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生子CEO王思振:「聰明的企業」,一定有持續進化的能力|特別策劃

2020-12-04 騰訊網

人類何時才能攻克癌症?

這幾乎是21世紀科學發展中,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關注的最重要的課題。

今天的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曾經就是腦動脈瘤患者,以及癌症身故患者的父親。他說,臨近政治生涯的終章,才發現能讓兩黨團結起來的,竟然是攻克癌症的願望。

他還說,「攻克癌症需要兩樣東西:協作和科技。」因此拜登主推建立了美國癌症基因通用資料庫,併到處演講告訴人們:「對待癌症應該主動出擊,如果早就知道(癌症)會發生,就可以提前做最好的打算和預測。」

基因,一切生命的遺傳因子,衍生於達爾文提出的「泛生論」(theory of pangenesis),又由遺傳學家德弗裡斯所創造的"泛生子"(pangene)一詞縮短而成的。

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正有一家試圖以基因科技力量,對抗癌症進行全周期管理的創新企業,叫做「泛生子」。

這家企業剛剛在今年6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創下了當時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癌症精準醫學公司上市記錄,隨後又在9月獲得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為其重要項目——肝癌早篩產品在美國的審批上市及後續商業化發展打下基礎,再次創下中國業內首家獲得者的突破。

近日,《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專訪了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及執行長王思振,他擁有豐富的跨學科創業經驗和企業管理能力,對基因科技具體如何幫助人類攻克癌症難題、一家「聰明的企業」怎樣通過學習保持不斷進化的能力、以及個人如何兩次抓住時代風口、跨界創業的經驗故事等作一一分享。

基因技術:

給癌症攻堅裝上精準的定位器

癌症,談之色變的眾病之王。

根據WHO最新發布的《2020全球癌症報告》,僅2018年一年,全世界就有1810萬人被查出患上癌症,近1000萬人死於癌症。更驚人的是,據報告預測,在未來 20 年中,全球癌症例數可能會增加 60%。

人類對抗癌症,就像在黑夜中掙扎反擊一樣,難以定位,沒有方法和武器精確狙中。

但已知條件是,癌症即「基因病」,「所有的癌症均來源於基因突變,不同的基因突變會增加人體罹患惡性腫瘤的風險。」

因此,從基因這一癌症產生的根源入手,成為科學家們努力探尋癌症「解藥」的方向。

「基因組學及分子診斷技術,就是癌症精準醫療的基礎,幫助醫生獲得目標獵物的具體信息、並鎖定位置,以精準狙擊,理論上在生命不同時期都有可能阻斷並打敗癌症。」王思振說,這就是基因技術對於癌症防控的意義,也是泛生子的將科研成果付諸商業應用的宏圖。

所謂「癌症全周期」,就是從風險評估、早期篩查到診斷、治療指導,再到監測及預後管理的全部過程。

據此,泛生子將業務板塊分為診斷與監測、癌症早篩和藥物研發服務三大方面。其中,診斷與監測已發展相對成熟,也成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一方面,泛生子通過實驗室幫助醫院做檢測服務,提供檢測分析報告,為醫生治療病人提供指導,與全國500多家醫院開展了合作。相關產品線已覆蓋中國前10大癌種中的8種,兼顧組織檢測及液體活檢。

另一方面,泛生子也提供體外診斷(IVD)產品。目前,泛生子擁有國內業界獲批數量最多的IVD產品,已經有七款儀器和試劑盒獲批應用於臨床,尤其在NGS技術平臺更擁有覆蓋高、中、低通量的靈活全面的產品組合。此外,另有7款產品已進入開發和臨床試驗驗證階段。

「雖然現階段的營收來源主要是診斷與監測業務,但當早篩業務能夠實現大規模應用後,帶來的市場規模可能比前者要高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王思振談到,「現在泛生子所做的事情,就是在癌症全周期的每一個發展節點上,布下癌症基因組學的種子,希望它將來能長成一片森林,幫助人類對抗癌症,保護人類的生命健康,這就是我們最基本的發展策略。」

「聰明的企業」:

一定有持續進化的能力

一周前,泛生子與特斯拉、英偉達、騰訊等,共同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度「50家聰明公司」(TR50)。

