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全球第二家!「最靈敏」基因檢測技術在徐發布!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9月15日,小海龜科技基因檢測數字PCR徐州發布會暨聖極生產線建設在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啟動。

  小海龜科技數字PCR的發布,將突破基因檢測產業鏈最高壁壘,填補國內高端基因檢測技術空白,對我國分子診斷高端醫療器械及基因精準醫療產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是小海龜科技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向基因檢測產業鏈高端挺進的重要裡程碑;

  也是徐州經開區大力發展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加速向現代產業園區轉型的重大突破;

  更為全面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注入了新的動力。

  關於「PCR」:

  即生物學上的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種用於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可看作是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最大特點是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

  因此,無論是化石中的古生物、歷史人物的殘骸,還是幾十年前兇殺案中兇手所遺留的毛髮、皮膚或血液,只要能分離出一丁點的DNA,就能用PCR加以放大,進行比對。

  常被臨床應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腫瘤及遺傳病。

  (部分內容來源於百度百科)

  關於「數字PCR」:

  即Digital PCR(dPCR),它是一種核酸分子絕對定量技術。屬於最新一代PCR 技術,在生命科技裡、特別在基因檢測中極其重要。

  它是目前所有技術裡面最靈敏的,可以達到萬分之一以上,其他的技術一般最多做到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就已經不錯了。常被臨床用於單細胞分析、癌症早期診斷等。

  (部分內容來源於百度百科)

  關於「小海龜科技」

  上海小海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精準健康科技的創新,以基因檢測技術為核心,打造「測量生命的尺子」。

  公司3大核心產品線——半導體高通量基因測序儀、數字PCR、單細胞測序系統,是覆蓋精準醫療核心檢測需求的三駕馬車。

  小海龜科技是國內首家、全球第二家掌握半導體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的公司,小海龜科技數字PCR設備的上市,將打破美國的巨頭壟斷。

  關於「徐州聖極生產線」

  9 月15日上午,徐州聖極生產線項目在開發區啟動建設,標誌著小海龜科技基因檢測數字PCR(聚合酶鏈式反應)產品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該項目一期投資3億元,全部建成運營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2億元。 

  數字PCR是基因檢測技術領域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全球年增速超過50%,中國年增速超過90%。 

  項目概況 

  項目選址開發區半導體產業園。

  今年下半年:啟動國內首款半導體高通量基因測序系統建設;

