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科學營開營 感受科學樂趣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8月18日消息(記者周洪)今天(18日)上午,受疫情影響的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科學營在這個火熱的夏天重新起航,50位來自上海的營員齊聚上海科技館,參加為期5天的科學營活動。在這期間,營員們將在專家講座、互動討論、科普影視、科學實驗、文物修復、成果展示等活動環節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感受科學的奇妙與樂趣,在科學大咖與專業導師的引導下體驗科研創新的魅力。

本文圖片:吳光輝院士做開營報告(央廣網發 上海科技館供圖)

「未來科學+」科學營自推出以來一直深受學生和家長的熱捧,此次是科學營開辦的第五屆,是自2019年寒假科學營以來第二次面向小學生招募營員,也是疫情發生以來,上海科普大講壇第一次舉辦線下的講座活動。

此次科學營開營儀式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做開營報告,講座中吳院士以「大飛機的發展歷程」為題,圍繞飛機的前世今生、飛機的趣味科普、國產大飛機的知識等方面展開講述。除此以外,備受小觀眾們喜愛的「耳朵裡的博物館」創始人朋朋哥哥(張鵬)、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洪河、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這些大講壇的新老朋友也將和營員們一起聊博物、話滅絕、探火星,揭秘當下最領先、最好玩、最熱門的科學。

除了科普講座,科學營繼續引入社會優質科普資源,給營員帶來全新的科普教育體驗。主辦方聯手南京博物院、上海陶瓷科技藝術館推出文物修復體驗課程:「古代文物」生病了怎麼辦?「現在科技」對症下藥,一鍵修復。在活動中,營員們可以化身文物「修復師」,發揮聰明才智,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讓文物煥然新生。此外,自然創客、麥淘實驗室等知名教育機構精心設計了符合小學生教育特點的科學課程,營員們還可以變身「小小科學家」,在化學實驗、DIY中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或轉換為「工程師」模擬生物習性製作會「捉蟲」的計算機。

本次科學營的講座主題包括航空航天、天體物理、古生物學和博物館教育,活動類型包括計算機編程、科學實驗、設計製作、文物修復等,把大科學家面對面的講座交流和注重科學探究、人文關懷的活動體驗相結合。此外,科學營還邀請「小小發明家」進行全程的設計思維訓練指導,營員將在專業教師的帶領下完成從構思、創意到設計、製作的設計全過程,並在最後一天的成果匯報中展演。上海科技館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嫻告訴記者,青少年正處於科學啟蒙的關鍵時期,多學科多形式的創新內容設計,鼓勵他們在接受前沿科技知識的同時,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認同,激發他們未來探索科學、思考問題、發現未知的勇氣與能力。

在仍存在疫情風險的特殊時期,本次科學營把好疫情防控的每一道關卡,從開營前14天的健康碼報備,到防疫物資的採購準備,再到正式活動期間的體溫檢測,科學營制定了一套細緻完備的防疫方案。

自2009年開辦以來,上海科普大講壇在科普領域持續發揮著積極作用,每月舉辦的高質量專題科普講座拉近了公眾與科學的距離;每年寒暑假舉辦的「未來科學+」科學營活動致力於提升學生群體的科學素養,挖掘青少年的科學潛力。同時,上海科普大講壇基於現場講座內容推出了科普文集、科普繪本、線上課程等科普資源,讓科學點亮更多人的心靈。未來,上海科普大講壇將在科學傳播領域繼續探索實踐,期待為公眾帶來更加豐富、精彩的科普活動與資源,為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提升上海文化軟實力做出貢獻。「未來科學+」科學營依託於上海科普大講壇這一知名科普品牌,鼓勵青少年們在科學的世界中自由地探索、思考、創新、合作、實踐、表達,並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與科創意識,為他們在校科學課程的學習、科學興趣的培養、科學家精神的啟迪以及科學職業道路的規劃上埋下種子。

