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總醫院單基因遺傳疾病新生兒出生缺陷幹預取得新進步
2016年2月16日9時17分和9時19分,解放軍總醫院手術室先後傳來雙胞胎新生兒的啼哭聲,北京的一對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楓糖尿病基因攜帶的正常夫婦,歷時5年之久,4次妊娠,終於迎來了他們家庭中一對正常的寶寶。
-
胚胎診斷助試管嬰兒「逃脫」楓糖尿病遺傳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人類需要「基因改造的嬰兒」麼?
科幻題材影視劇中基因技術定製和改造人類的案例竟然成真了。 11月26日,人民網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起跑線" 會越來越早嗎?
在科幻作家筆下,人造人,基因人,仿生人等早已多次出現,也在不斷思考人類進化殿堂的哲學問題;讓人始料不及不及的是,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的情節很快在現實中出現,而且出現在中國。銀翼殺手2049 的劇照來自深圳的賀建奎團隊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極體活檢PGD阻斷馬德隆畸形致病基因 誕生健康寶寶
人民網上海9月21日電 (龔莎)近日,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再獲喜訊,一例通過PGD(胚胎植入前診斷)技術阻斷Leri-Weill軟骨發育不良遺傳的健康嬰兒順利誕生這個健康寶寶的問世再次證明了第三代試管嬰兒在阻斷致病基因傳遞和疾病幹預上的不斷進步和偉大前景。 2016年,邱女士(化名)帶著希望來到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就診,要求進行SHOX基因變異的家系驗證,開始了她通過PGD技術阻斷家族疾病願望的新篇章。邱女士飽受一種疾病的困擾,很早以前她就被確診患有馬德隆畸形。
-
交大Bio-X研究院賀林院士在2016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諮詢分會發表主題...
然而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遺傳諮詢師這個職業,目前遺傳諮詢都是有普通臨床大夫兼任,他們沒有遺傳知識背景,也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在美國、加拿大早已有完整的遺傳諮詢師培訓體系。沒有健康中國,就沒有強大中國,在我國建立遺傳諮詢師職業已成當務之急。
-
楓糖尿病出生缺陷產前診斷獲突破
原標題:楓糖尿病出生缺陷產前診斷獲突破 日前,解放軍總醫院手術室傳來雙胞胎新生兒的啼哭聲,北京的一對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楓糖尿病基因攜帶的正常夫婦,歷時5年,4次妊娠,終於迎來了他們家庭中一對正常的寶寶。這是我國出生的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楓糖尿病基因健康雙胎試管嬰兒。
-
遺傳病幹預不等於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事件是利用CRISPR技術對人類受精卵的CCR5基因進行了敲除,並將胚胎移入子宮、產生一對基因編輯的嬰兒。他們取出卵子和精子,精液經過洗滌後,人為在顯微鏡下挑選一個精子同時包含能進行基因編輯的材料(Cas9 蛋白和sgRNA)一同注入卵子中,完成受精過程的同時對精子和卵子的基因組進行編輯。
-
中國誕生世界首個基因編輯嬰兒背後:瓜很多!鍋還沒落地
——阿爾蒂烏斯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基因編輯科學家Fyodor Urnov2015年,中山大學生命學院的黃軍就教授在人類胚胎中首次使用基因編輯技術,修復了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缺陷。這一成果引起科學界廣泛震動,也促使中英美三國科學家在華盛頓舉行了第一屆國際基因編輯峰會,重點討論基因編輯帶來的倫理問題。
-
愛耳日:60%的耳聾與遺傳基因有關 康碼呼籲重視出生缺陷預防
60%的耳聾與遺傳基因有關 導致耳聾的主要因素有兩種:遺傳基因和外界環境。經聽力障礙病因學研究顯示,全球範圍內約60%的耳聾患者與遺傳基因有關。並且,我國耳聾基因攜帶人群非常龐大,正常人群中耳聾基因的攜帶率約為4%至6%。北京301醫院聾病分子診斷中心曾在全國28個省市做過10880例耳聾基因檢測,發現每100名聽力正常人中,就有6人攜帶了耳聾突變基因。
-
人類首次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帶來的是希望還是恐懼?
