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課怎樣「立德樹人」

2021-01-21 中國教育新聞網

  【思考起點】

小學科學課怎樣「立德樹人」

小學科學涉獵面廣,有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等方面的知識,與學生生活和今後的學習密切相關。如何讓學生從枯燥的背誦、被動的觀察變為積極主動參與實驗探究,親自感知並得出結論,提高科學探究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小學科學課教學中應該立什麼樣的「德」、樹什麼樣的「人」?

    【問題分析】

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種種不正常現象

小學各科要進行學月考試、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學生被人為分出各種「落後生」「失敗者」,很多學生生活在灰色地帶及恐懼之中。病態競爭愈演愈烈,學生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就難以生成對他人的責任感,反而學會了對各種信息的隱藏,學會了各種利己損人、告狀、報復等冷漠行為。

「考什麼就教什麼」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原則。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學習時間多,「副科」常被「主科」擠佔挪用。這樣的教育背離了生活的意義。

知識學習時間特別多,決定了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被「圈養」的狀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監管太過,學校便以「杜絕安全隱患」為名,對學生實行更加嚴格的「圈養」。學生座位學期內相對固定,小組討論人員固定,學生只熟悉身邊的幾名同學。甚至有的學校禁止「優生」「劣生」、交往,這種「隔離」,直接影響了學生之間的正常交往。

    【應對策略】

形成科學活動展示模式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對小學六年級科學課期末的學情調研進行了調整:放棄了用一張試卷調研學情的形式,而採用了小學六年級科學探究能力展示活動的形式。經過三年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3·6·12·6·36」科學活動展示模式。

「3」是指成立3級組織機構,一是成立組織領導兼巡視組,由教育行政部門各級領導組成;二是成立監察組,由片區督導組的組長組成;三是成立「科學探究能力展示活動檢測隊」。

「6」是指確立6套科學探究能力展示題。根據小學生科學的培養目標,提供了足夠數量的展示練習內容,提前15天公布。從中隨機抽出6個作為展示測評內容,提前1天公布。

「12」是指展示活動室設檢測隊隊員12名。我們建立了科學探究能力展示活動檢測員「庫」,檢測員任期兩年,由一線專職科學教師和教研室、教儀站相關人員組成。

「6」是指參加展示的有6個小組,每組6位學生。

「36」是指每組由36位學生組成。

科學探究能力展示活動均在學生本校設置,學校按要求準備好實驗儀器設備,備齊材料。

    【科研效果】

學生在科學課上成長了

我們通過對六年級三屆學生的學情調研表明,學生喜歡科學這門課了,喜歡在科學探究室上科學課,喜歡對同一題目提出不同問題,喜歡對同一問題提出不同猜想,喜歡用探究數據回答問題,喜歡與班上的任何同學共同探究問題,喜歡自己動手製作學具。同時,師生合作探究的現象時有發生,學生能及時地幫助教師改進探究方案……

學生得到探究題目後,能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小組合作完成。在強調小組合作探究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人人參與,在討論中互相補充,真正培養了合作能力,實現了在合作中學習,主動獲取了技能與知識。

在探究訓練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尊重。學生沒有「優」和「劣」的標籤,只有角色的分工,有的擔任材料員、有的擔任操作員等。角色之間的協作是整個探究過程的主題,如果有一個角色完成自己任務時存在一定困難,那麼其他角色成員要主動關心、幫助、補充,直至被幫助者完成任務為止。

社會支持理論和心理研究表明,離個體最近的個人和組織形成其核心社會交往網絡,空間距離與交往頻率、給予支持的可能性呈正相關。科學探究能力展示活動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觸更多的學生夥伴,有效地打破了人為「圈養」的局面。同住在一個小區的三位同學,前五年時間竟然不知道是住在同一小區,現在發現,「原來你也在這裡」。

學生在完成探究能力展示活動後,小公民意識得到培養。對探究所取得的成績,6位學生必須籤字確認。籤字在法律上意味著承認合同中條款的約定,我們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要在學生生活的河流裡,引入一股未來生活的水流。讓學生從籤字入手,認識到合格小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培養法律意識。

在小組訓練和展示的過程中,學生的共贏、生態觀得到了培養。學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個人成績的高低與其他5位同學關係密切。在實驗中,學生從選擇器材、設計實驗和匯報情況到得出實驗結論、收放器材,有條不紊,養成了良好習慣。

    【延伸思考】

不斷改進

科學探究能力展示活動是減輕學生負擔的一項新舉措。但在展示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值得進一步思考與改進。如,監測的內容怎樣縱深發展,檢測的範圍怎麼從六年級推廣、普及到其他年級、學科,如何將小學科學學科的監測作為課題研究、深度推進等,都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遊仙區教師進修校、遊仙區教育研究室)

