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葉志彪教授培育出長在樹上的茄子:一次種多年收

2020-12-06 騰訊網

「不要吊死在一顆茄子樹上,這句話要成真了!」

這是一個網友的調侃。按過去的思維,一個人要真的想在茄子上吊死,根本無法做到,因為它太矮了。但是今天,茄子長高它成樹了。

湖北武漢,經過近10多年的探索,@華中農業大學 葉志彪教授研究的茄子樹獲得成功,茄子由草本變成木本。葉志彪稱茄子樹是由野生茄子嫁接培育而來,一次種可多年收,四季掛果,抗害蟲性強,有更高產量和營養價值。

據悉,這種茄子樹是利用不同的野生茄子相互雜交而培育出來的優質砧木品種。它上面可以嫁接不同的砧木品種。

現在,葉教授嫁接的有茄子番茄等不同的種類。目前來看,其前景不錯:

一、由草本變木本,由一年生的栽培變成多年生的,由一次種植變多年採收實現了農業耕作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二、利用野生茄子抗青枯病抗根結線蟲抗黃萎病的特長,利用它生長旺盛的特性,實現了高產優質的目的。據大概估算一下,其畝產能夠達到2萬到4萬斤。

三、品質特別的好。有的營養成分比普通茄子高1倍甚至高到3到5倍。

四、目前他們基地有接近100萬苗木,若要推廣有一定的基礎。

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這件事很有意思,反映了人類對蔬菜培育需求的一些變化。

華中農大的葉志彪教授是做茄子和番茄性狀遺傳性狀改良的專家,他的課題組還做番茄植株形態SP和SFT基因的研究。野生番茄也可以長成「番茄樹」的樣子,但這樣不利於收穫,且因為合軸單元發育的時序性,那麼多果實不能同時成熟,從下往上陸續成熟,收穫時若有相應的配套工具會更好。

「茄子樹」是嫁接的,它的高度可以控制,從江夏鄭店街段嶺廟村的教學基地田看,也比較整齊,病蟲害管理也更方便。理論上,他們的砧木品種上還可以嫁接別的蔬菜,比如、「西紅柿樹」、「辣椒樹」等。跟他們合作的公司據說已經種了500畝。

這事兒在網上發布以後,得到了許多網友的一致好評。

「就是挺想笑的。科學家們的腦迴路跟姆們做生意的完全不一樣,有時候他們的創意、能力跟解決問題邏輯性真的忒飛揚跳脫了。那個茄子樹笑得我鼻涕泡兒都出來了,不是圖片放出來打死我都不信!」

「蔬菜開始進化了,不再是長在菜地裡了,開始長樹上了!還是一年四季都有教授多年的心血真的是一鳴驚人啊!」

「其實這棵番茄樹完全可以走偶像派的路線可以靠顏值吃飯啊。 做個觀賞樹太美了。想去瞅瞅。」

蔬菜固然可以吃,但這種蔬菜還暗含一個商機:觀賞。若合作公司再配套開發旅遊景點的話,也應該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行業。

