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火爆 大學博導給初中生上課

2020-11-29 新華教育

    日前,遍布京城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又一次開課。儘管遇上入冬以來首場雨雪帶來的低溫天氣,但是這都擋不住孩子們動手做實驗的興致,熱門課都已經爆滿!周六一早,在各個實踐活動授課點,不乏有家長帶著孩子驅車2個多小時,從遠郊區縣趕來上心儀的實踐課。不過,遠郊區縣的學生不用擔心,此次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專門設有送教到校的環節,30個流動實驗基地的50個活動項目,會走到您家,送教到校。

    路遠、雨雪天也擋不住探索科學的好奇心

    「往左,往後,兩個鍵一塊按」,在北京三十五中機器人足球實驗室,好幾個男生圍在「足球場」邊,全情投入到足球機器人對抗賽中。這些學生可謂來自北京的四面八方,來自延慶四中的張同學告訴記者,他今天早上四點鐘就從家裡出發了,坐著火車從延慶來到了西城三十五中。「我自己坐火車來的,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足球機器人,覺得特別有意思。」張同學和記者聊天,一邊忙不迭地操控自己的足球機器人。張同學的「隊友」盛依睿同學來自北京十四中,其他同學都站著操控機器人,盛同學坐在椅子上「投入戰鬥」,原來,教室走廊邊的輪椅就是他的,「前幾天把腿摔傷了,所以坐著輪椅來的。」盛依睿說。

    「遙控滑翔機製作」實驗室的學生們正在畫圖製作滑翔機,通州大杜社中學的張星昊一早8點就和媽媽來到了三十五中,「通州的實驗活動我也報名了,但是遙控滑翔機這個項目我特別感興趣,一早上過來的。」在三十五中的飛行實驗室,學生們還可以操作仿真儀器,全景視線納入視野,體驗飛行駕駛。「學校的實驗設備越來越好了,真羨慕現在的孩子,我們當年做科技實驗都要去科技館和少年宮。」三十五中科技實驗班畢業的張日琪告訴記者,這次他和幾個同學都回到母校來做助教。

    當天,三十五中開放了9個開放性科學實踐,包括遙控滑翔機的製作與調試、橋梁設計與製作、簡易足球機器人、防盜報警器、生物創意製作自動澆水的花盆等。據三十五中科技教育中心主任孫淑萍介紹,學校開設的課程「人氣爆棚」,僅周六一天就有近300名學生來上課,學生們來自大興、東城、密雲、延慶、房山、朝陽等區縣,不少家長打電話希望能夠報名上課。為此,學校在寒假早期和下學期開學前幾天還開設了相應課程,目前,網上都已經報滿了。孫淑萍介紹,學校開設的項目課程都是科技老師們精心研發開設的,此外,學校還與公安大學聯合開發,共同備課,開設了科學探案防盜報警和識別足跡課程。「我們學校的優質資源不只是面向三十五中的學生,而是希望服務北京所有區縣有需要的學生們。」 孫淑萍說。

    高大上!大學博導給初中生上機器人課

    仿人機器人、足球機器人您可能聽說過,幾何機器人您了解嗎?在北京通大學機構創新與機器人實驗室開設的幾何機器人課上,北交大的博導姚燕安帶領研究生助教,為初中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機器人課。

    姚燕安教授帶來的幾何機器人課可不簡單,幾何機器人這個概念是姚博士獨創的,而且在2014年為歐巴馬夫人米歇爾一行做過展示課。今天上課的學生們「賺到啦」。姚教授從機器人的分類開始講起,國外研究的「仿狗機器人」、類似四驅車的輪式機器人、可以過水坑的履帶式機器人等讓學生們大開眼界。

    在學生課桌上,都擺著一個六邊形的幾何機器人,今天,同學們學習的是姚燕安教授獨創的「幾何機器人」。「希望今天上課的同學,將來可以到我的實驗室和我一起坐實驗。」姚教授在現場為自己招起了徒弟。

