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侯建彬:認知半徑與全局遊戲

2021-01-09 未來網

  以認知為半徑劃個圓,圓裡的機會才是你的。

  成功只有一種,哪個遊戲變量都不能是短板。

 

  12月28日,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作業幫完成新一輪超16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老虎基金、軟銀、紅杉等。

  關於在線教育,我在之前的視頻直播中聊到過。2020年疫情讓投資人看到了在線教育的市場機會,大量資本湧入後,這個領域的營銷投放已經到了相當誇張的地步。

  激烈競爭中間的幾個頭部公司,作業幫、猿輔導、學而思網校等,打法不同,優勢也不同。其中作業幫脫胎於百度,核心優勢之一是超級APP聚集的巨大流量。作業幫是近年來從百度長出而後獨立的最有代表性的公司之一,另一家是愛奇藝。

  愛奇藝是百度2011年中間頁戰略最成功的公司,作業幫是百度2015年航母計劃最成功的公司。

 

  侯建彬當時在百度負責知識事業部,他向公司爭取到了團隊自負盈虧的運營機制,在這個背景下他們在2014年孵化了三個小業務,作業幫、寶寶知道、拇指醫生。航母計劃時,知識體系這三個新業務在百度內部很難獲得大規模資源投入,寶寶知道是一個好產品,拇指醫生也是一個好項目。當時作業幫雖然體量很小,但是團隊都覺得挺有價值也很喜歡,可以成為一個好公司,再加上都想自己幹點事,就出來了。百度也非常大度,給了作業幫很多機會去獨立發展。

  儘管作業幫是從百度孵化出來的,4位聯合創始人中侯建彬、陳恭明、李博洋3位都是百度培養多年的校招生,現在產研團隊很多核心骨幹也有百度背景,也繼承了百度的技術能力和早期簡單直接的文化,但在教育行業屬性下,作業幫是一家更重內容和重服務的公司,與工程師文化主導的百度,做事風格有較大差別。

  從工程師文化主導的百度,逐漸生長成一家看重內容的教育公司,這中間的演化很多地方需要重塑,考驗CEO和團隊對很多事物的認知。

  這是一場考驗認知半徑的全局遊戲。

  一、以認知為半徑畫個圓

  侯建彬常提一個邏輯:以認知為半徑劃個圓,圓裡的機會才是你的,在圓內穩健或激進經營。

  拍搜

  你的認知有多寬,你跑的就有多快。

  比如作業幫剛從百度獨立出來不久,侯建彬就給團隊制定過一個非常激進的目標,要把市場上絕大部分的流量都買過來。每天新增的拍照搜題流量,作業幫一定要獲得超過50%,為完成這個目標會堅定地砸錢。

  因為拍照搜題本質上是搜索,而搜索是具備一定的品牌規模性和示範效應的。作業幫在最開始就非常篤定要做成拍搜,從百度出來的團隊知道搜索這個事情應該怎麼做,也知道天花板有多高。

  2015年團隊預測作業幫APP天花板至少到1000萬DAU。結果2015年作業幫做到了400萬日活,2016年就達到1000萬左右,2017年之後就超過了1000萬,2020年單一APP峰值達到4700萬。如今作業幫67%的正價課新增學員都來自於產品端內的流量轉化,這就是今天作業幫結構性的競爭優勢之一,獲客成本低。

  拍照搜題由三塊技術構成,前面是OCR把圖片識別成文字,中間是搜尋引擎,最後是題庫。因為拍搜具備口碑傳播效應,準確召回指標領先對手五個點,用戶就會有明確感知,作業幫當時的想法是效果一定要超過對手,後來這個關鍵數據一直保持領先十個點。

  2015年很多學生用的是家長退下來的千元機山寨機,當時第一大問題就是面對龐雜機器如何去做好它的兼容性,到今天作業幫APP還在適配iPhone 4,持續在做很多優化。第二步是要做OCR,學生拍題時經常紙是卷的彎的拍出來是斜的,所以首先要根據區域分割,再做單字分割,最後每個字通過人工神經網絡識別出來,拿每個字去庫裡形成文本檢索。第三層是檢索和題庫。作業幫一直在題庫上深耕細作,從最開始做拍搜的時候就保持每個月三四百萬的費用投入,過去五年沒停過,積累下來行業最全的3億題庫,最終構成了一個需求和供應的雙邊規模效應。

