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基因測序儀市場迎來新入局者 泛生子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獲批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泛生子基因測序儀GENETRON S5(國械注準20193220820)獲批註冊證與準產批件。這意味著,國內基因測序儀市場迎來又一新入局者。泛生子方面表示,GENETRON S5獲批後可進入臨床開展高通量測序檢測實驗。

當前,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在腫瘤基因檢測、無創產前檢測(NIPT)、微生物檢測等領域都有著廣泛應用,圍繞該技術應運而生的產品和服務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

對於腫瘤基因檢測的臨床價值,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病理科副主任應建明認為,「從治療的規範化和有效性來講,每一個在基因層面上有機會得到治療方案指導的癌症患者,都需要做基因檢測,最理想就是高通量測序技術。」

泛生子CEO王思振在產品上市的活動上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透露,公司將基於GENETRON S5平臺,率先針對中國高發癌種開發檢測試劑盒。記者注意到,國內腫瘤基因檢測市場被認為潛在規模可達100億元,是目前行業內各企業重點爭奪的熱門領域。有專家提出,隨著整個基因檢測行業競爭加劇,相關從業方應當更加注重人員資質、硬體平臺、操作流程等方面的規範化。

國內腫瘤基因檢測市場將達百億

高通量測序技術,在部分文獻中被稱為「下一代(二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即NGS)。據應建明介紹,「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近幾年發展速度迅猛,但它對儀器平臺、實驗室水平和人員經驗等要求更高,並逐漸向全自動化和簡易化發展。」

目前,國內高通量測序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泛生子此次獲批的產品,系其與賽默飛世爾科技聯合開發,具有快速和通量靈活等特點。此外,國內主流的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還包括Illumina、華大智造等廠商產品,部分儀器能被應用於腫瘤基因檢測、無創產前檢測(NIPT)、微生物檢測的臨床應用領域。

此次獲批的泛生子基因測序儀 圖源:泛生子供圖

在上述高通量基因測序儀應用場景中,腫瘤基因檢測被認為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近年來,一系列抗腫瘤靶向藥、生物藥的上市,讓腫瘤治療手段不再只是傳統的手術和放化療。鯨準研究院研報預測,未來國內腫瘤基因檢測在用藥指導方面的潛在市場規模可達100億元。

而按照健康中國行動(2019年~2030年)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癌症五年生存率分別提高到43.3%和46.6%。中國胸外科肺癌聯盟主席、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認為,上述目標的實現亦離不開基因檢測行業與精準醫學。

應建明介紹,在腫瘤治療領域,從治療的規範化和有效性來講,每一個在基因層面上有機會得到治療方案指導的癌症患者,都需要做基因檢測,最理想的技術手段就是高通量測序。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病理科副主任應建明 圖片來源:泛生子供圖

在這一過程中,開發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腫瘤基因檢測試劑盒,也成為了各家企業競爭的關鍵。

泛生子成立已有六年,王思振表示,公司後續將在新獲準產批件的基因測序儀上,針對中國高發癌種開發一系列可在臨床應用的診斷試劑盒,其中首個試劑盒將針對肺癌。

專家:行業規範性標準尚需完善

近幾年,基因檢測逐漸被大眾熟知。在基因檢測行業已經邁入高通量測序技術時代,臨床需求不斷明確的形勢下,有專家表示,規範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的行標國標,應儘早出臺。

北京市臨床檢驗中心常務副主任王清濤認為,「做好檢驗工作,需要有方方面面的配合,包括臨床和企業」,而「加強質量管理、質量控制」則是讓好的技術與平臺發揮優勢的保障。

王清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臨床上應用,首先要結合病人實際情況明確檢驗項目,其次是取材和解讀都要規範。而在實驗室範疇,從業人員資質、硬體平臺、操作流程等方面也都要規範。

與此同時,因為行業相關標準尚未建立,大多數有基因檢測需求的消費者也面臨困擾。「裡面的專業術語太多」,一位肺癌患者家屬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所在城市醫院推薦的某品牌腫瘤基因檢測,在其帶著檢測報告更換醫院進行問診時,被醫生告知報告不夠詳細。

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介紹,2010年原衛生部發布了《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管理辦法》,基因檢測包括二代(高通量)測序,都在上述範疇裡來規範。「這屬於硬體,對應還有軟體,從樣本的採集、運送和保存,到實驗操作、質量控制和報告解讀,都要建立一整套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李金明表示。

