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專家:中國「填鴨式教學法」教育孩子更成功

2020-12-0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導 外媒稱,來自英國的70名教師被送往上海學習教學方法,以便弄清楚為什麼中國學生成績這麼好。這些教師回國後表示,中國的成功教學主要是因為中國採取了西方在過去40年裡逐漸放棄的教學方法。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1月25日以《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我們可以從中國人身上學到一些重要的東西》為題發表文章,作者是澳大利亞天主教大學教育學院高級研究員凱文·唐納利。文章稱,中國人喜歡以板書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法,而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已經逐漸放棄這種直接的教學方式,轉而採用更具協作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控制權。

文章認為,鑑於中國在「國際學生評估計劃」「國際數學和科學趨勢研究項目」和「國際閱讀能力發展研究項目」等國際測試中所取得的成功,西方放棄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似乎是不明智的。

圍繞直接講授法和探究式學習法的孰優孰劣,人們進行了許多年的辯論。在傳統的課堂上,孩子們按排坐好,教師站在教室前面,直接講授教學內容並維護教室紀律。這就是直接講授法。

英國最近發布了一份題為《如何成就一流教學法》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得出結論認為,澳大利亞教育界採取的許多新教學方法適得其反。

研究證據基本上支持直接講授法,認為探究式學習法能夠激發學習熱情的觀點沒有得到證據的支持。

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的英語和數學等科目的課堂上,教師需要直接闡明他們所教授的內容,並更好地利用全班教學法。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約翰·斯韋勒在最近發布的澳大利亞全國課程最終評估報告中指出,在涉及新知識時,最初的教學應該明確直接。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上海市普陀區陸家宅小學的學生課堂上舉手回答提問(攝於2010年11月27日)。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相關焦點

