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

2020-11-22 中國社會科學網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有好奇心,但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 小學低年級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

2018年07月18日 10:30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徐德明

字號

內容摘要:學科學新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已實施一學年。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從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這標誌著小學科學課程進入一個躍升發展的全新階段。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新課標;小學科學課程

作者簡介:

  小學科學新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已實施一學年。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從一、二年級開設科學課,這標誌著小學科學課程進入一個躍升發展的全新階段。

  然而,面對新教材和學生,不少教師或多或少都還存在一定的疑惑: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開設這門學科的意義何在?教什麼?如何教?

  小學科學新課標究竟新在哪兒?

  新頒布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與原來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三至六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實驗稿」)之間究竟有哪些不同?中國教育報記者採訪了天津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科學教育系原主任楊書遠,詳解新課標之「新」。

  在楊書遠看來,新課標的重大變化是明確了科學課在一、二年級開設。根據小學生的知識結構、年齡特點、認知規律以及學習進階理論,新課程標準把小學六個年級劃分成:低(一、二年級)、中(三、四年級)、高(五、六年級)三個學段,特別是課程標準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分別設計了不同層級的學段目標,體現了科學教育的階段性和連續性。

  楊書遠認為,科學教育應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最核心的科學概念,新課標突出了科學課程「大概念統領」的結構特點,構建了該課程的內容體系。在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4個領域遴選了適合小學生學習的18個主要概念,又進一步分解細化為75個學習內容。為了幫助小學科學教師整體把握課程內容,把握每個領域的主要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新課標除了進行文字表述外,還編制了知識結構圖,把各領域的主要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清晰地呈現出來。

  「新課標新增了技術與工程領域,定義了我國小學科學教育領域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概念,明確了技術和工程的重要性。」楊書遠說,新課標教學建議中指出STEM是一種以項目學習、問題解決為導向的課程組織方式,它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有機地融為一體,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由此可以看出,新課標倡導跨學科學習方式,強調項目學習與問題解決,與國外對STEM的定義比較,更加強調創新能力的培養。

  楊書遠分析說,新課標對小學科學課程的性質作了新的定位,具體表述為:「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實踐性課程、綜合性課程。」新課標中提出「早期的科學教育……為(小學生)今後的學習、生活以及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是對「基礎性」的詮釋。「實踐性」則體現在學生使用探究式學習方式像科學家研究科學問題那樣親身經歷、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理解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並能夠嘗試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問題。「綜合性」則表現為: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和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這四大領域知識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聯繫;小學科學課與數學、語文、綜合實踐等並行開設課程之間的關聯與互動;在技術與工程領域,新課標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創造發明、設計製作自己的「產品」,養成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

  楊書遠表示,新課標中在「課程設計思路」中指出:「小學科學課程的設計遵循國家的教育方針,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反映國際科學教育的最新成果,兼顧我國小學科學教育的實際情況。」這一表述與以往的「依據國際科學教育趨勢」「與國際科學教育接軌」有明顯不同。這表明小學科學教育改革的價值取向發生了改變,「遵循科學教育規律」「洋為中用」將成為小學科學教育的一大趨勢。

  三個鏡頭走進一年級科學課堂

  鏡頭一:「孩子們,我們怎樣利用這些短小的正方體木塊,來測量課桌的長度呢?」「我們可以把木塊都連在一起,像一把長長的尺子!」在天津市和平區嶽陽道小學教師張碩所執教的《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一課的課堂上,學生正在熱烈地討論。「把10個小木塊連在一起,數起來就更方便了!」學生經過教師的引導,最終巧妙地發現利用十進位捆綁木塊形成的測量長度的簡單工具,由此也親歷了尺子產生的過程。

  張碩說,課堂上遞進式地提問,為學生搭建了思維提升的腳手架,對於一年級的學生十分必要。

  鏡頭二: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發展特點,天津市河東區第二實驗小學科學教師王紅常常在導入新課的部分從興趣入手。比如在教《用手來測量》一課時,她首先問學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人想知道一個東西有多長,他們沒有工具,我們能不能想辦法幫他們測量呢?」學生紛紛舉手發言:「用手、用腳,還可以用胳膊測量。」「那考考大家面前的課桌用什麼來測量好?」學生有的說用手,有的說用雙臂,王紅適時地表揚,然後繼續引導:「那用腳,可不可以?」學生說:「當然不行了,腳步太大、不安全、髒……」看到孩子們對感興趣的問題積極動腦發言,用他們思維的碰撞在選擇正確的方向,王紅頗感欣慰:「那我們今天就來先研究《用手來測量》。」

  「一年級的小學生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無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但有意注意已開始迅速發展。」王紅一語中的。

