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基因測序儀 為新冠診療插上精準的「翅膀」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新一代基因測序儀 為新冠診療插上精準的「翅膀」

  根據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通知》,病例確診除實時螢光RT-PCR檢測外,還可通過病毒的基因測序。

  武漢火神山醫院一直在緊密跟蹤衛健委新冠診療方案,發掘PCR檢測以外的精準、快速病毒檢測與鑑定平臺。彼時,火神山醫院檢驗科已配備實時螢光RT-PCR檢測平臺,但基因測序平臺尚未就位。在經過一系列比較後,火神山醫院認為GENETRON S5(國械注準20193220820,以下簡稱GENETRON S5)可滿足需求,於是出具了相關商請函。

  很快,國內首款獲批可應用於臨床的新一代半導體高通量測序平臺(GENETRON S5)及配套產品被捐贈到火神山醫院。

  對新冠患者、合併感染人群進行更準更快的診斷

  目前,GENETRON S5作為火神山醫院唯一一臺二代基因測序儀器,可對新冠患者、合併感染人群進行更準更快的診斷。

  「GENETRON S5可用於病毒傳染路徑追蹤分析、監測病毒變異情況等臨床科研,指導新冠防治,比如預防措施制定、核酸試劑盒及疫苗研發、藥物研究等,它是現有PCR核酸檢測方法的有力補充,可針對弱陽性病毒患者進行更明確、快速的鑑別診斷,還可用於現存大量危重症病人合併感染的診斷,指導後續精準治療。」火神山醫院檢驗科主任夏欣一介紹。

  那麼,在火神山醫院中,GENETRON S5允許情況如何?

  「目前GENETRON S5運行良好,它的檢驗工作重點有幾項:首先是保證出院患者核酸檢測陰性的準確性,避免造成進一步感染情況發生;弱陽性的患者需要持續的觀察和檢測,如果能對他們有更精準的診斷,我們就有能力更高效運用醫療資源,救助更多新冠患者,GENETRON S5滿足了對受檢者進一步明確診斷的需求,非常適合醫院檢驗科醫生操作。」夏欣一說。

  夏欣一表示,同時,火神山醫院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儘可能救治患者,達到病亡率最低,危重症患者的有效診治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該類患者診治過程中往往存在合併感染的情況,比如存在多種病毒或細菌感染情況,傳統檢測方法通常耗時、費力,甚至有時會貽誤最佳治療時機,利用高通量測序系統開展宏基因組檢測,可以比較好的解決該問題。而基因測序儀GENETRON S5更快的測序速度,更靈活的檢測通量可以有效的提高院內檢測的能力和效率。

  「比如,依託新一代半導體測序技術,搭配 GENETRON Chef和我們的一步擴增技術,GENETRON S5平臺最快只需要2個自然日,就可以完成從樣本輸入到報告自動輸出,全流程手工操作不超過45分鐘,過程簡便,降低了對實驗室軟硬體和實驗人員的要求。基於此,GENETRON S5平臺解決了檢測周期長、操作繁瑣、人工易錯等問題,降低了時間和人力成本,提高了檢測效率。」捐贈GENETRON S5的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王思振介紹。

  記者獲悉,GENETRON S5是泛生子與賽默飛深度合作,於2019年11月國內獲批的首款可應用於臨床的新一代半導體高通量測序平臺,該平臺主要採用半導體測序原理,是目前全球最成熟的測序平臺之一。

  更全面、更精準指導後續治療方案的研發、迭代

  「就新冠防治而言,GENETRON S5可以輸出較為全面、龐大的臨床基因組數據,助力更全面、更精準指導後續治療方案的研發、迭代。」王思振介紹,除新冠檢測外,它也可為醫生和醫院提供更多研究方向的解決方案,可以覆蓋腫瘤基因檢測、遺傳病靶向測序、病原微生物檢測等研究方向,提供更短的檢測周期、更靈活的檢測通量。

  夏欣一說,對於未來的監測病毒變異、病毒傳染路徑等臨床科研,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具有獨特的優勢,它可以為臨床提供更多信息,來指導未來更有效的防治手段比如預防措施制定、核酸試劑盒及疫苗研發、藥物研究等。

  近日,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了兩個亞型。

  「GENETRON S5目前為火神山醫院所輸出的臨床數據是新鮮、有代表性的,這些真實的前端臨床數據,可用於國內外樣本對比、監測病毒變異、病毒傳染路徑等臨床科研,指導治療手段,比如預防措施制定、核酸試劑盒及疫苗研發、藥物研究等。」夏欣一說。

  「今年2月,我們人類8基因突變試劑盒(半導體測序法)獲批。基於GENETRON S5平臺,搭配泛生子專利一步擴增技術及8基因試劑盒,1.5小時即可完成建庫,從樣本接收到出具檢測報告最快2天內完成;可惠及更多患者,樣本起始量只需1-3張FFPE<腫瘤組織含量不少於20%>,緩解院內測序中樣本量不足的『尷尬』,提升靈敏度,實現更高檢出率;且更適合院內獨立開展——只需15分鐘人工操作,其餘流程均由儀器自動化完成,減少交叉汙染,易標準化,適合國內醫院獨立開展檢測實驗。」王思振介紹。

