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

2020-11-28 央廣網

上海科學家在冬季低溫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機制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2017-10-26 15:39: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0月26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Nature《自然》雜誌今天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研究組完成的題為「Embryonic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by a pioneer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plants(植物基因在胚胎發育早期的從頭激活分子機理)」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組於2016年12月在Nature Genetics報導了模式開花植物擬南芥在幼苗期,如何利用長期低溫(冬季)沉默開花抑制關鍵基因FLC的表達並隨後在常溫維持其沉默(『低溫記憶』)的表觀遺傳機制, 這一機理使植物能夠在隨後的春季開花(春化作用)。在本研究中,該研究組進一步揭示了開花後的胚胎發育早期擦除『低溫記憶』,激活FLC基因使下一代又需經歷冬季低溫才能在春季開花的分子機制。

  春化作用是指某些植物必須經歷一段時間的持續低溫才能由營養生長階段轉入生殖階段生長的現象。植物如何響應並記憶長時間的低溫處理即春化作用一直是表觀遺傳學和發育生物學研究的熱點。解析植物如何響應冬季低溫,並在春季氣溫上升後能「記住」其冬季低溫經歷、以適時開花的分子機制, 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應用價值。它可確保植物避免在寒冷的冬季開花而在溫暖的春季開花以有利於結實。該機制的解析與作物栽培季節的選擇、跨地域的引種馴化等密切相關。

  該研究組去年在Nature Genetics報導了擬南芥營養生長時期, 一類植物特有的基因表達調控因子識別 FLC基因上的DNA模塊 (低溫記憶元件), 從而沉默FLC表達;並且在氣溫上升後這些因子『滯留』在FLC位點以繼續維持其沉默。這一發現解釋了在營養生長階段(幼苗期)擬南芥響應和記憶冬季低溫的分子與表觀遺傳機制。

  本研究揭示了開花後的胚胎發育早期擦除『低溫記憶』,重新激活FLC基因的分子機制; 此外、研究發現了植物營養生長期的『胚胎記憶』現象及調控這一現象的表觀遺傳機理。幼苗期的植株經歷冬季低溫後,FLC位點一直處於關閉狀態即使春季氣溫已回升,這種關閉狀態一直到成年期開花。開花後、在胚胎發育早期FLC被重新激活; 此『胎性』激活狀態會傳遞到幼苗, 這樣就形成了苗期的『胎性記憶』(好比成年人的幼時記憶)。 因FLC在秋季的幼苗中處於激活狀態 (種子在秋季發芽出苗), 從而防止植物在過冬前或過冬時開花。

  此項研究揭示了植物早期胚胎染色質狀態重編程的嶄新分子機制,同時也闡述了胚胎中的基因激活如何傳遞到發育後期的表觀遺傳機理, 是開花調控分子與遺傳機制的重要突破。該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也為其在作物花期調控的生產應用提供了新的作用靶點。

  逆境中心植物環境表觀遺傳學研究組的何躍輝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陶增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俞皓實驗室合作參與了本項研究。該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和科技部經費的資助。

