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助學儀 腦波喚醒儀 人的腦波有四種:δ波(1-3Hz)—深度睡眠波狀態 θ波(4-7Hz)—淺眠狀態 α波(8-13Hz)—輕鬆狀態 β波(14-30Hz)—緊張狀態
萬物之源是波,
萬物是和波聯繫在一起的。遠古人類的心電感應很強,可以根據宇宙的頻率感知數百米之外的事情,能預知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隨著科技的發達、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人類開始依賴科技、依賴機械,導致自身的機能退化,漸漸喪失感悟預知的能力。 人具有左腦和右腦意識,右腦意識和這種宇宙能量的宇宙波發生共鳴,就可以將其圖像化,從而看到圖像,還可以將其變成聲音。人腦裡的松果體是與直覺有關的器官,當大腦的頻率保持在α腦波狀態下,就能跟宇宙意識同步,擁有心電感應和預知的能力!
全腦教育包含全腦(指左腦、右腦、間腦)功能開發、全人教育教學。以「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育人、發展人、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全人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樹立教育是為了「整體的人」的發展的教學觀念,將德、智、體、美、勞、心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統一在學科教育之中,教單科育全人。
全腦教育的概念不僅僅是指全腦功能開發更包含全人教育教學。從事全腦教育教育,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都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變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以「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育人、發展人、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全人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樹立教育(包括學科教育)是為了「整體的人」的發展的教學觀念,將德、智、體、美、勞、心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統一在學科教育之中,教單科育全人。
一. 全腦教育學習就是充分調動左右腦多元智能參與學習活動,雙管齊下,平衡發展,發揮大腦潛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習效能。任何一個人學習能力的提高,都不只是單一方面的提高,應該各方面協調發展。只有總體水平上來了,綜合實力才能上來。全腦學習由知識的學習、方法技能的學習和情感態度的學習三個方面構成。科學有效,通俗易懂,讓學習者左右腦互動,音樂、圖像等於大腦互動,學習者與知識互動, 全腦學習是知識聖殿的金鑰匙。學習效果是由學習能力決定的。學習能力由學習方法、多元認知與學習策略三者構成。學習方法是核心。世界著名的法國數學家、哲學家、科學方法論者迪卡兒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中國大教育家朱熹說:「事必有法,然後可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未來的文盲就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二、右腦具有無比龐大的學習潛能
通過全腦教育開發訓練,使右腦具有接受大量學習刺激,不僅可開發和保留相當一部分右腦潛能,更可促使大腦神經發達,擴大腦容量,進而有助於左腦的發育。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是創造力的源泉,是藝術和經驗學習的中樞,右腦的存儲量是左腦的100萬倍。左腦的記憶為「死記硬背」,遺忘率很大。右腦的記憶是「形象記憶」,它通過對物體形狀、功能類型的辯識,有利於創造性思維和長久記憶。
天才都是會運用右腦的人,有名的大學問家、發明家小時候往往是鄉鄰口中的「神童」,他們通常都能「過目不忘」。正是因為小時候無意識中開發了超凡的右腦記憶,這些「神童」才能成為有卓越成就的人。他們不需要在記憶上花費大把大把的精力,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利用儲存的大量記憶進行發明創造和開拓性活動。
三、現實中存在的問題
現實生活中95%的人,僅僅只使用了自己的左腦。科學家們指出,終其一生,大多數人只運用了大腦的3%~4%,其餘的95%以上都蘊藏在右腦的潛意識之中。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吃驚和遺憾的事實!
更令人遺憾的是,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和教學過程都忽視了右腦的開發,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大多通過練習、反覆、測試等方法灌輸給學生,而這些方法無一例外只開發了左腦。日常生活中,孩子們也極少有開發右腦機會。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學家所說:「在開發大腦潛力上,我們是在單腳騎自行車!
四、全腦學習刻不容緩
——某知名刊載:一女生學習非常勤奮,最後卻因疲勞過度而死;
——某報載:一少年因學得艱苦,卻久不見效,站在樓頂,欲跳樓輕生;
為什麼有的學生學得痛苦,學得艱難,頭懸梁,錐刺骨,卻沒有很好的效果?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她)們沒有用全腦在學習,沒有科學地發揮左右腦的作用。當孩子學習力不從心的時候,家長父母總是憂心忡忡,同時又大多時候束手無策;當您學習非常努力而學習成績仍然沒有提升,你是否該考慮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
全腦開發教育可以創造條件讓學生喚醒沉睡的右腦,學會過目不忘的記憶方法,培養專注力,左右腦並用,學習方法科學化,學得輕鬆,考出高分。
現實中,全球的教育仍以左腦教育為主,右腦教育並未得到較好推廣。美國加州工業大學E·博根博士和美國民意調查研究所所長蓋洛普指出:「現今教育是以灌輸知識為主目標,這種教育對孩子們所具有的智力開發很少起作用,今後應該直接開發大腦,把發掘自身具有的潛在能力作為教育的目標」。「以前的教育只利用了左右腦中的一個半球(左腦),對另一半置之不理。這就像不讓有可能非常出眾的人去上學一樣」。
可以說幾乎每個人在出生時都具有成為天才的先天條件,因為我們在3歲以前活躍的主要是右腦,然而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對左腦使用得越來越多,而右腦卻使用得越來越少,再加上左腦式的應試教育使右腦功能長期被壓抑並逐漸進入沉睡狀態,因而右腦所特有的想像力、創造力、超高速記憶能力和靈感等這些成為天才的能力就沒有得到發展的機會。所以學校應試教育培養的幾乎都是思維左腦型的學生,要想培養真正的精英人才甚至天才,就得要把擁有巨大潛能而又處於沉睡狀態的右腦開發和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