  作業幫信奉的是絕對的資源帶來絕對的優勢,今天團隊專門做拍搜和題庫的同事就有近四百人。

  因為,拍照搜題不僅是流量的入口,也是個性化教育的入口。

  班課

  大班直播課也是作業幫與侯建彬在認知半徑裡的激進,從考慮要不要做,到成為主業,每一把都需要做關鍵決策,不斷迭代認知,面對行業質疑不斷證明自己。

  2016年,作業幫考慮要不要做直播課,核心團隊經過激烈交鋒,最終嘗試開發業務線,團隊開始小步摸索直播課裡面的門道。

  緊接著,某行業巨頭創始人請侯建彬吃飯,勸他放棄,理由是這個業務對組織的要求太高。當時侯建彬思考了行業前輩的觀點,還是決定要做。

  2018年,作業幫經歷各種探索後發現大班課的毛利好,市場空間最大,突破完結構化路徑之後,這個方向應該跑得更快一點,團隊計算過一個規模後就很堅定地去砸。

  到了2019年初,作業幫又一次面臨關鍵抉擇,決定花大力氣上輔導老師、開分站。當時輔導老師基地只有北京和西安兩個城市,最初開西安分站的時候,團隊一度覺得北京基地還沒有打磨特別好,還是要磨一磨北京體系,服務做更紮實再開分站。再者開分站大家都沒有概念,開了之後異地怎麼管?負責教育版塊的聯合創始人所暉堅持一定要開,出於人才和成本考慮最後選擇了西安,招了一兩百人。2018年西安這個團隊做的還是一對一業務,後來看到直播課起來後就全部all in到直播課裡面了。

  2019年3月,作業幫留意到市場的增量機會。這時候對管理團隊來說,就面臨選擇——按照原定的節奏走,還是擴大規模。

  作業幫召開核心幹部大會,指出市場發生了變化,競爭升級到了大規模招生階段。類似的會議也發生在學而思網校,他們召開「49元暑假試聽課」開班動員大會,集團高層都到現場進行動員。

  在作業幫的會議裡,高管團隊明確大的戰役是考驗公司組織和集中作戰能力的時候,需要、考驗同時也能倒逼組織協同。

  2019年初,作業幫只有3000多名員工,從決定參戰到6月多,從1個外地分站擴張到6個分站,一共招了6000多員工,這批員工成為2019年暑期這場硬仗的生力軍。暑假結束後,整個公司人數繼續快速壯大,在2020年初到達一萬三,目前則超過三萬五千人。

  就這樣,2019年夏天作業幫就開始做外部大規模投放。雖然結果還不錯,但過程很辛苦,原本團隊希望把這個模式跑得再紮實一點再往外擴,但是實際上行業沒有給你那麼多機會,沒有給你時間窗口,既然看到了趨勢,該頂上就得頂上。

  團隊後來復盤,應該把急仗變成常規仗。打急仗的時候是考驗組織的應變能力,但太痛苦了,一個公司不能天天打急仗。人打急仗的狀態是沒有計劃跟訓練的,組織湊足這些資源時一下猛了,其實它會透支你很多。打一次硬仗就得好好地復盤,怎麼能讓它變成常規仗,變成一個平穩的常態,讓事情有條不紊地按你的節奏走。

  「我跟我下面的同事天天談,你告訴我你怎麼能把自己擺在主動位置上,我需要人的時候你是有的。」所暉說。

  作業幫的直播課業務,目前跑到行業裡領先,背後是很多認知內外的PK,起到決定性因素的還有要不要像傳統教育巨頭那樣去打磨教育品質,以及向外界證明作業幫端內APP的流量對直播課業務真的有價值。

  在線教育公司從網際網路切入到不同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輕重之爭」,作業幫明確了首先是一家教育公司,其次才是科技公司,招全職老師花笨功夫建立教學教研體系,做一些在當時很多公司未必看得上的慢活兒,打磨了幾年才覺得在教育這一塊日臻成熟。

  今天作業幫每季正價課新增學員有50%-70%來自端內流量的貢獻,實際上公司內部有專人團隊圍繞流量挖掘投入了好幾年,費盡心力趟出了一條路,非常考驗團隊的判斷和耐心。

  二、全局遊戲

  在線教育市場打得如此激烈,核心是因為:

  1.供應鏈發生了變化和變革,一個老師從帶幾十個學生到上萬個學生,這是革命性的;

  2.然後是教學方式變化帶來的形式變革,比如給學生出個性化題庫,老師層面教研、教學分離;