編輯: 林馥榆

關鍵詞: 上海;植物;春化

相關焦點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在研究中,研究組進一步揭示了開花後的胚胎發育早期擦除「低溫記憶」,激活FLC基因使下一代又需經歷冬季低溫才能在春季開花的分子機制。  春化作用是指某些植物必須經歷一段時間的持續低溫,才能由營養生長階段轉入生殖階段生長的現象。植物如何響應並記憶長時間的低溫處理即春化作用,是表觀遺傳學和發育生物學的研究熱點。
  • 上海生科院植物春化作用表觀遺傳機制研究取得突破
    2016年12月,何躍輝研究組在Nature Genetics報導了模式開花植物擬南芥在營養生長階段如何利用長期低溫(冬季)沉默開花抑制關鍵基因FLC的表達,並隨後在常溫維持其沉默(「低溫記憶」)的表觀遺傳機制,這一機理使植物具備了在春季開花的能力(春化作用)。
  • 植物所在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太陽光提供給植物能量以及波長、周期、強度和方向等信號。高等植物監測日照長度(即光周期)的變化,通過調節開花時間以確保繁殖成功。日照長度由葉片感知後誘導成花素基因FT在維管束的表達,FT編碼的成花素由葉片轉移至莖頂端分生組織,促進植物開花。
  • 光周期調控開花的表觀遺傳機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太陽光提供給植物能量以及波長、周期、強度和方向等信號。高等植物監測日照長度(即光周期)的變化,通過調節開花時間以確保繁殖成功。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關於光周期開花提出了新的問題,如光周期變化是否造成FT染色質狀態的轉換,從而塑造FT的表達?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林榮呈團隊發現葉脈中表達的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長日照結束時激活FT。CO和染色質重塑因子PKL間存在遺傳和蛋白水平的互作,二者結合FT染色質依賴彼此的功能存在。
  • 植物所揭示植物中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發育新機制
    在植物中,這種動態的蛋白糖基化與磷酸化修飾調節植物春化作用介導的開花過程,而O-GlcNAc信號與組蛋白表觀遺傳調控的關係尚不清楚。研究結果為表觀遺傳調控植物發育開闢了新途徑,同時也為進一步研究O-GlcNAc信號調控植物發育及外界環境響應的分子機制奠定了基礎。
  • 講解擬南芥中表觀遺傳沉默與反沉默機制
    朱健康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講解擬南芥中表觀遺傳沉默與反沉默機制   清華新聞網3月27日電 3月19日,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普渡大學生物化學系和園藝及園林系傑出教授朱健康院士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系列」講壇,為廣大師生做了一場名為「
  • 植物開花時間為何早晚不一?科學家解開植物開花時間調控的「奧秘」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開花時間早晚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國際刊物《自然通訊》上。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每種植物都有最佳花期,在這個期間開花,就能實現穩產高產。
  • 科學網—綜述植物春化開花機制
    本報訊(記者丁佳)記者從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種康率領的團隊受邀在日前在線出版的《自然—植物》上發表了綜述文章
  • 植物維管發育表觀調控機製取得進展
    該研究藉助獨特的擬南芥管狀分子異位誘導系統VISUAL(Vascular Induced System Using Arabidopsis Leaves),通過一系列的甲基化組和轉錄組分析,確定了DNA主動去甲基化在維管發育中的作用,並揭示了木質部管狀分子分化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 中科院植物所發表植物春化開花機制綜述文章—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種康率領的團隊受邀在日前在線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植物》上發表了綜述文章「記憶冬天的春化機制」,囊括了最新的春化作用調控和感知機制
  •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9-30   今日/總瀏覽:2/4188
  • 研究人員發表植物記憶冬天的春化開花機制綜述文章
    冬性及二年生植物開花必須經歷漫長而寒冷的冬天,這一現象被稱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是影響植物物候期和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在作物育種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解析植物感知記憶冬季時長機制有助於作物的分子設計育種。
  • 植物所揭示種子休眠與萌發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種子休眠與萌發是植物由生殖生長過渡到營養生長的重要發育轉變進程,涉及大量基因的激活或者沉默。組蛋白修飾介導的表觀遺傳基因轉錄調控可能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其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永秀研究組利用遺傳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擬南芥SNL1和SNL2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
  • 中科院上海逆境中心何躍輝課題組發表越冬植物「春化作用」的分子...
    生長在高緯度地區的許多越冬植物必須經歷一段時間的持續低溫(寒冬),才能在春季開花,這種現象即為「春化作用」。該文概述了十字花科的擬南芥及溫帶禾本科植物(小麥及短柄草等)春化路徑的分子與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 綜述:水稻的表觀遺傳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圖譜
    表觀遺傳調控是生物體調節基因表達及染色體行為的重要機制之一,對基因表達調控、轉座子沉默、基因組穩定性以及生物體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調控作用。在植物中,表觀遺傳調控廣泛存在,在植物響應外界環境、調控生長發育可塑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近年來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及其相關技術手段的發展,一幅表觀基因組學「畫卷」也漸漸展現在人們面前。
  • 朱健康院士2020年度發表6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及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
    2020年度,來自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的朱健康院士以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共發表了 6 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內容。
  • 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植物開花時間? 答案出來了
    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植物開花時間? 答案出來了 科技日報 | 2020-12-03 09:20:58 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
  • 中國農大鞏志忠課題組在植物表觀遺傳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的研究論文。DNA與組蛋白甲基化共同調控動植物異染色質的形成和基因沉默。為鑑定參與維持基因沉默的因子,作者採用正向遺傳篩選方法對誘變處理的擬南芥L119群體進行可釋放沉默轉基因Pro35S::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II的突變體篩選。
  •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種子休眠與萌發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SNL1和SNL2參與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 種子休眠與萌發是植物由生殖生長過渡到營養生長的重要發育轉變進程,涉及大量基因的激活或者沉默。組蛋白修飾介導的表觀遺傳基因轉錄調控可能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其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永秀研究組利用遺傳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擬南芥SNL1和SNL2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2013年,研究人員發現SNL1能夠結合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19,調控組蛋白H3K9K18的乙醯化水平,影響基因轉錄。
  • 為何植物開花有早晚 科學家找到調控花期的開關
    為何植物開花有早晚 科學家找到調控花期的開關本報記者 吳長鋒自然界很神奇,不同植物的開花時間不一樣,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調控開花時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這個奧秘。記者11月30日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植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擬南芥花期自然變異的調控新機制。這一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著名國際刊物《自然·通訊》上。開花時間是關鍵的農藝性狀,對植物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