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作為"眾病之王",已成為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一殺手"。《2019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數據顯示,惡性腫瘤(癌症)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面對如此迫切的臨床需求,癌症精準醫療的概念正從陌生走向普及,而作為其發展主要推動力的基因科技也已從最初的極為陌生、不易觸及的定位,向"應檢盡檢"的基礎設施型技術逐漸過渡轉變。
在這樣一條與生命緊密相關的新興高科技賽道上,擁有新技術、新產品的優秀公司不斷湧現,吸引了眾多資本關注。作為中國該賽道的代表企業,已在納斯達克完成該領域最大IPO的泛生子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財務報告。泛生子已打造了全面的產品及服務管線,覆蓋從癌症早篩到診斷及治療建議,再到監測及預後管理的癌症全周期,並與產業鏈上下遊合作夥伴積極拓展分子檢測技術的更多創新應用方向和場景。財報數據顯示,泛生子今年三季度的總收入為1.12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同期增長37.6%。在新冠疫情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極大不確定性、很多企業都受到嚴重衝擊的情況下,泛生子卻實現了三個季度業績持續增長。
營收大幅提升的同時,泛生子毛利潤從2019年同期的3590萬元人民幣大幅增長93.7%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6960萬元人民幣(約合1020萬美元),幾乎翻倍,同時毛利率也從2019年同期的44.2%上升到62.2%,顯著提升18個百分點。在整體業績層面,泛生子的各項營收指標均大幅好於去年同期。
同期,泛生子的各項運營成本也更加合理。銷售費用同比下降7.9%,銷售費用與收入佔比則從2019年同期的80.8%,大幅下降27個百分點至54.1%。在第三季度,管理費用也從2019年第三季度的41.1%下降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29.0%;公司顯著加速在液體活檢創新技術方面的開發進度,這包括肝癌和結直腸癌早篩、實體瘤及血液腫瘤微小殘留病(MRD)檢測等;與此同時,公司在體外診斷試劑盒(IVD)方面的監管註冊工作進展順利,重磅產品包括大Panel檢測項目OncoPanScan和肺癌液體活檢伴隨診斷試劑盒。因此,研發費用從2019年同期的2080萬增加到3860萬元人民幣,大幅增長85.8%;
見微知著,我們通過一個代表性標杆企業的業績增速,不僅可看出國內癌症基因檢測的"藍海"屬性,還能看到該行業在不久的未來將要產生巨大價值的發展空間。
診斷與監測業務驅動技術普及,藥物研發服務及癌症早篩前景巨大
基因檢測是一項較為新興的科技領域,技術手段仍處於不斷地演進發展當中,但從其在癌症精準醫療中的應用場景來看,癌症患者的診斷與監測是其目前最為普及和成熟的應用領域。
同時,基因檢測在抗癌藥物研發服務以及癌症早篩業務領域也展現出不可替代的技術優勢,不僅是藥企研發抗腫瘤新藥及藥物伴隨診斷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手段,更是有望產生從根本上解決癌症問題的早篩服務和產品,無論從需求程度還是適用人群廣度,都預示著其巨大的市場前景。
越早發現癌症就越有"治癒"癌症的可能,這也是國家層面近年著力推進的發展方向,一旦實現大規模產業化應用,將減輕大量由晚期癌症患者就醫所導致的經濟和社會負擔。因此,基於基因檢測技術的癌症早篩產品的研發及其商業化,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炙手可熱的議題,眾多國內外公司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以期早日破局。
回過頭來看泛生子,其已完成診斷與監測、藥物研發和癌症早篩三大業務板塊的布局,而目前這三大業務領域並非齊頭並進,而是組成了企業短期、中期和長期發展動力的"三級火箭"。
從收入結構來看,診斷與監測業務是泛生子目前營收的主要支柱, 在診斷與監測領域,泛生子以全面的分子檢測服務和產品覆蓋中國前十大癌種中的八種,並依託"一步法"( 中國發明專利ZL 201710218529.4)等原研專利技術,在NGS、dPCR和qPCR三大技術平臺開發了全面的IVD產品組合,現已有7款儀器和試劑盒獲NMPA批准應用於臨床,另有7款產品正處於開發和臨床試驗驗證階段。
