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實效課堂 問診英語課改

2021-01-20 四川新聞網

  ——榮縣七年級英語教研活動暨首席備課室送教下鄉在樂德職中舉行

  2020年10月28日,榮縣七年級英語教研活動暨首席備課室送教下鄉活動在榮縣樂德職業中學校成功舉行。榮縣教研室副主任詹明榮,榮縣首席備課室樊鈺、陳靜、楊昭仙三位老師,樂德片區教研中心鄭英、代木忠教研員,榮縣河口鎮學校以及榮縣樂德職業中學校英語教師參加了此次教研活動。

  上午第二節課,樂德職中馬玲老師承擔了一節英語教學研究課。課前,榮縣樂德職業中學校英語教研組協同馬玲老師針對教學內容《Where’s my schoolbag 1a-1c》進行了集體備課、磨課。課堂上,馬玲老師組織全體同學同唱英語歌曲《Where’s my backpack?》,迅速切入課堂教學內容,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本節課的欲望。整個課堂馬玲老師以學生為本,充分結合樂德職中「311」課堂教學改革模式,通過預習展示反饋學生課前預習情況;通過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小組比賽激勵學生形成你拼我趕的學習局面;通過英語小遊戲活躍課堂氣氛,拓展了教學思路;通過模擬情景對話,鞏固學生學習知識,突出教學重點。課堂上,馬玲老師基本採用全英語教學,進一步營造了英語學習的濃厚氛圍,以紮實的教學功底給到場教師呈現了一堂生動有效的英語研討課。

  在接下來的教學研討會上,與會教師充分肯定了上課教師的教學風採,特別指出教師以恰當的遊戲接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了師生共鳴,產生了良好效果。同時,首席備課室教師在肯定教學效果的基礎上提出:一是既要讓學生「嗨」起來,還得讓學生及時靜下來,做好反思總結,做到動靜結合;二是創新教學模式,以更加貼近學生學習特點的模式進行教學;三是要引導好初一新生模仿正規的英語發音等。首席備課室樊鈺老師就備課、上課以及教學細節處理做了深入交流。

  會議最後,詹明榮副主任就七年級英語教學提了幾點要求:一是初一英語教師要捨得吃苦,以學生為中心,注重知識過手,轉化學困生;二是要提升課堂教學把控能力,教師呈現教學內容以學生接受度為標杆,要根據生成課堂,實時調整教學策略;三是加強學生訓練,及時巡查課堂,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四是讓學生充分進行課堂展示,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五是從細節著手,引導學生練好英語發音等基本功。

  經過本次教研活動,為榮縣樂德片區初一英語教師指明了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方式、搞好教學細節、著力學生知識過手,謀劃好如何提升優生面積,有效轉化學困生,全方位推進實效課堂的方向,這必將有力推進實效課堂教學改革持續深入開展。


