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資本發布《2019年全球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報告》

2020-11-23 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雪)近日,華興資本發布《2019年全球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報告》。據報告,2019年國內市場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的融資環境進一步趨緊,科創板IVD(體外診斷)細分領域表現亮眼。海外市場基因檢測行業出現多筆大額交易,分子診斷公司熱度較高,佔據了絕大部分行業資源。

  報告認為,目前多地地方政府已經出臺了允許採購進口醫療設備和試劑耗材的清單,預計我國醫療裝備在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將更進一步。然而,診斷行業受醫保控費方面的潛在影響不可忽視:部分省市開始實施體外診斷試劑的「兩票制」和帶量採購;終端醫療機構採取「以量換價」模式成為趨勢;IVD廠商和經銷商都將面臨考驗。

  私募融資方面,據華興資本統計,2019年我國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共發生私募融資交易65起,同比下降約18%,但總融資金額與2018年相比僅略有下降,為約12.5億美元。

  IPO市場,科創板體外診斷(IVD)行業表現亮眼。科創板開板半年以來,共有16家醫藥生物企業敲鑼開市,其中IVD的3家企業分別是熱景生物、普門科技和碩世生物,平均募資額達5.2億人民幣,成為了生物醫藥板塊最為熱門的細分領域之一。

  上市企業產品主要涉及心腦血管疾病、炎症感染、病原、女性生殖、癌症早篩等領域。這些公司未來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國產產品的進口替代和分級診療帶來的基層市場擴容。

  此外,東方基因、聖湘生物2家企業提交了上市申請,其中東方基因已於2020年2月初正式掛牌交易。

  併購交易市場,過去一年診斷行業發生了兩筆超過10億人民幣的重大併購交易。杭州下城國投以15億人民幣獲得潤達醫療20.02%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另一起則是九強生物與國藥投資共同收購了邁新生物。

