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總醫院單基因遺傳疾病新生兒出生缺陷幹預取得新進步
2016年2月16日9時17分和9時19分,解放軍總醫院手術室先後傳來雙胞胎新生兒的啼哭聲,北京的一對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楓糖尿病基因攜帶的正常夫婦,歷時5年之久,4次妊娠,終於迎來了他們家庭中一對正常的寶寶。
-
胚胎診斷助試管嬰兒「逃脫」楓糖尿病遺傳
-
幹預遺傳基因缺陷 誕生健康雙胎嬰兒
原標題:幹預遺傳基因缺陷 誕生健康雙胎嬰兒 [導讀] 我國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楓糖尿病基因健康雙胎試管嬰兒,日前在解放軍總醫院出生。 幹預遺傳基因缺陷 誕生健康雙胎嬰兒 楓糖尿病單基因遺傳出生缺陷產前診斷及幹預取得新突破 ■最新發現與創新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羅國金 周紅輝)我國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楓糖尿病基因健康雙胎試管嬰兒,日前在解放軍總醫院出生。根據新生兒出生時靜脈血檢測3月1日回報結果,新生兒不攜帶致病突變基因。
-
同濟大學聯合解放軍總醫院開發幹細胞新技術 從尿液中分離細胞再生...
全世界的科學家們一直在開發基於成體幹細胞(前體細胞)移植的腎臟再生醫學新技術,希望利用先進的細胞治療技術帶來新的突破。近日,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與解放軍總醫院腎臟病醫學部陳香美院士、蔡廣研教授團隊合作,在《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Cell)期刊上在線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RNA-Seq analysis identified kidney progenitorcells from human urine」的論文。
-
經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的試管嬰兒在無錫誕生
新華社南京3月16日專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6日從江蘇無錫婦幼保健院獲悉,一例經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的試管嬰兒近日在該院生殖中心健康誕生,標誌我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技術已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無錫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常務副主任蔡立義說,與傳統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相比,此次的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技術對樣本提取手段進行革新,把從胚胎上提取細胞的活檢形式改革成從培養液中提取DNA的檢測形式。這使移植前篩查從有創向無創邁出歷史性一步,保護了胚胎樣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也更有助於該類篩查進一步普及應用,造福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
亞太眼科學會人工角膜學組在解放軍總醫院成立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羅國金、張琳琳、陳兵)亞太眼科學會人工角膜學組成立大會日前在解放軍總醫院舉行。同期,角膜移植和人工角膜技術學習班也在這個院舉辦。他介紹,解放軍總醫院眼科在國內開展人工角膜移植工作時間最早、醫治病人例數最多、醫治效果最好,「此次大會能在這裡舉行,是名至實歸。」
-
下一代測序技術臨床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
自DNA雙螺旋結構解析開始,人們在探究健康與疾病基因組複雜性與差異性上付出巨大努力,測序通量限制和高昂成本成為人們深入分析基因組的首要障礙,2005年推出高通量測序技術初步解決了這個問題,人類基因組測序成本迅速下降,由此產生一個新名詞:下一代測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
新一代測序技術連接古今人類關係
新一代測序(NGS)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它的出現使得科研工作者能夠以較少的經費,測取數以百萬計的短DNA序列數來進行各方面的研究應用,這其中既包括對古生物的全基因組測序。 7月24日,science雜誌上的一篇短評「Newlifeforoldbones」揭示了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在古生物DNA檢測中的應用。
-
1、2、3和4代試管嬰兒一代比一代更好嗎?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想法:試管嬰兒的一二三代,必定像蘋果手機一樣,創新迭代,一代更比一代強啊?還真不是!問了一圈醫生大咖,才弄明白第1、2、3和4代試管嬰兒的區別!在1978年,英國科學家通過一代技術,成功誕生了世界首例試管嬰兒。儘管受精卵是在體外形成,但卵子和精子仍然是「自由戀愛」、「自由結合」。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最初是針對輸卵管阻塞導致不孕女性設計的。輸卵管阻塞的女性因為輸卵管不通,所以精子和卵子難以結合,導致自然受孕,用試管代替輸卵管,因此形象地比喻為試管嬰兒。
-
江蘇無錫:接受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的試管嬰兒誕生
江蘇無錫:接受無創胚胎染色體篩查的試管嬰兒誕生 2016-03-14 19:52: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下一代測序(NGS),中國市場對新技術具有極大包容性——訪安捷倫副...