財報顯示,診斷和監測業務收入從2019年同期的7000萬元增長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10150萬元,增幅為45%。LDT服務(即臨床檢測服務)收入從2019年同期的6050萬元人民幣增長到7140萬元人民幣(1050萬美元),增幅為17.9%;IVD產品(即體外診斷產品)的銷售收入從2019年第三季度的950萬人民幣增長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3010萬人民幣(440萬美元),大幅增長約2.2倍。
相比癌症診斷與監測,儘管藥物研發服務和癌症早篩業務的盈收能力還沒有直接體現,但這兩項業務的長期價值已逐漸凸顯。
在藥物研發領域,泛生子目前已與阿斯利康、基石藥業、諾誠健華等國內外數十家知名藥企展開合作,在早期研發及藥靶篩選、臨床試驗檢測及患者入組、伴隨診斷註冊開發(CDx)及商業化等方面,依託全球布局的分子檢測服務平臺可為跨國藥企及國內藥企提供"優質""合規"的研發、檢測和報證一站式服務。今年第三季度,泛生子宣布與艾沐蒽籤訂全球獨家許可,加速血癌微小殘留病試劑盒的開發及商業化,將業務領域從實體腫瘤擴展到血液腫瘤。而後,泛生子與全球性臨床合同研究組織(CRO)締脈籤署戰略合作,為藥企提供開創性的"一站式"新藥研發服務及中美"雙報"服務。
在癌症早篩領域,泛生子率先在肝癌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發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HCCscreenTM已獲得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Breakthrough Device Designation),並憑藉原研技術Mutation CapsuleTM(可同時檢測cfDNA突變和甲基化),加入科技部主導的涉及肝癌、肺癌、消化道癌的多個癌種的國家重點專項,並已啟動數十萬人規模的前瞻性隊列研究。
泛生子的整體業務布局及各業務領域的表現,驗證了筆者對於癌症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的預期和判斷,不僅跑出一套可實現大幅盈利的商業模式,而且已成為當前中國癌症精準醫療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而放眼全球,以泛生子為代表的中國本土企業,在技術及商業化能力上並不遜色於國際頭部企業。
不再跟隨,中國癌症基因檢測行業有能力直道超車
本土企業通過內修技術創新和外練商業運營,並結合中國的市場特點和規模,逐漸打造出一套不同於歐美國家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模式。在相同領域,歐美科技創新企業的布局多趨向於單一技術路線或業務領域,很少有企業會進行藥品研發、早篩和診斷與監測的全方位業務。
拿美國癌症基因領域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企業來說,2013年上市的Foundation Medicine是最早將二代測序技術(NGS)應用到臨床腫瘤多基因檢測的公司之一,其服務和產品涵蓋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以及黑色素瘤等,但主要集中在診斷與監測業務領域。
而另外兩家明星企業Grail以及Exact Sciences的業務重心主要放在癌症早篩領域。Grail吸金能力無人能及,但目前仍無法拿出成熟產品投入市場。而Exact Sciences在最新的多中心、回顧性研究獲得的肝癌早篩檢測靈敏度僅為80%,特異性為90%,低於泛生子最新的前瞻性隊列研究數據(靈敏度92%、特異度93%),可以說泛生子在肝癌早篩領域的技術實力已經走在了全球肝癌早篩領域的最前沿。
總體而言,中國企業更注重多元化業務布局,這一現象源自於中國市場的獨有特點。據Frost & Sullivan的數據,中國的癌症發病率佔全球的23.7%,癌症死亡人數佔全球的26.7%。考慮到中國世界第一的人口基數、老齡化趨勢和潛在癌症風險人群,中國癌症精準醫療的市場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另一方面,中國的生物科技企業在國家政策鼓勵、資本市場扶持和市場前景的多重激勵下,企業的戰略和布局也往往更加活躍和積極。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