  3.大部分公司在遊戲規則下成功,資本是遊戲的一部分,資本改變了教育行業的遊戲規則。

  侯建彬特別認同王興關於無限戰爭遊戲的提法,他認為今天的在線教育是一個全局遊戲,全局參量。

  全局就是成功只有一種,哪個變量都不能是短板。

  全局意味著今天的在線教育不只是業務本身,還受到資本、科技與教育碰撞融合、口碑和品牌塑造等變量的影響。

  變量與競爭

  當下在線教育公司的營銷大戰,很像2017年的共享單車大戰。

  單車行業最快以及最有效果的燒錢策略就是,投新車。相比於運維費時費力,投新車除了需要很多錢造車外幾乎沒有任何缺點,投放成本小,數據拉動效果好。在投新車的情況下,訂單增長80%的貢獻都來自於投新車。而在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投新車是核武器。對手用了,你必須跟上,如果稍微慢一些,市場份額就會掉的非常快。因為你運維的再努力,也不會比從流水線上下來的車效率高。

  當然教育是低頻高價消費,各家公司可能都有各自擅長的地域、年齡段、學科,跟無差別的單車比更具挑戰。但相同的是,好行業,好賽道,好趨勢,大家都蜂擁而至。這時候資本變成了非常重要的變量。

  2019年作業幫決定入局參戰的核心和關鍵,就是侯建彬意識到要藉助資本的能力,讓自己發展的更好、更快。這其實是對CEO更高的要求,之前只考數理化三科,現在高考,考五科。沒辦法,遊戲格局升維了,你必須這麼做。

  現在在線教育的相互競價,已經不是同行競爭而是跨行業競爭,投放肯定是不划算的。所以從2017年、2018年公司內部一直做的事情就是要挖掘作業幫APP內部的流量價值,當然功夫沒白費,在2019年贏來端內自有流量大爆發。

  前年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一些公司突然大舉進行市場投放,就像ofo決定投新車摩拜必須跟進到達恐怖平衡一樣,在線教育的其他玩家也必須跟進。儘管他們都覺得不划算,單個用戶獲客成本無法回收,但你不做你的規模就會被落下,會被落的很遠,你無法得到更多的炮彈來做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侯建彬一直都說業務是第一位的,要夯實基本功,從來沒想過把資本變成公司的核心能力。但是做業務必須要有資本去發展壯大公司實力。

  很多投資人都會問侯建彬關於未來行業集中度的問題,他都用一個變量公式來回答:

  行業競爭格局= f(進入門檻, 規模效益, 組織邊界)

  ·線下非常分散,門檻很低,隨便拉個門臉就可以成立一個培訓機構。

  ·線下也沒什麼規模效應,因為要以門店為核心,位置和距離就封死了。

  ·線下組織也很難長大,因為擴張不動,人才供給、模式、打法沒法弄。

  在線教育重構了教育產業的供應鏈:一二線大城市外還存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本身學習需求是旺盛的,在線教育要把教育資源做均衡,解決供給需求不匹配的問題。

  這讓在線教育這三點都有不同的變化:

  1.門檻和集中度變高了,夠格參與的玩家屈指可數。

  2.規模效應這塊,首先是產研成本的分攤,第二是老師儲備的正循環,老師招聘、招生、備課三個環節不斷優化,而老師、學生量上去後,不論是拓展創新業務做素養課、一對一,還是針對性地做地區教研內容,都會比較容易。

  3.組織層面,在線教育放大了公司的管理邊界和組織邊界,因為集中管理的能力變強了。如果線下組織的管理邊界是5萬個輔導老師,線上更多輔導老師也是管得過來的。

  未來在線教育行業的集中度,會遠遠大於線下,可能頭部的5家企業市場佔有率80%以上。而在這80%中間,會是寡頭和巨頭共存,可能會有一家能夠超過50%。

  科技求快,教育求慢

 

  2015年時,侯建彬和聯合創始人陳恭明兩人從百度出來創業,開始找教育合伙人。因為他們兩人都不是做教育出身的,想找幹過教育的人一塊幹,見了很多人後找到了在教育行業工作的所暉。陳恭明說他印象特別深的就是,所暉最後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作業幫到底想做一個科技公司還是教育公司?

