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⑧ | 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

2020-12-04 澎湃新聞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⑧ | 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

2020-12-01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回顧「十三五」,我國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動農業產業發生一系列重大變革,對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一系列重大貢獻。現遴選出了10項重大標誌性成果【】,為大家逐一介紹。

NO.

08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

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第二代測序技術開展蔬菜基因組研究的國家,中國農科院、北京農林科學院、中科院遺傳所和華中農大等優勢團隊合作,先後繪製完成了黃瓜、番茄、西瓜、大白菜、甘藍等蔬菜作物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和變異圖譜,在國際上處於領跑地位。在利用組學大數據挖掘重要農藝性狀基因方面,我國也與世界先進處於同一水平,克隆了控制果實品質與調控、株型建成、開花時間、抗病抗逆等重要性狀的上百個重要基因。相關成果在《Nature》、《Cell》、《Science》、《Nature Genetics》等權威學術期刊發表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論文,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

中國農業科學院黃三文團隊是國際蔬菜基因組研究領域的領先團隊,組織了多個蔬菜基因組的國際合作計劃,繪製了第一個蔬菜作物-黃瓜的基因組圖譜,發現了黃瓜、番茄和甜瓜等作物馴化和種群分化的遺傳基礎,奠定了國際蔬菜基因組研究的基礎,確立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為蔬菜育種創造了新理論框架和選擇工具。品質是多基因互作的複雜性狀,一直是遺傳改良的難點。黃三文團隊發現了黃瓜苦味的雙重調控機制,為培育「葉苦抗蟲而果實不苦」的華南黃瓜新品種提供了育種方案;構建了番茄果實品質研究的多組學平臺,揭示了遺傳變異-基因表達-代謝物含量的三向關係,闡明育種如何改變了番茄果實代謝組。通過大規模品嘗實驗、化學分析和基因組分析,發現了決定番茄風味的33種重要代謝物和49個關鍵遺傳位點,為培育美味番茄提供了解決方案。共發表SCI論文100餘篇,SCI他引10000餘次,研究成果入選2017年、2018年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

中國農科院蔬菜所顧興芳團隊常年從事黃瓜育種工作,創製出聚合5-6個優質性狀和抗5-10種病害的自交系12個;培育出新一代保護地、露地等不同生態型的突破性新品種8個。中農16號、中農26號等,佔遼寧、河北等設施黃瓜主產區總面積的50%以上,引領了中短瓜條密刺型黃瓜的高品質育種方向。中農106號、中農18號等,成為廣東、雲南等7省區的主栽品種,佔主產區的30%以上。新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1187.9萬畝,新增效益91.61億元。為推動黃瓜育種技術變革和蔬菜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華中農大葉志彪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研發出原創性的分子標記22個,首創番茄高通量分子標記基因分型系統,建立了高效的番種質資源綜合評價技術體系,創製新種質達572份。利用高效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和創製的優異育種材料,育成了聚合多種抗性、品質優良的番茄新品種10個。育成的「華番12」是國際上首個兼抗青枯病和黃化曲葉病毒病的大果番茄品種。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1230萬畝,新增產值165.7億元,其中近3年推廣面積768萬畝,新增產值105.3億元,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

