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龍華漁教育助力全國68所中小學開展虛擬實驗教學試點

2020-11-24 中華網

通過AI、3D、VR技術,學生可以直觀地開展化學、生物、物理、科學等學科的虛擬實驗。11月20日,中央電化教育館在福州舉辦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工作第二期國家級培訓,並在福州格致中學、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開展了中學生物、小學科學學科的虛擬實驗公開課。此次培訓活動共吸引了全國多地小學科學和初、高中生物學科教師以及相關業內人士近百人參加。

福建省電化教育館館長滑文革、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亮在會上致辭;中央電化教育館基礎教育教學資源部主任黃旭光介紹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服務系統及試點工作要求;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胡薇,福建小學教育公共實訓基地管委會主任張航作專題報告。

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工作第二期國家級培訓在福州舉辦

全國6個實驗區68所學校試點虛擬實驗教學

近年來,我國加快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步伐,教育部門對實驗教學方式創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11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要求創新實驗教學方式,促進傳統實驗教學與現代新興科技有機融合,切實增強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和效果。

在此背景下,中央電化教育館啟動了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資源開發和試點工作。今年5月,中央電化教育館面向全國中小學正式啟動虛擬實驗教學實驗區(含實驗校)遴選工作,通過實驗試點應用,進一步完善虛擬實驗教學資源體系,並進一步提昇平臺服務能力,為下一步的逐步推廣普及打下基礎。

中央電化教育館基礎教育教學資源部主任黃旭光介紹試點情況

中央電化教育館基礎教育教學資源部主任黃旭光介紹,試點內容包括建設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服務系統,全面覆蓋中學生物、物理、化學和小學科學等學科,配合學科課程實驗教學需求,融合AI、3D、VR等科技,通過開發虛擬實驗資源庫、仿真實驗器材和虛擬實驗軟體,構建穩定、安全、逼真的實驗模擬操作環境,科學助力實驗教學質量提升和創新發展。截至目前,中央電化教育館已經在福州、武漢市漢陽區、成都、廣州、銀川、邯鄲等6個實驗區的68所中小學開展虛擬實驗教學試點。

中小學推進虛擬實驗教學將成為一種趨勢

目前我國中小學實驗課開課率低,存在設備不足、實驗過程危險性高、學生參與度不高等問題,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隨著教育部要求健全實驗教學評價機制,中小學推進虛擬實驗教學將成為一種趨勢。

福建小學教育公共實訓基地管委會主任張航認為,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教學是一個很好的樣本,在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硬體的情況下,做到了學校能用,老師愛用,教學管用。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胡薇也認為,通過技術提高實驗的時空效率,能夠實現學習思維的進階,促進學生的自主、自由和自覺發展。

作為虛擬教學實驗區之一,福州已有多所學校「嘗鮮」,將AI、VR等技術融合的實驗課程帶進課堂。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亮表示,近年來,福州已經在一些學校建立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在高中、初中學段的物理、化學學科探索虛擬實驗與真實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改革,希望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目前試點工作已經取得一些成效,未來福州會繼續推動虛擬實驗的推廣和探索,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福建省電化教育館館長滑文革在培訓會上致辭

福建省電化教育館館長滑文革表示,福建是較早實施教育信息化的省份之一,在網際網路、AI、VR等技術發展的背景下,福建省電化教育館將繼續積極探索教學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大力開展教學資源應用,實現共建共享。

「未來課堂」幫助學生實現更高效的學習

戴著VR眼鏡進入3D虛擬空間,微觀仿真實驗環境幫助學生觀察肉眼看不到的微觀細節……隨著新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未來課堂」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20日下午,福州格致中學高一學生應用VR設備上了一堂生物課

相比傳統課堂實驗,高精度3D、VR資源,可以讓實驗最大程度接近真實實驗操作規則,實現視覺、聽覺、觸覺全方位沉浸式體驗,增加學習趣味。同時,虛擬實驗教學有效規避有毒氣體和有風險的操作,幫助師生實現安全的實驗觀察。此外,微觀仿真實驗環境,便於學生觀察肉眼不可見的微觀細節和觀測時間跨度較長的實驗,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好地輔助老師教學。

