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指出,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北京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深化課程育人,加強中小學德育課程建設和管理。以服務保障重大活動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紀念日為契機,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加強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北京市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教學改革成果進一步顯現。持續關注青少年身體健康發展,關注近視防控,發展校園足球、冰雪運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目前,北京市已經形成了以大中小一體化培養和社會大課堂建設為統攬,涵蓋課後服務、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學工學農、科技藝術金銀帆社團、翱翔計劃等系列品牌項目的素質教育北京模式,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大事記
1、首都師生共上一堂行走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首都教育系統9.6萬餘名師生積極參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服務保障工作,在群眾遊行、聯歡活動、閱兵、慶祝晚會、志願服務等多個環節中都有首都師生的身影,他們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為國慶盛典作出重要貢獻。
首都師生在參與中充分展現了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生動表達了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真摯情感,集中宣示了新時代青年立志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矢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決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國慶系列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表彰首都教育系統在服務保障國慶活動中作出的重要貢獻,教育部黨組、北京市委籤署嘉獎令,對參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服務保障工作的全體師生予以嘉獎,並遴選師生代表組建了30個首都教育系統服務保障國慶活動宣講團,赴全國各地宣講。他們以鮮活感人的事例和飽含感情的講述,為各地10萬多名師生送上了一堂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2、開展「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
2019年,北京市教育系統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師生做愛國主義精神堅定的弘揚者、實踐者、傳播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活動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遵循「知-情-意-行」的教育規律,精心組織以「學起來」「唱起來」「講起來」「做起來」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
「學起來」以課堂教學、主題班會等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不斷增強師生的「四個自信」;「唱起來」以歌詠活動、文藝演出等形式,唱響主旋律、謳歌新時代,展現教育系統師生的良好精神風貌;「講起來」組織師生講述「我與祖國共成長」的勵志奮進故事,分享成長體會,展現家國情懷;「做起來」以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參與國慶活動等形式,讓師生在實際行動中表達愛國熱情。
活動充分考慮不同學段、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分別以「我的祖國是花園」「我的祖國我的家」「我的祖國我的夢」「我的祖國我奮鬥」為切入點,一體化設計教育內容;在廣大教師中以「我的祖國我建設」為切入點設計教育內容,增強活動的時代感、吸引力、感染力,推動構建大中小幼系統銜接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
主題教育活動貫穿2019年全年,各區和各級各類學校發揮各自優勢,深入挖掘各區各校教育資源,在市級示範活動的引領下,結合實際廣泛開展特色活動,將活動覆蓋到每一個基層單位和每一名師生,做到人人參與、個個受教。市級層面每月結合重要節點和重大節日開展示範性活動,包括幼兒園「小腳丫走北京」活動、小學生傳唱新童謠展示活動、中學生時事辯論賽、「新時代青年傳承『五四』愛國精神」主題演講比賽。
3、首都大中小幼教師首次同臺講述育人故事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和北京市教育大會精神,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舉辦「獻給新中國成立70周年——講述我的育人故事」徵文演講交流活動,為廣大教師搭建學校一體化育人工作成果展示機制和交流平臺。2019年9月,首都大中小幼學校書記、校長、園長及一線教師代表共26人現場講述「我(我們)的育人故事」。這是首都大中小幼教師首次同臺研討交流活動,是北京市搭建的促進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的重要平臺,這也是北京市打造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的有效嘗試。
4、深入推進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建設基地校(園)建設
2019年4月,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召開成立後首次基地學校(幼兒園)建設專題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立德樹人一系列講話的精神,推進一體化德育建設基地校(園)建設並聯合發布《北京市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研究項目指南》和《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首批57所基地學校和幼兒園的定位,要求各個學校和幼兒園發揮一體化德育研究與實踐的中堅力量,體現頭雁作用。同時,建立每年聯合發布、組織、實施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課題研究項目長效機制。
11月16日,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召開首屆德育研究年會。研究會研究決定,北京新增22所德育研究基地校,包括幼兒園9所、小學5所、中學6所、大學2所。至此,北京市德育基地校總數達到79所。同時,啟動一體化德育研究專家庫建設,並公布第二批10位專家名單。
為持續推進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建設走深走實,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將進一步找準德育政策「思想庫」、德育工作「資源庫」、德育研究「專家庫」、德育實踐「項目庫」的功能定位,在政治站位、品牌建設、夯實工作基礎上,推動構建「縱向銜接、橫向貫通、分層遞進」的德育資源共享格局。
5、北京高中進入「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的新階段
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北京高中進入「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的全新階段,實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使用按照新課程標準編寫修訂的各學科教材。各校開齊國家規定的各類課程,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課程,開足規定的課時。科學均衡安排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課程,嚴格按照科目設置和學分要求安排教學工作,不得增減科目教學時間總量。嚴禁超課標教學、搶趕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
6、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投入使用
2019年9月,北京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級開始投入使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教材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價值導向正確;選文選材精當,充分吸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精選貼近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的內容,做到了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呈現方式新穎,編排合理,圖文並茂,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7、「近視防控」守護兒童青少年的眼睛
北京市教委等十部門發布《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十條措施》,從嚴格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切實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嚴格落實學生作息管理、大力加強學校衛生健康教育、嚴格落實視力日常監測、切實改善學校教學環境、切實加強學生視力健康日常幹預、大力促進學生飲食健康、強化評議考核10個方面加強近視防控。到2023年,力爭實現北京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實現全市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同時,成立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教育教師培訓中心、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教育活動中心、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宣傳活動中心和北京市學生視力健康幹預中心。
8、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納入中考成績
為發展素質教育,創新育人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北京市開展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財政局印發《北京市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學生在初中三年完成10次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其中6次在市級資源單位完成,4次在區級資源單位完成,按要求完成學習取得的成績納入中招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