    密雲七中的張皖陽嫻熟地在課桌前「手拆機器人」,他認為未來幾何機器人的用處特別多,可以用來打掃窗戶、運送東西、觀測地形、用於軍事等。「現在的學生思維特別靈活,有很多新奇的想法,而且動手能力很強。」一位助教說。

    現場,姚教授以手中的雪花機器人模型為例,講起了自己提出幾何機器人概念的緣起。其來源於初一學生已經學過的平面幾何,還有物理力學知識連杆結構。

    「同學們,你們知道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吧?蒸汽機的基本原理就是我們今天用的連杆結構;牛頓提出了力學,力學屬於物理學學科範疇;魯班就是我國最早的工程學家,他不僅是木匠的祖師爺,他還發明了很多軍事、農業設施。」「著名當代藝術家塞尚,就是利用幾何之美進行繪畫構圖的,幾何本身就是藝術之美。我們學習理工科的學生要有一定的藝術和人文素養,藝術是和很多學科相通的。」

    「同學們,你們知道數學和科學有什麼區別嗎?」「愛因斯坦提出,科學研究的兩大手段就是用數學建立模型、進行科學實驗研究。所以,數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

    樸實易懂的語言和實物講解操作,讓這些初一學生們一下子了解了自然科學的基本學科框架。

    姚教授提出的MSEA(數學、科學、工程學、藝術)理念,也得到了在場家長的認可。

    由於今天天氣寒冷,不少家長都是坐在教室後面和學生們一起上課,聽了博導的講解後,一位家長說,「上了這節課,孩子們了解了最前沿的知識領域,這些領域對他們來說不再神秘,而是為他們求知打開了一扇窗。」

    「我們是從密雲來的家長,路上花很長時間,不知道我們在密雲可以上這樣的課嗎?」一位家長問起正在現場聽課的北京市教委委員李奕。李奕表示,本學期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不僅有學生自選項目和地點的課程,也有送教下校的安排。不同區縣、學校的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自主選課、團體預約和送課到校三種方式進行選課預約。對於遠郊區縣學生,還將由30個流動實驗基地提供50個活動項目,送教到校,確保全市學生同等享受豐富、多元的學習資源。同時,李奕也表示,每學期一次的跨校、跨區選課也讓學生們結識了新朋友和新夥伴,這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也是這次開放性實踐活動提供給孩子們的寶貴資源。

    據介紹,幾何機器人課程除了將走進北京城區的學校,還將送教到通州、順義、豐臺、大興等區縣。

    郊區縣也動起來了!

    製作琉璃、3D列印 傳統現代技藝樣樣行

    這周末,郊區縣的開放性實踐課也開起來了!門頭溝琉璃渠中小學勞動藝術教育基地,就開設了「陶藝和琉璃創作」。

    學生們通過琉璃工藝記錄片熟悉了琉璃工藝,然後到琉璃工藝展廳展廳感受琉璃製品的精美,他們還統一坐基地大巴車前往琉璃園參觀,了解古今中外琉璃的歷史及發展情況。

    最過癮的是學生們可以自己動手操作,製作琉璃製品。因為琉璃泥較粗糙,對皮膚有些磨損,基地已經更換為瓷泥和陶泥讓學生們放心大膽地設計。為學生們進行講解的都是特品琉璃工藝傳承人和中學教師,培訓基地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們深深震撼。中國傳統技藝的傳承不愁後來人了。

    在昌平私立匯佳學校,學生們可以學習高大上的雞尾酒調製、3D列印、動畫製作等課程。

    