我們正在邁進一個人類健康科技蓬勃發展的大好時代,新技術的誕生掀起了精準醫療的革命。下一代測序(NGS)技術使科學家能夠快速、低成本地對整個基因組進行「測序」,使醫生能夠更早、更有效且以更低的成本發現和治療疾病。
-
下一代測序技術,掀開遺傳病診斷的新篇章
近日,測序中國對話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分子診斷實驗室主任王劍,共同探討了下一代測序技術為遺傳病診斷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邁入遺傳病診斷的新時代測序中國:王劍教授,您好!隨著分子檢測技術的高速發展,遺傳性疾病的診療迎來了新的機遇。您能否介紹一下目前遺傳病診斷的常用方法?下一代測序技術在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
美國試管嬰兒:NGS技術應用於第三代試管嬰兒
美國試管嬰兒:NGS技術應用於第三代試管嬰兒 時間: 2017-01-12 15:2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第三代試管嬰兒,尤其是美國試管嬰兒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三代試管嬰兒的標誌性技術是胚胎染色體篩查,這項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已經由最初的DNA測序法(Sanger法)到如今的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
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卵子,試管嬰兒,精子,缺失...
原標題: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據《勞動報》報導: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在英國出生,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已出生試管嬰兒500萬例以上。昨天,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輔助生殖醫學科滕曉明研究團隊發布一項重大科研成果:通過基因測序,該院成功誕生世界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
-
讓微生物無處遁形「下一代測序技術」發力食品檢測
本報訊 (記者羅晨)近日,在北京京協和醫院學術會堂舉辦的第22期「刊媒惠」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科技讓醫學更神奇」專場上,北京協和醫院博士黃晶晶在「下一代測序技術——讓微生物無處遁形」主題推介中,介紹了「下一代測序技術」在食源性疾病暴發中食品汙染源檢測的應用。
-
Illumina、Juno等技術巨頭為啥同時下注單細胞測序?
然而,一直到現在,各種疾病檢測和診斷還是基於一塊組織或者一管血液,根本就沒有顧及各種細胞之間的差異性。 現在的基因測序更是存在這種弊病。取一塊組織提取總DNA,然後測序分析。實際上,這種測序過程得到是個平均結果,並沒有反應身體的實際情況,那些含量較少的變異基本都被「平均掉了」。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付小兵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代表頒獎,並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
-
研究:新一代測序技術開闢古基因研究新競技場
原標題:「老骨頭」的新生命——新一代測序技術開闢古基因研究新競技場 通過這根在西伯利亞她學會了如何用複雜的下一代DNA測序技術檢測古老的人體組織樣本。 「後來我回到美國,把這項技術教給了ASU的所有研究生。」她說。這項精準的、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微生物測序技術讓她取得了一項驚人的發現:新世界(即南、北美洲及其附近島嶼)的古結核病有可能來自於海洋哺乳動物。 Harkins的經歷和古遺傳學研究領域的開拓者Svante P?覿?覿bo可謂異曲同工。
-
肥水流了外人田 CBMG收購解放軍總醫院CAR-T免疫療法
2月9日,美國生物製藥公司Cellular Biomedicine(CBMG)公布收購了中國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的CAR-T細胞療法,這項收購包括CD19、CD20、CD30、以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重組表達載體等免疫技術,已有的臨床I/II期結果、相關專利的所有權、以及生產技術。
-
測序原理-------一代測序、二代測序、三代測序
第一代測序技術-Sanger法測序今天我們從第一代測序出發,來看一下測序歷史上有什麼重要事件發生。一代測序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有Sanger首先發明,他也是歷史上一生中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基本原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