物以稀為貴,同時,物以稀也為罕。只要抓住商機並靈活在「稀」字上做文章,這種蔬菜的發展遠景值得期待。

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 茄子長成樹還真不容易,但茄子的表親:樹番茄。其不僅可以長成樹狀,還可以結果,酸甜口感,融合了茄子、人參果、甜瓜、西紅柿的味道。很獨特,熱帶地區比較多,不知道你吃過沒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 草本變木本…這真的很厲害了!
    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 草本變木本…這真的很厲害了!時間:2020-10-24 22:26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 草本變木本這真的很厲害了!
  • 茄子長在樹上?華中農大這項科技成果了解一下
    茄子長在樹上?10月18日,記者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經過10多年的探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大宗蔬菜崗位科學家、園藝林學學院葉志彪教授研究的茄子樹獲得成功。茄子苗變身茄子樹,嫁接後可一次種多年收,四季掛果,食之味美,觀賞性強。目前,此技術處於育苗階段,前景可期。
  • 茄子竟長在樹上
    長江網11月14日訊14日,位於武漢市江夏區鄭店街段嶺廟村的華中農業大學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內,一行行掛滿果實的茄子樹正在陽光下茁壯成長。這是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教授葉志彪經過10年潛心研究獲得的成果。
  • 茄子新品種厲害了!畝產4萬斤,草本變木本,長在樹上四季掛果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很多農產品都已成超乎農民的想像,就像前段時間專家就實現了畝產三千三百多斤的玉米,這無疑是給農民打了一針強心劑,在很多農村人的印象中,一畝玉米能收一千多斤已經很不多了,但別人卻能畝產三千多斤,是不是想都不敢想?
  • 雞蛋逆天長在樹上了?那是茄子!這種茄子讓大江南北的人看呆了
    最近有一種長在樹上的「雞蛋」,火遍了大江南北,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這種長在樹上的「雞蛋」呢?這種長在樹上的「雞蛋」與我們一般的茄子大概是近親,傳說中的「白富美」有關係。
  • 南京農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擁有多個頂尖學科的211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都是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兩所高校都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科底蘊,擁有一批國內領先的學科。華中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是張之洞於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擁有悠久的辦學歷史。
  • 砧木嫁接 樹上長茄子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尹宏偉 餘芳  砧木展新枝,茄子上了樹。冬日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黃岡市黃州區陶店鄉春陽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大棚裡綠意盎然,一行行一兩米高的「茄樹」,讓人眼界大開。  這些「茄樹」上,結著紫色或白色的茄子,與普通茄子沒有兩樣。
  • 農村這種長在樹上的茄子,很多人都沒見過,農民卻表示這很容易種
    對於茄子,相信大家平時都是沒少吃的,像魚香茄子、紅燒茄子、地三鮮等等,而茄子在市場上也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價格實惠,自然是深受人們的喜歡啦。而在農村的菜地裡,也經常能看到矮矮一排茄子秧,等到收穫的季節,就能看到又長又細的紫色茄子,趁著長老之前就得採收下來啦。
  • 把握好茄子的生長特性,種出高品質茄子
    把握好茄子的生長特性,種出高品質茄子。茄子是我們餐桌上一種美味的食材。著名粵菜茄子煲更是以茄子為主材。茄子口感鮮嫩爽滑,茄子煲的香味更是讓人垂涎三尺。可是大家知道茄子的來歷嗎?我們該如何種植茄子呢?茄子的收穫期為初夏至深秋,供應期長達4個月,夏季蔬菜供應短缺,而茄子就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短缺。所以茄子在8、9月份的市場需求是不言而喻的。茄子的食用方式多種多樣,營養價值高,深受大家喜愛。要想種植好茄子,首先要了解茄子的植物學特性及其對種植環境的要求,以便根據生長發育規律採取適當措施,培育出優質、高產的茄子。下面我們先來說說茄子的特性,茄子是一種多年的熱帶灌木,屬於茄科植物。
  • 華中農業大學代明球課題組解析玉米耐鹽遺傳基礎
    玉米的總產量和平均單產均居世界首位,而過量施肥、不合理灌溉及環境惡化等多種因素導致耕地土壤鹽鹼化日益嚴重,解析玉米耐鹽遺傳基礎、定位耐鹽主效基因並培育耐鹽品種的需求十分迫切。近日,華中農業大學代明球教授課題組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JIPB) 在線發表了題為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dissects the genetic bases of salt tolerance in maize seedlings
  • 專訪華中農業大學陳昌福教授:水產人生四十年
    專訪華中農業大學陳昌福教授:水產人生四十年2012-10-30 10:4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頻道(圖)  水產人生四十年    ——《水產前沿》專訪華中農業大學陳昌福教授    文/&nbsp《水產前沿》撰稿人&nbsp
  • 「搶鮮」探花博會:神奇茄子長樹上 有兩米多高(圖)
    茄子樹  「快來看,茄子長在樹上了!」一根根透亮誘人的茄子,居然掛在了樹梢上,讓人不禁垂涎三尺。在大多數朋友心中,茄子都是一年生植物,而且也就半米高左右。而在漳州花博園的現代農業館裡,兩米多高的茄子樹不足為奇。  除了1號主展館,現代農業館也是遊客爭相前往的觀賞點。一走進現代農業館,就會被裡面乾淨清新的環境所吸引,「簡直顛覆了以往我們對傳統農業的一個髒亂的印象啊!」遊客小林感慨說。
  • 科學網—華中農業大學繪出最完整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3月21日,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在華中農業大學宣告完成。
  • ——專訪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建設新農科,需要圍繞農業系統價值鏈、農業產業生態鏈、農業產品健康鏈,用現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傳統農科,為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建設提供全域支撐華中農大目前已有生物學、園藝學和作物學學科群、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5個學科(群)入選國家
  • 瞭望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李召虎:強農興農培養新農科人才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為此專訪了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不斷提升農科院校服務國家戰略的貢獻力    《瞭望》:農林類高校天然肩負著強農興農的使命,請介紹一下華中農大在擔負這一使命中的貢獻和特色。比如,在國際上率先發現紫雲英根瘤菌的共生體是一個獨立的互接種族群,發現世界第一個有實用價值的油菜波裡馬細胞質雄性不育材料,還培育出暢銷市場的杜湖豬,研發出防控重大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動物疫病的方案及產品,此外,選育的柑橘良種更是造福廣大革命老區、庫區和貧困山區。
  • 如何評價河南大學引進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學者王學路擔任副校長?
    近幾年經費的大幅躍升,不僅極大的改善了河南大學辦學的硬體條件(如2012年開始建設的龍子湖校區建設速度明顯加快,3年內落地可期),而且引進了一大批頂尖人才,增強了學校的軟實力。2019年底,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王學路辭別老東家,選擇加盟河南大學一流學科團隊,擔任河南大學特聘教授(全職)。
  • 華中農業大學在行動
    華中農業大學在行動 2020-02-12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農業大學張忠華教授研究成果在《The Plant Cell》發布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張忠華教授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孫進京副研究員進行合作,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首次發現黃瓜中全雌基因(Female)是獲得新功能的基因ACS1G,並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機制,提出了黃瓜雌花和雄花多樣性發育的分子模型。
  • 黃州:神奇茄子長樹上 新品種促產業提質
    黃岡新視窗網消息(黃岡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童話 蘇紅)茄子大家都吃過,也見過茄子是怎麼生長的,普通的茄子也就是半米高左右,那麼兩米多高的茄子樹你見過嗎?黃州區種植的新型「茄子樹」不但個頭高,產量高,還大大的提高了種植收入。
  • 華中農業大學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2日晚,2020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結果揭曉,華中農業大學代表隊以牙釉質修復為主題的項目斬獲全球金獎。這是華中農業大學第七次斬獲該賽事全球金獎。今年,華中農業大學iGEM團隊以修復牙釉質損傷為目標,利用合成生物學的方法,構建了的兼具修復牙釉質功能和殺死口腔有害菌功能的工程大腸桿菌——「Tooth Fairy」。這將為牙釉質損傷提供了一種有潛力的修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