到:「網際網路技術+教育的不斷創新,大幅提升了教學效率,讓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此次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選擇作業幫成為本次課題研究的合作夥伴,看重的是這家擁有超過2億累計激活用戶的在線教育平臺,通過作業幫的技術與大數據實力,形成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雙劍合璧』。」

在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看來,孩子們的多彩人生就像一顆顆燦爛的恆星,正因為藉助科技「穿梭時空」的神奇力量,作業幫乃至整個教育事業才能夠成為瑰麗而明亮的「恆星工廠」。「教育部門要在兼顧各地發展情況的同時,負責在本地區調配教育資源,如同陸軍。在線教育企業可以藉助網際網路的優勢,不受地域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限制,向更需要優質教育資源的地區提供幫助,作為課堂內容的有益補充,如同空軍。「陸空結合」,能發揮更大的力量。」

無論是「雙劍合璧」還是「陸空結合」,可以看到,教育主管部門正和在線教育平臺正在一起努力,希望用科技的力量助力教育公平,努力成就更多孩子的夢想。

用技術與責任推動普惠教育,作業幫迎來最好時代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促進教育公平,「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顯然,藉助網際網路「時空穿梭」屬性,包括作業幫在內,在線教育平臺們出現在了最好的時機。

面對教育資源不對等情況愈發嚴重,作業幫開始為「普惠教育」做出一步步的努力。

作為佔據國內在線教育重要市場份額的K12教育平臺,作業幫的努力不僅僅體現在「計劃」和「研究」裡,還體現在雄厚的技術實力、優質的產品體驗上:除了持續優化支撐拍照搜題主產品的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如OCR、檢索、語義理解、文本分類等技術外,作業幫還會通過人工智慧的相關算法,為不同學生的行為偏好、能力模型進行建模,將問題與最適合的解答進行最佳匹配,最終效果使答題總量翻了一倍,剛需提問用戶的提問優質解答率翻了三倍。

