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mina、Juno等技術巨頭為啥同時下注單細胞測序?

2020-11-27 儀器信息網

  2016年頭兩個月,有一項技術受到了異乎尋常的關注。先後有多家生物技術公司將觸手伸到在這一技術領域,包括測序巨頭Illumina、CAR-T治療巨頭Juno、測序黑馬10X Genomics、以及業務大而全的華大基因。

  它們關注的這項技術叫單細胞測序。單細胞測序往簡單了說就是對人體的單個細胞測序。

  早在160年前,德國著名醫學家、科學家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就認為,疾病不是某種器官整體的病變導致的,單個細胞才是疾病的基本單位。然而,一直到現在,各種疾病檢測和診斷還是基於一塊組織或者一管血液,根本就沒有顧及各種細胞之間的差異性。

  現在的基因測序更是存在這種弊病。取一塊組織提取總DNA,然後測序分析。實際上,這種測序過程得到是個平均結果,並沒有反應身體的實際情況,那些含量較少的變異基本都被「平均掉了」。

  單細胞測序能做的就是,把病變組織的所有細胞全都測一遍,這樣一來,就可以全面掌握疾病的信息,甚至可以預測疾病的發展動向。這就是單細胞測序的使用價值。

  在大概了解單細胞測序之後,再來看看這些生物技術巨頭打算拿這項技術做什麼。

  Illumina攜手Bio-Rad進軍單細胞測序

  2016年1月11日是西曆的「小光棍節」,就在這一天,Illumina和Bio-Rad宣布合作開發一項單細胞測序流程。

  本次合作中雙方優勢互補,利用Bio-Rad一流的微滴分液技術和Illumina領先的NGS(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技術,開發出一款可以分析單個細胞遺傳信息的新技術。

  目前合作雙方沒有公布具體的合作細節,具體的解決方案將在2016年底或者2017年初公布。

  實際上Illumina與Bio-Rad的合作更多的是希望將困難重重,費時又昂貴的單細胞測序技術提升到一個新臺階,使科研人員在認識人體發育和疾病發生上取得新的突破。

  Juno為掌握單細胞測序收購AbVitro

  還是在西曆的「小光棍節」這一天,「不甘寂寞」的Juno宣布收購了AbVitro,理由是Juno看中了AbVitro世界領先的單細胞測序平臺。

  我們都知道Juno現在是CAR-T免疫治療領域的一哥,它為什麼想要掌握單細胞測序技術呢?Juno認為,裝備了AbVitro世界領先的單細胞測序之後,它的CAR-T免疫療法就可以稱霸天下了。

  傳統的細胞免疫治療在尋找結合靶點時也會忽略掉那些含量很低的靶點,然而最終可能就是這些被「平均掉」、「覆蓋掉」的靶點,成為癌症復發轉移的關鍵,正所謂「此消彼長」。

  Juno打算利用AbVitro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儘可能多的分析癌細胞上的靶點。從理論上講,如果可以找到癌細胞所有的靶點,免疫療法就可以幹掉所有的癌細胞,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癌症的復發轉移。這就是Juno的野心。

  10X Genomics推出單細胞測序新產品

  2月11日,基因測序領域的黑馬10X Genomics宣布推出旗艦級測序新品Chromium,Chromium最為耀眼的功能是可以實現單細胞測序。Chromium是10X Genomics為大型專業實驗室打造的一款測序設備,定價為12.5萬美元,目前已經開始接受預定,預計7月底發貨。

  實際上早在2月9日,10x Genomics就跟Qiagen和Illumina達成了合作意向。Chromium平臺正是10x Genomics與Qiagen先進技術結合的產物。

