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202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芒市地處西南邊陲,國土總面積2987平方公裡,芒市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68.23公裡,轄6鄉5鎮1個街道1個農場,總人口42.1萬人,以傣族、景頗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47.48%。目前,芒市共有學校165所,教職工4669人(含民辦739人),專任教師4323人(含民辦519人),在校生71615人。教育扶貧是「扶智、扶本、扶根」工程,針對芒市教育起步晚的情況,既要充分考慮地方需求,也要和具體對接部門做好溝通,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正把教育扶貧工作做實做好,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總結探索了「科研引領、精準對接、點面結合、共同發展」的教育扶貧模式,聚焦地方實際需求,實施精準教育扶貧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一、創新工作機制,加強整體謀劃設計

  教育扶貧工作要創新機制,優化工作機制,加強謀劃,做好整體設計,加強針對性,才能形成強大合力。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扶貧質量,聚全院之力攻脫貧之堅,中國教科院調整工作機制,責令合作發展處負責統籌協調全院扶貧工作,各相關部門負責具體落實,掛職幹部實時掌握芒市脫貧工作動態,適時了解需求,打通信息交流渠道,想對口扶貧地區之所想,急對口扶貧地區之所需,以芒市需求為重點進一步整合院內各部門力量,強化部門的主體責任,統籌有效資源,做到精準發力,有效施策。

  年初,中國教科院召開院務會,專題研究年度對口支援芒市教育扶貧工作,研究部署了全年教育扶貧總體思路和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事宜。會議通過中國教科院教育扶貧工作實施方案,並印發各部門執行,明確年度教育扶貧工作6項重點任務:助力芒市實施教師隊伍能力提升計劃;以教育科研引領教育扶貧,加強教育智力幫扶的理論研究;藉助我院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平臺加強指導芒市教育教學改革;整合院內外資源,發起針對芒市地區的募捐、資助等公益活動;繼續協助芒市申請2019年度教育基金會和教師基金會項目;協助申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全國試點縣(市、區)。

  二、聚焦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精準幫扶機制

  由於地域、歷史等原因和現實困難,芒市地區教師培養還不充分、不完善,教師隊伍配置區域、校際不平衡,高級教師與骨幹教師的比例偏低,教師隊伍素質整體不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空間不足,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亟需提高。中國教科院整合院內外各類資源,以中國教科院綜合教育改革實驗區為平臺,採取「請進來」教、「走出去」學、「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多途徑助力芒市教師能力提升計劃。

  開展專題培訓。為芒市爭取到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國家級專項培訓資金148萬元,承擔了雲南、福建等省市的校長培訓。幫助邀請部分教育專家、教學名師、教研員等到芒市講學,面向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和骨幹教師,舉辦了10多場專題培訓,涉及學校發展、課程改革、課堂教學、學生安全、學校體育以及幼兒園建設等內容。中國教科院籌備主辦一期針對芒市中小學教研員專題培訓班,讓芒市骨幹教師「走出來」開拓視野。招收1名芒市幹部、教師到中國教科院做訪問學者。

  開展實驗區交流。中國教科院深化指導實踐職能,通過教育實驗區教研引領為芒市師資隊伍建設搭建平臺,也為芒市教育改革和學校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中國教科院不斷創新芒市實驗區工作機制,強化研究中心對口指導機制,打造精品菜單項目,建設資源服務平臺,努力推動芒市實驗區工作再上新臺階。例如:組織參與高質量課堂展示、實驗區綜合實踐活動展示等教育教學改革交流項目,引領和推動芒市教師隊伍能力提升。一年來,組織芒市積極參加我院針對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開展各類活動10餘次。

  開展線上遠程教學。藉助清華大學承擔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縣(區)建設一批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的機會,聯繫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在芒市設立遠程教學工作站。利用遠程教育為芒市的幹部、中小學師生開展綜合素質培訓,提升教師職業認同感和獲得感,瞄準鄉村振興、新一輪信息科技革命的發展、經濟及社會發展,開展各類遠程專題培訓。

  開展結對子幫扶。遴選北京、浙江、廣東等等省份8所新樣態實驗學校、幼兒園,與芒市中小學、幼兒園籤署對口幫扶共同體協議,開展教師共同成長的教育幫扶工作。聯繫橫坐標教育免費為結對子的學校提供遠程網絡連接服務,結對學校、老師之間可以進行遠程同步教學教研活動。