這個聽起來似乎很「有趣」的榜單,卻以對未來科技力量的洞察性而著稱。如2010年就曾上榜的特斯拉(Tesla)、2012年上榜的SpaceX,當時還不具名氣,如今在全球已分別成為新能源汽車和商業航天領域的領跑者。

泛生子的上榜原因是,在「科技創新」及「商業運營」兩個維度上的突出表現。

技術方面,其基於二代基因測序(NGS)技術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在今年9月獲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基於原研技術Mutation Capsule的肝癌早篩產品HCCscreenTM正在4500名澳抗陽性患者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進行驗證。源自其中297名患者的初步數據顯示,HCCscreen實現了92%的靈敏度、93%的特異性和35%的陽性預測值。而在此297名患者的初步數據結果中,按照腫瘤大小分類,12名肝癌患者中有10名的腫瘤小於5釐米,其中有7名患者的腫瘤小於3釐米,HCCscreenTM成功地將全部小於3cm的腫瘤檢測到,以上檢測指標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而肝癌如在早期階段就能被發現,治癒率可以達到90%以上。

商業維度,「過去三年,泛生子收入的平均增速是79%,基本是行業的2倍左右。在2019年,我們的收入突破了3億人民幣,整個行業僅有三家公司達到這樣的收入規模。」王思振談到。

不過,在王思振的心中,「聰明」二字的真正要義不止於此,其根本也從來都不是一般所說的「天生聰慧」、「善於經營」等,而是「具備通過學習而持續進化的能力。」

在這裡,他用了「進化」,而非「成長」,因為進化的涵義是——跨越式的成長,有質的變化。

這短短14個字,也成為他在這家基因科技企業中,選擇夥伴、管理團隊的第一判斷標準。

「當我身處一個場合之中,發現自己是所有人裡最不懂的那一個,我就會瞬間興奮起來,因為又有的學了!」對於合作夥伴和員工,他也希望對方如此。

作為企業第一管理人,這位「學霸」CEO從內心深處迸發的對於學習的灼熱渴望和堅定驚人的行動力,也為泛生子打上了十足的個人烙印。

在泛生子內部,記錄著公司大大小小每一次的成長成就。

例如,自第一次參加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NCCL)的室間質評至今,連續五年以滿分通過;全面搭建「人機料法環」的質控體系,自行遵循國內外可借鑑的標準,始終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獨創「一步法」建庫專利技術,大大降低樣本需求量、降低樣本間交叉汙染的風險,開發出一套適用於醫院院內獨立運行的簡單、快速、低成本的腫瘤NGS檢測解決方案……

這些點滴榮譽,就像一張張階段測試的「成績單」,幫助企業堅定信心,穩步發展。

「你可以把一個創業的公司理解為新的生命體,就像一個人的成長就是一個複雜的生命體逐漸成熟的過程。」王思振說,所謂的「聰明」,就是首先自身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加的優秀,其次當這種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為別人帶來值得學習的東西,保持自己的創新型和先進性。

做行業的拓荒者:

完成從0到1的跨越

拜登在為攻克癌症大聲疾呼時,曾引用甘迺迪登月演講中的一句話:「unwilling to postpone」,不願推遲。

作為曾經飽受癌症摧殘的患者及患者家屬,他說,「今天能做到的事,我一天都不要等。」

王思振的過去並非如此。

他畢業於經濟學相關專業,此前曾從事網際網路通訊和金融工作數十年。但生命科學專業,曾經是他在大學時最想填報的志願。

因此,在7年前完成第一次創業的他,重拾年少興趣,在生物醫藥領域通過早期投資一些項目開始學習。而當國際癌症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向他提出創立基因科技公司的想法時,他心中的火花被瞬間引燃,那一刻他決定「一天都不要等了」。

閉上眼睛暢想一下,假設十幾、二十年之後,人們可以通過大規模普及的基因科學技術,提早對癌症進行篩查、預判、診斷,並精準進行個性化的治療和康復。而自己將成為這項事業的切實推動者,甚至有可能是引領者,那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事情。

親身下場穿過槍林彈雨,遠比站在場外投資更來得痛快刺激。

「這時候我發現,雖然是不同的行業,但這和我第一次創業相比,其實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為行業後世的顛覆性發展打下基石。」王思振說。