  華大基因獲得一項單細胞基因組分析美國專利

  1月19日,美國專利局公布了華大基因申請的一項單細胞基因組分析技術專利,專利號為9238840。

  早在2012年,華大基因在就在單基因測序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當年3月份,華大在一期《細胞》雜誌上同時刊登兩篇單細胞測序的研究成果。華大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了一種分析單細胞基因組的新方法,並將這種方法用於癌症的異質性研究。為從單核苷酸水平深入研究癌症發生、發展機制及其診斷、治療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並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

  從上述公司對待單細胞測序的態度中,我們可以看出,單細胞測序將促進我們對人體發育以及疾病生成的認識。這無疑將進一步提升未來疾病治療的精確度。

  單細胞測序——精準醫療的入場券

  從1660年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發明顯微鏡以來,人類才對微觀世界有了認識。直到1850年,德國醫生Rudolf Virchow才將單細胞異常與疾病建立起聯繫(1)。然而,由於種種技術手段的制約,這種聯繫在隨後的160多年間,並沒有被有效的利用起來。

  直到2005年,NGS技術的出現,單細胞測序技術才應運而生。2009年,現任北京大學研究員的湯富酬完成了世界首例單細胞RNA測序,兩年後,冷泉港的Navin完成了世界首例單細胞DNA測序。湯和Navin等的研究直接促成了單細胞測序技術的誕生,在2013年單細胞測序技術全面爆發,被《科學》雜誌評選為「2013年最具發展前景的六大科學項目之一」;2014年初,又被《自然方法》評為「2013年度技術」(2)。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生物動力光學成像中心(Biodynamic Optical Imaging Center,BIOPIC)主任謝曉亮認為,從生物學和醫學的角度講,有四個問題需要單細胞測序解決(3):1)有些非常珍貴的研究材料數量非常少,例如卵細胞和循環腫瘤細胞(CTC);2)有些細胞基因組差異非常大,例如精子;3)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細胞在分裂中會發生變異,所以組成同一個器官的細胞基因也存在差異;4)同一個病變組織中的細胞存在異質性,例如癌組織的異質性是癌症復發轉移的主要原因。

  隨著人們逐漸意識到單細胞研究對認識人自身以及疾病的重要性,單細胞測序技術的誕生恰逢其時。目前單細胞測序已經廣泛用於微生物學、神經學、人體發育、免疫、癌症、輔助生殖等領域的研究。其中癌症與輔助生殖研究已經用於臨床。

  在癌症診治的臨床應用中,利用單細胞測序分析癌組織遺傳物質的變化可以更加準確的診斷癌症發生的原因,為治療提供更加精準的靶點信息。同時,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分析血液中罕見的CTC遺傳信息的變化,可以有效監測腫瘤的變化。

  在輔助生殖的臨床應用中,結合了單細胞測序技術的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和胚胎植入前基因篩查(preimplantation genomic screening,PGS),可以有效的避免試管嬰兒的出生缺陷。我國在這一領域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公認的最先進的單細胞測序技術為哈佛大學謝曉亮團隊研發的MALBAC(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技術。MALBAC技術由億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引入中國。2014年9月19日,世界首例經MALBAC單細胞測序技術完成的單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篩查的試管嬰兒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誕生。截止目前已經有數個家庭受益與這一技術。

  據北京大學報導,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認為,謝曉亮的MALBAC技術能夠改變整個生物醫學,其對未來精準醫學的發展和應用的貢獻是不可限量的。