  提供自主閱讀學習。委託弘衍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為雲南省德宏州芒市3889名專任教師量身打造了一款面向教師和教科研人員的閱讀APP——「弘衍教師」。「弘衍教師」具備一般閱讀APP的方便與實用,又具備「學習強國」APP一樣的積分管理功能,同時還有很多區別於其它閱讀APP的特性。形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共同體,為推進教師自主選學、學分管理,探索建立教師培訓學分銀行和教師專業成長檔案提供有效做法。

  開展入校調研指導。崔保師院長、殷長春書記等院領導多次到芒市實地調研,與芒市政府共商推進對口支援工作。中國教科院各研究所教研員多次深入芒市基層學校、幼兒園調研,了解辦學情況,根據學校需求和問題開展現場指導。

  協助建立教學實踐基地。針對芒市教師配置和學科搭配不合理,鄉鎮學校音、體、美、計算機、學前、英語等專業教師緊缺的現狀。中國教科院積極協調雲南師範大學在芒市建立研究生、本科教學實踐基地,緩解教師緊缺狀況的同時,也加強了校地合作交流。

  三、狠抓科研出思路,建立扶貧決策引領機制

  中國教科院歷來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堅持以科研引領教育扶貧,邊實踐邊研究,邊行動邊思考,為教育扶貧破解難題、創新機制、提升效果打下理論基礎。近年來,我院緊密結合教育扶貧實踐,持續開展控輟保學、農村教育和教育扶貧理論研究,發表控輟保學、教育扶貧和農村教育的研究文章30多篇,有的獲得了上級領導批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把教育扶貧作為重要研究任務,過去5年共委託「教育精準扶貧的政策措施研究」等相關課題研究88項,引導學界更加關注教育扶貧研究,更好服務教育扶貧實踐。

  中國教科院培訓中心研製了《雲南省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培訓五年行動計劃》(2020—2025年)草案,為雲南省「十四五」教育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我院掛職幹部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承擔教育部滇西扶貧課題《滇西智力扶貧的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模式效果研究——以德宏州芒市為例》,院級重點委託課題《教育部聯繫滇西片區教育扶貧的成效、經驗及提升建議研究》,為教育扶貧提煉經驗,破解難題。

  四、聚合資源齊發力,建立眾籌愛心幫扶機制

  中國教科院根據實際需求做好各種幫扶對接,積極引進各類資源,形成眾籌愛心幫扶機制,助推芒市教育扶貧。一年來,積極協調爭取幫扶項目,爭取到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潤雨計劃基金200萬元;爭取到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資助的「康佑」城鄉小學生安全自護項目價值55萬元。整合各類資源為芒市中小學募捐到價值210餘萬元的學習用品和教學設施設備。一年來,共協調9家單位為芒市做公益捐贈。