  明年下半年:啟動國內首款單細胞測序系統建設。

  項目一期建成後,將擁有國內第一條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數字PCR儀器生產線、第一條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國產化數字PCR晶片與試劑盒生產線,成為國內名列前茅的基因檢測與分子診斷規模化生產基地。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新冠檢測產品列入WHO應急使用清單 國內首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華大基因新冠核酸檢測產品列入WHO應急使用清單,國內首家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300676)5月10日公告,其全資子公司BGIEuropeA/S(歐洲醫學)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於近日被列入為世界衛生組織
  • 國家發改委:我國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處於全球第一方陣—新聞—科學網
    國家發改委:我國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 《科學》:GOTI技術可靈敏檢測基因編輯是否脫靶
    《科學》:GOTI技術可靈敏檢測基因編輯是否脫靶 侯樹文,王春/科技日報 2019-03-01 07:32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未來國內市場...
    2017年年底,衛計委發布《感染性疾病相關個體化醫學分子檢測技術指南》、《個體化醫學檢測微陣列基因晶片技術規範》,規範精準醫療活動。2017年以來,在全球基因測序技術產品市場活躍,起先是Illumina推出NovaSeq系列測序儀,開啟了百元基因組時代;然後Foundation Medicine推出F1CDx,改變了目前一種檢測針對一種腫瘤治療藥物的格局。與此同時,國內企業在基因測序上遊市場也收穫不小。2017年7月,瀚海基因推出3代基因測序儀,是目前全球唯一用於臨床應用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
  • 我國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相關概念火爆
    消息面上,據報導,發改委10月10日批覆第二批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建設方案,河北、遼寧、江西、重慶、海南、青海等地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建設方案獲批。基因檢測概念股應聲大漲。國家發改委此前表示:我國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 2016年國內基因檢測公司估值排行榜
    公司目前已在亞太地區建成大通量基因測序中心,總部位於北京,在天津和美國設有實驗基地,並在香港,美國、英國和新加坡設有子公司或合資公司。其業務主要覆蓋科技服務、腫瘤基因檢測及遺傳檢測三大領域,其中科技服務業務在國內市場有較高佔有率。
  • 23魔方發布第四代基因檢測產品
    新一代的產品在檢測內容的豐富性和檢測準確度上都有大幅提升。  此次發布會以「生命的力量」為主題,著眼於通過技術升級迭代,使大眾能更好通過基因檢測來獲知生命的信息。23魔方CEO周坤介紹說,新一代的產品將V1.0版本的生物晶片升級到了V2.0版本,祖源分析增加到40個民族血統,遺傳檢測新增了ABO血型、蠶豆病等全新優質項目。
  • 全國第二家、全省首家!蘇州高新區「全球私人飛機5S店」來啦
    全國第二家、全省首家「全球私人飛機5S店」也來啦!  這架直升機和「全球私人飛機5S店」到底有多酷?  小新現在就帶你去位於高新區綜保區的蘇州捷德航空技術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蘇州捷德航空技術有限公司
  • 基因工程技術領跑者,全球領先的HPV疫苗管線,潛力巨大
    1、行業亮點(1)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基因工程疫苗技術平臺具備全球領先優勢。2、核心競爭力分析技術優勢、診斷產品、疫苗、研發創新優勢,產品優勢等方面看,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體外診斷試劑、體外診斷儀器與疫苗的研發,已經建立了酶聯免疫體外診斷試劑、生化體外診斷試劑、化學發光體外診斷試劑、核酸體外診斷試劑、質控品、診斷儀器、基因工程重組疫苗、完整病毒疫苗8大類產品的技術平臺。
  • 國外裁員頻發國內花式求生 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錢燒完了?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國外裁員頻發,國內「花式」求生 2020年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錢燒完了嗎?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今年2月,全球最大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Ancestry計劃面向全體員工裁員6%。
  • 華興資本發布《2019年全球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報告》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雪)近日,華興資本發布《2019年全球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報告》。據報告,2019年國內市場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的融資環境進一步趨緊,科創板IVD(體外診斷)細分領域表現亮眼。
  • 2020年全球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研判及趨勢分析
    隨著基因技術的進步,基因檢測被廣泛應用於醫療健康各環節,成為生物科學領域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主要發達經濟體相繼開展基因組計劃,注重產業的引導和培育;我國政策上逐步放開,市場滲透逐步提升,沿海發達地區和中部經濟強省已出現集群發展態勢。
  • 帕友看病不兜圈,華南首家帕金森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落戶廣州
    華南地區首家帕金森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暨中國帕金森病診療培訓基地近日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啟動,這是廣東省第一家、全國第五家帕金森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學科帶頭人徐評議教授表示,一站式診療中心將遵循統一診療指南、統一管理流程,提供國內領先的帕金森診療服務,將大大縮短診療過程,帕友看病不再兜兜轉轉。
  • 23魔方重磅發布第四代基因檢測產品 | 創始人兼CEO周坤:做消費級基因檢測的領跑者,感受生命的力量
    他說道,23魔方將基因檢測價格從999元直接降到499元,主要是由於檢測成本的下降了。在此基礎上,23魔方願意讓利給用戶,讓基因檢測能更快普及,因此不存在所謂「虧本銷售」或者「惡意競爭」說法。他還表示,而此次23魔方推出的第四代產品,更推出了333元一份的多人優惠價,也就是說一個三口之家花費999元就可以完成檢測。這也是目前全球消費級基因檢測中最具性價比的產品。
  • 「快訊」國內首家高通量測序技術創新應用示範中心揭牌,助推長三角測序一體化
    9月1日,解碼(上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解碼DNA」)和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智造」)舉行合作籤約儀式,並正式為國內首家「高通量測序技術創新應用示範中心」揭牌。該中心將基於全球最高日通量的基因測序儀DNBSEQ-T7等國產化測序平臺,面向長三角地區的高通量測序領域提供一體化服務。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基本原則確立 基因編輯概念龍頭一覽
    15日在美國華盛頓正式就人類基因編輯的科學技術、倫理與監管向全世界發布研究報告,並從基礎研究、體細胞、生殖細胞/胚胎基因編輯三方面提出相關原則。同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出臺報告,表示在嚴格的監管和風險評估下,基因編輯技術應可用於對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的編輯。受此消息刺激,當日美國首家上市基因編輯公司Editas股價大漲29%。  解讀: 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基因治療的應用及普及已是大勢所趨、隨著更深入的研究和發展,其商業價值不容小覷。
  • 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所謂天賦基因檢測絕不能做
    (原標題:專訪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所謂的「天賦」檢測絕不能做)隨著基因檢測越來越「熱」,其背後的硬體支持——基因測序儀,也漸成行業必爭之地。中科紫鑫、華因康、瀚海基因等多家企業近年都宣布成功自主研發國產基因測序儀,打破美國的技術壟斷。對此,國內基因測序領頭羊華大基因對澎湃新聞回應道:推出一款原型機是不夠的,希望行業儘快地推廣到量產和臨床應用上。
  • 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細分趨勢:62起融資、吸金超200億元,競爭向醫院院...
    值得一提的是,mNGS融資事件數量在2020年排名第三,院內病原感染診斷仍然是基因檢測十分火熱的應用領域。作為TOP10的頭部融資事件,華大智造、泛生子、燃石醫學、思路迪診斷、臻和科技等9家企業累計募資164.19億元等值人民幣,佔比79.7%,對應的技術平臺、伴隨診斷、疾病篩查、醫學轉化成為這一年最炙手可熱的基因檢測落地場景。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美國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
    據悉,基因測序儀GENETRON S5是國內首款獲批可應用於臨床的全新一代半導體高通量測序平臺,具有檢測快速、通量靈活、起始樣本量低、應用範圍廣等特點,極具針對性地解決了臨床應用中檢測周期長、通量難調整、起始樣本量不足、儀器應用範圍有限等難題。
  • 國內首個無創產前基因篩查技術標準發布
    原標題:國內首個無創產前基因篩查技術標準發布   11月28日,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NIPT團體標準——《基於孕婦外周血漿游離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