  實際上,單細胞測序是對精準醫療的一次縱深。這也是近期生物技術公司在該領域動作密集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單細胞測序技術原理
    單細胞測序技術自2009年問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評為年度技術以來,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科研領域。 2015年以來,10X Genomics、Drop-seq、Micro-well、Split-seq等技術的出現,徹底降低了單細胞測序的成本門檻。
  • 《陳巍學基因》筆記①illumina測序化學原理
    ,理論上無廣告illumina NGS 測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中文可譯為下一代/第二代測序技術。而 illumina 公司是當今二代測序的巨鱷,其測序技術原理是用可逆終止子和螢光標記的 dNTP 來做邊合成、邊測序[1]的工作。🔎本期節目主要介紹的就是 illumina 公司 NGS 技術的生化原理。
  • 深扒測序巨鱷Illumina發家史
    2017年,在35屆摩根醫療健康大會上,伴隨著illumina新一代測序系統NovaSeq發布,人類基因測序成本將邁入100美元時代。人們不禁為這個基因行業中的翹楚嘖嘖稱讚。近日,小編也查找了一些與該公司相關的資料,下面將一起分享給大家。
  • 《陳巍學基因》筆記(11)單細胞RNA測序
    作為一種單細胞測序方案,它在轉錄本的序列覆蓋度上有所改善。基因組的完整覆蓋實現了選擇性轉錄本異構體和 SNV 的檢測。原理起始引物。經過 illumina 公司實驗[2],對於 1 個細胞,也就是 10pg 總 RNA 的 RNA 進行建庫測序,RPKM 為 10 的這些基因,有 60%是被測序測到的;對 RPKM 為 100 的基因,有 90%可以被測序測到。而且被測到的機率,波動很小。
  • 單細胞基因測序市場分析
    ,目前單細胞基因組學逐漸由二代基因測序技術接棒。  和qPCR在90年代的發展一樣,目前所有的刺激因素(高度的科研興趣,生物醫藥巨頭公司的關注等)正在解鎖這個市場,單細胞基因測序行業正面臨引爆點。WGA)/ 全轉錄組擴增 (Whole Transcriptome Amplification,WTA):單細胞測序的難點  2.2.1 主要的三種全基因組擴增技術,各有優勢  由於在單細胞中的DNA和RNA的數量非常小(幾個pg),用傳統的測序儀無法檢測,所以科學家們必須首先對這些分子進行擴增,同時儘量的減少錯誤。
  •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該五篇文章幾乎都是同時發表,表明該領域的競爭激烈,同時也說明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植物研究應用中已經成熟,期待未來更多的植物組織細胞的測序,為解決植物如何從胚發育成全株提供更多的信息! 什麼是高通量單細胞RNA測序技術?
  • 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求同存異,追本溯源
    2011年,《Nature Methods》將單細胞測序列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術之一;2013年,《Science》將單細胞測序列為年度最值得關注的六大領域榜首。近年來單細胞全基因測序不斷發展的技術方法和在各領域的研究成果也屢屢登上"NCS"的榮譽殿堂。仿佛一夜之間,單細胞全基因組檢測技術就成了生物醫藥研究人員的新寵。
  • Illumina與Bio-Rad聯合發布單細胞基因組測序解決方案,使複雜疾病...
    該綜合解決方案是單細胞分析的第一個新一代測序(NGS)工作流程,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組織功能、病情進展和治療反應方面深入探查個體細胞的協同作用。與以往任務艱巨且昂貴費時的流程不同,該解決方案能夠對數以千計的個體細胞進行高通量測序。單細胞測序廣泛用於人類發展與疾病研究中,能在該解決方案發布以後獲益良多。
  • 單細胞RNA測序技術的研究進展
    單細胞RNA測序已成為解剖細胞異質性並將組織分解成細胞類型和/或細胞狀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這為從頭發現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單細胞轉錄組圖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可揭示複雜的細胞事件並加深我們對生物系統的了解。在本綜述中,簡要簡紹了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及相關應用。我們預計單細胞RNA測序在生物學中的作用將日益增強,在提供空間信息和與細胞形態的方面將進一步提高。將來,能夠更好地應用於科研領域。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 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作者:Carrie單細胞測序技術基因測序在體外診斷市場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單細胞測序技術自2009年問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評為年度技術以來,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科研領域。
