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今年以來,《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和《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相繼印發,這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的貫徹落實。一系列重要舉措對在實踐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及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提供了具體抓手,也對進一步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政治引領,更好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發揮政治引領作用,牢記立德樹人職責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當前,教育事業中國特色更加鮮明,教育現代化加速推進,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下一階段,我們要繼續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程中強化政治引領,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養未來能夠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重任的國之棟梁,完成歷史賦予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使命。要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先,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積極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在義務教育階段,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的組織引導和榜樣引領作用,突出道德情感啟蒙,打牢思想基礎,涵養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加強愛黨、愛國、愛人民教育,加強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樹立崇高遠大理想,強化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識;在高中和大學階段,要切實提升學生政治素養,增強使命擔當,加強革命傳統教育,開展理想信念和政治認同教育,引導學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衷心擁護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在青少年成長的「拔節孕穗期」,要精心引導、扶根正苗,注入思想營養,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有用人才。
增強德育實效,推動立德樹人工作落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離不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的建立與健全。應以完善德育工作體系、增強德育工作實效為著力點,探索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創新立德樹人落實工作機制。一是深化課程育人。健全課程體系,解決好德育課程與其他課程學習及生活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在德育課程中融入家國情懷、社會責任、誠信道德、法治底線等要素,提升德育課程的實效。二是推動文化育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仁、義、禮、智、信」的社會道德規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尚情懷,「厚德載物」的寬廣胸襟,以及革命文化所體現出的百折不撓、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等精神……這些都為德育教育提供了豐富素材和深厚土壤,對此,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彰顯文化育人特色,提升文化育人內涵。三是推動活動育人。要在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外活動中探尋德育契機,比如,在英模學習宣傳活動中涵養奮鬥精神,在清明祭掃烈士墓活動中激發對黨和國家、民族的深厚情感,在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活動中增強民族文化認同,寓教於樂,助推品德修養涵育。四是推動實踐育人。深思之、篤行之,方能實現知、情、意、行的有機統一。要將學校德育小課堂與社會實踐大課堂有機結合,鼓勵學生走出校門,了解國情、社情、民情,開展公益志願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學思貫通、學思相長、學以致用、用以促學。五是加強管理育人。加強學校規章制度和校風校紀建設,規範和引導學生行為習慣,加強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和綜合素養;加強教育人才隊伍建設,把政治素養、思想素養和道德素養作為選拔和培養教師的首要條件,著力建設一支政治素養過硬、道德品質高尚、理論素養紮實、業務能力精湛的教師隊伍,發揮教師的人格示範作用,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此外,還需創新協同育人機制,整合利用一切資源開展德育教育,統籌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線上線下,並積極影響和帶動家庭、社會發揮德育教育功能,推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協同育人機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大合力。
著眼於建設教育強國,不斷完善立德樹人長效機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強國建設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會付出長期而艱苦的努力。因此,我們應當持續構建立德樹人長效機制,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發揚滴水穿石、鐵杵磨針的精神,憑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勁,不懈探索,接續奮鬥,書寫立德樹人的新時代篇章。作為教育工作者,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追求,還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更要不忘「蠟炬成灰淚始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育人初心,接過教育戰線前輩的「接力棒」,擔負起光榮使命,持之以恆、久久為功。要樹立全局意識,秉持戰略思維,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對不同學段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等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既要立足實際,遵循教育規律,加強持續化、常態化的德育教育,也要從更深遠的角度長遠謀劃,持續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強化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傳播者,用實際行動完成好新時代立德樹人的答卷,為教育強國宏偉目標的達成夯實基礎、積蓄能量。 (作者: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創新工程研究基地 鄧凌月)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