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2020-12-05 人民網

原標題: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研究心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也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導向和實踐指南。因此,我們試圖從「知」「意」「行」三個層面認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過程。

  立德樹人何以必然

  立德樹人是必然之選。《資治通鑑·周紀一》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

  「立德」一詞最早可追溯到《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彰顯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價值追求,其中以「立德」為首。眾所周知,「立」是樹立的意思,「德」是德行、道德,「立德」就是將「德」深入人心、根植人心的過程,促使人成為有道德有德行的人。「樹人」一詞可追溯於《管子·權修》中記載「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樹人」是有意識地塑造人才、打造人才的過程,「樹人」力爭將自然屬性一致的人逐漸培養成具有不同知識體系、專業技能、能夠滿足不同領域需求且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養的個性化人才。立德樹人是育人與育才相統一的過程,「立德」是「樹人」的先決條件,「樹人」是「立德」的價值旨歸,人才培養的辯證統一決定了離開「立德」談「樹人」只能偏離方向,離開「樹人」談「立德」只能流於形式。育人是育才的前提,立德是育人的根本。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育人育才的關鍵之舉。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是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之選,更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之選。

  立德樹人何以必須

  立德樹人是必須之策。立德樹人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立德樹人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擔當和使命召喚。隨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我國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著眼於新的歷史方位,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復興夢想。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這一政治站位和發展高度,需要我們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不斷培養出擁有強大精神力量、堅定民族品格的時代新人,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

  立德樹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立德樹人關乎教育強國的實現,是新時代走向「強起來」的社會主義中國的重要基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百年大計的德政工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以「扣扣子」比喻青年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立足於建設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立德樹人與素質教育一脈相承,加強德育教育,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具有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進步的必然要求和科學導向。

  立德樹人立足人本、著眼全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與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主旨相契合。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認為,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是人的全部特徵的發展。在馬克思看來,全面發展的人是具備適應社會各種需求能力和素質的「全人」。立德樹人不僅有助於人們儘早確立正確的自我實現方向、避免走彎路,更為人最終成為一個真正有益於社會的「人」提供了最大可能。面臨多元社會思潮的衝擊,一些青年出現了價值缺失和信仰錯位的問題,立德樹人有利於青年提升道德自律能力和價值判斷能力,補足精神上的「鈣」,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立德樹人何以可行

  立德樹人是可行之法,關鍵在於:

  以理想信念鑄魂。人因德而立,德因魂而高。教育是塑造靈魂的偉大事業,立德樹人的根本在於鑄魂。青年是最有朝氣、最富有夢想的群體,築牢他們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信仰之魂,堅定理想信念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關鍵環節。新時代鑄魂育人工程的關鍵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加強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教育,引導青年將個人幸福與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相聯繫,個人理想與國家人民的共同理想相統一,強化重任在肩的責任意識。

  以教育引導固本。將立德樹人融入教育體系,注重對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在教育內容上,向青年傳授理想信念的堅定之道、認識世界的正確之道、改變世界的科學之道,以知、意、行的辯證統一作為以德育人的核心內容。傳道亦要有術,在教育方式上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現代化特徵,將傳統模式與現代手段相結合,通過網絡直播、翻轉課堂等新型授課方式提升學生的積極性,為德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協同的教育體系,多方發力引導青年成為胸懷鴻鵠之志、德才兼備的優質人才。

  以實踐養成奠基。實踐是道德認知轉化為道德行為的中介和橋梁,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實現知行統一。要以道德實踐作為實現立德樹人的沃土,將受教育者的主動參與滲透德育實踐全過程,通過健康向上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青年高尚的道德情感,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在實踐中優化環境導向,使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使優良品德的影響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讓青年在生活環境中逐漸實現對個人德行的自覺自省自悟。

  以制度機制保障。要使立德樹人成為教育者的自覺擔當,成為一種教育常態,需要以體制機制提供保障。一方面要自覺摒棄「唯分數」「唯論文」的評價標準,破除影響立德樹人實現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引導教育回歸到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上來。另一方面,向師性是教育活動的特殊表徵,為了保證以德施教,應深化對師德的考核與激勵機制。教師作為踐行立德樹人的主導,要對「立何德」「育何人」「如何育」等基本問題有明確的認知和強烈的認同,並始終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以其言行教化、感化和育化學生,率先垂範,以身踐行「德高為師,身正為範」。

