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開發商齊碳科技完成4000萬元新一輪融資

2020-12-05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8月8日報導

獵雲網近日獲悉,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開發商齊碳科技宣布完成第三輪4000萬元人民幣融資,中關村協同創新基金、雅惠精準醫療基金領投,百度風投繼續跟投。

齊碳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白淨衛,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新一代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的技術研發、設備採購及人員招募,計劃於2020年1月研發出最小可行化產品。

齊碳科技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白淨衛

2017年4月,齊碳科技完成3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合力投資,乾明投資,百度風投,華控基石基金。

公開資料顯示,成都齊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9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白淨衛,北京大學化學系本科,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系博士,後在IBM、Illumina公司從事測序技術研發,擁有超過10年的微納器件基礎研究和商業團隊研發經驗,近六年來重點研究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已獲得授權美國專利8項,並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中國國家「」青年學者。

齊碳科技專注納米孔基因測序技術,自主研發快速、低成本、小型化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齊碳科技憑藉自主研發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曾獲得2018年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總決賽一等獎,現已開發出中國目前唯一的能夠穩定獲得測序信號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工程樣機,擁有讀長超長、實時測序、小型便捷、單次運行成本低、性價比高等優勢。

齊碳科技自主研發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

相關焦點

  • 36氪首發|納米孔測序成為基因測序藍海,「齊碳科技」完成 4000...
    36氪獲悉,齊碳科技宣布完成4000萬元的第三輪融資,領投方為中關村協同創新基金、雅惠精準醫療基金,百度風投繼續跟投。本輪資金將全部用於新一代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的技術研發,計劃於2020年1月研發出最小可行化產品。齊碳科技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屬於第四代測序技術。
  • 專題策劃|齊碳科技白淨衛、胡庚:打造基因測序界的獨角獸
    在IBM沃森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的白淨衛,在2013年加入了全球最大的第二代基因測序儀製造商Illumina,3年後,白淨衛回國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夥伴在成都成立了專注於納米孔基因測序儀研發的齊碳科技,並在北京組建了30多人的研發團隊,開啟了探索一條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基因測序儀的研發之路。
  • 23魔方完成4000萬元B輪融資 基因檢測漸成風口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8月2日消息,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宣布完成4000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漢王科技領投,雅惠醫療、豐厚資本、德商奇點跟投。此輪融資將被用於擴建檢測中心、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等方面。
  • 海普洛斯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已發起「萬人癌症基因測序計劃」
    5月16日,基因檢測公司海普洛斯宣布已經完成5000萬元的A輪融資,具體投資方暫未透露。 海普洛斯官網顯示,其全稱為深圳市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14年9月成立。成立之日,海普洛斯便入駐了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公司前身是於 2013 年 8 月在美國舊金山成立的 Haplox Genomics, LLC.
  • 國產基因測序儀進擊,首個四代產品落地將如何攪動基因測序生態?
    齊碳科技成立於2016年9月,創始團隊具備蛋白工程、流體晶片、電信號採集處理等跨學科綜合背景,他們採用納米孔基因測序技術,自主開發快速、低成本、小型化的第四代基因測序儀和配套試劑。據了解,QNome-9604是齊碳科技團隊潛心研發4年所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其功能和穩定性仍在快速優化迭代中。
  • 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助力突破現代醫學瓶頸(圖)
    近年來,陳煒研究團隊發表論文超過60篇,已處於世界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前沿位置。圖為陳煒博士演示單分子基因測序儀的使用。「自2003年完成第一個人類基因組測序以來,基因測序技術及相關的醫學系統生物學研究突飛猛進。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提高了基因測序的速度,還大幅降低了成本。
  • 研究:新一代測序技術開闢古基因研究新競技場
    原標題:「老骨頭」的新生命——新一代測序技術開闢古基因研究新競技場   通過這根在西伯利亞她學會了如何用複雜的下一代DNA測序技術檢測古老的人體組織樣本。   「後來我回到美國,把這項技術教給了ASU的所有研究生。」她說。這項精準的、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微生物測序技術讓她取得了一項驚人的發現:新世界(即南、北美洲及其附近島嶼)的古結核病有可能來自於海洋哺乳動物。   Harkins的經歷和古遺傳學研究領域的開拓者Svante P?覿?覿bo可謂異曲同工。
  • 瞄準萬億級基因檢測市場,「羅島」研發第四代固態納米孔測序技術
    過去十年間,基因檢測技術已經給社會帶來突飛猛進的變化 —— 以華大基因與貝瑞和康為典型的無創產前診斷技術,幫助中國家庭孕育出更加健康的生命;以燃石醫學為代表的腫瘤基因檢測,讓人們在重大疾病初期及時「掃雷」。這項前沿科技,獲益於大幅下降的成本,正加速普及。
  • 合成生物學企業藍晶微生物完成4000萬元A輪融資