2003年,感受到網際網路發展的巨潮,王思振在美國創辦網際網路通訊公司iTalkBB,後來被263通信集團以數億美元收購。

「當時我們做的網絡語音通訊技術應用,後來被認為是現代網際網路技術的奠基石。而在今天,也可以講,基因組學技術,就是未來現代醫學的奠基石。」王思振興奮地說,「我們在做大量的癌症領域研究,短短幾年時間裡面,大部分人已經接受了對癌症的診斷和治療,如果離開基因組學或者是分子診斷,這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再過幾年,經過行業的整體發展,回頭來看這一點會更加明確。」

目前,泛生子建立了龐大的基因組資料庫,擁有中美雙研發中心,兩家通過ISO體系認證的醫療器械生產基地和5家分別位於北京(CAP、CLIA雙認證)、上海、杭州、重慶和廣州的醫學檢驗實驗室。公司團隊規模也已擴大到800人左右。

其今年6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時,合計募資約2.6億美元 (綠鞋前)。「我們不是全球範圍內行業裡規模最大的公司,但已創下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癌症精準醫學公司上市記錄。可以想像下,再給泛生子5年、10年的時間,我們會有多大的潛力?」王思振自信地談到。

他說,自己和團隊都堅信,未來基因科技一定會成為大健康產業的底層支撐技術,就像人工智慧將成為各個領域的底層技術一樣。

而在那之前,泛生子願意做行業的「拓荒者」,努力探索甚至帶領癌症精準醫療行業完成從0到1的跨越。

尹莉娜 | 文

內容來源:泛生子

相關焦點

  • 泛生子CEO王思振:「聰明的企業」,一定有持續進化的能力 | 特別策劃
    基因,一切生命的遺傳因子,衍生於達爾文提出的「泛生論」(theory of pangenesis),又由遺傳學家德弗裡斯所創造的"泛生子"(pangene)一詞縮短而成的。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正有一家試圖以基因科技力量,對抗癌症進行全周期管理的創新企業,叫做「泛生子」。
  • 專訪泛生子CEO王思振:腫瘤NGS行業將迎來進階發展
    在季報發布的同時,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兼 CEO 王思振表示:「2020 年二季度,得益於整體疫情的有效防控,國內經濟和人民生活逐步恢復正常,泛生子的業務也實現反彈。然而,北京在季度末出現了二次疫情爆發,對我們的業務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 泛生子CEO王思振:若癌症基因檢測進入醫保,市場將放量百倍達千億級
    且近十幾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死亡均呈持續上升態勢,防控形勢嚴峻。近年來,腫瘤靶向藥和免疫治療藥物的出現,為腫瘤治療帶來了新希望,同時,基於NGS的腫瘤精準治療市場也迎來了快速發展。公開數據顯示,2017-2019年國內腫瘤精準行業平均增速超過30%。在採訪時,泛生子CFO徐策對藍鯨財經表示:「過去三年,泛生子收入的平均增速是79%,基本是行業的2倍左右。
  • 國內基因測序儀市場迎來新入局者 泛生子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獲批
    泛生子CEO王思振在產品上市的活動上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透露,公司將基於GENETRON S5平臺,率先針對中國高發癌種開發檢測試劑盒。記者注意到,國內腫瘤基因檢測市場被認為潛在規模可達100億元,是目前行業內各企業重點爭奪的熱門領域。
  • 泛生子全新一代半導體技術桌面型NGS平臺上市
    在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王思振和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與會領導的介紹下,現場嘉賓共同見證了國內領先獲批可用於臨床的全新一代半導體技術桌面型高通量二代測序平臺的震撼發布。賽默飛非常重視與泛生子的長期合作,泛生子的研發、生產和商業能力也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期待未來與泛生子展開更多深入合作,共同踐行我們的使命,讓中國、讓世界變得更健康。」
  • 泛生子與中國生物製藥子公司達成獨家戰略合作關係肝癌早篩HCC...
    此次,泛生子攜手國內頂級藥企開闢醫院市場,在現有體檢機構及政府民生項目基礎上,實現了HCCscreen三大商業路徑布局,將進一步提升HCCscreen在中國癌症早篩市場的滲透率和普及率。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董事長謝承潤表示:「我們很高興與泛生子合作,兩家公司都致力於開發針對肝病和腫瘤的創新診療產品。泛生子的HCCscreen具有全球領先的肝癌早期篩查性能,對我們及我們客戶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我們相信,正大天晴在肝病市場上強大的專業實力和網絡資源可為HCCscreen的市場開拓提供有力支撐。
  • ...泛生子助力癌症遺傳諮詢——《Counseling about cancer》中文...