  總之,中國教科院將進一步落實中央第五巡視組對教育部黨組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精神,落實部黨組有關教育扶貧要求、認真總結對口支援以來取得的成績和經驗,認真研究進一步精準扶貧的具體行動,以實驗區建設為主要抓手,不斷創新和豐富幫扶方式,為芒市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長安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支教團累計支教服務時間超過4萬小時,直接教育學生超過3000餘人,幫扶困難留守兒童超過600人,切實做到了精確扶智、精實扶志、精準扶貧,受到了當地政府、群眾和師生的肯定和好評。  二、案例背景  商南縣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陝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南通大學情境教育研究院召開情境德育典型案例交流研討會
    市場信息報訊(張建 張建英) 6月6日晚,江蘇省南通大學情境教育研究院以雲會議的形式召開第一屆情境德育典型案例交流研討會。此屆研討會由王燦明院長主持,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教研員晁生榮、如東縣教師發展中心培訓部主任張啟建和來自南通大學、南通市崇川區、通州區、如東縣以及甘肅省蘭州市的情境教育實驗學校的相關領導和老師出席活動,就《情境德育論》一書編寫中涉及到的典型案例撰寫體例、寫作方法和時間安排進行了交流與研討。
  •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候選名單
    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主辦,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候選名單已經確定,現予公示。此次公示的候選案例共170個,公示時間為11月27日至12月7日。
  • 「通知公告」轉發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關於持續推進中國STEM教育...
    各地級以上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院、教研中心),省屬幼兒園、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為持續推進「中國STEM教育2029行動計劃」相關工作,中國STEM教育2029行動計劃」首批STEM領航及種子幼兒園、第三批STEM種子學校、第三批課題申報工作已經正式啟動,現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 共同分享40個 精準扶貧案例
    【深圳商報訊】(記者 曾智輝)昨天下午,由人民日報社、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主辦,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承辦的「大國攻堅·決勝2020」精準扶貧論壇暨案例分享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對40個具有代表性的精準扶貧案例作了精彩介紹和分享。
  • "人社領域精準扶貧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簡介
    >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和部黨組關於人社扶貧工作的總體要求,總結推介全國人社系統精準扶貧工作的經驗做法和創新模式,營造人社扶貧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經部領導同意,中國勞動保障報社於2018年8月起面向全國開展「人社領域精準扶貧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聯席會議暨中小學激發活力促發展論壇...
    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廣州市荔灣區教育局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聯席會議暨中小學激發活力促發展論壇在廣州市荔灣區召開。隨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荔灣實驗學校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朝陽實驗學校舉行了締結姐妹學校籤約儀式,兩校今後將進一步加強合作,進行研學、教育教學等交流活動,提升學校的辦學活力。 籤約儀式後,院內實驗校及院外優質學校圍繞有活力的學校育人方式變革實踐展開分享。
  • 四川11個案例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獎
    四川11個案例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獎 2018年01月23日 08時22分
  • 國務院扶貧辦官網公布茅臺精準扶貧道真案例
    2021年1月12日,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官網發布《2020年企業精準扶貧案例名單通告》。茅臺集團《緊扣道真所需,發揮茅臺所能》入選「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名單」。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
    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調查結果反映出目前小學生家庭教育的一些新特點和新問題:  家長對子女優先關注現實性因素,對發展性因素的關注度較低家長的教育關注點能直接反映其教育態度和期望。
  • 鞍鋼集團精準扶貧綜合案例入選全國「50佳」
    11月13日,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2019)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鞍鋼集團《為精準扶貧打造「鋼鐵脊梁」》案例成功入選
  • 我國教育扶貧政策的演進邏輯及未來展望
    在我國教育扶貧的政策實踐中主要出現了兩個關鍵的轉折點,它們帶來了兩次典型的制度轉型,分別將我國教育扶貧的政策路徑由扶教育之貧轉向依靠教育扶貧;由普惠式教育扶貧轉向精準式教育扶貧,其背後蘊涵的邏輯反映了我國扶貧理念已徹底從「輸血式」的救濟扶貧斷裂轉化為「造血式」的開發式扶貧。  第一個關鍵轉折點出現在2000年前後。
  • 這些典型案例讓安全教育勢在必行
    原標題: 第三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些典型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明確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今天是第三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扶貧典型案例
    ,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湧現了一批先進事跡,張良賓同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幹部掛職工作,學院黨委書記陳蘇麗、院長陳昌萍等院領導多次到當地考察慰問,勉勵張良賓要切實做好對口幫扶工作,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教育幫扶方面狠下功夫,爭取在當地有所作為。同時,學院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安排各個專業領域的專家與他對接組建幫扶團隊,紮實推動幫扶工作。
  • 電商創新案例之教育篇:線上課堂讓教育更有力量
    電商創新案例之教育篇:線上課堂讓教育更有力量 紅星新聞網   2021-01-07 14:46
  • 郭九珍被授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優秀導師
    來源標題:郭九珍被授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優秀導師 近日,臺江區星迷粉文藝創作工作室籤約藝人郭九珍被授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優秀導師。
  • 【事業單位】2021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招聘23人公告
    本文整理2021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招聘23人公告,更多招聘信息請關注中公教育國貿學習中心。根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人事部6號令)和《北京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辦法》(京人社專技發〔2010〕102號)文件精神,結合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工作實際需求進行公開招聘工作,為確保本次招聘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公告如下:一、招聘原則和方法公開招聘工作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採取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與考核相結合的方法
  • 《中國教育報》重磅盤點:向上!2020中國教育發展觀察|回望
    要在抗疫實踐中強化責任認同,結合抗疫實踐中的生動案例,引導青少年不當旁觀者、議論者,當參與者、擔當者,在新時代自覺承擔新使命,作出新貢獻。【教育扶貧】滿足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東北師範大學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秦玉友【關鍵事件】經過八年的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 萬載縣紀委監委通報4起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典型案例
    萬載縣紀委監委通報4起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典型案例 2020-06-03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一)
    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一) 2020-12-14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