《中國教育報》2016年09月01日第6版 

相關焦點

  • 小學老師壓力大想辭職,縣教育局開展立德樹人的培訓活動,咋做?
    四川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小學老師因在家長群中公布學生的成績,被家長質疑傷害家長和學生的心理,並揚言要告到縣文體局,小學老師因此感到壓力大想辭職。以此事件為背景,縣教育局開展立德樹人的培訓活動,你作為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領導安排你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你怎麼做?
  • 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也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導向和實踐指南。因此,我們試圖從「知」「意」「行」三個層面認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過程。   立德樹人何以必然   立德樹人是必然之選。《資治通鑑·周紀一》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
  • 鄧凌月:堅持立德樹人 強化政治引領
    一系列重要舉措對在實踐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及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提供了具體抓手,也對進一步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政治引領,更好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發揮政治引領作用,牢記立德樹人職責使命。
  • 立足新時代譜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黨和國家歷代領導人都非常重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德樹人思想是習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於高校來說,立德樹人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高校的「生命線」。這是對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十七大提出的「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是今後教育改革發展方向。
  •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有好奇心,但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從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這標誌著小學科學課程進入一個躍升發展的全新階段。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新課標;小學科學課程 作者簡介:   小學科學新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已實施一學年。
  • 立德樹人圍繞「六個下功夫」發力
    立德樹人圍繞「六個下功夫」發力 2018-09-15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 守正創新 立德樹人 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原標題:守正創新 立德樹人 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地闡明了辦好思政課的長遠意義,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課程改革創新和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要點,深刻闡釋了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於在新時代更好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 北航今日頒發學校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今天(9月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晨興音樂廳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第四屆「立德樹人獎」表彰大會,為優秀教師們頒出「立德樹人卓越獎」和「立德樹人優秀獎」的獎項。據介紹,這是北航教師的最高榮譽,本次共15名教師獲得了上述榮譽。
  •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履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但以上指標體系過分強調科研教學等硬性指標,而輕視思想道德素質等軟性指標,未能體現導師「立德」與「樹人」職責的整體性,有違對導師「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亦或僅局限於工作結果性評價而忽視工作過程性評價,有違「立德樹人」之潛心研究生培養和全過程育人的基本要求。
  • 張大良:新時期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
    關鍵詞  課程思政;立德樹人;根本遵循  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思想政治類課程實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這種單一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從教師到學生,都感到教學方式單一,方法不夠靈活,育人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 立德樹人崇德修身
    教育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樹人的現實追求。依據衡水桃城中學崇德修身十要三十條,結合學生們的日常表現,A部七年級669班推選出兩名崇德修身好少年,他們是守禮好少年——劉順欣、守時好少年——李澤琳。為更好地發揮榜樣的力量,兩位同學在班內進行了主題演講。
  •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摘  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將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要從思想引領、要素集聚、改革評價上著力,立足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網上網下等領域,以強大合力強化育人實效。
  • 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陳曦  教育部今年年初下發通知,要求秋季開學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
  • 立德樹人文化內涵融入高校平面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研究
    一、立德樹人的內涵和意義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的靈魂。無論是高校整體的教育目標,還是高校專業教學,都應當將立德樹人作為重要的育人標準,不斷深化教育的價值追求和價值目標,引導學生成為有溫度、有情感的人。立德樹人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成為中國傳統教育中的獨特內涵和價值意蘊。
  • 湖南日報評論:堅持立德樹人 答好「三道題」
    堅持立德樹人 答好「三道題」 ——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 湖南日報評論員 「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高校人才培養的三個問題發人深省
  • 教師節前一天,他們獲得北航人才培養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9月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以「立德樹人育一流人才 奮進擔當做一流貢獻」為主題的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表彰第四屆「立德樹人獎」獲獎教師、從教30周年教師和榮休教師,與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共慶節日。會上,共有15位教師獲得北航人才培養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 中國農業大學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暨立德樹人論壇!
    9月9日上午,2020年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隆重舉行。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為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獲得者吳常信院士授獎。校領導張東軍、秦世成、錢學軍、寧秋婭、李培景,校長助理吳衍濤與400多名教師齊聚盛會,共同慶祝第36個教師節。黨委常務副書記張東軍主持大會。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回顧、基本經驗與時代...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系統總結黨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基本經驗,對於新時代黨的立德樹人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要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的新特點,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 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三問科學課進課堂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題: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此前,科學課從小學三至六年級設置。本次調整不僅改變了科學課的起始年級,也修訂了課程目標。專家認為,要大力提倡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讓更多科學家走進校園,科學精神應成為每一個家庭重視培養、貫穿人們一生的基本素養。新華社發(陳雷 攝)  教育部今年初下發通知,要求秋季開學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
  • 把學生放在課堂最中央 全國小學科學名師新課堂走進育英小學
    重慶市沙坪垻區育英小學校長陳麗致辭 重慶市沙坪垻區育英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全國知名小學科學特級教師李霞授課 重慶市沙坪垻區育英小學供圖 華龍網發    全國小學科學名師新課堂首進重慶    這是12月23日,在全國小學科學名師新課堂教學觀摩活動走進重慶市沙坪垻區育英小學時,全國知名小學科學特級教師李霞帶來《神奇的材料》示範課上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