  • 中國給西方上了一課:為什麼西方放棄「填鴨式」教學是不明智的
    來自英國的70名教師被送往上海學習教學方法,以便弄清楚為什麼中國學生成績這麼好。這些教師回國後表示,中國的成功教學主要是因為中國採取了西方在過去40年裡逐漸放棄的教學方法。 中國人喜歡以板書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法,而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已經逐漸放棄這種直接的教學方式,轉而採用更具協作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自主性。 鑑於中國在國際測試中所取得的成功,西方放棄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似乎是不明智的。
  • 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一)
    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一) 2020-12-14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幼教行業大事件:在歐洲與蒙氏教學法齊名的荷蘭金字塔教學法進駐中國
    幼教行業發生了一個大事件,9月16日,荷蘭金字塔教學法進駐中國發布會在杭州順利召開。4位幼教領域專家就如何使用荷蘭金字塔教學法去上好寶貝的第1堂課展開了熱烈的研討。在歐洲,金字塔教學法是歐洲四大知名教學課程之一,與蒙氏、華德福與瑞吉歐齊名。
  • 究竟怎麼看待「填鴨式」教育
    中國中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生寫作時,把引用名人名言及正著說、反著說視為論證,根本沒有教學生如何通過證據與推理確立有效論證,訓練的方式方向都是錯的。  日前,BBC三集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學校》,引發了中英國民對教育模式的反思與討論。5名中國老師赴英國Bohunt公立學校試行「中式教育」,受試的為九年級50人大班,為期4周。
  • 機構高大上的教學法是噱頭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教育機構為了提升品牌價值往往會出現過度包裝的現象。名師」卡隨便發,「沒有證書也說自己有,反正家長不懂」,也成了教育行業的潛規則。當教育讓位於市場,留下的就是滿滿的營銷套路。而近兩年也衍生了不少新名詞的「教學法」,它們或高大上,名字高深莫測,讓很多家長也是摸不著頭腦。
  • 首屆兒童鋼琴創新教學法論壇在西安成功舉辦
    2020年1月8日,由西安尤特凱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KAWAI上海歌威樂器貿易有限公司承辦,西安柏斯琴行有限公司,西安科園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首屆兒童鋼琴創新教學法論壇在西安成功舉行。論壇邀請包括音樂教育家葉文、旅德鋼琴家鄭潔博士、百度大學營銷講師肖軍,上海歌威樂器董事總經理張軍,西安文理學院許蕾教授等在內的教育界,商界專家學者,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音樂教育機構負責人、校長齊聚一堂,共議未來兒童鋼琴教育的新方向。
  • 盤點各國教育「土壤」:美國系體驗式非填鴨式
    美國教育部門則設立了多個項目用於資助天才學生的教育,還專門設立「國家年度教師獎」鼓勵致力於教育創新和優質教育成績突出者。  在民間同樣有大量非營利性組織積極為鼓勵青少年創新創造條件。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創新教育基金會」,該基金會旨在以協助個人與組織發展創意潛能。還有各種研究中心和創新學會也為交流研究創新教育提供平臺。  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創新意識的培養也很重要。
  • 天河區STEM教育創新能力大賽成功舉辦:37個STEM案例參與展評
    南派資訊:日前,由天河區教育局主辦,天河區教育學會、天河區體育西路小學共同承辦的2019年天河區STEM教育創新能力大賽在體育西路小學西校區舉行。此次大賽共有37個來自不同中小學的STEM案例參與展評,在加強學校之間的經驗交流之餘,推進天河區STEM教育發展。據悉,本次大賽分案例展評、課例展示、專家講座等三個環節。參賽師生對案例進行闡述和答辯後,經過專家第一輪初評和第二輪複評,最終評出了一等獎5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13個,優秀獎10個,優秀指導教師7個,優秀組織獎5個。
  • 外語教育改革與發展受重視 「應試英語」轉變「實用英語」
    將「應試英語」轉變為「實用英語」,英語水平測試不再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初級階段,正朝著一個更科學的目標邁進。然而由於語言環境、師資力量、教學方法等多方面難以保障的外在因素,許多孩子還是改不了說「中式英語」、「啞巴英語」的習慣。也因此,縱使多番強調,眾多學生的英語水平仍舊停留在書面上。
  • 專家:教育應該強化中文弱化英文
    這一呼籲被網友廣泛轉發,並引起了許多網友和專家學者的討論。而究竟如何「取消小學英語」,如何「救救漢語」成為了討論的焦點。其實,關於中小學生英語學習比重的問題一直都是教育界和家長們爭論的話題,然而,在爭論的同時,許許多多的孩子依舊承擔著沉重的英語學習課程,已經常年的課外英語輔導,而家長們在為孩子選擇課外輔導的時候,英語則是大多數人無法繞開的課程。
  • 梅姨推導英語 | 拒絕填鴨式教育的重演,節節高教育引導學生高效學習
    為了搶佔客源,線上英語培訓機構各出奇招,呈現出便捷、實惠、互動與共享性強等幾大優勢,但也存在著教育行業遺留的弊端,比如:最遭人詬病的填鴨式教學。填鴨式教學具體表現為線上英語培訓機構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宣傳頁上的「名師」,實則並不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
  • 想讓孩子玩起來英語嗎?試試美國小學都在用的教學法
    在美國課堂上,有一種TPR教學方法很火爆,全稱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應教學法」。能調動孩子的注意力,更能幫助孩子記憶。今天鯨寶就把這種方法分享給大家~TPR教學法好在哪?
  • 全腦開發 孩子不容錯過的教育
    2018年 全國普及推廣 2018年成立的「中國全腦教育項目辦公室」,聯合國內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師範類院校、教育機構,致力於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普及、合作開展全腦教育職業培訓項目。
  • 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中國教育不應填鴨式
    中科大少年班給一群孩子更多的選擇,這正是中國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他希望,中國的教育能夠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減少天賦的埋沒。 2001年尹希赴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於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哈佛大學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破格允許尹希博士留校繼續研究工作。2008年後,他在哈佛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 掌門少兒打造升級三大思維課程,幫助孩子在成長路上攻堅克難
    為了能夠提升中國4-10歲兒童的思維能力和專注能力,掌門教育下設素質教育品牌掌門少兒,專門通過提升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力、專注力培養等能力,設置了語文思維、數理思維和學習力三大課程,助力中國兒童全方位成長。數據顯示,掌門少兒自2018年推出以來廣受好評,掌門少兒學員續費率高達89%,轉介紹率突破50%。目前在小學1-3年級年齡段,掌門少兒佔據一半以上市場份額,並強勢攻堅幼兒園階段。
  • 習近平談BBC中式教育紀錄片 稱中國孩子玩的太少
    央廣網倫敦10月23日消息(特派記者馬闖 邢斯嘉)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英國具有整個歐洲數量最多的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當地時間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倫敦出席全英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年會開幕式。
  • Mabot編程教育機器人榮獲芬蘭EAF國際教育質量認證
    、豐富的STEAM課程、優秀的教學方法以及極高學習滿意度,成功通過國際權威教育標準認證機構Education Alliance Finland(以下簡稱EAF)的教育質量認證。  芬蘭EAF國際教育認證是面向全球教育機構頒發的一項教育質量認證,其使命在於幫助全球的學生和教師找到最優質的學習內容與平臺。EAF擁有一支由全球教育領導專家以及芬蘭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專注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評估產品的教學設計,並重點在產品的學習目標、教學方法、學習滿意度三個維度來評估全球的教育產品。
  • 奇怪的能量艙、靈感教學法,這家機構究竟是家長的「救星」還是孩子...
    奇怪的能量艙、靈感教學法,這家機構究竟是家長的「救星」還是孩子的「夢魘」?,這家機構究竟是家長的「救星」還是孩子的「夢魘」?爆料者微博截圖家長眼中的救星、孩子眼中的「騙子機構」、奇怪的能量艙、寫300首原創詩、三天三夜脫胎換骨、網友眼中的「不插電版楊永信」……這究竟是一家怎樣的教育機構
  • 為何中國無人問津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因或與填鴨式教育有關
    然而按照目前中國科學家的情況,還沒有人拿過物理諾貝爾獎,這似乎就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因為物理這一門科學直接決定了國家科技實力的大小,要是沒有物理,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高科技存在,我們通過反思,跟其它國家的教育方式相比,原來我們中國人輸的不是在智慧上,而是教育方式。
  • NEW IFA國際日託專家:不能獨立的孩子,拿什麼談自由?
    本網1月15日訊 從小小的嬰兒床裡解放出來, 寶寶第一次學會了爬, 慢慢地學會了走……這對他來說都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這也意味著他正逐步走向獨立,也更有能力去探索周圍的世界。蒙特梭利博士曾說:誰若不獨立,誰就談不上自由。是的,不獨立的孩子,談何自由。我們尊重孩子崇尚自由,也要幫助孩子學會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