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2020-12-07 中國科學院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2018-07-27 海洋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為讓同學們近距離體驗海上科考工作,增長海洋科學知識,激發探索海洋的興趣,7月22日,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組織營員們登上「創新」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活動現場

營員登上「創新」號科考船開展海洋調查

  海上科學考察實踐活動分四個板塊,分別是乘坐「創新」號科考船進行海上調查作業,在碼頭停靠的「海鷗」號科考船上開展浮遊植物與富營養化、浮遊動物與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食物網以及海洋汙損生物知識講解。

  海洋調查部分包括生物拖網、採水、採泥等作業演示以及溫鹽深儀等海洋調查儀器布放演示。通過生物拖網採集的浮遊動植物可通過顯微鏡進行觀察,為後續講解浮遊動植物及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食物網等知識提供樣本。

科研人員講解採水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科研人員講解生物拖網工作原理

  浮遊植物與富營養化培養板塊通過營養鹽加富培養實驗,向營員們介紹浮遊植物(初級生產力)在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及食物網中的基礎性作用、網採及水採浮遊植物的主要類群、浮遊植物與富營養化的關係等海洋知識。

科研人員介紹營養鹽加富培養實驗

對比培養實驗

  浮遊動物實驗板塊向營員們介紹浮遊動物的生態學意義、膠州灣浮遊動物的主要類群及營養關係、海洋食物鏈及食物網基本結構等,並通過顯微鏡觀察採集的中型和小型浮遊動物樣本,以水母災害為切入點介紹食物網結構異化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

科研人員講解浮遊動物相關知識

營員通過顯微鏡觀察浮遊生物

  在海洋汙損生物實驗板塊,科研人員介紹了汙損生物的定義及汙損生物群落的形成、危害及防除方法,並通過肉眼及顯微鏡觀察膠州灣主要汙損生物類群等。

科研人員現場展示實驗培養的海洋汙損生物

海洋汙損生物知識講解

營員觀察海洋汙損生物

  通過學習和實踐,營員們對海上科學考察的基本工作有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認知。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親自體驗了出海的艱辛與樂趣,收穫了課本以外的許多知識,增強了對海洋的理解和認知,激發了對海洋研究的興趣,樹立了未來投身海洋事業的遠大志向,這次海上科考實踐活動將成為所有營員人生中的難忘經歷。

  為讓同學們近距離體驗海上科考工作,增長海洋科學知識,激發探索海洋的興趣,7月22日,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組織營員們登上「創新」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活動現場

營員登上「創新」號科考船開展海洋調查
  海上科學考察實踐活動分四個板塊,分別是乘坐「創新」號科考船進行海上調查作業,在碼頭停靠的「海鷗」號科考船上開展浮遊植物與富營養化、浮遊動物與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食物網以及海洋汙損生物知識講解。
  海洋調查部分包括生物拖網、採水、採泥等作業演示以及溫鹽深儀等海洋調查儀器布放演示。通過生物拖網採集的浮遊動植物可通過顯微鏡進行觀察,為後續講解浮遊動植物及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食物網等知識提供樣本。

科研人員講解採水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科研人員講解生物拖網工作原理
  浮遊植物與富營養化培養板塊通過營養鹽加富培養實驗,向營員們介紹浮遊植物(初級生產力)在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及食物網中的基礎性作用、網採及水採浮遊植物的主要類群、浮遊植物與富營養化的關係等海洋知識。

科研人員介紹營養鹽加富培養實驗

對比培養實驗
  浮遊動物實驗板塊向營員們介紹浮遊動物的生態學意義、膠州灣浮遊動物的主要類群及營養關係、海洋食物鏈及食物網基本結構等,並通過顯微鏡觀察採集的中型和小型浮遊動物樣本,以水母災害為切入點介紹食物網結構異化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

科研人員講解浮遊動物相關知識

營員通過顯微鏡觀察浮遊生物
  在海洋汙損生物實驗板塊,科研人員介紹了汙損生物的定義及汙損生物群落的形成、危害及防除方法,並通過肉眼及顯微鏡觀察膠州灣主要汙損生物類群等。