  鏡頭三:「同學們,我們能不能給各類動物添加新成員呢?讓我們一同走進動物博物館吧,拿起手邊iPad,一同掃描屏幕或桌上的二維碼,進入博物館展廳。」在天津市河北區昆緯路第一小學教師孫曉麗執教的《給動物分類》一課的課堂上,學生們正在利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生視野,推進科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孫曉麗巧妙運用數位化終端設備掃描二維碼進入「動物博物館」和「珍藏館」網上展館、體驗展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展自主學習及合作探討,進一步豐富教材內容,使學生了解更多動物的基本特徵,進行觀察、比較,說出動物的某些共同特徵。

  孫曉麗表示,利用軟體實時記錄實驗內容,上傳、匯總各組實驗結果,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效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相關焦點

  • 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三問科學課進課堂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題:科學課怎樣上更科學?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此前,科學課從小學三至六年級設置。本次調整不僅改變了科學課的起始年級,也修訂了課程目標。專家認為,要大力提倡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讓更多科學家走進校園,科學精神應成為每一個家庭重視培養、貫穿人們一生的基本素養。新華社發(陳雷 攝)  教育部今年初下發通知,要求秋季開學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
  • 小學一年級增設科學課 怎麼教才科學?
    根據教育部最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從2017年9月開始,小學一年級將增設科學課,並將其作為基礎性課程。2001年,依據國務院批准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我國開始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將沿用了半個世紀的小學「自然」課更名為「科學」,起始年級也從一年級變為三年級。如今科學課為什麼又重回一年級?新課程標準有哪些變化?
  • 小學科學課到底有多重要,再不重視起來,你將要為「科學」買單!
    來杭州之前,完全沒想到科學課在南方竟然如同語數英般存在在小學初中孩子們的課堂裡。它的重要,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了這些年非常狂熱的英語。它將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相結合,給到孩子們的是一個新奇而豐富的大自然。
  • 小學科學課怎樣「立德樹人」
    【思考起點】小學科學課怎樣「立德樹人」小學科學涉獵面廣,有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等方面的知識,與學生生活和今後的學習密切相關。如何讓學生從枯燥的背誦、被動的觀察變為積極主動參與實驗探究,親自感知並得出結論,提高科學探究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小學科學課教學中應該立什麼樣的「德」、樹什麼樣的「人」?
  • 時隔16年 科學課重新回到小學一年級的課堂
    一次胃出血後,為了養病,曾寶俊轉任低年級語文教師,兼教自然課。實驗器材不夠,他就把籃球當作地球儀教地理知識,用棉籤沾取花粉,帶著孩子們做實驗。低年級的學生上課愛搗蛋,課堂經常是亂糟糟的。可他卻慢慢覺得,這門課「太有意思了」。  1998年,曾寶俊家裡剛裝上座機,為了教授月相知識,他讓學生在每天月亮升起的時候給他家打電話。那段時間,他家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
  • 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
    往年科學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才有,從本學期開始,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成為基礎課程,教育部對科學課的重視程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新學期已經開始,南京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低年齡的孩子們對這門新增的課程興趣如何?紫金山記者昨日上午走進南京外國語學校青奧村小學,跟一(6)班的孩子們一起坐在教室裡,上了他們班的第一節科學課。
  • 搭配上這個物質科學課,更完美~~
    那如果小朋友對化學、對物質很有興趣,那今天推薦的這個ME學院最新出品,物質科學課,必須要入了!因為這個物質科學課,小羅自己都看得好起勁!!而其中讓小羅很欣賞的一點是,它會聯繫到很多我們生活中的問題,譬如救火、譬如環保,從根源上分析這些問題,不能更棒了!
  • 一年級新設科學課 新生要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變化
    「從一年級就開設科學課,一是國家對早期科學教育更加重視。二是從國際上看,美國等國家從幼兒園起就進行科學教育,並將科學視為核心學科。」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小學(學前)教研室主任施昌魏說,溫州選用的教材,也是全國大多數地方選用的教材,科學性、趣味性、操作性非常強。
  • 小學科學課內容豐富有趣 就是有的材料不好找
    近日,武昌區長城嘉苑家長群裡的王女士說,上小學的兒子有科學課,前幾次要求帶蝸牛、蚯蚓等,這次因為回家晚,來不及去花鳥市場買金魚了。不久前她為幫兒子做科學「生態瓶」,還和幾個媽媽半夜去公園撈過水葫蘆。  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發現,小學科學課有不少觀察動植物的內容,有的老師會讓學生儘量帶這些「小主角」,如螞蟻、蚯蚓、蝸牛和水葫蘆等,孩子們覺得特別有趣,有的家長卻為準備材料絞盡腦汁。
  • 專職老師每年增加仍然缺口較大,小學科學課在摸索中努力前行