相關焦點

  • 北京開放性科學實踐課火爆 將送教到郊區縣學校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杜燕)這周末,遍布京城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又一次開課。儘管遇上入冬以來首場雨雪帶來的低溫天氣,今天,在各個實踐活動授課點,不乏有家長帶著孩子驅車2個多小時,從遠郊區縣趕來上心儀的實踐課。據悉,此次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還專門設有送教到郊區校的環節,包括30個流動實驗基地的50個活動項目。
  • 北京探索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
    為什麼開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隨著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區,教育資源供給需要更加多元化。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的設計思路就是整合廣義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精確的學習服務。」把「以學生為本」落到實處,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得到張揚。「要實現教育改革從『需求側的拉動』到『供給側的推動』的根本轉變。」李奕說。
  • 北京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昨開課 近8萬初一學生自選"科學課"
    原標題:近8萬初一學生自選「科學課」   本報訊(記者 張昆龍)昨天,來自北京市各區縣的238名學生「嘗鮮」開放性科學實踐課,他們通過網上自主選課預約,來到北京市各個課程資源單位,和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同上一節科學實踐課。伴隨著北京中學生開始正式體驗這種類似「團購」的「拼課式」學習,北京市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正式啟動。
  • 北京18萬初中生已完成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時量3成
    千龍網北京12月5日訊 記者從北京市教委獲悉,北京市2017-2018學年秋季學期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自10月28日啟動以來,全市18萬七、八年級學生已完成了該活動課時量的33%。
  • 《初中生世界》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盱眙縣馬壩初中
    10月16日下午,《初中生世界》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馬壩初中,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仲扣莊、副教授狄雲松、《初中生世界》副總編王小兵蒞臨現場,該校八年級200名學生參加了活動。在為期半天的時間裡,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初中物理教材主編仲扣莊教授,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了什麼是物理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等科學知識,並為同學們演示了聲音傳播、摩擦起電、旋轉等多個物理實驗。學生們全神貫注、認真聆聽、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不少同學還爭先恐後地與教授們一起做實驗,初步感受物理的神奇,體驗學習物理的快樂。活動結束,同學們紛紛走上主席臺,請教授為他們籤名留戀。
  • 大學老校長給初中生上哲學課
    ■記者 賀衛玲    本報3月2日訊  「我一直有個心願,就是給初中生上哲學課,我很感謝你們,願意聽我的課,讓我實現了這個心願。」今日,長沙市麓山外國語學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老師,他就是湖南師範大學原校長、當代著名數學家、教育家張楚廷教授。這位已經80高齡的老爺子,為啥會有這樣一個心願?
  • 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
    作者:孔明安 陳文旭(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徵,即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對於我們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統一與良性互動中,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意義。開放性特徵是確保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真理性的重要前提。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
  • 山大生物趣味實驗成「搶手貨」 博導教授手把手教學
    觀察顯微鏡下的「小人國」,了解微生物培養與菌落形態;從牛奶中分離蛋白,檢驗食物中的農藥殘留;把細胞團培養成植物植株,了解植物組織培養、無土栽培……這些在文科生看來高深莫測的生物實驗,經過兩年的積累和發展,今年竟成了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全校通選課的
  • 所有初中生,下學期是拉開分距的重要時期,你需要這樣做!
    2、綜合社會實踐分數補足 除了因個人因素導致失分,沒有拿到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滿分的考生外,對那些休學轉學和外省回京的部分考生,都可以通過綜合社會實踐補分系統進行補分。補分越早越好。 當前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補分系統已經上線,各位考生記得補分哦。
  • 魯東大學實驗小學開展「垃圾科學分類,助力疫情防控」實踐活動