科研人員現場展示實驗培養的海洋汙損生物

海洋汙損生物知識講解

營員觀察海洋汙損生物
  通過學習和實踐,營員們對海上科學考察的基本工作有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認知。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親自體驗了出海的艱辛與樂趣,收穫了課本以外的許多知識,增強了對海洋的理解和認知,激發了對海洋研究的興趣,樹立了未來投身海洋事業的遠大志向,這次海上科考實踐活動將成為所有營員人生中的難忘經歷。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感受海洋科技魅力!雲遊「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舉行
    8月24日-26日,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舉行,通過雲遊「科學」號科考船、與船長和首席科學家面對面、海洋科學考察連線、邀請航次首席科學家作專題報告等形式,讓營員們了解海洋科學考察,探索海洋科學奧秘,感受海洋科技魅力。活動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承辦。
  • 「雲上科學營」帶領營員走近「大洋移動實驗室」探索海洋科學奧秘
    新華網北京8月27日電 8月24-26日,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承辦的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順利舉辦。活動通過雲遊「科學」號科考船、與船長和首席科學家面對面、海洋科學考察連線、邀請航次首席科學家作專題報告等形式,帶領營員們了解海洋科學考察,探索海洋科學奧秘,感受海洋科技魅力。
  • 深海秘境——「科學」號帶你駛向海洋世界
    人類的起源離不開水,而世界上最大的水聚集地就是海洋。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在大海深處的某個角落,盤踞著人類從未見過的奇怪生物。在8月24日的科學營活動中,科學家帶領廣大營員們登上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去一探究竟。
  • 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科學營開營 感受科學樂趣
    在這期間,營員們將在專家講座、互動討論、科普影視、科學實驗、文物修復、成果展示等活動環節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感受科學的奇妙與樂趣,在科學大咖與專業導師的引導下體驗科研創新的魅力。在仍存在疫情風險的特殊時期,本次科學營把好疫情防控的每一道關卡,從開營前14天的健康碼報備,到防疫物資的採購準備,再到正式活動期間的體溫檢測,科學營制定了一套細緻完備的防疫方案。
  •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開展騰格里沙漠科學考察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開展騰格里沙漠科學考察    據介紹,騰格里沙漠為我國第四大沙漠為了揭開騰格里沙漠的真實面紗,我校資源環境學院在2009年首次從北向南成功穿越世界上沙丘最高大的巴丹吉林沙漠的基礎上,聯合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力量,將組織科學考察隊於8月中旬赴騰格里沙漠進行綜合考察。
  • 賦能海洋教育高位發展——市南區開展海洋「金種子教師」培訓活動
    為進一步踐行「以海育人」理念,推進海洋教育特色研究,提高海洋教育活動質量,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組織海洋金種子培訓班全體教師開展「海洋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專題網絡培訓活動。青島海軍示範幼兒園徐曉老師執教大班科學活動《多姿多彩的海藻》,激發幼兒學習探究興趣。
  • 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生認知海洋實習在「東方紅3」船順利開展
    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生認知海洋實習在「東方紅3」船順利開展 http://www.huaue.com  2021年1月12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2021年1月2日至10日,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蘇州醫工所舉辦中科院「求真科學營」暑期活動
    蘇州醫工所舉辦中科院「求真科學營」暑期活動 2016-07-11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海洋科學:探索海洋的奧秘
    它的研究對象是佔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於海水中的物質、生活於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積和海底巖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氣邊界層和河口海岸帶。本專業培養的是能在海洋科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管理及技術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提到海洋科學這個專業,人們往往認為它與「遠洋捕撈」「近海養殖」「石油天然氣開採」「海上貨物運輸」「海上觀光旅遊」「海洋自然災害」等方面相關。
  • ...英雄李蘭娟將在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活動」中傳播科學家精神