對於基因組學研究和應用都在持續變化的過程,王思振認為,泛生子在推進技術創新的同時嚴格把關檢測質量,並積極與臨床專家、政府監管及法規制定者等多方攜手合力,共同制定和推進可落地、可促進行業持續發展的規範。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國產基因測序儀「異軍突起」
    該信息披露出本土企業已經走在基因測  序儀從「跟隨式創新」到「自主創新」質變的大道上,試圖打贏這場基因測序行業的「進口替代戰」  醫藥生物領域中基因測序技術被稱為未來十大改變人類的科技之一,具有很大的投資前景。作為尖端科技,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已經由實驗室研究演變到臨床使用,未來消費級基因測序市場也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 二代基因測序儀入駐火神山醫院 可指導疫苗研發
    據新浪財經了解,近日,泛生子基因接到來自火神山前線的需求,希望商請一臺泛生子基因GENETRON S5測序儀以及配套產品,以提高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效率和檢出率。這家腫瘤檢測公司此前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開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旗下產品GENETRON S5(國械注準20193220820)於2019年獲批註冊證與準產批件。
  • 新一代基因測序儀 為新冠診療插上精準的「翅膀」
    原標題:新一代基因測序儀 為新冠診療插上精準的「翅膀」   根據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通知》,病例確診除實時螢光RT-PCR檢測外,還可通過病毒的基因測序。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GE醫療、國產基因測序儀、復旦張江
    「聚焦:國產基因測序儀、DRG細分組方案、《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條例》」 國產基因測序儀的「進口替代站「正在踩下油門,顯現發展勢頭。在過去一個月裡,三家研發基因測序儀的創新企業獲得融資,且金額均過億。華大智造再拿下高額融資,以10億美元刷新基因檢測行業融資記錄。
  • 國產基因測序儀進擊,首個四代產品落地將如何攪動基因測序生態?
    在本文中,我們將嘗試從基因測序儀供給側視角,分析基因測序行業面臨的新變化。國產破局,生態構建才是硬核打法基因測序儀的採購方包括科研實驗室、獨立醫學檢驗所及醫療機構等。目前,基因測序儀因價格昂貴、操作複雜,中心化的第三方送檢是主要落地模式。
  • 這家企業研發出國內首款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特別是在判斷腫瘤和未知病原時能給醫護人員提供關鍵信息如今,一臺小巧便攜的儀器就可以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這臺儀器就是齊碳科技在今年9月發布的國內首款納米孔基因測序儀QNome-9604,同步還發布了配套的測序晶片QCell-3841和測序試劑盒Qeagen-8,後兩者是基因測序儀的核心組件。
  • 全球首個高通量基因測序儀標準發布!中檢院聯合華大智造等單位發起...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國內首個醫療器械行業基因測序儀標準——《高通量測序儀標準》,這也是全球首次針對基因測序儀設定標準,體現了我國在基因測序領域的前瞻性和先進性。據了解,新發布的《高通量測序儀標準》內容包括高通量測序儀的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標籤和使用說明書、包裝、運輸、貯存、參考文獻。其正式發布標誌著基因測序儀及基因測序技術在臨床應用將逐步邁入成熟階段,為行業規範發展和測序技術的廣泛應用奠定了有力基礎,同時利於更多基因測序技術和產品進入臨床應用,造福大眾。
  • 貝瑞基因測序儀獲批通用型平臺,NGS臨床應用大時代將到來
    「與研究相比,臨床應用對基因測序儀有著更高的要求。」 高揚解釋道,「由於臨床場景的特點,基因測序儀只有具備操作簡便、通量大、數據質量高、檢測成本低等優勢時,才可能被醫療機構大規模地採用,這也是為什麼市場上的基因測序儀很多,但真正被一線醫療機構所接受的卻寥寥無幾。」
  • 華大MGISEQ-T7基因測序儀有望打破歐美進口壟斷
    近日,華大集團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推出一款自主研發的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MGISEQ-T7,被業界評價為「超級生命計算機」。當下,Illumina和Thermo Fisher佔據了全球基因測序儀大部分市場,同時也是國內二代測序儀的主要採購源。雖然國產儀器在價格上有一定優勢,但是在市場上的佔有率卻不明顯。作為第二個可以實現臨床級二代測序儀量產的國家,我國測序市場必將迎來新的變化和契機,而本土自主創新將是打破壟斷的必經之路。
  • 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細分趨勢:62起融資、吸金超200億元,競爭向醫院院...
    2020年62起融資所處的階段6月中旬,國內兩家腫瘤NGS頭部廠商的燃石醫學和泛生子,一周內前後腳登陸美股,分別公開募集2.5億美元和2.6億美元資金,這是全球資本市場首次迎來以提供腫瘤NGS服務和產品為主營業務的標的
