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長在樹上?華中農大這項科技成果了解一下

2021-01-08 澎湃新聞
茄子長在樹上?華中農大這項科技成果了解一下

2020-10-22 14: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肉末茄子、紅燒茄子、清蒸茄子等,作為餐桌上十分常見的蔬菜,茄子深受人們喜愛並被廣泛種植,一般當年春季育苗栽植,夏秋季採摘。10月18日,記者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經過10多年的探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大宗蔬菜崗位科學家、園藝林學學院葉志彪教授研究的茄子樹獲得成功。茄子苗變身茄子樹,嫁接後可一次種多年收,四季掛果,食之味美,觀賞性強。目前,此技術處於育苗階段,前景可期。

▲葉志彪教授(左一)介紹茄子樹(謝小琴 攝)

茄子長在樹上是個什麼樣子?記者跟隨葉志彪教授來到位於武漢市江夏區鄭店街段嶺廟村的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湖北鄉香茄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步入基地,記者被紫色的茄子花吸引,路邊的茄子樹紫花盛開,美豔而高貴。放眼望去,一行行茄子樹成片成林,茄子樹上結滿了果實,紫色的長茄子大小勻稱、色澤亮麗,令人喜愛。

▲茄子樹盛開著紫色的茄子花 (夏靜 攝)

葉志彪教授介紹,茄子樹是從茄科植物的種間雜交中選育而來優質砧木品種,母本為野生茄長成,非轉基因品種,可嫁接後結茄子、西紅柿、辣椒等茄科作物。其對普通茄子常見的病害如黃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病等有極強的抗性,解決了困擾茄子病蟲害的根本問題。因茄子、西紅柿等茄科植物為無限花序,在適宜的溫度和氣候條件下,茄子樹可邊開花、邊結果、邊採收,產量是普通茄子的5倍,具有多年生、抗性強、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

茄子樹改變了茄子原本的物種特性,茄子由草本植物變木本植物,一年生變多年生,一次種植多年結果,顛覆了傳統茄子的栽培模式,解決了茄科作物一年一種、輪作換茬的問題。「茄子樹根系、葉片茂盛,能提供滿足茄子長大的各類營養物質,不僅掛果多,茄子的品質、外觀和口感都更佳,營養含量比普通茄子高2倍多,有害重金屬含量遠低於國家標準。」葉志彪教授說。

▲掛滿果實的茄子樹 (謝小琴 攝)

「加大茄子樹育苗,形成產業化規模,對茄子進行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為產學研提供示範。」公司董事長秦傳頂介紹,公司現栽種茄子樹500畝,下一步他們將在葉教授的幫助下,研發選育新品種,進一步為農民搭建育種育苗平臺,解決農民實際問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育種育苗,解決難題。茄子樹可庭院種植,也可商業栽培,可作行道樹,觀葉觀花,亦可嫁接掛果,觀賞食用,可普及大面積種植。」葉志彪教授說。