    「近幾年,全市每年的科學專職教師比率都有大幅提升。但由於學科起步晚,缺口還是比較大。」記者了解到,東湖高新區今年增加了20多名小學科學教師,有區統一招聘、校聘的,也有其他科目老師轉崗。東西湖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該區每年都會新增10餘名專任科學課老師,以解決科學課教師不足的問題。採訪中記者還發現,新城區不少學校師資力量缺乏更明顯。
  • 浙江小學一年級要開設"科學課"學習內容很有趣
    &nbsp&nbsp&nbsp&nbsp今年9月我省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2017-02-17西瓜蟲有「耳朵」嗎?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同時公布。&nbsp&nbsp&nbsp&nbsp昨天,快報記者從浙江省教研室了解到,今年秋季開始,浙江一年級小學生確實要上科學課了,而在之前,小學科學課是在三年級開始上的。浙江省教研員喻伯軍老師說,目前,各出版社已經把編寫好的一年級新教材送審,教育部會組織專家評審,評審通過後印發。
  • 一年級的科學課該怎麼上
    每個單元後配有科學閱讀,可以讀到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的小故事。全書共15課時。  從電子版課本上看,小學新生要上的第一堂科學課,是「我們知道的植物」,包括「說說我們知道的植物」、「找找大圖中哪些是植物」、「塑料花是植物嗎」、「種一棵植物」。  課本編排以圖片為主,文字量很少。即便是零起點的孩子,也不存在閱讀障礙,知識點都是身邊的科學,都不難掌握。
  • 寧波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 今年的新生用新教材
    教育部最新消息,2017年9月起,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少於1課時。昨天,記者通過各方證實,今年秋季開始,浙江一年級小學生確實要上科學課了,這裡當然包括寧波的學校了。為什麼突然要開課了?接下來會有哪些變化?
  • 作為中小學教師,請談談你對小學科學課重要意義的理解。
    ,教育部組織專家對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完善,要求要充分認識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學習培訓工作,確保落實規定課時,突出強化教學實踐環節等。作為中小學教師,請談談你對小學科學課重要意義的理解。【參考答案】小學時期的兒童好奇心最強烈,對自然現象的興趣最大。此外,人們的日常經驗以及兒童早期教育研究結果都表明,小學階段是對兒童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最佳時期。如果能夠把握好這一時期的科學教育,就能夠對它們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期間開設科學課程的意義重大。
  • 小學一年級新生將迎科學課 不少教材大變樣
      杭州路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到第一天上了一堂科學課。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魏海洋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報導  半島都市報8月25日訊 今年新學期開始後,青島小學一年級將新增一門科學課。從原來的小學三年級開始授課,提前到一年級每周開設一節,並被列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如此備受重視的科學課到底上些什麼呢?8月25日,青島杭州路小學新生報到後,老師就帶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趣味科學課,讓小豆丁們感受到知識的樂趣和無窮奧秘。  8月25日上午,位於瑞昌路135號的青島杭州路小學開始熱鬧起來。
  • 今年9月我省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都市快報
    做個實驗來看看 小朋友從小要學會觀察、記錄和做實驗 教育部最新消息,2017年9月起,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少於1課時。三至六年級的課時數保持不變。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同時公布。 昨天,快報記者從浙江省教研室了解到,今年秋季開始,浙江一年級小學生確實要上科學課了,而在之前,小學科學課是在三年級開始上的。
  • 一年級科學課怎麼上?倡導探究式學習,結合實踐和拓展
    大大君說今年秋季學期,全國一年級的小朋友們也新增了一門必修課程:科學課。過去,科學課只在三年級及以上中高年級開放,這也是科學課首次「提前」到一年級來上。一年級科學課上什麼?幾節課下來,小豆丁們還適應嗎?科學課又該怎麼上?近日,記者走訪了廣州部分小學了解情況。
  • 孵化蝴蝶卵、養蚯蚓…… 一年級科學課都上些啥
    上周,經教育部確認,從2017年秋季開始,所有小學一年級都要開設科學課。錢報教育微信升學寶第一時間報導了這條新聞,引來眾多家長和學校負責人的關注。   家長關心的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太小,科學課會不會聽不懂?會不會給家長和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   也有些學校負責人給我們留言。
  • 蓮光小學特色課堂系列報導③科學課:小組合作建地形模型 培養學生...
    科學課應該用什麼教學方法來調動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課堂結束,怎麼才能知道同學們是否已經掌握知識?    在蓮光小學,科學老師餘蕁佑回答了這些問題:「孩子在這個年齡段能夠接觸到的與生活相關的東西,我們都可能會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建造模型,從而反饋學習情況;講解正確的方法,讓學生探究知識,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
  • [黃浦]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追隨童心-上海市小學低年級...
    [黃浦]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追隨童心-上海市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研討展示時間:2020/12/1 15:13:49 來源: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