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型油菜表觀基因組圖譜繪就

2021-01-09 中國生物技術網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沈金雄、李興旺和李國亮團隊在《分子植物》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構建了目前為止最大的甘藍型油菜表觀遺傳學相關數據集,繪製了其表觀遺傳參考基因組圖譜,解釋了甘藍型油菜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表觀遺傳學基礎,並鑑定出植物中一種新的二價染色質狀態(H3K4me1-H3K27me3),為甘藍型油菜和其他多倍體植物的表觀遺傳學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源。

該研究以在中國及周邊國家廣泛種植的「華油雜62」的兩個親本為實驗材料,利用它們4個組織(幼葉、根、花蕾和角果)的5個組蛋白修飾(H3K4me3,H3K27ac,H3K4me1,H3K27me3和H3K9me2)和RNAPII的ChIP-Seq數據,以及相對應的RNA-Seq和DNA甲基化數據,構建了目前為止甘藍型油菜中最大的表觀遺傳學數據集,並在此基礎上全面系統地繪製了甘藍型油菜表觀基因組圖譜,注釋了覆蓋其基因組65.8%的功能性DNA元件。該研究作為甘藍型油菜ENCODE計劃的一部分,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研究者對異源多倍體甘藍型油菜An和Cn兩個亞基因組間的表觀遺傳學修飾進行了系統性分析,發現亞基因組間同源基因對的表達偏倚是平衡的,更高表達水平的同源基因有著更高的活躍相關的表觀遺傳學修飾。但An亞基因組特有基因的整體表達和表觀遺傳學活性水平都要遠高於Cn亞基因組,猜測亞基因組特有基因是甘藍型油菜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人員在甘藍型油菜表觀基因組圖譜中定義了15種染色質狀態,觀察到An亞基因組中活躍的染色質狀態的基因組覆蓋度要高於Cn亞基因組,而Cn亞基因組中異染色質狀態的基因組覆蓋度要高於An亞基因組。另外,通過ChIP-reChIP實驗驗證,鑑定了一種新的H3K4me1-H3K27me3二價染色質狀態。該染色質狀態普遍存在於基因本體上,與甘藍型油菜基因的組織特異性表達有關,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具體的生物學功能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該研究全面概述了甘藍型油菜的表觀基因組圖譜、An和Cn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表觀遺傳學基礎、不同類型重複基因的表觀遺傳學差異以及新鑑定的二價染色質狀態在甘藍型油菜基因組織特異性表達中的重要作用。這些數據為全面解析異源四倍體甘藍型油菜的基因組提供了重要資源。(來源:中國科學報 王方)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0.12.020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甘藍型油菜表觀基因組圖譜繪
    該研究構建了目前為止最大的甘藍型油菜表觀遺傳學相關數據集,繪製了其表觀遺傳參考基因組圖譜,解釋了甘藍型油菜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表觀遺傳學基礎,並鑑定出植物中一種新的二價染色質狀態(H3K4me1-H3K27me3),為甘藍型油菜和其他多倍體植物的表觀遺傳學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源。
  • 華中農業大學在油菜表觀遺傳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構建了目前為止最大的甘藍型油菜表觀遺傳學相關數據集,繪製了其表觀遺傳參考基因組圖譜,解釋了甘藍型油菜亞基因組間不平衡的表觀遺傳學基礎,並鑑定出植物中一種新的二價染色質狀態(H3K4me1-H3K27me3),為甘藍型油菜和其它多倍體植物的表觀遺傳學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源。
  • ...白菜 全基因組測序 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 油菜品種 異源四倍體...