來源 | 光明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為《茄子長在樹上,見過嗎?》

全媒體記者夏靜 通訊員謝小琴

原標題:《茄子長在樹上?華中農大這項科技成果了解一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華中農業大學葉志彪教授培育出長在樹上的茄子:一次種多年收
    「不要吊死在一顆茄子樹上,這句話要成真了!」這是一個網友的調侃。按過去的思維,一個人要真的想在茄子上吊死,根本無法做到,因為它太矮了。但是今天,茄子長高它成樹了。湖北武漢,經過近10多年的探索,@華中農業大學 葉志彪教授研究的茄子樹獲得成功,茄子由草本變成木本。
  • 茄子竟長在樹上
    長江網11月14日訊14日,位於武漢市江夏區鄭店街段嶺廟村的華中農業大學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內,一行行掛滿果實的茄子樹正在陽光下茁壯成長。這是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教授葉志彪經過10年潛心研究獲得的成果。
  • 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 草本變木本…這真的很厲害了!
    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 草本變木本…這真的很厲害了!時間:2020-10-24 22:26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校教授培育出長樹上的茄子 草本變木本這真的很厲害了!
  • 雞蛋逆天長在樹上了?那是茄子!這種茄子讓大江南北的人看呆了
    最近有一種長在樹上的「雞蛋」,火遍了大江南北,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這種長在樹上的「雞蛋」呢?這種長在樹上的「雞蛋」與我們一般的茄子大概是近親,傳說中的「白富美」有關係。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
    本研究由華中農大和廣西大學合作完成,廣西大學預聘副教授宋佳明和華農博士生劉東旭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陳玲玲教授和楊慶勇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發現選擇性識別端粒末端多聚G-四鏈體的抗腫瘤藥物近日,國際學術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以「BMPQ-1 binds selectively to (3+1) hybrid topologies in human telomeric G-quadruplex multimers」為題在線發表了華中農大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位燈國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
  • 茄子新品種厲害了!畝產4萬斤,草本變木本,長在樹上四季掛果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很多農產品都已成超乎農民的想像,就像前段時間專家就實現了畝產三千三百多斤的玉米,這無疑是給農民打了一針強心劑,在很多農村人的印象中,一畝玉米能收一千多斤已經很不多了,但別人卻能畝產三千多斤,是不是想都不敢想?
  • 農村這種長在樹上的茄子,很多人都沒見過,農民卻表示這很容易種
    對於茄子,相信大家平時都是沒少吃的,像魚香茄子、紅燒茄子、地三鮮等等,而茄子在市場上也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價格實惠,自然是深受人們的喜歡啦。而在農村的菜地裡,也經常能看到矮矮一排茄子秧,等到收穫的季節,就能看到又長又細的紫色茄子,趁著長老之前就得採收下來啦。
  • 瞭望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李召虎:強農興農培養新農科人才
    (下稱「華中農大」)因農而生,視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研發高水平科技成果為初心和本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設新農科,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一流創新人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為此專訪了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不斷提升農科院校服務國家戰略的貢獻力    《瞭望》:農林類高校天然肩負著強農興農的使命,請介紹一下華中農大在擔負這一使命中的貢獻和特色。
  • ——專訪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建設新農科,需要圍繞農業系統價值鏈、農業產業生態鏈、農業產品健康鏈,用現代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傳統農科,為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建設提供全域支撐華中農大目前已有生物學、園藝學和作物學學科群、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5個學科(群)入選國家
  • 砧木嫁接 樹上長茄子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尹宏偉 餘芳  砧木展新枝,茄子上了樹。冬日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黃岡市黃州區陶店鄉春陽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大棚裡綠意盎然,一行行一兩米高的「茄樹」,讓人眼界大開。  這些「茄樹」上,結著紫色或白色的茄子,與普通茄子沒有兩樣。
  • 華中科技大學萬有引力G值研究成果寫入中學教材
    這一新成果由華中科技大學羅俊團隊在山洞中歷經30多年艱辛測得,2018年在Nature雜誌發表,今年兩會期間被人大代表建議編入中學教材。  提議代表之一、黃岡中學黨委書記、校長何蘭田得知教材的變化,非常高興。「我們中學教材中近代以來科學概念定義常數全是西方的,中國以前存在基礎研究的短板,但基礎研究需要時間積澱,現在這個短板在慢慢補齊,也有了一些成果。
  • 華中農大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華中農大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2020-11-23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中科技大學萬有引力G值研究成果寫入中學教材
    這一新成果由華中科技大學羅俊團隊在山洞中歷經30多年艱辛測得,2018年在Nature雜誌發表,今年兩會期間被人大代表建議編入中學教材。華中大計算機學院大二學生鄭樸看到課本中出現了自己學校的研究成果感觸頗深。據了解,教育部在今年8月對人大代表們提出的第4156號建議給出答覆:經商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已將「關於將我國科學家測得國際最精確萬有引力常數G的成果編入中學物理教材的建議」轉高中物理教材相關編寫出版單位,請他們認真研究,並按照教材編審工作有關規定和程序完善教材內容。
  • 華中農大近期科學研究進展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在硼緩解柑橘砧木鋁毒害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近日,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姜存倉課題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雜誌發表題為「Boron reduces aluminum deposition
  • 華中農大殷平課題組揭示藍光受體CRY2激活的分子機制
    Nature Plants | 華中農大殷平課題組揭示藍光受體CRY2激活的分子機制責編 | 逸雲2020年11月16日,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殷平教授實驗室在Nature Plants發表了題為
  • 華中科技大學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編入中學課本,激發學生熱愛科學
    最近,有高中生反應,2019年最新版的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的課本裡,出現了這樣一句話:「我國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在引力常量的測量中作出了突出貢獻,於2018年得到了當時最精確的引力常量G的值。」對於這樣的建議,何蘭田表示:「我們中學教材中近代以來科學概念定義常數全是西方的,中國以前存在基礎研究的短板,但基礎研究需要時間的積累,我們如今正在慢慢補齊這個短板,如今也有了一些成果,引力常數成果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如果將這些成果寫進教材,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原來科學也可以離我們很近,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報名申請正式啟動! 為了促進優秀大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加強青年學生對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了解,充分利用頂級的國家大科學平臺的優質科研資源,大力推動、選拔優秀學生到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深造,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將於2020年7月11日—12日舉行2020
  • 華中科技大學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神經學研究新成果
    華中科技大學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神經學研究新成果 來源:生物通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1-19   今日/總瀏覽
  • 華中農大第六屆南湖國際青年科學家論壇春季論壇公告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經歷了極其不平凡的2020年華中農大更加堅定了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為世界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態安全信息科技與智慧農業領域:大數據科學(生物、農業、健康),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傳感器),智慧農業(農作物生產、動物養殖、農業智能裝備與農業機器人),食品綠色加工與質量檢測。
  • 華中農大棉花團隊建立四倍體棉花CRISPR-Cpf1高效基因編輯系統
    2019年5月5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雜誌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題為「Robust CRISPR/Cpf1(Cas12a)mediated genome editing in allotetraploid cotton(G.hirsutum)」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分析了Cpf1(Cas12a)蛋白在棉花異源四倍體中的編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