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一)

2021-01-15 澎湃新聞
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一)

2020-12-14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專欄作者】

向世清

博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雷射物理與工程技術的前沿研發,是參與產業經濟戰略與決策諮詢、基礎教育改革諮詢、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戰略設計等多領域戰略專家,也是上海市最為活躍的科技創新教育專家之一。

為了大家能夠更好地體會九步法和加深對其的理解和應用,採用一個與九步法直接對照說明的清晰案例過程是最好的方式。所以,我們首先認識一下九步法框架(如圖1)。

▲圖1 STEM教學所遵循的基本方式與過程——九步法

以下典型案例的敘述便是直接對照這一確定的框架,清晰但簡明扼要地給出教學設計和過程。這裡要特別說明,在學習這些案例時,請大家更為側重關注方法步驟的一一對照,並在有疑問和困惑的時候返回去再讀我們前面各講所解讀的各步驟的對應內容。

也特別強調,這裡給出案例的最主要目的,更是想以具體的內容但從不同的另外角度,進一步促進大家對STEM教學過程的熟悉和理解,使大家可自己「依葫蘆畫瓢」式地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

所以,請大家更為注重方法論,以掌握方法為第一目的,而不是只關注案例本身的具體內容。因為就算是會了這幾個案例,也不一定能實現真正的學會和掌握。我們要的是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最後實現一會百會。

大家也還要建立一個概念,這裡即將給出的所謂幾種不同的案例類型,主要是指的針對問題或主題的類型,這是以便大家在自己的教學方案設計中更好地掌握不同類型教學情況下的應對策略和方法。

案例類型一

知識概念學習型

知識概念是在教育中最為基本的逐漸遞進的教學內容,這在各個學科的知識教學中都是一樣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學習前人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各種事物、現象的認知性總結提煉所形成的各種描述性和界定性的概念,就能夠逐漸建立起單個學科乃至眾多學科的知識體系,然後一邊循序漸進,一邊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繫並融會貫通,直至慢慢建立其個人的知識總集,然後再應用和實踐中進一步增進、拓展和創新知識。

所以,我們首先給出一個基於概念學習的案例。為了特別典型化,這裡我們選擇浮力的概念設計第一個教學案例。也為了更多的導師或教師可以在不同知識程度水平上都能理解案例,這裡特別選擇簡單水平能級、直接針對小學生高年級學習的教案予以呈現。

浮力是一個物理學的知識概念,也是一個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現象(如圖2)。所以選擇浮力作為案例對於絕大多數教師而言,都可以很容易理解,就算不教物理,也是很容易得到認識的。

▲圖2 基於STEM教學九步法設計浮力概念教學案例

凡是學過物理的人,甚至只要是有一定知識及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浸在流體內的物體受到流體豎直向上託起的作用力叫作浮力。雖然這看起來極其簡單,但這是對成年人而言。對於一個剛剛開始接觸到浮力的初學者小學生或孩子,要想讓其更為準確地學到、理解和掌握這個概念,其實存在著難度,也存在著更好的入門教學方式和過程選擇。

我們現在經常發現,常見的書本式物理課中的教學效果都不理想,很多學生最後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能記住概念,能考高分,但卻可能一輩子沒有真正理解其概念的準確意義和內涵。

那麼,STEM教育怎麼實現這個概念的教學並突破認知難題呢?以下,我們按照九步法簡明地給出「教案」,見表1。

總體來說,對於概念的教學設計,應圍繞概念的各種生活應用內涵與延伸展開。其中,對於前人在科技發展中如何提出概念等過程應該加以引導學習。過程中更應該特別注意以合適的實驗或實踐方案承載概念的教學。教師的作用必須按照前述各階段要求,最終予以優化實施。最後特別強調,概念的理解是無止境的,因此教學設計中的時間概念要儘可能放寬,不必按照當前教學進度方式考慮和要求。

(來源:《中國科技教育》2020年第7期「專欄」欄目,作者向世清,有刪減。中國青輔協會員可點擊「閱讀原文」登錄雜誌官網免費瀏覽全文。)