    東方網10月14日消息: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白菜、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測序項目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項目組日前獲得了白菜全基因組的精細圖,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的框架圖。  白菜、甘藍和油菜全基因組測序項目於去年9月啟動,吸引了中國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湖南大學等多所國內研究機構以及韓、英、加、澳、美等國的相關研究機構科研人員參與,其中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油料作物研究所為項目主持單位。此次測序所用材料為大白菜品種Chiifu、中國自主培育的甘藍品系11-02和油菜品種中雙11號。
  • 中美科學家合作揭示甘藍型油菜育性相關基因功能與進化歷史
    該研究揭示了MS5基因在十字花科植物中的進化歷史,並在前期油菜中成功克隆雄性不育基因BnMS5d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BnMS5 基因在甘藍型油菜小孢子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的功能。這一研究為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創建甘藍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統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與基因資源。
  • Nature:首張人類表觀基因組圖譜繪製成功
    美國科學家14日公布首張人類表觀基因組圖譜。這一成果將對人類表觀遺傳學研究作出貢獻。表觀遺傳學被稱為基因、疾病和環境之間「迷失的橋梁」。美國薩克研究所(Salk)的研究人員利用功能強大的計算機和新技術繪製了兩種人類細胞的表觀基因組圖譜,它們分別為胚胎幹細胞和肺部纖維原細胞。
  • 項目文章|新技術助力表觀研究,染色體狀態圖譜一戰「稻」底
    但目前尚缺少水稻不同組織或不同品種中染色質狀態(chromatin states,CSs)的綜合性表觀基因組圖譜。繪製這些圖譜的一個瓶頸,在於檢測組蛋白修飾的ChIP-Seq技術在植物中效果較差。為了解決植物表觀研究這一痛點,華中農業大學李興旺教授和李國亮教授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適用於植物樣本的高效ChIP-Seq實驗方法(eChIP-Seq),並利用此技術和其他組學工具系統描繪了20個水稻品種的表觀基因組圖譜。這項成果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為水稻ENCODE計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泛基因組資料庫:找到油菜的「好基因」
    為何建設油菜泛基因組平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資料庫?油菜相關的多組學數據研究進展情況如何?《中國科學報》對此進行了採訪。「標準地圖」有盲區甘藍型油菜大約在7500年前由白菜和甘藍自然雜交形成,是非常「年輕」的多倍體植物。
  • 油菜的階段性發育是怎樣的,有什麼特徵,油菜有多少種類型
    油菜種類繁多,根據其植物學形態特徵可分為三類:(一)甘藍類型:甘藍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株高100~200釐米,莖有灰綠、藍綠、紅紫各色,蠟粉較厚。主根肥大,支根較多。葉藍綠色,葉片較厚,蠟粉厚。基葉有短卵圓形至長橢圓。葉緣具有缺刻,有1-5對琴狀缺刻。莖生葉有被針形柔長扯針形,沒有葉柄,葉基有耳狀,半抱莖而生。
  • 泛基因組資料庫:找到油菜的「好基因」—新聞—科學網
    今年初,華中農業大學一支科研隊伍公布了8個甘藍型油菜的高質量參考基因組。近日,他們在原有研究基礎上,通過整合1689份油菜的基因組及重測序數據,構建了首個油菜泛基因組和比較基因組生物信息平臺BnPIR。 有了這一平臺,研究人員可以更快捷、更方便地檢索和使用油菜泛基因組相關資源。為何建設油菜泛基因組平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資料庫?油菜相關的多組學數據研究進展情況如何?
  • 華中農業大學構建油菜泛基因組資料庫助力油菜遺傳育種研究進入泛...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生物信息團隊陳玲玲和楊慶勇課題組與廣西大學合作在植物學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線發表了題為「BnPIR: Brassica napus Pan-genome Information Resource for 1,689 accessions」的論文,構建了首個油菜泛基因組和比較基因組生物信息平臺
  • 綜述:水稻的表觀遺傳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圖譜
    近期,《國家科學評論》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曹曉風院士等人的綜述文章「Epigenetic regulation and epigenomic landscape in rice」,對近年來水稻表觀遺傳調控和表觀基因組圖譜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性的介紹。
  • 科學家解析油菜油脂合成的遺傳基礎—新聞—科學網
    甘藍型油菜是世界上第三大植物油來源,其產量約佔全球食用油產量的13%。
  • NIH啟動表觀基因組研究計劃
    NIH啟動表觀基因組研究計劃 來源:生物通 2007-11-21 15:44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利用由「路標計劃」(Roadmap
  •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破譯油菜基因組密碼 構建油菜基因轉錄資料庫
    湖北日報訊(記者孟靜、通訊員童超波、劉勝毅)8月28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獲悉,近日油料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相對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
  • 甘藍,混亂的蕓薹屬,之二
    說完了主要的甘藍品種群,還有個非常重要的旁支。話說野甘藍和野蕓薹在一起混了那麼久,不亂搞一下怎麼對得起蕓薹屬的血統?於是歐洲油菜 Brassica napus就此誕生了。一開始歐洲人是不太分蕓薹(或者蕪菁)和歐洲油菜的,只說它們一個根圓一個根長。
  • 油菜最怕什麼天氣
    油菜的前世今生  油菜栽培歷史十分悠久。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國家。從我國陝西省西安半坡社會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約有6000~7000年。
  • 我國科學家構建油菜功能基因資料庫
    記者從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獲悉,該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將有力支撐油菜功能基因的相關研究。該成果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植物》上。
  • 我科學家構建油菜功能基因資料庫
    記者30日從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獲悉,該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將有力支撐油菜功能基因的相關研究。該成果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植物》上。
  • 首個油菜基因轉錄資料庫構建成功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將有力支撐油菜功能基因的相關研究。該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植物學報》(The Plant Journal)。
  • 中國科研人員構建油菜基因轉錄資料庫
    新華社武漢8月2日電(記者侯文坤)記者日前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功能基因研究第一次有了相對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撐。該項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The Plant Journal》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