  侯建彬想了一下說我們還是要做一個教育公司,因為到最終是產業網際網路,還是產業更重要一些,網際網路是手段。當然你看到隨著網際網路的變遷,會造成很多生產關係的變化。

  作業幫初始團隊都是百度知道出來的,都是用戶產品的思維,擅長針對2C市場提供一套比較亮點、爆點的工具快速贏得用戶的增長,是不需要跟人和內容打交道的。

  但當作業幫從拍照搜題真正切入到教育這個領域中來,產品也要從工具轉內容,因為教育必然要有內容和服務。K12用戶和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學習成績能夠提升能夠提分,而想要達到這樣的一個效果,必須從內容和服務上去做。

  所以只是把一個跟學習相關的工具的流量做大了,還不能算是做教育的,還是在做網際網路,因為產品經理還是需求的源頭。但當產品裡面加入老師和內容的角色後,老師才是完成服務的主體,產品經理必須理解和響應老師的需求。這時候產品經理從需求的上遊變成了需求的下遊,不再是產品說什麼就是什麼,而是看業務需求是什麼。

  創業之初,作業幫覺得自己不缺框架思考,不缺運營不缺產研,但缺的是對主講老師和教學內容這塊更深的積澱和認知。做直播課時,剛開始是教研教學為主,在把直播框架搭建起來的過程中是產研和教研教學的融合,而到業務發展中實際上組織內已經有分工了,產研團隊和業務方共同背拉新、轉化等一系列指標。

  做教育和做搜索信息流短視頻還有一個非常本質的差別:教育是個作品,理念先行,不是甜點快餐,是有構架的,需要編劇、導演配合。靠不斷往產品裡面加料各種試,需要巨大的投入,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試錯。

  科技求快,教育求慢。做網際網路出身的要求它的迭代速度,但是教育這個事迭代非常慢,一出手的時候整個體系就該相對的嚴謹和完整。教育是非標品,基本不可能說用技術就能立竿見影,不管是學習成績還是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它都不會很快就產生。在線教育很多課程你儘量去做標準化,也做不到完全。所以科技要拆解,教育要儘量追求完美。學而思的教研體系一用十多年,作業幫現在也在沉澱自己的教研體系。

  陳恭明認為教育不是通過純算法可以控制。比如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時間點講課,一節課周六上午上和周六晚上上,學生聽了的感受可能是不一樣的,沒法AB,學生情況是不一樣的,有提升班、尖端班、衝頂班,班型不一樣,難度都不一樣,所以很難說這節課上完指標是這樣就表示這個課不好,很難去判斷。

  所暉一直強調做教育不能把錯的東西傳遞給用戶,因為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一個錯誤可能耽誤他的一生。作業幫會在服務流程上做一些迭代,但在孩子的學習上,堅決不能試錯,不能老來回調。

  傅弋錚是作業幫的產品負責人,他說有件事侯建彬罵了他很久。幾年前他在拍照搜題那個板塊裡做了一個舉一反三的功能,就是用戶搜一道題,作業幫會出三道題的答案和解析。這背後需要有題庫支撐,要提高覆蓋面的話意味著作業幫的題庫量要特別大,但是那時作業幫的題庫還沒有那麼精品,量也沒那麼大。傅弋錚覺得產品追求的是點擊率,就先上了。

  「結果你會發現,搜一道題出來三道題,有些題答案沒有。我覺得流量上去了,點擊量挺高的,有問題我們可以迭代,網際網路就是迭代思維。

  但這件事情建彬罵了我好久,他說不能這麼搞,你一點一點給我上,不能迭代。我寧願只出一題,都不願意把一些沒有完善的功能呈現在頁面上。」

  「不是所有事都需要快速迭代。

  不能在學習這件事上試錯,跟學習相關的事情要把握底線。」

  教育是良心活口碑活,就是很慢。這些慢最終會體現在收益上,只不過需要團隊把事情做深,不能做特別淺的東西。如果老做一些特別淺的東西最終口碑是會被砸掉的。

  長遠靠口碑

  像抖音和朋友圈這樣有頭部效應的媒體平臺出現後,大家的獲客速度都變快了。現在抖音、頭條刷起來都是在線教育廣告,資本和巨頭入場還會繼續把獲客成本抬高。但又因為大家的投入都在變大變快,預計未來兩三年在線教育的發展速度還會加速,市場滲透率還會不斷提升。

  那什麼是接下來的競爭關鍵點?