作為中央電化教育館中小學虛擬實驗教學工作的合作夥伴,網龍華漁教育與中央電化教育館圍繞實驗資源、軟體和服務系統展開合作研發。

網龍高級副總裁、華漁(中國區)董事長俞飈

網龍高級副總裁、華漁(中國區)董事長俞飈表示,網龍依託網際網路基因以及創新設計思維,率先布局VR+教育、AI+教育,並已將新技術應用在教育領域,成為數字教育行業的領跑者。未來網龍華漁教育將繼續聯手中央電化教育館,結合自身的技術、資源等優勢,響應國家政策及號召,致力於以現代信息技術提升中小學實驗教學水平。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福州格致中學、二附小試點央館虛擬實驗
    戴上VR眼鏡,在虛擬仿真的環境中上一堂實驗課是什麼體驗?11月20日,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工作第二期國家級培訓在福州舉行。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下稱「央館虛擬實驗」)教學服務系統走進課堂,福州格致中學和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下稱「福州二附小」)的師生們以「虛實結合」的方式,分別完成了高中生物課《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和小學科學課《閃亮的燈牌》的教學。
  • 戴上VR眼鏡做實驗!升級版央館虛擬實驗在福州試點
    戴上VR眼鏡,在虛擬仿真的環境中上一堂實驗課是什麼體驗?11月20日,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教學試點工作第二期國家級培訓在福州舉行。中央電化教育館虛擬實驗(下稱「央館虛擬實驗」)教學服務系統走進課堂,福州格致中學和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下稱「福州二附小」)的師生們以「虛實結合」的方式,分別完成了高中生物課《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的流動》和小學科學課《閃亮的燈牌》的教學。
  • 助力院校「雲」上轉型 網龍華漁教育發布STEAM教育生態系統一站式...
    5月8日,由深圳市商務局、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教育局指導,深圳市教育信息化行業協會主辦的「2020年智慧校園雲展會」在線上召開,活動雲集了包括網龍華漁教育等眾多優質「網際網路+教育」的公司參與,期間,網龍華漁教育還攜手麥芽+課程中心,採用線上直播的形式向全國發布了STEAM教育生態系統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教育信息化向數位化轉型,全面支持中小學復學複課。
  • 廈門、武漢中小學開啟人工智慧教育試點,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近期,廈門和武漢市教育局相繼發布通知,表示將在百所中小學開展人工智慧教育試點,逐步推廣編程教育,激發學生學習探索人工智慧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研究應用成果
    經過一年多來的研究和推廣,已經在全國4所學校開展了常態化教學,助力北京市科學中心、北京市教委初中生開放科技實踐活動中的人工智慧教育板塊,取得了寶貴的教學反饋和學生學情數據。  一、項目背景  (一) 背景與趨勢  隨著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正在快速步入一個嶄新的智能時代。
  • 小縣城也能搞人工智慧教育?|教學|中小學|物聯網|機器人_網易訂閱
    ,更好地運用人工智慧改進教學、優化管理,助力教育現代化。桓臺縣城南學校、桓臺一中附屬學校、桓臺縣實驗小學、桓臺縣第二小學等4所學校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人工智慧教育試點學校。  制定了《桓臺縣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指導意見》,打造高效網絡教學環境,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實現了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人人通。  目前全縣60處中小學全部通過了淄博市數位化校園建設驗收,數位化校園建設覆蓋率100%。推進物聯網、大數據等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應用,開展了跨時空、全縣域的網絡教學。
  • 打造「3E」未來教育 華漁智慧教室亮相教育裝備展
    10月23日—25日,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在重慶召開。網龍旗下教育子公司網龍華漁教育攜101智慧教室、5G全息投影、AI教育機器人等多款解決方案及智慧教育產品亮相展會,並在現場以AI課件、101教育PPT等產品開設體驗課,為參展觀眾呈現未來教育樣板。
  • 網龍產品矩陣構建「空中課堂」 助力師生「停課不停學」
    由於延遲開學計劃的影響,香港地區的多所學校也計劃在3月底才能開學,為保障香港地區的正常學習節奏,網龍旗下教育業務子品牌網龍華漁教育攜手培生教育共同打造的朗文通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可在延遲開學期間給不同科目的教師提供教學、學生練習和學習結果評估服務。教師可以通過「朗文通智慧課堂」製作電子教學課件,結合第三方屛幕共享軟體進行異地授課,打造線上課堂。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8年度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根據《教育部關於開展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8〕5號),經研究,決定啟動2018年度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工作。
  • 信息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全國中小學聯網率達99.7%