相關焦點

  • 把脈實效課堂 問診英語課改——榮縣七年級英語教研活動暨首席備課...
    10月28日,榮縣七年級英語教研活動暨首席備課室送教下鄉活動在榮縣樂德職業中學校成功舉行。榮縣教研室副主任詹明榮,榮縣首席備課室老師,樂德片區教研中心教研員,榮縣河口鎮學校以及榮縣樂德職業中學校英語教師參加了此次教研活動。上午第二節課,樂德職中馬玲老師承擔了一節英語教學研究課。
  • 市教研院教研員「把脈」「問診」鋼中英語教學
    舜網訊 近日,市教研院英語學科教研員徐漢東主任到濟鋼高中「問診把脈,傳經送寶」,指導學校英語教學工作。視導過程中,徐主任深入課堂,聽課評課,與各備課組老師悉心交流;深入教研組,組織英語閱讀教學主題教研活動,並作學術報告;深入學生,查看學生早讀及自習情況,切實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體驗鋼學子的高中生活。
  • 程曉堂:教研員如何給英語課堂把脈
    會上,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程曉堂以「教研員如何給英語課堂把脈」為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他在分享中具體解釋了何為「把脈」:教研員指導課堂教學,既要發現課堂亮點,也要指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教師共同分析並解決問題。程曉堂教授指出:「把脈的重點是觀察、分析、研究課堂上教與學的行為,並作出合理、準確的判斷。」
  • 把脈英語「金課」,研討單元教學
    7月7日上午,寮步香市中學教育集團英語備課組齊聚香市中學探討英語單元複習課策略,香市中學英語科組長吳潔瀅老師,香市中學和華衍學校英語備課組七、八年級老師參與本次交流活動。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活動的第一個環節為觀摩陳文標老師的生動課堂「Healthy weekend, Beautiful life!」。
  • 教學思考:課改再深化,「真學」是關鍵!
    原標題: 課改在深入 真學是關鍵——我對真學課堂的幾點思考校長王平易課改是個進行時,永無止境。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為了提高課堂實效,讓學生真正成為課改的受益者,繁峙二中借鑑如東縣兄弟學校的教學思想,並結合我校實際,形成了一套具有二中特色的「真學課堂」教學策略,並在我校的教學過程中實踐、推廣、完善,力圖將「真學課堂」的理念加以貫徹和落實。
  • 南農大開了一門神奇的課,給牛針灸給狗把脈
    胡教授給牛針灸    動物生病了,也能把脈針灸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開設了一門神奇的課:中獸醫學。上課用的「模特」居然是牛!給動物把脈摸哪裡?它們能乖乖接受針灸嗎?穴位怎麼找?……3月20日上午,記者前去探了一番究竟。
  • 課改詩篇寫在遼闊草原
    行政力量的推動為課改攻堅戰吹響了號角。自教育「三項改革」開始,市財政每年列支教育經費1200萬元,各旗縣區要求最少500萬元,在經費上給予極大的保障。其中,市本級財政每年還單列200萬元、旗縣區財政每年單列100萬元課改專項經費。不僅如此,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全市大會上講教育談課改,深入課堂觀課、調研;各旗縣區領導、教育局管理人員經常深入學校、走進課堂,與師生交流,共同排憂解難。
  • 課改20年,有哪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區域與學校課改「坐標」?快來...
    ……20年來不斷湧現的眾多新課改典型區域和學校,形成了具有示範效應的豐富的課改經驗,構築起新課改背景下的改革坐標。為了造就「萬名教學名師」,襄陽市將培養「襄派教育家」寫進了《襄陽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並構建了「1356」培養模式;為了深化課改,襄陽市各區縣和學校積極作為,其中樊城區實施「以區域課堂教學改革為主幹,以校園文化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為兩翼」的「一主兩翼」發展戰略,建設「學在樊城」課改品牌,襄州區也在區域層面推進高效課堂建設,引領學校發展,整體上形成了區域高質量發展和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 把脈問診電線路 安全用電過「暖」冬
    把脈問診電線路 安全用電過「暖」冬 2021-01-07 09:44:25   來源:黃山日報
  • 南安裝備製造業有個「智囊團」 到一線為企業「把脈問診」
    ­  或與企業展開「一對一」技術交流,或組團深入一線集中為企業把脈技術難點……近年來,南安裝備製造業充分發揮政府、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的積極作用,通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公共技術平臺,整合智能裝備產業技術資源,促進產業技術集成創新。
  • 兩院院士為廣安發展「把脈問診」
    人民網成都9月17日電 9月17日,藉助「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的東風,廣安舉行兩院院士廣安行座談會,並邀請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和馮小明,為廣安玄武巖纖維產業和嶽池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助力廣安高質量發展。馮小明是廣安武勝人,有機化學家,四川大學教授,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如朗誦、唱歌、講故事、演講、表演、英語角、英語牆報、主題班會和展覽等。教師要善於誘導,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3、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整合。①.英語課與語文課相結合。這兩門課都與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緊密相關,英語的表達同樣也需要像中文一樣有血有肉,生動形象。
  • 衡東縣林業局請林業專家為縣城病株樹木「把脈問診」
    為保證廣大市民有一個安全的休憩場所,近日衡東縣林業局邀請省林科院專家組對上述兩處問題樹木 進行「把脈問診」。
  • 2019課改三原色:科學 理性 多元
    2018年,基礎教育課改聚焦、關注課改深化與核心素養教學轉化、構建課堂新生態等內容,亮點頗多,成效顯著。在我看來,2019年課改將呈現三原色:科學、理性、多元。科學的內涵是:從傳統教學視角,走向藉助大數據、神經教育學、腦科學共同支撐的科學系統改革。
  • 臨沂育才小學組織開展英語成長課堂迎檢研討課活動
    魯網11月27日訊為迎接臨沂蘭山區小學教學工作評估,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11月26日,臨沂育才小學舉行小學英語三、四年級迎檢研討課活動,活動包括優質課觀摩、主題評課、業務材料檢查反饋等。
  • 吉林:把脈問診開妙方「三箭」齊發激活力
    把脈問診開妙方「三箭」齊發激活力——我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綜述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關鍵所在。
  • 美籍華人英語口語課走進河寧社區螢火蟲課堂
    為提高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互動性,河口區河口街道團工委邀請美籍華人林小凱,為河寧社區「螢火蟲學堂」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英語互動課,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感受英語的魅力,體會一下純美式英語對話。
  • 北京東城探究新課改背景下開放性課堂研究
    日前,由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研修學院主辦,北京市東城區體育館路小學承辦的北京市東城區「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改背景下開放性課堂的研究》示範結題現場會在體育館路小學隆重召開。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如何通過課堂轉型,激發課堂教學活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緊迫而又現實的問題。體育館路小學依託區「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新課改背景下開放性課堂的研究》,歷時三年,探索150多節實踐課,舉辦五次研討會,凝練出有價值、可借鑑的開放性課堂研究成果。
  • 工會新時空|「問診把脈」地熱水資源女專家——胡彩萍
    山東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副總工程師胡彩萍,從事的就是專門為地熱水資源「問診把脈」的工作。作為一名女地質隊員,在20多年的堅守中,胡彩萍用一份堅守和頑強,在地質戰線上秀出了一道最美的風景。作為女性的她沒有要求從事室內工作,而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參與野外項目,20多年來,她一直奮鬥在勘測一線。她知道,只有深入地質工作一線,才能取到真經,學到真本領,真正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 「新課改背景下開放性課堂的研究」示範結題現場會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餘闖)「科研引領,課堂開放,學生成長。」日前,由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研修學院主辦的東城區「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改背景下開放性課堂的研究」示範結題現場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