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

提醒廣大科技輔導員

戴口罩 勤洗手 少集會

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原標題:《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STEM教育與科技教育]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三)
    這一類型是我們人類對自然界背後的科學規律與機制進行探究和研究並最終獲得解釋和揭秘的基本概念,又可稱為科學規律發現型或研究型。狹義的科學研究正是指的這一內涵性概念,它同時也是構成後續人類形成技術和工程成果的前期準備和根本基礎。在基本意義上,這一類型與工程問題的解決類型共同構成人類科技探索的整體範疇。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芥末翻】用故事豐富課堂:故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我們致力於將全球經典或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術、學習理論、實踐案例等文獻翻譯成中文,並希望能夠通過引進這類優質教育研究成果,在全球教育科學的推動下,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Cappelli, Desai, Moore, Shimeall, Weaver, and Willke (2006)等根據這些研究創造了「對內部威脅的管理和教育(MERIT)工作坊」,用以將這些案例用於偵察教育培訓中。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 16歲青兒童STEAM教育品牌的產品研發和營銷推廣,是國內唯一一家集課程評價、教學區運營、比賽舉行、師資培訓與驗證於一體,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STEAM文化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和青少年兒童自主創新服務平臺。不論是只做樂高教育,還是致力於智慧機器人現代化的技術性文化教育,又或者綜合性的STEAM教育雲平臺,都是有分別的生存環境。非原創內容會有明確作者及來源標註。
  • 你一定想知道究竟國內stem教育現狀如何
    在中國stem教育是一個從國外引入的概念,中國stem教育興起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第二個原因是信息技術發展。2016年stem和創客教育被寫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文件,此後stem教育在中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下面由格物斯坦小坦克帶您看看中國stem教育的發展現狀。
  • 澳專家:中國「填鴨式教學法」教育孩子更成功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1月25日以《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我們可以從中國人身上學到一些重要的東西》為題發表文章,作者是澳大利亞天主教大學教育學院高級研究員凱文·唐納利。文章稱,中國人喜歡以板書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法,而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已經逐漸放棄這種直接的教學方式,轉而採用更具協作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控制權。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近幾年「STEAM教育」、「STEM教育」很火爆,各個家長群、學校門口的傳單等地方都在宣傳著這個,然而還是有很多家長搞不懂「STEAM教育」是什麼、「STEM教育」又是什麼?更不了解孩子學了這些之後有什麼用,有些家長甚至覺得花了那麼多錢做這塊教育沒啥意義,對STEAM教育與STEM教育提出了各種質疑。針對大家的疑惑,專注於研究互動科技在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的應用,致力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多元智能化的發展的新法教育小編今日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STEAM教育與STEM教育。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 天河區STEM教育創新能力大賽成功舉辦:37個STEM案例參與展評
    南派資訊:日前,由天河區教育局主辦,天河區教育學會、天河區體育西路小學共同承辦的2019年天河區STEM教育創新能力大賽在體育西路小學西校區舉行。此次大賽共有37個來自不同中小學的STEM案例參與展評,在加強學校之間的經驗交流之餘,推進天河區STEM教育發展。據悉,本次大賽分案例展評、課例展示、專家講座等三個環節。參賽師生對案例進行闡述和答辯後,經過專家第一輪初評和第二輪複評,最終評出了一等獎5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13個,優秀獎10個,優秀指導教師7個,優秀組織獎5個。
  • 保靖縣教體科學研究所舉辦STEM教育案例研討活動
    新湖南客戶端4月10日訊(通訊員 吳厚明)4月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教育和體育科學研究所,舉辦STEM教育案例研討會暨2020年湖南省小學科學教學研討活動籌備會。湘西州教科院副院長謝文斌,教科院工會主席覃冰,保靖縣教科所所長龍民建及全縣STEM項目教育學校的部分教師參加研討活動。