    1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已由2015年的69.3%上升至99.7%。教育部科學技術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信息化由起步應用階段進入融合創新階段,對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支撐推進教育現代化的作用日益明顯,中國特色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贏得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為「十四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努力實現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教育信息化發展,離不開網絡基礎環境的支撐。
  • 全國逾萬所學校開展機器人教育
    已經有不少中小學甚至高校提前與機器人有了親密接觸。  據了解,截至2017年3月底,全國學校體育機器人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員超過18000家,其中以學校為單位申請加入聯盟(含軍校)的超過8000家,以各級教育局(委)為牽頭人代表所轄學校申請加入聯盟的超過10000家。部分地區的學校聯盟成員開課率超過60%。
  • 黃梅縣召開教育信息化綜合素養暨理化生仿真實驗教學培訓會
    12月1日上午,黃梅縣教育信息化綜合素養暨理化生仿真實驗教學培訓會在縣七小報告廳舉行。武漢大學高級研究員,湖北省出版融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萬智教授、湖北省教育技術裝備處熊北平科長到會指導;縣教育局、縣教科所相關領導,全縣初中分管教學副校長、理化生骨幹教師等120餘人參加了培訓會。培訓活動前,萬智教授以《廣東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實踐經驗與思考》為題,將廣東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成功案例作了介紹,並對相應城市的具體情況作出分析。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芒市地處西南邊陲,國土總面積2987平方公裡,芒市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68.23公裡,轄6鄉5鎮1個街道1個農場,總人口42.1萬人,以傣族、景頗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47.48%。目前,芒市共有學校165所,教職工4669人(含民辦739人),專任教師4323人(含民辦519人),在校生71615人。
  • 鄭州入選全國首批智慧教育實驗區 5所中小學掛牌
    慕課、翻轉課堂、微視頻……  未來孩子上課是這樣  鄭州入選全國首批智慧教育實驗區  5所中小學掛牌成為實驗校  本報訊 以前課堂上要講的知識,現在放到課前看「微課」講解;以前,課後的練習題,如今放到課堂上隨練隨講;翻轉課堂的個性化學習模式將走進更多中小學
  • 2020中國人工智慧教育十大事件新鮮出爐
    ●山東省青島市探索構建人工智慧教育發展新模式  ●雄安新區將建智慧教育示範區 積極開展「人工智慧+教育」實踐  ●北京建百所人工智慧教育實驗校 支撐青少年人工智慧素養提升  ●2020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在北京舉行  三部委聯合發文加快「雙一流」高校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生培養  2020
  • 東莞教師被授予「2020年度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能手」榮譽稱號
    在「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實驗改進課程中,中學一級教師、東莞中學初中部生物教師翁宇靜帶領學生們,一起動手實踐,對食物的熱量進行探究。其整個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清晰,實驗創新性強。翁宇靜也憑藉著紮實的教學實驗功底作為廣東省初中生物學科的唯一代表,參加「第八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並以示範性的現場說課展示被授予「2020年度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能手」榮譽稱號。
  • 「十三五」期間青島教育發展成績單來了!
    確定34所市級實驗學校組成3個實驗學校集團,成立青島二中、青島五十八中、青島實驗初中等65個優質教育集團,通過推廣「名校+新校」「城校+農校」「強校+弱校」「優質公辦園+分園」等合作辦學、聯盟辦園模式,打破學校間、區域間、城鄉間的壁壘和界限,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拓展。農村273所薄弱中小學與城區265所優質學校開展結對幫扶,全市薄弱普惠性幼兒園全部與優質園結對發展。
  • 蘭州城關西固試點教育改革 學區內學校實行「五統一」機制
    城關、西固試點義務教育階段九年學區制改革學區內學校實行「五統一」機制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記者馬莉)昨日,蘭州市教育局下發《蘭州市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區制管理試點工作的意見》,城關、西固兩區作為學區制改革試點區開始推行學區制改革
  • 職業教育「雙豐收」 高等教育「雙提升」
    確定34所市級實驗學校組成3個實驗學校集團,成立青島二中、青島五十八中、青島實驗初中等65個優質教育集團,通過推廣「名校+新校」「城校+農校」「強校+弱校」「優質公辦園+分園」等合作辦學、聯盟辦園模式,打破學校間、區域間、城鄉間的壁壘和界限,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拓展。農村273所薄弱中小學與城區265所優質學校開展結對幫扶,全市薄弱普惠性幼兒園全部與優質園結對發展。
  • 「巍巍四史•展卷龍華」——龍華街道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系列...
    「巍巍四史•展卷龍華」——龍華街道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系列藝術黨課之一《紅色曙光》 2020-08-19 15: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