相關焦點

  • 2020雲上科學營 | 第5天·攜夢而歸
    李老師先後為我們講述了人類航天探索活動基本情況和歷史故事,介紹中國載人航天、北鬥導航定位系統,以及火星探測等重大工程的發展歷程、豐碩成果以及未來展望。8月21日下午,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營迎來了閉營儀式。首先,我們通過一段視頻,回顧了這幾天的點點滴滴。來自遼寧的許裕鵬同學、來自山西的張廣全同學、來自澳門的周婷婷同學和來自安徽的汪玥彤同學作為營員代表發言。
  • 2019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南京大學常規營、土壤專題營聯合開營儀式
    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南京大學分營的第二天,同學們來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參加常規營、土壤專題營聯合開營儀式。講座現場主持人主持開營儀式在主持人介紹了本次聯合開營儀式的到場嘉賓之後,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呂俊傑副所長進行歡迎致辭。他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也對本次常規營、土壤專題營的開營表示祝賀。他說到,江蘇青少年高校科學營人數僅次北京,表明江蘇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在全國青少年科學營中有著很高地位,各位營員的加入是難得的機遇。
  •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海洋科學專題營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2018-07-27 海洋研究所 【字體:>  為讓同學們近距離體驗海上科考工作,增長海洋科學知識,激發探索海洋的興趣,7月22日,2018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海洋科學專題營組織營員們登上「創新」號海洋科學考察船,開展海上科學考察科研實踐活動。
  • 2019清華科學營開營,玩轉科學 · 新的開始
    2019年7月16日,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全國開營式暨北京營開營活動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行。開營2019年7月16日,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市科協承辦的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全國開營式暨北京營開營活動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行。
  • 英孚青少兒英語國際科學探索營圓滿結營
    近日,由全球英語培訓專家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2018年英孚國際科學探索營如期舉行,一群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孩子們跟隨英孚老師,在真實情境中鍛鍊英語能力,了解機器人的結構及編程指令,捕捉聲、光、電、能的蹤跡,通過神秘天文學課堂解析浩瀚宇宙,並感受了美式橄欖球帶來的熱辣激情。
  • 體遊科學實驗室攜手安踏 打造「小科學家訓練營」
    還有不少家長陸續帶著自己的孩子前來報名參與這項名為「小科學家訓練營」的大型少兒科普活動活動。據悉,這項活動是由體遊科學實驗室聯手安踏為深圳市民獻上的兒童節禮物。在活動期間,在指定網點會有「熱情火山」「冰河世紀」等多個主題的科學課程等待市民兒童參與。一個小時的體驗時間內,孩子們不僅會聽到科學老師講解一些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還能親自動手模擬實驗,感受物理、化學等科學的魅力。
  • 蘇州醫工所舉辦中科院「求真科學營」暑期活動
    蘇州醫工所舉辦中科院「求真科學營」暑期活動 2016-07-11 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英雄李蘭娟將在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活動」中傳播科學家精神
    中國網北京8月13日訊 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同主辦,國務院港澳辦、中科院、中國鐵路等單位支持的主題為「科技夢·青春夢·中國夢」的2020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將於2020年8月14日上午正式開營。為促使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下保持活力、迭代升級,進一步促進高中與高校合作育人工作,今年將採取網絡參與互動的方式組織青少年「雲上科學營活動」,以「虛擬大學城」的形式集中呈現各分營活動。
  • 「雲上科學營」帶領營員走近「大洋移動實驗室」探索海洋科學奧秘
    新華網北京8月27日電 8月24-26日,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承辦的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順利舉辦。活動通過雲遊「科學」號科考船、與船長和首席科學家面對面、海洋科學考察連線、邀請航次首席科學家作專題報告等形式,帶領營員們了解海洋科學考察,探索海洋科學奧秘,感受海洋科技魅力。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化學前沿體驗營報名通知發布!