    為促使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下保持活力、迭代升級,進一步促進高中與高校合作育人工作,今年將採取網絡參與互動的方式組織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活動」,以「虛擬大學城」的形式集中呈現各分營活動。
  • 遠海千噸級船達10艘 科學碩果壯大海洋科研力量
    青島海洋科研正隨著科考船的一次次劈波斬浪,取得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青島的海洋科研力量也不斷壯大。記者梁超破題◆◆ 首艘科考船1980年下海1980年,作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專業海洋科學考察船——「科學一號」的誕生,在當時對於我國海洋科學研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科學三號」考察船勘察大連獐子島海洋牧場
    新華網大連9月27日電(記者閆平)中科院海洋所「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26日圓滿完成我國北黃海海洋牧場項目2012年航次考察任務。大連獐子島也因此進入科學指導、精準投放、集成增殖、生態化、可持續的海洋牧場建設新時代。
  • 中日韓聯合開展海上觀測,探秘「海洋中的河流」
    因此,黑潮和琉球海流對於全球氣候變化、海洋物質循環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多年來,我國研究人員對黑潮尤其是東海黑潮開展了長期系統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進展,加深了對黑潮的科學認識。我國對於琉球海流的研究起步較晚,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對琉球海流的特徵、變異、與黑潮的水交換等科學問題有了一定的研究和認識。
  • 南海海洋所舉辦院第三屆科學節「嗨,科學!」活動
    南海海洋所組織開展了以「南海所2020雲上科學節」的線上部分,以及協辦在華南植物園舉辦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暨核心植物園青年科學節(廣州專場)」線下活動,獻上了豐盛的「科普大餐」。開展了科普VR遊,VR全景展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科普基地。 11月1日,南海海洋所參與協辦了由廣州分院主辦、在華南植物園舉辦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暨核心植物園青年科學節(廣州專場)」線下活動。南海海洋所以現場海報展覽、圖片展示、深海樣品展示、現場影音、科普報告和現場諮詢等多種形式向公眾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化學前沿體驗營報名通知發布!
    今日,清華大學相繼發布了化學、生命科學體驗營報名通知。化學前沿體驗營招收高一高二化學競賽省二及以上考生,表現優秀的營員將被推薦參加化學系後續的學科特長考察環節。為了給有志於未來在化學領域成就一番事業的高中化學學子提供近距離了解當代化學前沿和熱點的機會,激發中學生的科研興趣,搭建高中化學和大學化學之間的橋梁,清華大學化學系將於2020年2月2-7日舉辦第三屆面向全國優秀高中生的「化學前沿體驗營」活動。表現優秀的營員將被推薦參加化學系後續的學科特長考察環節。
  • 海洋科學專業二:專業與就業
    我國的海洋科學發展較晚,客觀來講,如今的水平比起一些開發海洋較早的國家如美國、俄羅斯等還有一段距離,為了儘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除了利用當下已有的空間技術、生物技術優勢,繼續保持和加強之外,在如今落後的領域,會增加研究和開發的資金和力量。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倡議。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科學啟航 能量巨浪,科學營我們雲上見
    還記得,2019年的夏天朝氣蓬勃的少年們帶著好奇走進了能源專題營說能解源,邂逅能源之美觀看科普劇,翻開筆記本認真聆聽大師講座>捕能捉源,探索能源奧秘穿上白大褂,開展20小時的「浸泡式」實驗論能道源,遠瞻能源未來結題匯報,在博士林掛上心願牌【2019科學營回顧視頻】
  • 直擊海洋科研最前沿 高校博士團南線考察走進海洋二所
    2017年「高校博士團走向海洋」活動由國家海洋局人事司主辦、宣教中心承辦,此前已先後前往國家海洋局位於上海、廈門的部分局屬單位。7月6日、7日,高校博士團走進海洋二所。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正穹 攝7月6日、7日,高校博士團走進海洋二所。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正穹 攝7月6日、7日,高校博士團走進海洋二所。
  • 海洋所舉行「緬懷科研先驅 弘揚科學精神」主題活動
    為緬懷老一輩科學家為祖國海洋事業奉獻一生的崇高科學精神,弘揚「耕海探洋、唯實求真,博學創新、厚德致遠」的所訓所風,4月4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開展「緬懷科研先驅 弘揚科學精神」主題活動。海洋所相關負責人、管理部門全體職工、科研人員及研究生代表等參加活動。
  • 「科學三號」駛入獐子島為海洋牧場體檢
    隨著沉積物取樣設備將最後一個站點的樣本帶回甲板,9月26日,中科院海洋所「科學三號」海洋科學考察船圓滿完成了我國北黃海海洋牧場項目2012年航次考察任務。,代表了我國海洋科學考察的最高水平。9月21日,科考船駛入獐子島海域,全面勘察獐子島海洋牧場地質和水文等蝦夷扇貝、海參等生物生長環境的相關要素。據此航首席高級工程師欒振東介紹,北黃海海洋牧場項目的核心就是獐子島海洋牧場項目。在過去的5天的時間裡,研究人員相繼進行了精確海底地形大區面探測、底播試驗區塊精細化調查、原位探測與取樣、精細化地貌調查和沉積物埋深聲學探測等地質項目調查,同時針對海洋水文、海洋化學、海洋生態等方面開展了項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