    在第51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魯東大學實驗小學組織開展了「垃圾科學分類,助力疫情防控」主題實踐活動,號召隊員們帶動家人一起學習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方法,在家庭中爭做垃圾分類工作的小小宣傳員、小小監督員,以實際行動展現文明小市民的風採。
  • 每科都包含10分科學實踐分
    資料圖新中考中,語文、數學和外語試卷分值各為100分;體育考試成績為40分;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和思想品德原始分滿分均為100分,每科均含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10分。中考時,學生可選擇其中三個科目參加考試。考試成績由高到低,分別按100%、80%、60%的係數折算為實際分數。三科折算後實際滿分分別為100分、80分和60分。
  • 貴陽初中生顯微鏡_愛科學
    貴陽初中生顯微鏡,愛科學,我們的員工都秉承積極思考,頭腦風暴的觀念,認為只有不斷地去想,才能真正了解客戶的心理,才能做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順應時代變遷,迎合科技革命未來的產品。貴陽初中生顯微鏡, 只要你進來,你就可以變得芬芳。「你不走進這個行業,你不知道這個行業的潛力。成都汽車修理學院畢業生小楊告訴記者。
  • 2020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舉行 科學家...
    央廣網上海11月2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江倩倩)科學與藝術是人類文明的奇蹟,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雙翼。上海交通大學第七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簡稱科藝活動)如期開幕,這是科學界與藝術界一年一度的盛會,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藝術家代表和科藝愛好者們齊聚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共研科學藝術融合與創新這一深刻命題。
  • 貴州省2020年「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社會實踐活動啟動
    11月2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貴州科學技術協會承辦的2020年「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社會實踐活動在遵義市餘慶縣拉開帷幕,接下來的五天裡,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的20餘名有參與《名校大師宣傳工程
  • 如皋市初中「開放式實驗」實踐研究培訓活動在白蒲初中舉行
    為進一步深化初中實驗學科課堂改革,促進學校開全開足實驗課程,加強對「開放式實驗」教學的研究和實踐,培養師生創新能力,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近日,如皋市初中「開放式實驗」實踐研究培訓暨省課題《縣域初中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實踐研究》成果展示推廣活動在白蒲鎮初級中學舉行。市教育局副局長丁非、市教師發展中心相關負責同志等出席活動。
  • 初中生顯微鏡_愛科學
    初中生顯微鏡,愛科學,深圳市愛科學教育創新有限公司是一家堅持自主創新的科技型公司,專注於研發和探索新一代顯微鏡,掌握了數十項核心技術,擁有5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初中生顯微鏡, 專業MILH-1600X 高倍高清顯微鏡的物鏡有種,分別是4X、10X、40X;40=1600倍,就這麼簡單。
  • 80後博導一年發6篇TOP級期刊論文 學生上課「瑟瑟發抖」
    這位南審最年輕的80後博導、教授,是統計學方面的頂尖高手,他的另外三項科研成果也在近期被經濟學國際A類期刊Journal of Econometrics 接收或在線發表。孔新兵自2017年4月入職南審以來,以南京審計大學為署名單位,以通訊作者或字母順序在國際統計學頂級和經濟學國際A類期刊發表論文6篇,其中獨立作者2篇。在這樣TOP級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都難,這位大神竟然發了這麼多!孔新兵有時會幾項研究一起開展,最多時三個課題同時進行。感覺他有三頭六臂有沒有。
  •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2018-07-27 海洋研究所 【字體:,激發探索海洋的興趣,7月22日,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組織營員們登上「創新」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 你猜這位上課特來勁的最年輕博導,一年發多少國際TOP論文
    這位南審最年輕的80後博導、教授,是統計學方面的頂尖高手,他的另外三項科研成果也在近期被經濟學國際A類期刊Journal of Econometrics 接收或在線發表。孔新兵自2017年4月入職南審以來,以南京審計大學為署名單位,以通訊作者或字母順序在國際統計學頂級和經濟學國際A類期刊發表論文6篇,其中獨立作者2篇。在這樣TOP級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都難,這位大神竟然發了這麼多!
  • 2020年全國高校美育實踐與研究學術研討會在鄂舉辦
    活動現場 11月29日,全國高校美育實踐與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湖北第二師範學院舉辦活動主題為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大學生美育通識課程體系構建。此次研討會由湖北第二師範學院主辦,湖北第二師範學院藝術學院、師範生美育實踐研究中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