  • 單細胞測序技術「遍地開花」,精準醫療「如虎添翼」!
    乾貨 | 靠譜 | 實用   基因測序在體外診斷市場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單細胞測序技術自2009年問世,2013年被Nature Methods評為年度技術以來,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科研領域。2015年以來,10X Genomics、Drop-seq、Micro-well、Split-seq等技術的出現,徹底降低了單細胞測序的成本門檻。自此,單細胞測序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基礎科研和臨床研究。 單細胞測序是從單個細胞水平對基因組和轉錄組進行的研究。
  • 「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迅速,實現產業化還要多久?
    單細胞樣品經捕獲分離獲得活性單細胞,隨後將活性單細胞遺傳信息擴增,建立測序文庫,最後使用Illumina測序系統對單細胞文庫進行測序,並進行遺傳物質的生信分析。目前,國內單細胞測序企業大部分集中在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設備、試劑、微流控晶片的開發,並積極探索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測序相關技術。
  • 免費領取 |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市面罕見的單細胞技術書籍
    前陣子,小編發現了一篇單細胞測序的文章,看到之後震驚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只有這些:細胞培養、單細胞製備、單細胞測序、質量控制、技術驗證,而且只獲得了單細胞測序數據就結束了據統計,單細胞測序相關文章的單月平均影響因子達到了20.4!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而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的文章已經發表很多了,現在再不應用就趕不上熱度了! 為響應熱潮,滿足同學們的需求,解螺旋和聯川生物一起給大家送出這本《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實體書。
  • Natera與illumina達成專利和解協議
    Natera與illumina的子公司Verinata Health均為業內領先的採用NGS技術進行生殖生育健康檢測的服務商,但Natera目前所有的檢測服務均基於illumina的測序平臺開展,這讓其在雙方的博弈中一直處於相對弱勢。
  • 科學網—發明簡易高效單細胞分選與測序對接技術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
  • 【盤點】單細胞測序研究進展一覽
    而應用而生的就是單細胞測序技術,該技術是指DNA研究中涉及測序單細胞微生物相對簡單的基因組,更大更複雜的人類細胞基因組。而隨著測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破譯來自單細胞的30億鹼基的基因組並對逐個細胞進行序列比較已經開始變為現實。單細胞測序技術可謂是科技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
  • 單細胞RNA測序簡介
    這不僅是因為技術上的困難,還因為細胞是不斷變化、不斷適應的。因此,基因的表達就像薛丁格貓一樣,很難把握,但非常有趣。這就是單細胞RNA測序的來源。在這個轉錄組和基因組測序的時代,我們有一些很好的技術來真正觀察發生了什麼。RNA測序是這些偉大的技術之一,通過將RNA轉化為cDNA,我們可以量化、發現和配置RNA。
  • 【綜述】盤點單細胞測序研究——續篇
    為此,他們開發了一種測序方法,可同時分析單個細胞中的拷貝數變異,甲基化和基因表達-該方法將單細胞測序數據與來自染色體構象,表觀遺傳數據和腫瘤細胞其他特徵的信息結合在一起。 2018.11.28 單細胞測序揭示了為什麼特定細胞類型會形成癌症 一項稱為單細胞RNA測序的革命性新技術使研究人員能夠研究單個細胞中的基因表達,從而消除了汙染的細胞樣品和取平均值的問題。
  • 國產基因測序儀進擊,首個四代產品落地將如何攪動基因測序生態?
    很長時間以來,基因測序儀市場一直處於少數幾家海外巨頭壟斷之下。而華大智造自主開發的二代基因測序儀上市攻城略地後,這種狀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人們開始思考在進口和國產基因測序儀之間如何抉擇的問題。實際上,國產測序儀反攻的號角在多年前就已經吹響。這一點,從國產測序儀逐漸分化出技術收購、貼牌合作、獨立研發三種開發模式便可窺見一二。
  • 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專利布局中的「中國力量」—新聞—科學網
    高通量單細胞基因測序技術是一項在單細胞水平對全基因組進行擴增與測序的新技術。有關研究顯示,該技術對於篩選新冠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具有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