  • 四年潛心研究,兩種新生蛋白……這家企業研發出國內首款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堅持自主研發,打破技術壁壘2010年前後,國際基因測序巨頭的二代基因測序儀一經上市,就以高通量二代基因測序儀的出現加速了基因測序從高精尖的科研服務向臨床應用領域拓展的進程。此時,國內測序服務商通過獲得主流二代廠商的部分專利授權,合作開發的一批測序儀產品相繼獲批上市,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市場長期被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但這種模式讓國內企業無法獲得創新紅利,產品也缺少技術迭代的活力。
  • 華大砥礪奮進的五年,展示高通量測序儀BGISEQ-500
    【TechWeb報導】 11 月 22 日消息,「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近期在京開幕,華大基因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受邀參加,並向公眾展示了華大自主研發的桌面型高通量測序儀BGISEQ-500。
  • 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細分趨勢:62起融資、吸金超200億元 競爭向醫院院...
    2020年62起融資所處的階段6月中旬,國內兩家腫瘤NGS頭部廠商的燃石醫學和泛生子,一周內前後腳登陸美股,分別公開募集2.5億美元和2.6億美元資金,這是全球資本市場首次迎來以提供腫瘤NGS服務和產品為主營業務的標的。從上市後的表現來看,兩支股票都相對平穩,燃石醫學的股價走勢稍好於泛生子,曾一度接近市值翻倍。
  • 2016年中國基因測序儀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報告目錄第一章 基因測序儀產業概述 11.1 基因測序儀定義及分類 11.2 不同類型基因測序儀銷量份額 31.3 基因測序儀使用單位分布 51.4基因測序產業鏈結構 61.5 基因測序儀產業概述 7第二章 2016年上市基因測序儀新產品 8
  • 吸金超200億,醫院外風靡、醫院內艱難,基因檢測憑什麼?
    2020年62起融資所處的階段6月中旬,國內兩家腫瘤NGS頭部廠商的燃石醫學和泛生子,一周內前後腳登陸美股,分別公開募集2.5億美元和2.6億美元資金,這是全球資本市場首次迎來以提供腫瘤NGS服務和產品為主營業務的標的。從上市後的表現來看,兩支股票都相對平穩,燃石醫學的股價走勢稍好於泛生子,曾一度接近市值翻倍。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通量基因測序儀中標結果公布 Illumina中標
    3月2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通量基因測序儀採購項目應急採購談判公告發布,預算500萬元採購10套可攜式高通量基因測序儀。4月2日,中國政府採購網發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通量基因測序儀採購項目成交公告,Illumina iSeqTM100型可攜式高通量基因測序儀以49.88萬元的單價中標。
  • 國內領先!泛生子全新一代半導體技術桌面型NGS平臺上市
    近日,「泛開新篇,今創未來」—泛生子基因測序儀GENETRON S5(國械注準20193220820)(以下簡稱「GENETRON S5」)推介會及上市發布會分別於重慶和北京成功舉辦。在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王思振和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與會領導的介紹下,現場嘉賓共同見證了國內領先獲批可用於臨床的全新一代半導體技術桌面型高通量二代測序平臺的震撼發布。
  • 華大智造大額融資帶節奏,國產測序儀領域徹底火了!
    除了最激烈的NGS市場之外,三代、四代測序也隨著Illumina收購PacBIO的動作受到廣泛關注。最近獲得融資的齊碳科技,正是四代測序的先行者。 那麼一、二、三、四代測序究竟都是什麼?全球測序儀市場究竟有多大?目前還有哪些國內企業在進行國產測序儀方面的布局?目前獲批進入臨床的又有哪些?這些問題,我們將在本文中一一解答。
  • 汪建對話郭臺銘,華大基因為何讓富士康生產測序儀?
    國內的基因測序企業多以第三方測序服務供應商的模式布局中下遊,測序實驗室是中國基因市場的主要增長份額。如何提升基因產業的製造能力、市場競爭力?是本土眾多企業努力的方向。  3月2日,一篇題為「富士康將為華大基因批量生產儀器設備」的文章引起行業內人關注。一個是「基因測序巨頭」,一個是「晶片工廠」,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要「抱團合作」了,這將給中國基因產業帶來哪些變化呢?
  • 華大智造大額融資帶節奏,國產測序儀領域這下徹底火了!
    全球測序儀市場究竟有多大?目前還有哪些國內企業在進行國產測序儀方面的布局?目前獲批進入臨床的又有哪些?這些問題,我們將在本文中一一解答。一、二、三、四代測序,究竟都是什麼?目前的基因測序領域,根據核心測序原理的不同,將測序技術劃分為了四代。實際上這四代測序技術之間,並不存在技術上的好壞,更多的是按照出現的時間早晚被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