  在臨床實際應用中,醫生們總會遇到需要檢測的總樣本數量不固定的問題。「通量靈活,意味著醫生可以根據不同的檢測目的,不同的樣本數量,選擇通量合適的晶片進行檢測,解決了因樣本數量不足而造成的檢測周期延長或試劑成本浪費的問題,可實現即快速又經濟的完成檢測工作。而GENETRON S5平臺搭配5種不同通量規格的晶片,實現了『通量靈活』。」王思振說。

  FFPE樣本是病理實驗室開展NGS檢測的重要樣本類型。然而,由於FFPE樣本製作和貯存中存在很多問題,實驗人員提取的DNA通常存在總量少、質量差等問題,從而導致二代測序檢測無法正常進行。「相對於傳統的捕獲建庫技術,GENETRON S5 平臺搭配我們的一步擴增技術,只需20ngDNA(1-3張FFPE)的樣本起始量,就可以完成測序工作,解決了FFPE樣本量少、質量差、建庫易失敗等問題,拓展了受檢者範圍。同時,這樣也可以為後期復檢和其他檢測預留了更多患者樣本,幫助醫生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精準的個性化治療方案。」王思振表示。

(責編:趙竹青、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國內基因測序儀市場迎來新入局者 泛生子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獲批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近日,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泛生子基因測序儀GENETRON S5(國械注準20193220820)獲批註冊證與準產批件。這意味著,國內基因測序儀市場迎來又一新入局者。泛生子方面表示,GENETRON S5獲批後可進入臨床開展高通量測序檢測實驗。
  • 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開發商齊碳科技完成4000萬元新一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8月8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開發商齊碳科技宣布完成第三輪4000萬元人民幣融資,中關村協同創新基金、雅惠精準醫療基金領投,百度風投繼續跟投。齊碳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白淨衛,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新一代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的技術研發、設備採購及人員招募,計劃於2020年1月研發出最小可行化產品。齊碳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白淨衛2017年4月,齊碳科技完成3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合力投資,乾明投資,百度風投,華控基石基金。
  • 【圖集】基因測序儀全家福
    作為基因組學的核心技術,DNA測序技術是當下應用最廣泛的生命科學技術之一。基因測序儀不僅用於科研,也正在成為精準醫學的重要工具。基因測序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從1986年第一臺商用DNA測序儀的推出,到現在三代測序儀嶄露頭角,小編目前了解到的基因測序儀有55臺。本篇文章將重點梳理歷代DNA測序平臺,為行業相關從業人員理清思路。
  • 圖集|基因測序儀全家福
    作為基因組學的核心技術,DNA測序技術是當下應用最廣泛的生命科學技術之一。基因測序儀不僅用於科研,也正在成為精準醫學的重要工具。基因測序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從1986年第一臺商用DNA測序儀的推出,到現在三代測序儀嶄露頭角,小編目前了解到的基因測序儀有55臺。本篇文章將重點梳理歷代DNA測序平臺,為行業相關從業人員理清思路。
  • 二代基因測序儀入駐火神山醫院 可指導疫苗研發
    據悉,該基因測序儀目前已在火神山投入使用。已知的公開消息顯示,高通量測序技術,在部分文獻中被稱為「下一代(二代)測序技術」,部分儀器已被應用於腫瘤基因檢測、無創產前檢測等臨床應用領域。新浪財經:具體來說,該基因測序儀對新冠病毒的檢測和防治將有何等效用?
  • 賦能院內分子診斷,因美納新一代基因測序儀在滬完成首臺裝機
    採訪對象供圖日前,因美納宣布基於下一代測序技術(NGS)的NextSeq550Dx基因測序儀在國內上市。2020年10月,NextSeq550Dx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用於臨床人源樣本的人類DNA檢測診斷,成為因美納在中國第二款獲臨床應用批准的測序產品。
  • 瀚海基因推出第三代基因測序儀
    同時,從源頭帶動了深圳本地光學、精密機械、生物製劑等多個領域的發展,促進大數據、精準醫療和生物製藥企業的聚集,最終將撬動上千億的產業鏈。  成本銳降 功力大增  瀚海基因董事長、第三代基因測序儀研發團隊領頭人賀建奎教授指出,第三代基因測序儀能夠直接讀取最原始的DNA或RNA分子序列,降低臨床基因測序成本。
  • 首發丨賽納生物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自主研發新型基因測序儀
    賽納生物致力於開發基於螢光發生測序(Fluorogenic)和糾錯編碼(ECC)技術的新型基因測序儀,旨在以更低成本、更高準確率在NGS測序技術方面進行「升級」。過去10年,運用SBS合成測序方法的illumina處在行業風口,其主打的新一代測序技術(又稱「NGS」)因價格低、通量高的優勢,在基因測序行業掀起狂瀾。
  • 新突破!掌上測序儀首次完成人類全基因組測序
    最近,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Wellcome Trust人類遺傳學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Human Genetics)和在基因組分析領域領先的英國公司Genomics plc宣布,首次使用掌上納米孔測序儀完成了多個人類全基因組測序和分析。