  陳恭明認為,產品端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貼近線下。

  比如現在各家都面臨著更多地域化的挑戰,可能之前都做了人教版,但當你再去做蘇教版,會發現整個鏈條都變高了,因為江蘇學生更認可江蘇的教材。全國版可以覆蓋70%,但往下走的時候更多的一定是不同的版本持續落地。再比如課堂交互形式也會有新變化,越往低年級走,就越需要有更多的有意思的課堂,比如在英語直播大班課上應用小班課形式,讓6人一組,有助於孩子在課堂上做發音、糾音等互動。隨著用戶滲透更多層次,未來一定會出現小組課、小班課甚至一對一,因為教育還是趨向於不同孩子的個性化需求。大班課是像橄欖一樣會拿掉中間最大的部分,但是兩頭還有不一樣的東西。

  作業幫與其他家比較大的不同是相當一部分用戶來自端內,地域分布比較下沉。所以在開始做小學時就沒有參照行業慣例做奧數體系,而是從學校同步體系開始做。但儘管作業幫在自有流量有優勢,當前大家基本上都還是同質化競爭,都在主打名師。作業幫應該在什麼地方打出差異?

  品牌開始變得重要。

  作業幫之前在大家印象裡面只是個拍照搜題工具,怎麼能夠讓家長和學生們都知道作業幫是可以上課的?一方面需要在端內反覆激發,逐步增加對用戶心智滲透。另外就是要補品牌的課,比如去年作業幫找了中國女排代言。

  不討巧是侯建彬的原則之一,不要走捷徑,沒什麼捷徑。結果就是作業幫的團隊超級務實,特別能折騰,就像班裡勤奮又優秀的同學。

  侯建彬現在經常看跟品牌相關的書。

  在整個消費領域競爭當中,後端同質化是不可避免的,除非有代際差異。而前端的壁壘是兩個,一個是渠道,一個是品牌。但侯建彬認為歸根到底還是渠道,品牌是服務於渠道的,APP就是品牌的根據地。先要有根據地承載,再有品牌打造。品牌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今天在線教育各家都在拼命搶量,但真正的產品質量,大家做的都還不夠。侯建彬的判斷是,接下來口碑競爭會更加激烈,而不是品牌投放的競爭。錢應該花在營銷和供給的建設上,做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是為了做口碑,不該在品牌上死磕。所以作業幫還是要做產品質量,進而是口碑。

  至於下一個階段的產品豐富化,目前作業幫提供的產品的品類、定價、形式還需要更加多元化,達到能夠滿足全國教育市場的平臺應該具備的豐富程度。

  「在線教育最終會是一個相持戰。一個企業受制於市場和供給雙方的耦合是正常的,今天這個增速不正常。資本是一個非常大的因素,還能推動多久呢,1到2年?想迅速切割整個市場的規模不可能。」侯建彬

  在變量眾多、不斷加成的全局遊戲中,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影響參數是時間。

  時間會帶來組織「熵增」。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不努力鍛鍊,肥胖和衰老會更早找上他。做企業也是,需要不斷做功,因為比起持續發展和繁榮,自信自戀、抗拒管理、法度不嚴、主張模糊等,這些組織「熵增」才是「時間的朋友」。

  如果CEO對突破自我的執念沒有那麼強,這些公司負向的規模效應會自然發生,一個企業需要不斷與之對抗。

  三、對抗時間的朋友

  不斷提升認知半徑、突破自我,是侯建彬對抗「時間的朋友」的方式。

  自驅

  侯建彬在河北衡水農村長大,想要考大學,就只能一路考第一名。對他來說最重要的考試不是高考,而是小升初考了全鄉第一名,當時每年只有村裡的第一名才能考上縣城的初中,繼而有機會考大學。初中他在全縣也是第一名,到高考還是第一名,在北大讀大三時,就去了百度實習。

  侯建彬信奉,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做事還是要給自己設高目標。侯建彬屬於學習改變命運的典型,在學習這件事情上他相信的不是拼天分而是拼努力和方法。他從衡水考上北大,希望幫助更多孩子跨越高牆,他的雄心抱負是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

  侯建彬極端自律,非常自驅,同時不給自我設限,他的性格就是結果導向,目標驅動,以及推崇成年人文化,直接,坦率,鋒利。侯建彬說他做了很多之前大家都不太做,覺得做不到的事情,他每回也覺得這件事很難,不願去試,但最終還是要去把它搞定,突破自我的執念非常強。

  企業是一個欲望結合體,自己有生命,而且停不下來,永遠希望更強更高更大,更遠更猛更快發展,所以作為企業的掌舵人,對未來的設想要超越企業的要求。

  但純粹的理想主義會把企業引入絕路,純粹的現實主義則會把企業帶向歧途。侯建彬的工作就是要取這個平衡的點,他要更多負責理想主義的部分。

  不鮮明即平庸

 