    今日,清華大學相繼發布了化學、生命科學體驗營報名通知。化學前沿體驗營招收高一高二化學競賽省二及以上考生,表現優秀的營員將被推薦參加化學系後續的學科特長考察環節。2020年清華大學 第三屆優秀中學生「化學前沿體驗營」 報名通知清華大學化學系優良的治學傳統和學術氛圍為一批批未來致力於化學相關領域的學生提供了優越的深造環境。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科學啟航 能量巨浪,科學營我們雲上見
    >捕能捉源,探索能源奧秘穿上白大褂,開展20小時的「浸泡式」實驗論能道源,遠瞻能源未來結題匯報,在博士林掛上心願牌【2019科學營回顧視頻】>2020年的夏天,通往能源魔法世界的9站臺即將再次開啟。不懼疫情阻隔,今年全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將依託線上網絡平臺與大家見面,各種活動精彩紛呈!8月24日至8月28日,我們與你天天見,讓你每天都「好看」。
  • 2019年上海松江腦科學科普夏令營舉辦
    2019年上海松江腦科學科普夏令營舉辦 2019-07-12 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   7月4日至6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分院,松江區教育局、上海市松江區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松江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共同舉辦2019年上海松江腦科學科普夏令營。
  • 感受海洋科技魅力!雲遊「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舉行
    8月24日-26日,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全國活動——「科學」號海洋科學考察活動舉行,通過雲遊「科學」號科考船、與船長和首席科學家面對面、海洋科學考察連線、邀請航次首席科學家作專題報告等形式,讓營員們了解海洋科學考察,探索海洋科學奧秘,感受海洋科技魅力。活動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聯合承辦。
  • 2020上海科學之夜迎年度收官 玩轉科學飛行夢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上海10月18日消息(記者周洪)進大型噴氣客機聽一堂急救逃生課、親手組裝飛機發動機、AR繪製心儀飛機、科學小舞臺上與科普達人們捕獲奇幻與樂趣......10月16日—18日,2020科學之夜迎來年度收官,在全新改造升級的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上海航空科普館),開啟了「翱翔藍天 玩轉科學」第二季親子科技嘉年華。
  • 科學園區驚見「天體營」(圖)
    早報訊 臺灣山區、隱秘海邊偶爾會傳出神秘的「天體營」
  • 天之文「絲路星途」科普觀測天文夏令營開營
    天之文「絲路星途」科普觀測天文夏令營開營 2015-08-18 上海天文臺 【字體:  8月8日至16日,由中國科學院天文科普聯盟和上海天文臺聯合主辦,上海天文博物館和上海錦江旅遊有限公司承辦的天之文「絲路星途」科普觀測天文夏令營開營。
  • 上海市「全國科普日」周末啟幕 帶你一起玩轉科學
    全市活動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上海主場活動、系列在線活動以及系列聯合行動,其中,系列聯合行動繼續以「六個一百」為主題,分別是百項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日專題活動、百家科普示範社區科普日專項活動、百家企業科普產品集中展示活動、百場科普講壇活動、百項科學探究體驗活動以及百個商圈大屏科普公益廣告聯播活動。
  • 上海科普大講壇「走近西部」滬藏疆首場聯播講座舉辦
    、新疆科技館共同舉辦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0講。該場活動也是大講壇「走進西部」系列暨滬藏疆首場聯播講座。恰逢第40個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之際,該講座特邀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羅利軍主任、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生所何祖華研究員為三地觀眾帶來以「糧食安全」為主題的科普報告。
  • 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 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論壇現場(上海科技館供圖)央廣網上海12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12月17日19日,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8講邀請到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獲得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與熱議。嫦娥五號任務有哪些亮點?從月球上取土有多難?航天人為之開發了多少黑科技?張玉花與公眾分享了嫦娥五號背後科研攻關的故事。
  • 腦洞打開「新帝國」上海科普大講壇揭密腦機前沿技術
    鄭瑩瑩 攝中新網上海11月7日電(申海 鄭瑩瑩)還記得《黑客帝國》這部電影嗎?主人公通過腦機接口與矩陣系統相連,自由穿梭於虛擬世界。未來又將如何運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1講邀請華山醫院神經外科陳亮教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陶虎研究員來到講座現場,為觀眾揭秘這項最前沿的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