    11月15日消息,合成生物學企業藍晶微生物完成 4000 萬元 A 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中關村發展啟航基金、中關村發展前沿基金和深圳前海母基金,原股東峰瑞資本繼續跟投,探針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至此,成立於 2016 年的藍晶微生物已完成了累計數千萬元的多輪融資,擁有了國內外產業界獨有的基因元件技術平臺,該平臺面向醫療、環保和消費領域的分子和材料創新需求可輻射千億美元規模的全球市場。
  • 基因測序行業專題報告——NGS引領測序行業黃金十年,納米孔突破...
    2020 年迄今為止基因測序領域最大的一輪融資是向中國測序設備製造商華大智造投資的 10 億美元,主要投資方為 IDG Capital、CPE 和 GoldStone Investment 等,該輪融資使華大智造獲得了 40 億美元的獨角獸估值。
  • 躋身「準獨角獸」陣列,Aibee完成新一輪融資 | 股權投資周報
    躋身「準獨角獸」陣列, Aibee完成新一輪融資 12月5日,人工智慧整體解決方案企業Aibee宣布完成A1輪7400萬美元融資。成立兩年,Aibee累計融資超1.7億美元,躋身「準獨角獸」陣列。【好買點評】據Aibee創始人兼CEO林元慶博士介紹,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公司團隊擴張,業務發展推進和商業落地加速。本輪融資後,Aibee將與新一輪投資方在戰略和資源層面深度合作,通過線下數位化手段,深入賦能升級垂直行業,加速「精準零售」戰略全面落地。
  • 萬眾一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
    打開APP 萬眾一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 MEMS 發表於 2021-01-09 10:36:11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
  • ...公司「摩象科技」完成數千萬元融資;零跑科技將完成25億元A輪融資
    以下為本周值得關注的投融資事件:「零跑科技」將完成25億元A輪融資,紅杉資本參投;達觀數據宣布完成1.6億元B輪融資,晨山資本領投;小米生態鏈公司「摩象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民營衛星銀河航天完成A+輪融資,估值超30億元;嘰裡呱啦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
  • 希伯倫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非公開定向增發
    溫州2019年12月9日 /美通社/ -- 希伯倫科技有限公司(「希伯倫科技」或「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HEBT)宣布於2019年12月09日以新股發行形式完成逾650萬美元(折合約人民幣5000萬元)的新一輪定向增發融資,共計新發行105萬股普通股,發行價格為每股6.21美元
  • 解放軍總醫院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的「試管嬰兒」誕生
    據新華網10月8日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姚元慶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三年的研究探索,開發出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的植入前胚胎遺傳學檢測技術,並順利完成臨床轉化。採用這項創新技術,一位「試管嬰兒」反覆胚胎移植失敗的婦女成功受孕,並於2014年9月30日誕下一名健康女嬰。相關研究成果已在《遺傳學與基因組學雜誌》上發表。
  • 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宣布完成A輪2000萬元融資
    23魔方今日宣布獲得2000萬員A輪融資,由雅惠醫療領投,漢王啟創跟投。23魔方曾於2015年4月獲豐厚資本天使輪融資;2016年1月獲奇點資本、豐厚資本Pre-A輪融資,加上本輪融資,23魔方已經完成近4000萬元融資。23魔方CEO周坤透露,公司於2015年3月註冊成立,目標是數據化生命,讓基因檢測面向消費大眾。周坤說到,「大家不要把基因檢測想的很遙遠,其實在家裡不用出門就可以完成基因檢測,因為我們只需要你的2ml唾液,僅此而已」。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北大發現新冠病毒存在兩個主要譜系...
    試管嬰兒PGS產品研發商貝康醫療完成1.5億人民幣C輪融資試管嬰兒PGS產品研發商貝康醫療完成C輪1.5億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聚明創投據了解,貝康醫療是一家試管嬰兒PGS產品研發商,致力於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輔助生殖領域的研發和臨床應用,專注於胚胎植入前染色體病檢測技術的研發、銷售和服務工作,主要產品包括BaseCGD?孕前常見遺傳病檢測、BaseIGD?不孕不育基因檢測、BasePGS?胚胎植入前染色體病篩查等。
  • 印度生物科技公司String Bio完成新一輪融資
    專注印度網際網路市場據外媒VCCircle消息,印度生物科技公司String Bio Pvt.Ltd.宣布完成了一筆新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印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和法國風險投資公司Seventure Partners,但該公司沒有對外披露本輪融資的具體金額。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投資方還包括Ankur Capital,本土家禽公司Srinivasa Hatcheries,以及班加羅爾信息和生物技術創業基金。
  • 空中成像技術開發商「東超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近日,空中成像技術開發商「東超科技」完成585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安徽省量子基金、中企金嶺、贏初資本、弘博資本、合肥新經濟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本輪資金用途主要是核心技術、材料的更新迭代,產品的應用推廣以及市場拓展和產線升級。公司此前曾獲得合肥高新投資集團的天使輪投資,中科創星的Pre-A輪融資。「東超科技」成立於2018年,專注於空中成像技術和材料的研發。公司的核心創始團隊成員均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董事長韓東成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碩士,CEO範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論物理學碩士。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百奧賽圖完成D+輪融資;藥監局發布《高通量測序...
    瞄準膠囊式內窺鏡研發,「資福醫療」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清普生物完成近5000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9月14日獲悉,南京清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5000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天使股東贏迪資本繼續參與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現有項目的IND申報及早期臨床研究,進一步擴大團隊規模,豐富研發管線,加速產品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