11月26日,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女孩近日在中國健康誕生。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消息一經公布引起巨大震動。
-
「同心抗疫,護佑新生」——預防出生缺陷日科普知識
數據顯示,每30秒就有一個缺陷兒誕生,我國每年新增約90萬例出生缺陷患兒、功能或代謝異常,常導致出生胎兒死亡、嬰兒死亡或先天殘疾,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
「基因編輯嬰兒」讓世界譁然,這位科學家的底線在哪裡?
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的前一天,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爆網絡,驚動全球。這兩天,「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目前,所有涉事方均已澄清和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的主要負責人)關係。事件經過: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姐妹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嬰兒「致命」缺陷曝光
周一(6月3日),《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的一項通過超過40萬人的樣本分析的研究發現,攜帶兩個CCR5基因突變拷貝的個體死亡率會增加21%。當時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為了對抗HIV就導入了兩個CCR5基因突變拷貝。
-
改基因超級嬰兒中國誕生!可免疫愛滋病 上百科學家聯名抗議:後果不...
這部遺作中,霍金預計,人類本世紀就能發現通過改造基因提高智力的技術。 但霍金擔心,一旦出現基因改造而成的「超人」,「沒得到改造的人類」可能無法競爭,逐漸絕跡,或者變得「不重要」,人類會展開「自我設計」的競爭。 先不說「超人」,如果嬰兒一誕生就能對某種疾病免疫,也是不得了。但誰也沒想到,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
華大醫學完成嬰兒乳白色血樣檢測 致病基因突變終確認
2014年11月11日,兩例乳白色血液嬰兒的基因檢測結果已經確認,華大醫學在兩位患兒的LPL基因上找到了相關已知致病突變,且這兩個突變分別遺傳自父親和母親。10月31日,當兩例乳白色嬰兒血液及其家庭成員的血液樣本從上海新華醫院送到華大基因深圳總部,所有的目光都聚焦至此,等待基因技術破解這又一令常規醫學束手無策的罕見病。
-
俄羅斯版賀建奎:還會有新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嗎?
兩名經過基因編輯的女嬰Lulu和Nana已經誕生,她們的基因編輯結果並不如預期;而且,還有另一位參與者已經懷孕。按照賀建奎在會議上的說法,如果順利,今年裡又有一個新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 東方IC一年過去,賀建奎從公眾視野裡消失了,但關於基因編輯嬰兒的爭論從未停止
-
湖南179種罕見病患者已能健康生育 出生健康嬰兒2380個
是否能夠健康生育?這天,作為我國生殖遺傳醫學領域的翹楚,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舉行系列科普活動,其中公布了醫院歷年來罕見病接診量前十排行榜,地中海貧血、假肥大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DMD)、成人多囊腎(ADPKD)佔據前三名。
-
中國誕生首個基因編輯嬰兒!122名科學家聯名譴責...
本文原標題:《中國誕生首個基因編輯嬰兒!122名科學家聯名譴責:車上沒剎車,你敢去開嗎?》01/全球第一例基因編輯嬰兒/11月26日,來自中國科研界的一條新聞,註定要轟動全世界: 我們中國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基因編輯嬰兒終於「健康」誕生。 什麼叫做基因編輯嬰兒?就是指她們的一個基因經過人為修改,從而可以抵抗某些疾病。賀建奎教授這次所「產生」的雙胞胎,是一對天生就能抵抗愛滋病的嬰兒。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這種技術的影響極其深遠,從改變老鼠皮毛的顏色到設計不傳播瘧疾的蚊子和抗蟲害作物,再到修正鐮狀細胞性貧血等各類遺傳疾病等等。中國一直處在CRISPR研究的最前沿。2014年,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成功創造出定向突變的基因工程猴,這是有記錄以來首次在非人類靈長目動物身上成功使用此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