  • 國產基因測序儀「異軍突起」
    在過去一個月,連續三家研發基因測序儀的創新企業獲得融資,總金額近百億。6月11日,新一代基因測序平臺研發商賽納生物再宣布完成數億元B  輪融資,股東不乏國家隊背景的身影。  1個月近百億熱錢湧入賽道是行業潛力的一個體現。在其背後,本土企業打破國外壟斷,搶奪基因測序儀藍海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華大打響「進口替代戰」第一槍  測序儀是基因檢測的必備設備。
  • 汪建對話郭臺銘,華大基因為何讓富士康生產測序儀?
    華大基因執行副總裁、華大智造執行總裁牟峰表示:「BGISEQ-50的誕生,標誌著我國已完全具備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測序技術和能力,將加速推動以基因科技為支撐的生命數位化建設。」  對此與富士康的合作,汪建說:「有了BGISEQ-50,將來人人都可以很輕鬆地知道自己的基因。未來,這個基因測序儀我們至少需要幾十萬臺,其市場規模不會小於手機。」
  • 量測序儀的問世,極大加速了人類對「生命天書」的破譯和解讀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說,近年來,在耗巨資併購美國一家測序儀公司並對其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後,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桌面高通量測序儀不僅問世,而且已量產,「儀器目前正在有關部門走審批程序,一旦批准,就可大規模投入應用。」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趙屹研究員認為,國產測序儀雖然取得了一些技術上的突破,但亟待商業化。
  • 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助力突破現代醫學瓶頸(圖)
    近年來,陳煒研究團隊發表論文超過60篇,已處於世界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前沿位置。圖為陳煒博士演示單分子基因測序儀的使用。「自2003年完成第一個人類基因組測序以來,基因測序技術及相關的醫學系統生物學研究突飛猛進。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提高了基因測序的速度,還大幅降低了成本。
  • 國產基因測序儀進擊,首個四代產品落地將如何攪動基因測序生態?
    在本文中,我們將嘗試從基因測序儀供給側視角,分析基因測序行業面臨的新變化。國產破局,生態構建才是硬核打法基因測序儀的採購方包括科研實驗室、獨立醫學檢驗所及醫療機構等。目前,基因測序儀因價格昂貴、操作複雜,中心化的第三方送檢是主要落地模式。
  • 最新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在深圳發布
    中新網廣東新聞10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一臺擁有超高通量的最新基因測序儀「MGISEQ—T7」,25日在深圳舉行的第十三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發布,該測序儀一天就可以完成60例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日產出數據高達6Tb,一年即可完成過去需要4到6年才能完成的十萬人級別的基因組測序,成為目前全球日生產能力最強的基因測序儀。
  • 全球首個高通量基因測序儀標準發布!中檢院聯合華大智造等單位發起...
    據了解,新發布的《高通量測序儀標準》內容包括高通量測序儀的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標籤和使用說明書、包裝、運輸、貯存、參考文獻。其正式發布標誌著基因測序儀及基因測序技術在臨床應用將逐步邁入成熟階段,為行業規範發展和測序技術的廣泛應用奠定了有力基礎,同時利於更多基因測序技術和產品進入臨床應用,造福大眾。
  • 羅島納米成功研發新一代固態納米孔測序儀,原理機在蘇州完成驗證
    一代測序精度高,但是成本高昂,無法大規模商業化。相對於一代測序,二代測序極大降低了測序成本,從而佔據了80%的DNA測序市場。然而二代測序存在讀長短,難以識別與大量疾病相關的結構變異,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三代測序以Pacbio為代表,又稱單分子測序,特點是讀長長,然而成本遠高於二代測序,缺乏市場空間。
  • 基因測序:一個比肩新能源的新故事
    2013年,Illumina曾兩度起訴美國測序儀廠商CG公司侵害其專利權,導致後者瀕臨破產,最終被華大基因以1.176億美元收購。2014年7月,在CG公司技術基礎上研發的BGISEQ-100、BGISEQ-1000基因測序儀器及配套試劑獲批,是我國首個基因測序儀。
  • 華大智造:「全球日生產能力最強」基因測序儀正式交付商用
    DNBSEQ-T7被稱為「全球日生產能力最強」的基因測序儀,首次亮相是在2018年第13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據華大智造介紹,該測序儀是首個4聯晶片的測序平臺、滿負荷PE150不超過24小時、日產數據量高達6T、1天最多可完成60例個人全基因組測序」等,堪稱「超級生命計算機」。
  • 瀚海基因發布全球最準三代基因測序儀,測序成本將降至一百美金
    賀建奎表示,這款測序儀在光學和生物製劑等領域取得關鍵性突破,能夠直接讀取最原始的DNA或RNA分子序列,降低臨床基因測序成本。目前基因測序設備及配套生物試劑基本上被國外企業壟斷,國內市場嚴重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此次研發成功第三代測序儀,不僅打破了國外的壟斷,而且憑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有望在全球市場佔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