  • 例談STEM教育中的「E」
    寶華小學的這個案例,為我們展示了E在STEM教育中的角色,以及如何藉助工程設計,學習科學、數學和技術的概念、技巧和思維習慣,對於我們進一步理解STEM教育以及課程開發提供了思路。 案例介紹 來自濟南市寶華小學的「海綿家園」案例是為解決濟南市雨水四季分布不均導致泉水停湧、雨季積水成「海」這一現實問題提出的STEM學習項目。
  •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教學質量較高的教學方法,為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對於推動學前音樂教育的實踐性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們的備考學習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也是重點內容,那麼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包括哪些內容,它又是如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得以應用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全身反應教學法對幼兒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相對於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全身反應教學法應用在幼兒英語教學上強調於英語聽、說的訓練,且聽先於說, 教師通過肢體語言對幼兒進行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其英語水平相對低下的弱點,也可以改善幼師英語教學側重於對幼兒進行知識灌輸、課堂氛圍枯燥、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低下的教學情況。
  • 試論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外語教學理念
    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the English 「Four-in-One」 teaching approach)發展至今,已成為以英語外語教育理念為支撐,強調知識能力(K-ability),學得(learning)而非習得(acquisition),全面研究中國英語教育全過程的教學法。
  • 愛貝迪STEM+以本土化解碼構建未來教育新格局
    美國國家教育部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美國政府對於STEM教育的財政投入已超8億美元。自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紛紛將STEM教育提升為教育發展戰略,以愛貝教育為代表的國內各高校及教育機構也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掀起一場教育變革風暴。
  • 【新課標,新教材】晶體結構 '知識凝練+圖繪展示'模塊教學法
    化學教育好文盡在於此!文章連結,請點擊打開:【報名人數已滿,請勿再註冊交費】第五屆全國化學教育高峰論壇暨《化學教育》學術交流會補訂2019年《化學教育》辦法晶體結構知識的圖繪展示:指教師充分利用晶體結構實物模型和圖片、電子圖片和動畫,或進行結構圖現場繪製等等教學方法,讓學生獲得足量的有關晶體結構的具象信息,紮實建立有關晶體結構的信息基礎,高效提高其晶體結構思維品質的教學法。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3)探索區域中小學STEM課程的有效實施途徑,建立基於學科教學的跨學科學習課例及應用案例。  (4)初步構建符合區域特點的中小學跨學科學習實踐模式。  五、項目實施案例介紹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引領和我們團隊的具體指導下,全區各個學校從2017年開始興起項目式學習實踐的熱潮,各學校結合學校特點和社區資源,挖掘有自己特色的學習項目,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實踐範式。
  • 如何從科學課本出發,設計STEM項目?
    作者:顧建鋒單位:浙江省海寧市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前言本文來自浙江省海寧市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顧建鋒老師的投稿,《搭建高塔》課例從科學課本引出,將科學課本中的內容進行了提升,加入了工程的概念,讓學生利用簡易材料設計製作滿足一定標準的高塔,加強對結構的認知,整個教學過程也很契合「5E教學法
  • 幼教行業大事件:在歐洲與蒙氏教學法齊名的荷蘭金字塔教學法進駐中國
    幼教行業發生了一個大事件,9月16日,荷蘭金字塔教學法進駐中國發布會在杭州順利召開。在歐洲,金字塔教學法是歐洲四大知名教學課程之一,與蒙氏、華德福與瑞吉歐齊名。圓桌討論後是授權儀式,隨著柚子樹王映人院長從金字塔教學法的創始人JEF教授手中接過象徵著國際品牌中國化的「金字塔」,意味著享譽歐洲的四大教學法之一的荷蘭金字塔教學法於此刻,正式進入了中國人的視線,意味著中國寶寶們即便不出國門,也可以享受到歐洲的優質早期教育了。
  • 電商創新案例之教育篇:線上課堂讓教育更有力量
    電商創新案例之教育篇:線上課堂讓教育更有力量 紅星新聞網   2021-01-07 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