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茄子的生長特性,種出高品質茄子。茄子是我們餐桌上一種美味的食材。著名粵菜茄子煲更是以茄子為主材。茄子口感鮮嫩爽滑,茄子煲的香味更是讓人垂涎三尺。可是大家知道茄子的來歷嗎?我們該如何種植茄子呢?
據說茄子來源於印度,早在我國元朝時期就有人開始栽種了,但具體是何時引進我國的,就不得而知了。因此茄子是我國栽培歷史最為久遠的蔬菜之一。茄子在我國的分布範圍很廣,特別是在南方,茄子種植區到處都是,每個地區都會種植茄子。茄子品種豐富多樣,種植面積大,是夏季秋季的應季蔬菜,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茄子的收穫期為初夏至深秋,供應期長達4個月,夏季蔬菜供應短缺,而茄子就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短缺。所以茄子在8、9月份的市場需求是不言而喻的。
茄子的食用方式多種多樣,營養價值高,深受大家喜愛。要想種植好茄子,首先要了解茄子的植物學特性及其對種植環境的要求,以便根據生長發育規律採取適當措施,培育出優質、高產的茄子。下面我們先來說說茄子的特性,茄子是一種多年的熱帶灌木,屬於茄科植物。茄子木質化的基部,多分枝。根據植物的形狀,它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垂直和水平。具有莖纖細短,多分枝,橫向生長的特點。茄子的植株一般能夠生長2到3英尺高。
根和莖主要:根入土約1英尺,根系特別發達,所以吸收能力強。莖直立,分枝和規則,基部木質,多數深紫色,有些為綠色。莖和枝最初是草,生長50~60天後開始轉變為木質。一般情況下,當主莖有5~8個真葉時,每1~3個葉就會發生一次分權,成為一種雙重分枝形式。茄子的葉子呈深紫綠色或紫綠色到黃綠色,其葉面邊緣呈波浪形,表皮比較粗糙,被灰色絨毛和黑色斑點覆蓋。茄子的葉和葉柄的中肋有刺。
茄子的花屬於兩性花,紫色或淡紫色,通常1-3簇生,花瓣5-8,形成花冠。花葯為二室花葯,多數雄蕊和雌蕊幾乎一樣長,而少數雌蕊要麼太長要麼太短,因此這些花的雄蕊不能完全落在本身的雌蕊上,因此,由於授粉不好,花瓣會經常掉落。第一朵花通常生長在第五葉和第十四葉之間,而且因品種不一而大不相同。此枝和主枝的兩個或三個花序的花序,每朵花的腋下又有一個分支和花,然後按相同的生長和分離順序排列。茄子果實形態為長棍狀,球形倒卵形。果皮通常是紫色、深紫色或淺紫色,茄子而頂部是綠色的。
茄子的生長特性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小編再來給大家講一講茄子的生長條件吧。
1、環境條件要求:茄子喜歡在高溫環境下生長,我們一般將種植環境的溫度控制在20-30度左右。當氣溫低於20度時,會阻礙其授粉發育,使得生長放緩,對後期結果的品質會造成影響。如果溫度低於15℃,其植株生長會停止,降低到10℃以下代謝紊亂,如果冷到零度以下則容易產生凍害。一般情況下,晚熟茄子比早熟茄子更能抵禦低溫,能夠抵禦秋霜。根據部分地區的氣候條件,必須要用溫床或者覆蓋大棚才能夠使幼苗正常生長。
2、光照:加入想要使開花期提前,就必須在苗期減少對幼苗的日照時間,因為茄子是短日照植物。光照強度對植物體內乾物質的積累有很大的影響。強烈的光照會引起強烈的光合作用、使植株快速的生長,結出高品質的果實,所以我們要注意光照時間的控制,另外合理的種植密度也很重要,如果種植過密,會影響植株的採光,如果過稀會影響後期的產量。
3、水分:茄子的枝葉很多,所以其葉面蒸騰的水分也會很多,在生長過程中必須及時灌溉,滿足植株對水分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生長階段有不同的需水量。茄子生長初期需水量較低,到了花果期需水量就較大。此時正值夏秋季,氣溫較高,田間水分蒸發較大,為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必須及時灌溉。茄子需要水但又怕積水,進入雨季後,要及時完善排水系統,及時清除積水,避免因過於潮溼而引起疾病,我們可以在雨季來臨之前在田間挖好排水溝。
4、土壤營養:茄子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只需要排水良好的肥沃疏鬆、砂質土壤。茄子生長期一般較長,且比較耐肥,一般以氮肥和鉀肥為主,我們在種植茄子時可以適當地增加肥料的用量。
大家對於茄子相信已經了解透徹了。種茄子也好,種蘿蔔也罷,我們都必須先要對植物的習性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這是得到好收成的第一步,然後再來了解作物的種植條件,環境要求、後期管理等等。想要種出好蔬菜就要有耐心,做好每一步。今天小編的分享就是這些,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