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比爾蓋茨先生的一句話:未來社會屬於了解腦力開發和思維導圖的人。我們需要學習過去的知識,我們同樣需要創造屬於未來的知識,這樣的知識來自具有創造力的大腦。
"只要大腦的奧秘尚未大白於天下,宇宙仍將是一個謎。」190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西班牙神經組織學家拉蒙-卡哈爾說。腦科學的研究一旦獲得突破,影響將是深遠的……
全腦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全腦教育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當時的教育學博士七田真提出右腦教育。
目前日本已有數百所學校採用了七田式右腦教學法,他的教育理論還遠播美國、東南亞以及韓國等地,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81年
割裂腦實驗
1981年,諾貝爾醫學生理獎獲得者美國佩斯裡博士通過割裂腦實驗,證實大腦不對稱的「左右腦分工理論」。
1989年
腦科學實驗
1989年,美國率先推出了全國性的腦科學計劃。
1990年到2000年
「零點工程」
美國將1990年至2000年命名為「腦的十年」,並制定了以開發右腦為目的的「零點工程」。
1991年
歐洲「腦的十年」
歐洲在1991年出臺了「歐洲腦的十年」計劃。
1994年
世界「腦的十年」
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開展了「腦的十年」運動。
1998年
中央重視
我國全腦教育起步較晚,1998年前副總理李嵐清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多用右腦,喚醒被人們忽視的擁有巨大潛能的腦潛力,給孩子完整的智慧。」
2010年
納入十二五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正式公布,作為國家「十二五」的重點課題,得到了「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大力扶持。
2016年
納入十三五
2016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綱要》正式公布,將「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列為「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也被稱為中國「腦計劃」。
2018年
全國普及推廣
2018年成立的「中國全腦教育項目辦公室」,聯合國內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師範類院校、教育機構,致力於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普及、合作開展全腦教育職業培訓項目。
右腦開發、全腦教育不僅僅是人類的一場教育大革命,同時是一場人類思想意識的大解放,大革命。「全腦教育 」的誕生和推廣將在中國掀起一場教育的大變革和中華民族思想意識的大解放。
全腦開發的目的
全腦開發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不僅記東西更快、更牢固,更重要是培養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記憶力、意志力、分析判斷能力、總結歸納能力、表現表達能力等。
全腦開發=左腦+右腦+更為關鍵的連結樞紐(間腦)
「全腦開發」也叫「全人教育」,是以人腦為核心的整個身心功能的全面開發。按照人腦思維的規律和思維發展的規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採用相應的內容、形式、方法和手段,訓練學生的思維心理、思維形式、思維方法、思維器官,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情感和個性,從而使學生加速獲取知識全腦,完善人格,提高綜合素質。
腦潛能開發重在右腦開發
★左腦是人的「本生腦」,記載著人出生以來的知識。管的是近期的和即時的信息,右腦則是人的「祖先腦」,儲存從古至今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遺傳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沒有經歷的事情,一接觸就能熟練掌握就是這個道理。
★右腦是潛能激發區,右腦會突然在人類的精神生活中有深層展現的跡象;是創造力爆發區,右腦不但有神奇的記憶能力又有高速信息處理能力,右腦發達的人會突然爆發出一種幻想、一項創新、一項發明……
★右腦是低耗高效工作區,右腦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高速計算複雜的數學題,高速記憶、高質量記憶,具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右腦的信息容量比左腦大百萬倍
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發現,腦中所儲存的信息量絕大部分是存在右腦中,由於左右腦分工不同,右腦的情報容量比左腦大百萬倍。形象的說,右腦如同一個書架,書架上放著許多本錄相帶,並由左腦給這些錄相帶一一貼上不同的標籤。回憶即是根據標籤從眾多的錄相帶中進行檢索並同時連同前後相關內容一起回憶。
思考的過程是左腦一邊觀察提取右腦所描繪的圖像,一邊將其符號化、語言化。也就是說,右腦儲存的形象的信息經左腦進行邏輯處理,變成語言的、數字的信息。作為被記憶的材料,文字是由語言中樞所管理的,記憶在左腦中。但是,左腦中所能存儲的文字情報的總量是非常有限的,而右腦存儲的形象資料是左腦的百萬倍。
我們處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何在如此龐大的信息庫中有效的將搜集的信息儲存是人的潛能開發的關鍵,而這正是右腦的優勢。
左右腦協調開發
左右腦的功能是平衡協調發展的,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二者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統一的控制系統。若沒有左腦功能的開發,右腦功能也不可能完全開發,反之亦然,無論是左腦開發,還是右腦開發,最終目的是促進左右腦的平衡和協調發展,從整體上開發大腦。
想讓孩子在各方面都優越、領先嗎?那就得左腦、右腦齊頭並進。當今世界教育倡導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創新思維並不是某種單一的思維形式,它是多元思維的優化和整合,是大腦的左腦和右腦的功能的優化和整合。而全腦教育正是讓左腦和右腦有效結合的一種科學教育。
您的孩子可以更聰明!
人腦與生俱來就有記憶、學習與創造的潛力,你的孩子也一樣,而且能力比你所能想像的還要大得多。每個嬰兒剛出生時都具有與愛因斯坦不相上下的潛能,但現實中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比不上愛因斯坦呢?這是因為天才腦的奧秘來自於是否能成功地將左右腦聯動起來,只有做到左右腦均衡的孩子才能聰明。
人的大腦蘊藏著極大的潛能,這種潛能至今還「沉睡」著。相關研究證實,一般人一生只能開發5%的大腦潛能,即使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也只不過開發了大腦潛能的30%,所以深入挖掘左右兩半球的智能區非常重要。
人腦有什麼優勢?
★人腦由140億個腦細胞組成,每個腦細胞可生長出2萬個樹枝狀的樹突,用來計算信息。人腦「計算機」遠超過世界最強大的計算機。
★人腦可儲存50億本書的信息,相當於世界上藏書最多的美國國會圖書館(1000萬冊)的500倍。
★人腦神經細胞功能間每秒可完成信息傳遞和交換次數達1000億次。
★處於激活狀態下的人腦,每天可以記住四本書的全部內容。
★人類對於大腦的研究有2500年的歷史,然而對自身大腦的開發和利用程度僅有10%。
科學研究表明,普通人的一生大腦的資源開發運用不到5%,連世界上最聰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只是開發運用大腦的10%左右。95%以上的大腦潛能都被我們浪費掉了……
有效的開發大腦潛能已經刻不容緩,21世紀沒有開發大腦潛能的人,將成為新時代的落伍者。過去兩百年,我們處於工業時代,是知識和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而未來進入數據時代以後,機器一定比人聰明,機器比人算得更快、記得更牢,人類和機器競爭就靠三樣東西——創意性、創新能力、創造性,這是機器學很難學會的。
——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