  無論是對外的產品還是對內的組織,侯建彬信奉不鮮明即平庸。

  侯建彬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比如賣課,「自己貼胸口問這個課這麼賣合適嗎?如果不合適,這麼賣不是騙人嗎?大家過了自己的心理關,我就接受了。就是以這樣的心態做事情。」

  侯建彬認為所有的美好都需要付出代價,想讓公司變得簡單直接不是喊口號就行的,需要激勵和懲罰來彰顯主張,因為文化不可能自己長出來。另外CEO還要積極「強調why,不斷解釋why」。

  從前年開始,侯建彬對於作業幫創始團隊和直接向CEO匯報的管理者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他希望公司上下達成一致的認知:

  第一是文化主張,一遍一遍說。侯建彬非常在意公司的氛圍,尤其是跟他聊天的氛圍。作業幫幾個聯合創始人開會,一定要能吵架能暢所欲言。他特別怕那種覺得自己牛逼大家都圍著他轉,因為他非常確信自己沒有那麼牛逼,發生了這種情況一定是環境和氛圍出了問題。另外新員工培訓的內容,全部都是CEO自己去講,侯建彬把這個過程定義成「講文化、塑造人」,因此必須是「嚴謹和嚴肅的」。在連續講了三年後,作業幫在全國十幾個城市開設分公司,培訓逐步改成錄播課的形式。

  第二是對於招人、用人、開人,有意識地主動做功。比如向CEO匯報的人全部文化價值觀零容忍,其中最令他不能接受的問題就是不能直面批評。作業幫強調的公司氛圍是同心若金、攻錯若石,大家初心在一起都是把事幹成,相互之間批評、diss,不要留情面,要非常直接。

  最後是做內部管理系統,侯建彬親自負責,擔任目標管理工具的產品經理。「當時沒有太強的管理風格和理念,這是不對的,不鮮明就平庸,所以我們去年堅定地推內部管理系統」。2019年10月,作業幫推過一段時間OKR,覺得沒學到精髓,到2020年初把理念引進,做了一套自己的管理系統,但是杜絕在內部把這套東西稱作OKR,原因在於作業幫的目標管理系統跟業務融合更深,與OKR存在本質上的差異。

  「向下透明」,也是作業幫的鮮明主張之一。在這套管理系統裡,管理者都需要通過周報的形式,向下傳遞自己對團隊的自我要求和思考迭代。既然管理者永遠不可能比下屬更懂業務,那麼管理者就不應該在專業度上跟下屬PK,而是自己向下透明,把規劃公示出來,把下屬向上管理的可能性轉移掉。

  侯建彬特別相信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是實現自我發展。「自我」是需要找到能讓自己興奮的目標,這個有挑戰的目標是一個個體努力的意義和價值所在。而「發展」就意味著個體願意為了這個目標全力以赴、付出代價。所以作業幫文化的第一條就是自驅,侯建彬認為自驅的文化可以反映在目標管理上,每個員工定目標都應該是有挑戰性的。

