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在番茄果實顏色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0-12-08 食品夥伴網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番茄團隊在New Phytologist發表題為「GREEN STRIPE, encoding methylated TOMATO AGAMOUS‐LIKE 1, regulates chloroplast development and chlorophyll synthesis in fruit」的研究論文,克隆了番茄果實顏色GS基因位點,揭示了轉錄因子TAGL1調控番茄果實顏色形成的分子機理。


  園藝果實色彩斑斕是由於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等色素多樣性積累。番茄果實表面不均勻分布使得番茄產生條斑表型,在番茄綠熟階段,葉綠素在果實表面差異性積累,進而綠熟期果實表面呈現綠條斑和淺綠條斑隨機分布;紅熟階段番茄果實表麵條斑產生,是由於果實表面類胡蘿蔔素不同組分及其含量差異性。色素在園藝植物果實表面差異性分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比如西瓜、梨、桃和蘋果。前人通過反向遺傳學方法,揭示了蘋果表皮上紅條斑和黃條斑產生是由於MYB10啟動子甲基化差異導致其表達量差異,伴隨著花青苷合成相關基因表達量發生變化,最終蘋果表皮上花青苷差異性積累產生紅條斑和黃條斑。同樣的,前人解析了梨表皮紅斑點和條紋也是由於MYB10啟動子甲基化差異,目前這種基於甲基化差異的分子調控機理尚未完全清晰。



  該研究中,通過對515份番茄核心種質資源性狀調查,其中7份材料果實表現為條斑表型,因此條斑性狀屬於稀有變異,在目前育種材料中保存下來。研究團隊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結合連鎖群體圖位克隆的方法,運用表達分析和轉基因等分子生物學技術,克隆並鑑定了TAGL1基因調控番茄條斑的形成。通過GWAS分析,與條斑表型相關的顯著性主效SNP位於SL2.50ch07_63842838 (P=2.672960472e-256),落在TAGL1的第二內含子中。通過F1表型和F2連鎖群體分離比統計,表明番茄條斑表型為隱性性狀,是由單基因控制。利用圖位克隆,將目標基因鎖定在M63825和M63919兩個標記之間,兩標記物理距離大約93-Kb,有11個基因,11個基因表達量測定表明有且只有TAGL1在淺綠條斑中表達量顯著性高於綠條斑。在條斑突變體gs中,利用轉基因技術獲得TAGL1超量轉基因系和敲除系的果實都表現為無條斑表型。在綠熟階段,相比對照gs,超量系果實表皮中葉綠素含量顯著性減少,敲除系果實表皮中葉綠素含量顯著性增加,這與TAGL1在淺綠條斑和綠條斑中的差異性表達相吻合。通過RNA-Seq、ChIP-Seq和雙螢光素酶實驗表明,TAGL1影響葉綠素合成及葉綠體發育相關基因的表達。在7份商業番茄品種及LA3530(AC背景,果實表現為條斑表型)對SNP(SL2.50ch07_63842838)分析,表明此SNP與條斑性狀緊密連鎖,暗示著甲基化這種表觀修飾是由DNA水平上序列差異引起的。在淺綠條斑和綠條斑中進行小RNA的高通量測序,從TAGL1的第二內含子中MITE轉錄出來的siRNA在綠條斑中表達高於淺綠條斑,此siRNA可能參與影響TAGL1啟動子甲基化。


  在條斑番茄品種中,TAGL1僅在果實表達差異性表達,產生了條斑的表型,豐富了番茄果實顏色類型。針對保守的SNP,研究團隊開發了標記,可以用於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華中農業大學番茄課題組的博士研究生劉根忠為本文第一作者,張餘洋教授為通訊作者。