通過人工智慧的算法,作業幫還為老師推薦覆蓋學生人數最多的知識點、難度供老師參考、開課,同時把不同的課程以不同的粒度個性化推薦給不同地區不同水平的學生。

可以看到,以網際網路技術核心驅動,彌平教育鴻溝,這是一個讓學生、老師、機構多方獲益的新通路。「教育是作業幫的初心,更是作業幫的使命,作業幫處在一個大時代,在線教育的時代,我們責任重大,情懷深遠。」侯建彬表示,作業幫團隊的所有同學都將憑藉敢為天下先的氣魄、獨立潮頭的能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氣,抓住時代賦予的機會,為我國教育現代化的事業創造新機遇,帶來新動力,為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進程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作業幫受邀參加新京報2020在線教育論壇,暢談未來教育新生態
    作業幫作為國內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受邀參會,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北師大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餘勝泉、北京市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李奕、北京中學校長夏青等一眾嘉賓共同參與了議題探討。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在線教育因其突破時間、空間的特性,成為傳統課堂教學之外,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首要途徑。
  • 作業幫受邀參加新京報2020在線教育論壇,暢談未來教育新生態_新華...
    12月2日,由新京報舉辦的2020在線教育論壇在北京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為「融合創新 未來教育新生態」。作業幫作為國內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受邀參會,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北師大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餘勝泉、北京市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李奕、北京中學校長夏青等一眾嘉賓共同參與了議題探討。
  • 清帆科技張文鑄負責課題入選教育部未來學校計劃
    該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是基於人工智慧技術改變傳統聽評課方式構建科學的課堂觀察體系。具體來說,課題主張採用人臉識別、表情分析、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人工智慧技術對課堂教學視頻及音頻進行細粒度分析。深入挖掘課堂教學場景中的客觀數據,實現更微觀的課堂觀察,用更科學的手段輔助學校進行聽評課等教研工作,探索更科學、更合理、更高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育水平。
  • 【課題研究】開展課題研究,促進專業成長
    課題研究是項意義深遠的教育科研工作﹐旨在通過教師課題研究的過程﹐探討教師的教學技能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影響﹐促進教師在不斷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積澱教育經驗﹐分享教學智慧﹐提升教育教學的實效。本學期,有10位老師申報了共計9個校本課題:1、白小霞《基於初一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探究》;2、黃志君《高中學困生數學運算素養的形成與教學運用研究》 ;3、魏晶晶《基於真實情境的化學深度學習》;4、鄒巧媚、黃潔玲-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多元學習資源的應用策略研究 ;5、鄒巧媚、黃潔玲《面向初中生計算思維培養的項目式學習活動設計研究——以人工智慧教學為例》;6、何清秀 羅善文《基於詞塊策略的初中英語寫作研究
  • 產品分析:K12在線教育流量王——作業幫
    編輯導讀:教育是國之根本,疫情使得在線教育迅猛發展,作業幫更是其中翹楚。本文將從九個角度,對作業幫進行深度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線上:K12線上經典教育機構有作業幫,猿輔導等。其優點:優質師資和內容可以傳播和共享;在線平臺可解決教育信息的不對稱性,節省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擁有自動化學習工具減少重複學習勞動;平臺流量入口大能擁有更龐大的用戶規模。缺點: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交互的方式和深度限制;網際網路營銷費用高,相對而言其獲客成本也較高。
  • 作業幫發布「學習的真相」,在線K12進入科技驅動教育新時代
    這也標誌著在線教育行業正式進入科技驅動教育的新時代。 科技洞悉教育,透視全國K12學情大數據 會上,作業幫相關負責人正式發布《學習的真相:全國K12學情大數據及學習洞察》,分為《全國中小學生課後學習學情大數據研究報告》和《學習的真相洞察》兩個部分。
  • 警惕技術決定論!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需破倫理屏障
    未來網記者 楊佩穎 攝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表示,教育具有延遲性和滯後性的特徵,教育實踐於當前,生效於未來。當前我國對未來社會和未來教育形態、對教育問題及解決方案以及對科技與教育融合涉及到的倫理等相關問題的深入研究還不夠。
  • 作業幫產品分析報告
    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軟體技術的發展落地,可以為在線學習提供更多的教學及學習服務。也因在線教育依託於網際網路技術,相比線下教培行業,在線教育行業具有更快的發展速度和更多的創新經營模式;在之後的技術發展和迭代中(如VR/AR),在線教育行業也會有更多的發展路徑。
  • 極光2020年K12在線教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作業幫APP穩居行業第一
    其中,集拍照搜題、智能練習、直播課、口算批改等功能為一體的作業幫超級app,在K12在線教育市場中佔據較大的用戶基數優勢,在9月以15.34%的滲透率位列行業第一。據了解,作為中國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旗下有作業幫、作業幫直播課、作業幫口算、鴨鴨低幼、喵喵機等多款教育產品,以及VIP會員服務。
  • 特級教師說| 朱開群:基於深度學習的「深度教學」
    教學與研究融為一體,培養了美國孩子開展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以及探究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研究性教學就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將學科「大觀念」轉化為探究課題,將課題與真實生活情境聯繫起來,以小組合作或個體獨立的形式,運用批判性思維對課題或項目展開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形成自己的學科解釋或理解,發展學科素養。
  • 全國測繪地理信息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工程計算器與測量教學...
    全國測繪地理信息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工程計算器與測量教學整合研究」研討會在甘肅建築職業技術學院舉行會  場  近日,甘肅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和卡西歐(中國)貿易有限公司舉辦的全國測繪地理信息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工程計算器與測量教學整合研究
  • 銅陵市英語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匯報展示活動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英語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加強交流學習,以研促教,更好地提升廣大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月7日,全市英語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匯報展示活動在第十中學舉行。全市共100餘名中小學英語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 網龍華漁教育助力全國68所中小學開展虛擬實驗教學試點
    近年來,我國加快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步伐,教育部門對實驗教學方式創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11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要求創新實驗教學方式,促進傳統實驗教學與現代新興科技有機融合,切實增強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和效果。在此背景下,中央電化教育館啟動了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資源開發和試點工作。
  • 《基於互動反饋教學的形成性評價研究》課題結題指導會召開
    2020-11-27 10:37 來源:中國青年網全國「十三五」教育技術研究重點科研課題《基於互動反饋教學的形成性評價研究》總課題組,於11月17日和18日在四合莊小學召開了課題結題指導會。本次活動聘請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副會長、原北京市電化教育館館長、特級教師潘克明,北京市電化教育研究會秘書長、原北京市信息與網絡中心研究室主任趙保和擔任課題結題指導專家。活動由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信息中心李小春、李雪萍、劉辛三位教研員主持,豐臺區20所課題校(園)的課題組負責人和部分研究教師參加課題結題指導活動。
  • 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重新定義教育的內涵與外延
    12月18日,以「智慧教育,互聯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智能互聯教育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為更好地推動先進技術與教育系統的深度融合,論壇上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基礎教育智能互聯藍皮書》。
  • 新技術人才需求暴漲,產教融合是實時3D發展的關鍵一步
    產教融合對高校和企業來說是一種「雙贏」機制。一方面,產教融合將幫助高校聚焦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學校就將理論與產業實踐做深度融合,培養實踐能力;另一方面,產教融合可以讓企業直接依照產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標準精準施測,比如專業的企業教學團隊把前沿技術轉化為體系化課程和項目實踐,幫助高校學生快速了解產業進展,提升技術競爭力。
  • 大型精分現場:郎平有道精品課,女排作業幫
    《行動方案》聚焦了在線教育、無人工廠、在線文娛、在線醫療等12個發展重點。在線教育方面,《行動方案》指出,要推廣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分散教學與集中教學結合的學習模式,打造「上海微校」、「空中課堂」等線上教育品牌,推動重點平臺企業和學校建設適合大規模在線學習的信息化基礎應用平臺。
  • K12在線教育競品分析報告:作業幫、猿輔導、學而思網校
    2018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辦公廳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一大批無辦學許可證、教學內容超綱、存在安全隱患的線下教育機構已應聲停業或整改;這是建國以來針對K12線下教育市場最嚴厲的整頓通知,而K12在線教育市場暫時處於監管空白狀態。
  • 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批准22項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立項
    中國高校之窗3月9日,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印發《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關於批准2015年學院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的通知》(津油院研【2015】6號),以文件的形式確定了經過課題組申報答辯、專家論證修訂的22項課題成為學院2015年度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這22項課題分別是:1.
  • 安徽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建教育部「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24日上午,安徽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籤約儀式在安徽大學磬苑校區辦公樓舉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葉來,校黨委常委、副校長俞本立出席儀式並共同為基地揭牌。教務處副處長李學俊和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