  同時針對強調自驅,作業幫做了具體管理措施上的調整,比如內部包括輔導教師在內的崗位逐步取消打卡。

  他追求長期主義下的積累和建設,相信認知半徑奠定了遊戲走向的基礎,影響和決定遊戲的終局。

  這與他對CEO這一角色的理解有關。他自己也更喜歡CEO哲學完備的企業家。

  三年前,在一次創投會議上,一位全球著名投資機構創始人問侯建彬,中國的企業家你更欣賞誰。

  當時侯建彬舉的是王興和雷軍,因為他們都是連續成功,而且拼的都是能力不是命。

相關焦點

  • 作業幫侯建彬:認知半徑與全局遊戲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以認知為半徑劃個圓,圓裡的機會才是你的。  成功只有一種,哪個遊戲變量都不能是短板。    從工程師文化主導的百度,逐漸生長成一家看重內容的教育公司,這中間的演化很多地方需要重塑,考驗CEO和團隊對很多事物的認知。  這是一場考驗認知半徑的全局遊戲。  一、以認知為半徑畫個圓  侯建彬常提一個邏輯:以認知為半徑劃個圓,圓裡的機會才是你的,在圓內穩健或激進經營。
  • 作業幫侯建彬:認知半徑與全局遊戲_-中文科技資訊-你關心的才是黑...
    以認知為半徑劃個圓,圓裡的機會才是你的。  成功只有一種,哪個遊戲變量都不能是短板。  從工程師文化主導的百度,逐漸生長成一家看重內容的教育公司,這中間的演化很多地方需要重塑,考驗CEO和團隊對很多事物的認知。  這是一場考驗認知半徑的全局遊戲。  一、以認知為半徑畫個圓  侯建彬常提一個邏輯:以認知為半徑劃個圓,圓裡的機會才是你的,在圓內穩健或激進經營。
  • 侯建彬揭秘作業幫:起於工具興於平臺-虎嗅網
    在圍繞題庫的博弈中,背靠百度的作業幫享有極大優勢。侯建彬透露,作業幫起步時題庫規模已達1億,現今已達1.8億。 2016年侯建彬對虎嗅透露的數據是,日活用戶300萬、市場份額在45%~55%之間。2018年,侯建彬告訴虎嗅,月活、日活用戶分別為7000萬和 2000萬,市場份額已達70%。
  • 對話作業幫侯建彬:發現並激發個體潛力,是我們存在的最底層邏輯
    《網易科技》:作業幫最近官宣中國女排擔任代言人侯建彬:其實我們一直挺激進的,只是我們不太說。這跟整個團隊可能有些關係,要麼做產品的,要麼做技術的,要麼做教研教學的,大家可能更擅長也更有熱情把時間投入到產品服務迭代上。與中國女排達成戰略合作是因為我們在精神、理念上高度契合,女排能很好地彰顯作業幫需要對用戶傳遞的精氣神。我們自己也可以講,但是沒有和女排結合在一起講得更透徹、更形象。
  • 作業幫發布」作業幫一課2.0「 推出浣熊英語和素養課
    DoNews 7月9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7月9日,作業幫在北京正式推出作業幫一課2.0,在家學的名師直播課。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表示,「之所以推出作業幫一課,就是為了能從源頭上去改變和重新定義孩子的學習,讓祖國更多城市包括更偏遠山區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這些福利。」侯建彬介紹,作業幫一課是從內容、老師和服務這三個維度的源頭,改變學生的學習體驗,重新定義學習。
  • 作業幫發布名師直播課平臺作業幫一課2.0 推英語品牌浣熊英語
    【TechWeb報導】7月9日消息,中小學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正式推出「作業幫一課2.0」,主打「在家學的名師直播課」。同時,作業本還推出少兒英語品牌「浣熊英語」,以「少量多次,價格親民」的特徵殺入英語培訓賽道。
  • 作業幫一課正式發布,並推出少兒英語品牌浣熊英語
    【獵雲網北京】7月9日報導 (文/嶽麗麗)7月9日,作業幫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正式推出作業幫一課2.0,在家學的名師直播課。創始人侯建彬在會上坦言,「學習改變命運,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孩子,他們更需要接觸到優質教育資源,才有更大的機會去改變命運。」侯建彬表示,「之所以推出作業幫一課,就是為了能從源頭上去改變和重新定義孩子的學習,讓祖國更多城市包括更偏遠山區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這些福利。」
  • 作業幫一課2.0發布,推出小學英語產品「浣熊英語」
    7月9日,作業幫一課在北京召開主題為「重新定義學習」的品牌升級發布會。會上,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闡述了作業幫一課新的體驗和新的課程體系,並發布了全新品牌定位:作業幫一課,在家學的名師直播課。此外,發布會上還推出了作業幫一課旗下高端英語品牌——浣熊英語。
  • 作業幫一課2.0正式亮相,推出在線英語班課品牌浣熊英語
    去年8月獲得1.5億美元C輪融資後,作業幫將旗下直播輔導品牌升級為「作業幫一課」,為6-18歲中小學生提供全學科輔導課程。「作業幫一課」以高效提分為目標,課程範圍涵蓋小學、初高中所有學部。  作業幫CEO侯建彬表示,技術提升是提升效率最大的槓桿和工具,直播是技術進步對教育最大的饋贈。他坦言,「學習改變命運,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學生,他們更需要接觸到優質教育資源,才有更大的機會去改變命運。」  基於作業幫1.8億大數據題庫,「一課」涵蓋小初高三個學段全部學科。
  • 長期主義:連結紅杉和作業幫的關鍵詞
    在作業幫融資的時間鏈條上,紅杉參與了A輪以來的每一輪融資。12月28日,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此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Tiger Global、軟銀願景基金一期、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方源資本等。作業幫創立於2015年,是中國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產品總日活超5000萬,月活超1.7億,累計激活用戶設備超8億,佔據在線教育流量側顯著優勢。