相關焦點

  • 中國農大任華中課題組在黃瓜果刺發育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年6月1日,Horticulture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任華中
  • 華中農業大學牛病研究團隊在牛支原體致病機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Pathogens刊登了華中農業大學牛病研究團隊題為「An emerging role for cyclic dinucleotide phosphodiesterase and nanoRNase activities inMycoplasma bovis: Securing survival in
  • 華中農業大學在納米酶介導的生物固氮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韓鶴友教授課題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發表題為「Cobalt Ferrite Nanozyme for Efficient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via Regulating Reactive Oxygen metabolism」的研究論文。
  •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⑧ | 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
    回顧「十三五」,我國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動農業產業發生一系列重大變革,對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一系列重大貢獻
  • 番茄表皮毛調控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本報訊 近日,《實驗植物學雜誌》在線發表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番茄團隊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鑑定了番茄表皮毛畸形基因Hairless-2 (Hl-2),揭示了該基因控制番茄多細胞表皮毛形態形成的分子機理,為多細胞表皮毛形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火龍果研究團隊在甜菜素合成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火龍果研究團隊在甜菜素合成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華中農業大學在中子星結構與高密物質物態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理學院副教授魏薇在中子星結構與高密物質物態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Multiple configurations of neutron stars containing quark matter」為題發表在我國物理學期刊 「Chinese Physics C」。
  • 華中農業大學在低能耗碳捕集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晏水平教授團隊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發表題為「Techno-economic assessment of waste heat recovery enhancement using multi-channel ceramic membrane
  • 種子萌發調控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番茄團隊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發表題為「MAPK11 regulates seed germination and ABA signaling
  • 華中農業大學柑橘團隊甜菜鹼積累轉錄調控的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nsive MYC2-BADH-lik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module in Poncirus trifoliata contributes to cold tolerance by modulation of glycine betaine biosynthesis」為題,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柑橘抗逆團隊的研究論文
  • Hortic Res | 南京農業大學在梨果實石細胞形成啟動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石細胞是梨果實中一類特殊的厚壁細胞,是影響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化學本質是薄壁細胞中木質素的合成和細胞壁的強烈木質化。當前研究主要基於梨基因組和種質資源,針對石細胞的木質素本質,克隆果實中木質素合成結構基因並解析分子調控機制等,但正常生長的薄壁細胞為什麼會啟動木質化過程並形成石細胞仍然不夠清楚。
  • 研究發現番茄果實中葉綠素代謝調節基因—新聞—科學網
    番茄果實成熟過程中伴隨著葉綠素的降解,類胡蘿蔔素和類黃酮的積累。
  • 華中農大在水稻酸性磷酸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磷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缺磷條件下植物會合成並分泌型酸性磷酸酶,將環境中有機磷降解為無機磷或調控細胞壁結構,繼而提高植物對缺磷脅迫的適應性。本研究中,我們利用CRIPR技術創製了水稻OsPAP10c突變體。通過對OsPAP10c突變體的研究,我們在植物中首次發現,突變一個酸性磷酸酶基因能夠同時顯著降低植物根系表面結合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向環境中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
  • 華中農業大學在油菜表觀遺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構建了目前為止最大的甘藍型油菜表觀遺傳學相關數據集,繪製了其表觀遺傳參考基因組圖譜,解釋了甘藍型油菜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表觀遺傳學基礎,並鑑定出植物中一種新的二價染色質狀態(H3K4me1-H3K27me3),為甘藍型油菜和其它多倍體植物的表觀遺傳學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源。
  • 科學家成功克隆決定番茄果實硬度的新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品質分子改良課題組克隆了番茄中果實硬度關鍵調控基因FIS1,並揭示了該基因在番茄果實硬度形成中的功能,解析了赤黴素通路介導的番茄果實硬度的調控機制,為改良果實硬度提供了新的位點和策略。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
    BnPIR提供油菜分子生物學和育種豐富資源,有助於油菜研究人員在泛基因組背景下搜索和可視化其結果,並為其他物種泛基因組分析提供有價值的模板和平臺。本研究由華中農大和廣西大學合作完成,廣西大學預聘副教授宋佳明和華農博士生劉東旭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陳玲玲教授和楊慶勇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
    原標題: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第二代測序技術開展蔬菜基因組研究的國家,中國農科院、北京農林科學院、中科院遺傳所和華中農大等優勢
  • 南京農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擁有多個頂尖學科的211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都是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兩所高校都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科底蘊,擁有一批國內領先的學科。華中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是張之洞於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擁有悠久的辦學歷史。
  • ...變大的秘密——番茄遺傳研究的重要成果於《自然 遺傳學》雜誌...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員、深圳農業基因組所副所長黃三文領導的國際番茄變異組研究團隊通過對世界各地的360份番茄種質進行了重測序分析,構建了完整的番茄遺傳變異組圖譜,為揭示番茄的進化歷史、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種奠定了基礎。最新研究成果以長篇幅論文在線發表於10月13日的《Nature Genetics(自然 遺傳學)》雜誌。
  • 華中農業大學葉志彪教授培育出長在樹上的茄子:一次種多年收
    湖北武漢,經過近10多年的探索,@華中農業大學 葉志彪教授研究的茄子樹獲得成功,茄子由草本變成木本。葉志彪稱茄子樹是由野生茄子嫁接培育而來,一次種可多年收,四季掛果,抗害蟲性強,有更高產量和營養價值。據悉,這種茄子樹是利用不同的野生茄子相互雜交而培育出來的優質砧木品種。它上面可以嫁接不同的砧木品種。現在,葉教授嫁接的有茄子番茄等不同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