   (作者:張波,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制度建設研究」子課題負責人、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立足新時代譜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就是要培養出我們所需的人才。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讓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幹、放飛夢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前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 鄧凌月:堅持立德樹人 強化政治引領
    一系列重要舉措對在實踐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及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提供了具體抓手,也對進一步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政治引領,更好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發揮政治引領作用,牢記立德樹人職責使命。
  •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履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有利於對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落實情況進行直接評價,從而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目標,將人才培養中心任務落到實處。  關鍵詞:立德樹人;研究生導師;職責履行評價;指標體系;層次分析法  作者簡介:馬煥靈,廣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麗靜,廣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生。
  • 北航今日頒發學校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今天(9月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晨興音樂廳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第四屆「立德樹人獎」表彰大會,為優秀教師們頒出「立德樹人卓越獎」和「立德樹人優秀獎」的獎項。據介紹,這是北航教師的最高榮譽,本次共15名教師獲得了上述榮譽。
  • 立德樹人文化內涵融入高校平面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研究
    一、立德樹人的內涵和意義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的靈魂。無論是高校整體的教育目標,還是高校專業教學,都應當將立德樹人作為重要的育人標準,不斷深化教育的價值追求和價值目標,引導學生成為有溫度、有情感的人。立德樹人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成為中國傳統教育中的獨特內涵和價值意蘊。
  • 張大良:新時期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
    關鍵詞  課程思政;立德樹人;根本遵循  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思想政治類課程實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這種單一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從教師到學生,都感到教學方式單一,方法不夠靈活,育人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回顧、基本經驗與時代...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立德樹人的歷史,系統總結黨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基本經驗,對於新時代黨的立德樹人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要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的新特點,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 中國農業大學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暨立德樹人論壇!
    9月9日上午,2020年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隆重舉行。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為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獲得者吳常信院士授獎。校領導張東軍、秦世成、錢學軍、寧秋婭、李培景,校長助理吳衍濤與400多名教師齊聚盛會,共同慶祝第36個教師節。黨委常務副書記張東軍主持大會。
  • 立德樹人圍繞「六個下功夫」發力
    立德樹人圍繞「六個下功夫」發力 2018-09-15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 立德樹人崇德修身
    教育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樹人的現實追求。依據衡水桃城中學崇德修身十要三十條,結合學生們的日常表現,A部七年級669班推選出兩名崇德修身好少年,他們是守禮好少年——劉順欣、守時好少年——李澤琳。為更好地發揮榜樣的力量,兩位同學在班內進行了主題演講。
  •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摘  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將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要從思想引領、要素集聚、改革評價上著力,立足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網上網下等領域,以強大合力強化育人實效。
  • 網絡「立德樹人」 釘釘直播覆蓋湖南1000萬學生
    據了解,湖南是國家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將通過和釘釘全面合作,促進教育均衡化,落實網絡立德樹人重要使命。釘釘平臺搭建的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為中小學生播放防疫教育專題課 「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教育電視臺、湖南芒果TV以及中國IPTV-湖南等提供和製作適合學生的視聽節目資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慶祝第36個教師節 5位老師獲立德樹人卓越獎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郝孟佳)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立德樹人育一流人才 奮進擔當做一流貢獻」為主題,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第四屆「立德樹人獎」表彰大會。
  • 教師節前一天,他們獲得北航人才培養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9月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以「立德樹人育一流人才 奮進擔當做一流貢獻」為主題的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表彰第四屆「立德樹人獎」獲獎教師、從教30周年教師和榮休教師,與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共慶節日。會上,共有15位教師獲得北航人才培養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 湖南日報評論:堅持立德樹人 答好「三道題」
    堅持立德樹人 答好「三道題」 ——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 湖南日報評論員 「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高校人才培養的三個問題發人深省
  • 謝建輝:從嚴治黨 立德樹人 爭創「雙一流」
    謝建輝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調研時強調 從嚴治黨 立德樹人 爭創「雙一流」 華聲在線10月3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根據省委領導聯繫高校制度有關要求,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謝建輝於29日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調研。
  • 立德樹人 為心靈護航——東安一中召開德育工作研討會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吳曉 張奇)1月11晚,在東安一中在逸夫樓二樓會議室裡,溫暖如春,氛圍融洽,學校的9位優秀班主任相繼發言緊緊圍繞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的總目標,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例舉生動的德育案例,介紹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法寶」。
  • 立德樹人奮進擔當 牢記使命託舉希望
    張園長帶領全園教職工學習合肥市教育局發布的《關於開展向全國全省教書育人楷模、廬州最美教師、師德楷模學習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並共同觀看《立德樹人奮進擔當,牢記使命託舉希望——合肥市最美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視頻。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句句深情的表達,深深感動了在場的聽眾,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出最有溫度的合肥教育,無愧於「最美教師」的光榮稱號。
  • 小學老師壓力大想辭職,縣教育局開展立德樹人的培訓活動,咋做?
    以此事件為背景,縣教育局開展立德樹人的培訓活動,你作為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領導安排你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你怎麼做?教育,自古以來是國之根本;為何?因為,教育培養人才,國家的發展、個體的成長、科技的創新等都離不開教育!那麼,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 烏蘭在湖南大學調研時強調:聚焦立德樹人 服務高質量發展
    烏蘭在湖南大學調研時強調聚焦立德樹人 服務高質量發展她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立德樹人,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快創新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人才和科技支撐。在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烏蘭來到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黨支部黨員活動室、賽車隊製作車間,詳細了解黨支部「五化」建設等情況,並與師生親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