  • 作業幫與教育部開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課題研究
    本次課題研究的啟動儀式上,教育部課題負責人提到:「網際網路技術+教育的不斷創新,大幅提升了教學效率,讓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此次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選擇作業幫成為本次課題研究的合作夥伴,看重的是這家擁有超過2億累計激活用戶的在線教育平臺,通過作業幫的技術與大數據實力,形成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雙劍合璧』。」
  • 作業幫一課2.0發布 重新定義在線學習
    7月9日,作業幫一課2.0版本正式發布,上線「app+小程序+web」三端聯動新體驗,推出浣熊英語、科學素養等新課程,以「在家學的名師直播課」品牌理念「重新定義學習」。
  • 深入普惠教育下沉市場,作業幫做對了什麼?
    作業幫創立於2015年,是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2020年12月28日,公司新近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在這場「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驗中,作業幫在行業中最早上線免費直播課。據作業幫透露,2020年除夕當晚就已完成免費直播課方案及相關準備工作,從想法誕生,到大年初一項目上線,僅用26個小時。在2020年2月3日至3月9日的5周內,作業幫275位老師為全國超3300萬中小學生帶去1832節在線課程,總直播時長1174小時。
  • 作業幫逆勢募集7.5億美金:「大數據」開啟K12因材施教上帝之眼
    近日,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逆勢超募150%。資本市場認可作業幫,來自作業幫近期的亮眼表現。2019年秋,作業幫直播課正價課學員達到近百萬量級。今年春天,作業幫在疫情期間為全國中小學生推出的免費直播課,報名數更是突破了3100萬,為業內最高。現在作業幫總日活用戶超5000萬,月活用戶超1.7億,累計激活用戶超8億。不斷抬升的數字背後,作業幫的科技硬實力起到關鍵作用。這一點,投資機構看得明明白白,而更深有體會的,則是作業幫的用戶以及一線工作人員。
  • 作業幫完成E輪美元融資 方源資本、Tiger Global領投
    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此次融資由方源資本、Tiger Global領投,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軟銀願景基金一期、天圖投資、襄禾資本等新老股東跟投。泰合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 綜合獲客成本不到行業平均值一半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許潔12月28日,在線教育公司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此輪融資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TigerGlobal、軟銀願景基金一期、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方源資本等。泰合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軟銀、紅衫、阿里下重注,作業幫完成E+輪超16億美元融資
    這是作業幫在今年拿到的第二筆融資,上一輪發生在6月,由方源資本、Tiger Global領投,融資額度為7.5億美元。 作業幫創立於2015年。官方對外稱,產品總日活超5000萬,月活超1.7億,累計激活用戶設備超8億,佔據在線教育流量側優勢。
  • 作業幫融資7.5億美元 在線教育為暑假「囤糧」
    6月29日,作業幫宣布完成E輪7.5億美元融資,由方源資本、Tiger Global領投,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等跟投。宣布融資消息的同時,作業幫創始人、CEO侯建彬發布全員信公布了一組數據:截至目前,作業幫已覆蓋超5000萬日活用戶,單季服務超130萬正價直播課學員。同時,作業幫有超過50%的直播課學員來自非一二線城市。
  • 作業幫何以融資超16億美元?擁1.7億的私域流量,造在線教育效率之王
    作業幫創始人、CEO侯建彬曾表示,近2億K12學生家庭中,寬帶普及率早已超過90%,智能設備無處不在,5G應用也指日可待。如何利用技術提升學習效率,是在線教育的使命。作業幫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就?作業幫的私域流量據業內人士透露,招生規模相近的K12在線教育三大巨頭學而思、作業幫、猿輔導之中,今年秋季正價班學員人數幾乎相差無幾,作業幫甚至追平了傳統巨頭學而思,而作業幫的獲客成本是最低的,「大概只有同行的一半。」關鍵原因,就在於作業幫的大量用戶來自於其私域之中。何謂私域?
  • 履帶吊車作業半徑專區
    情人住友SH130-6挖掘機提車作業257 0 查看更多 履帶吊車作業半徑專區簡介 鐵甲網【履帶吊車作業半徑】專區,為您匯總有關【履帶吊車作業半徑】的所有信息,專區內分為5大版塊,二手設備版塊可以找到【履帶吊車作業半徑】有關的二手設備信息,了解其報價信息,熱賣品牌,熱賣地區等;論壇熱帖版塊可以直接看到為您精心挑選的鐵甲論壇中【履帶吊車作業半徑】相關的精華帖及熱帖;機型庫版塊可以了解當前市場中,【履帶吊車作業半徑】相關的機械設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