  在海外市場中,2019年融資交易超過半數由基因檢測相關企業完成,並出現了多筆交易額超出3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額交易。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球診斷及基因檢測行業報告:頭部效應加劇,分子診斷異軍突起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華興資本」(ID:iChinaRenaissance),作者:華興醫療團隊,36氪經授權發布。 全球疫情升級下,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於這一長期關注並深耕的重要領域,華興醫療團隊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早春依然延續慣例,從生物醫藥、IVD及基因檢測、醫療器械到醫療服務、智慧醫療五大領域及資金端入手,力求全面描摹過去一年間全球醫療領域發展風向。
  • 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周報【Vol.149】
    「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周報」定期發布,專注從資本角度,解讀一周數據,提供最新行業觀察。 醫療與生命科技是華興資本多年來關注並深耕的領域,目前已為超過100個融資及併購項目擔任財務顧問。
  • 2020年全球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研判及趨勢分析
    未來行業併購重組仍是產業整合的主要手段,數據分析和多維度數據解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新的應用領域正在加快市場培育。   一、發展歷程   基因檢測產業是基於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等科學理論,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人體基因進行檢測與分析,將人類基因數據轉化為可為科學研究與醫療診斷提供科學參考的高技術行業。
  • 2019年全球生物醫藥報告:資本起落,創新為先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華興資本,作者華興醫療團隊,創業邦經授權轉載。全球疫情升級下,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2020年基因檢測行業能否有望回暖?
    2019年5月,華大智造完成中信、金石、松禾資本和東證資本提供的2億美元A輪融資,創下國內基因檢測領域今年的交易紀錄。一個月後,華大智造在歐洲人類遺傳學大會上發布了基自主測序技術DNBSEQ和stLF的「高清」組裝基因組解決方案及標準。將基因組測序真正帶入「全高清」時代。
  • 病理檢測與診斷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2016 年底國家衛計委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印發病理診斷中心基本標 準和管理規範(試行)的通知》,明確提出,病理診斷中心屬於單獨設置的醫療機構,鼓勵病 理診斷中心向連鎖化、集團化發展,並表示設置病理診斷中心等醫療機構對於實現區域醫療資 源共享,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推進分級診療具有重要作用。該政策的提出有利於病理 行業資源更有效地配置。
  •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核心摘要:行業部分:用戶規模:2019年,中國消費基因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20.7萬。其中,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滲透率約為1.1%。艾瑞預計2022年,消費基因檢測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070萬,其增長主要來自滲透率的提升。
  •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醫療健康資本市場》報告發布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浦發矽谷銀行」(ID:spdsvb),作者:浦發矽谷銀行,36氪經授權發布。下為報告精選內容,請點擊獲取完整報告。 中國的醫療健康風投市場持續刷新投資記錄,並於2019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健康市場。浦發矽谷銀行聯合矽谷銀行首次發布《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醫療健康資本市場》報告。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檢測試劑盒大賣,華大基因回應「月賺...
    從CF的致病基因分離到首款靶向它的藥物獲批用了23年的時間,而開發能夠治療絕大多數CF患者的藥物又花了7年的時間。求臻醫學獲數億元B輪融資 上海聯和領投求臻醫學近日宣布獲數億人民幣B輪融資,本次融資由上海聯和領投,和亞化醫跟投,弘暉資本、冪方資本、達泰資本等上輪投資方繼續跟投。求臻醫學此前曾於2018年完成了近億元的天使輪和A輪融資。
  • 臨床質譜檢測行業:診斷領域中的 另一個「基因測序」
    近期迪安診斷牽手國際質譜龍頭丹納赫子公司SCIEX,安圖生物發布新產品微生物質譜,質譜到底是什麼?主要應用在什麼領域?哪些企業將是優先布局者?哪些企業有望首先分享這個市場?本文作為市場首篇質譜行業報告,我們將和您一同探討這個市場的潛力。
  • 寫在華大、貝瑞上市之際--基因檢測行業深度報告
    2020年測序行業規模將超過120億美元,中國地區增速位居全球前列近年來基因測序行業發展迅速,隨著行業逐步成熟,2015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接近60億美元,2016年超過了60億美元,直逼70億美元,預計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超過12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7-19%。
  • 醫療行業體外診斷專題報告:全球微流控產品規模達99.8億美元(可下載)
    獲取《醫療行業體外診斷專題報告:微流控晶片,高精度+自動化的新藍海》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醫療健康 」,該報告編號為20bg0046。[研究報告內容摘要][微流控晶片優勢]1)高分析效率:在 PCR 檢驗領域,相比傳統的 PCR 檢驗,現有的微流控晶片能夠將診斷檢測過程縮短至最低 10-15分鐘;2)高精確度:矽制的確定性側向位移微流控晶片比之前公認的最精密的晶片粒子分離技術的分離孔徑要小 50倍,意味著檢測精度也將提高 50倍;3)集成化:採用微加工機技術,將所需要的微通道集成到一塊基板上面,並能夠形成微通道網絡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6期:全球首個血友病基因療法監管遇阻...
    《高通量測序儀標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國內首個醫療器械行業基因測序儀標準——《高通量測序儀標準》。其正式發布標誌著基因測序儀及基因測序技術在臨床應用將逐步邁入成熟階段,為行業規範發展和測序技術的廣泛應用奠定了有力基礎,同時利於更多基因測序技術和產品進入臨床應用,造福大眾。
  • 泛生子Q3財報解析:癌症基因檢測行業已呈現"燎原之勢"
    作為中國該賽道的代表企業,已在納斯達克完成該領域最大IPO的泛生子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財務報告。泛生子已打造了全面的產品及服務管線,覆蓋從癌症早篩到診斷及治療建議,再到監測及預後管理的癌症全周期,並與產業鏈上下遊合作夥伴積極拓展分子檢測技術的更多創新應用方向和場景。財報數據顯示,泛生子今年三季度的總收入為1.12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同期增長37.6%。
  • 新華社:最新報告顯示,我國基因行業正處在高速成長期
    編輯 | Barney  關鍵詞 | 基因行業報告圖上:新華社報導截圖(來源/新華社客戶端北京頻道)圖下:《2021基因行業藍皮書》封面(來源/基因慧)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記者李斌) 近日,由第三方研究機構基因慧研究院聯合14家機構編撰的《2021基因行業藍皮書
  • 分子診斷行業龍頭聖湘生物,駛入高質量增長快車道
    目前,公司已聚集國家級、省級行業領軍人才10餘名,研發技術人員佔比近40%,建立了高精度磁珠法、一步法、全自動統一樣本處理、POCT移動分子診斷、多重PCR、基因晶片、生物信息等一系列國際領先核心技術平臺,組建了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感染性疾病及腫瘤基因診斷技術國地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近10個,能快速研發各類重大疾病、突發疫情等相關分子診斷產品。
  • 基因測序行業專題報告——NGS引領測序行業黃金十年,納米孔突破...
    目前科學研究仍是基因測序的主流應用場景,脫胎於科研而反哺科研。由於 Sanger 測序技術和 NGS 在全球科研機構中極高的接受度,2019 年基因測序在科學研究板塊的應用佔據了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超過一半的份額。
  • 研報丨微流控分子診斷行業
    【前言】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全球公共衛生和經濟體系都產生了巨大衝擊,同時也讓以核酸檢測為代表的分子診斷技術快速普及。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現有的分子診斷行業存在較大未滿足需求,如檢測準確度/靈敏度不足導致假陽性/假陰性、檢測通量小和速度慢影響診斷和收治、自動化程度低導致人力緊張和交叉接觸感染等。
  • 腫瘤基因檢測行業進入深水區,未來行業巨頭即將浮出水面!
    鄭玉芬提及,基因檢測行業的發展前景足以對標網際網路行業。同為泛生子投資機構中金資本的董事總經理吳夏也表示,「我們看好泛生子所在的賽道,我們未來也將持續大力支持公司發展。」 無論基於市場教育,還是基於政策導向,亦或是基於技術發展,腫瘤基因檢測行業的發展潛力都非常巨大。
  • 生物晶片行業深度報告:中國生物晶片白皮書2019-2020
    (二)生物晶片專利發展趨勢 1、生物晶片熱度正高,全球專利公開(公告)數量呈現加速增長趨勢 從 2001-2019 年全球生物晶片相關專利公開(公告)數量來看,整體呈現增長趨勢,2019 年生物晶片專利公開(公告)數達 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