原標題:《「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⑧ | 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
    原標題: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第二代測序技術開展蔬菜基因組研究的國家,中國農科院、北京農林科學院、中科院遺傳所和華中農大等優勢
  • 我國「十三五」農業科技十大標誌性成果發布
    11月20日,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現場發布了我國「十三五」農業科技十大標誌性成果。
  • 農業農村部發布「十三五」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新華社南京11月21日電(記者黃垚、董峻)農業農村部日前總結並發布了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等10項「十三五」期間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回顧「十三五」,我國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動農業產業發生一系列重大變革,對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一系列重大貢獻。農業農村部從2018、2019年公開發布的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十大引領性技術以及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一、二等獎的成果中,遴選出了10項重大標誌性成果,讓我們一睹為快。
  •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 | 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
    「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 | 水稻基因組學研究及應用 2020-11-23 1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權威發布|「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
    回顧「十三五」,我國農業科技基礎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推動農業產業發生一系列重大變革,對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貢獻。日前,農業農村部從2018年和2019年公開發布的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十大引領性技術以及獲得國家科技獎勵一、二等獎的成果中,遴選出了10項重大標誌性成果,現予以發布。
  • 破解黃瓜基因密碼,深圳這位科學家摘下國家自然科學獎
    ,來自位於大鵬新區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所長黃三文所帶領的「黃瓜基因組和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研究」團隊(主要成員包括黃三文、張忠華、尚軼、金危危、陳惠明)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青島農業大學張忠華教授研究成果在《The Plant Cell》發布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張忠華教授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孫進京副研究員進行合作,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首次發現黃瓜中全雌基因(Female)是獲得新功能的基因ACS1G,並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機制,提出了黃瓜雌花和雄花多樣性發育的分子模型。
  • 市長獎獲得者——黃三文 用組學大數據推動育種變革的「現代農夫」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深圳,是一座農業在整體經濟中佔比幾乎為零的現代化大都市,但這裡,卻活躍著一位利用組學大數據開拓植物生物學前沿並推動蔬菜作物育種變革的「現代農夫」。1月6日,憑藉在農業基因組學領域的突出表現,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研究員獲得2020年度市長獎。
  • 破解黃瓜基因密碼!農業領域多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在剛剛召開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農業領域斬獲頗豐,共有30多項成果受到表彰獎勵。黃瓜農藝性狀研究、優質肉雞品種京海... 央視網消息:在剛剛召開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農業領域斬獲頗豐,共有30多項成果受到表彰獎勵。
  • ...變大的秘密——番茄遺傳研究的重要成果於《自然 遺傳學》雜誌...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員、深圳農業基因組所副所長黃三文領導的國際番茄變異組研究團隊通過對世界各地的360份番茄種質進行了重測序分析,構建了完整的番茄遺傳變異組圖譜,為揭示番茄的進化歷史、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種奠定了基礎。最新研究成果以長篇幅論文在線發表於10月13日的《Nature Genetics(自然 遺傳學)》雜誌。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科技含量最高的最美園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歐淑清)今年9月,在會展中心舉行的2018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和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博覽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在今年的大鵬新區第二屆「雙美」評選中,一舉拿下了「最美園區」的稱號,更是本屆評選中科技含量最高的最美社區(小區、園區)。
  • 山東發布「十三五」百項農業科技成果
    今天上午,山東省農科院在濟南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包括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王勇——東北農業大學——蔬菜分子生物學
    農學學士  1993.09―1996.07 東北農業大學 農學碩士  1999.09―2002.07 東北農業大學 農學博士  2 、工作簡歷   1996.07―2000.3 東北農業大學研究生部  2002.07―2004.06 北京大學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  2004.07―至今 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二、主要研究領域   蔬菜分子育種
  • 多國科學家共同完成番茄全基因組精細序列分析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 吳晶晶)由來自中國、美國、荷蘭、以色列等14個國家的300多位科學家組成的「番茄基因組研究國際協作組」經過8年多努力,完成了對栽培番茄全基因組的精細序列分析。這項成果31日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上。番茄是研究果實發育的經典模式植物,其基因組有12條染色體。
  • 內含福利|不苦黃瓜、辣番茄,科學家研究的這些新植物你敢吃嗎?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公布一則消息,稱研究發現了控制黃瓜苦味物質合成的基因。同時,巴西維科薩聯邦大學植物生理學家也發表論文表示,將試圖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造成一種能產生大量辣椒素的番茄。看起來好像都很厲害的樣子,但如果這些蔬菜擺在餐桌上你敢吃嗎?今天就跟知食君一起來看看這些超乎你想像的研究。
  • ...白菜 全基因組測序 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 油菜品種 異源四倍體...
    東方網10月14日消息: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白菜、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測序項目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項目組日前獲得了白菜全基因組的精細圖,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的框架圖。  白菜、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測序項目於去年9月啟動,吸引了中國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湖南大學等多所國內研究機構以及韓、英、加、澳、美等國的相關研究機構科研人員參與,其中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油料作物研究所為項目主持單位。此次測序所用材料為大白菜品種Chiifu、中國自主培育的甘藍品系11-02和油菜品種中雙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