    泛生子基因作為協辦方,為書籍編譯工作提供了學術支持。《Counseling about cancer》是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於2011年出版的英文圖書,該書目前已經出到第3版,涉及分子生物學、癌症遺傳學、乳腺癌、結直腸癌、癌症遺傳諮詢等內容。此次中文版編譯是中國癌症遺傳諮詢領域的一座裡程碑,同時為我國癌症遺傳諮詢教育提供了國際領先的理念以及理論基礎。
  • 泛生子基於NGS技術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美國FDA「突破性...
    泛生子成為中國首家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2020年9月30日,中國北京 美國阿馬裡蘭訊】美國FDA授予泛生子(納斯達克代... 「泛生子成為中國首家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2020年9月30日,中國北京 美國阿馬裡蘭訊】美國FDA授予泛生子(納斯達克代碼:GTH)基於高通量測序(NGS)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HCCscreenTM「突破性醫療器械
  • 腫瘤基因檢測龍頭泛生子更新招股書:行業狂奔 持續虧損
    在連續兩年虧損超4億元後,泛生子在2020年繼續維持了虧損的態勢。其中,行業的「高速」和「無序」發展,是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主要阻力。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根據2019年基於NGS的LDT收入衡量,泛生子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市佔率為11.6%。可見,泛生子一直處在行業發展前列。公司業績增長速度與行業天花板擴張速度趨同,正向反映了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從收入成本來看,公司收入增長的同時,收入成本也在持續增長。這與泛生子的具體業務有關。
  • 泛生子美股上市,市值百億!腫瘤NGS行業迎來上市熱潮
    LDT模式可以保證檢測企業始終為患者提供的是最新,最前沿的檢測內容。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泛生子已經根據Panel大小和不同瘤種,構建了一組適用於不同應用場景的產品系列。所有這些技術和產品構成了泛生子在LDT服務方面的布局,並且在細分瘤種的布局上,非常有自己的特色。
  • 燃石醫學、泛生子「流血」上市,腫瘤早篩同質競爭加劇
    同時,我國目前的癌症 5 年相對生存率約為 40.5%,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伴隨科研技術的不斷探知,人類對於腫瘤的本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腫瘤的根源可以歸結於腫瘤細胞的持續生長,相比正常細胞,其最重要的不同就是產生了驅使腫瘤發生的突變基因(驅動基因),因此腫瘤本質上是一種基因病。比如肺腺癌中驅動基因突變的比率就高達40%-50%。
  • 泛生子Q3財報解析:癌症基因檢測行業已呈現"燎原之勢"
    在新冠疫情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極大不確定性、很多企業都受到嚴重衝擊的情況下,泛生子卻實現了三個季度業績持續增長。營收大幅提升的同時,泛生子毛利潤從2019年同期的3590萬元人民幣大幅增長93.7%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6960萬元人民幣(約合1020萬美元),幾乎翻倍,同時毛利率也從2019年同期的44.2%上升到62.2%,顯著提升18個百分點。
  • 泛生子上市首日市值14億美元:國內兩家腫瘤NGS公司亮相納斯達克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作者|Stone Jin據IPO早知道消息,北京時間6月19日晚間,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泛生子基因科技(以下簡稱「泛生子」)正式以「GTN」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泛生子在本次IPO中總計發行160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較稍早前擬定的1350萬股ADS略有增加;同時每股16美元的發行價較早前擬定每股13.5美元的發行區間上限同樣提升不少。以此發行規模和發行價計算,泛生子的IPO募資規模為2.56億美元(執行綠鞋機制前)。瑞士信貸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主承銷商。
  • 焦作市企業年會策劃執行技巧
    一起聊聊活動營銷:"毫無疑問,用活動做營銷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在商界的各個領域擴張,"*際特殊活動協會總裁塞特爾說道:"公司願意投放在活動策劃上的經費也正在持續增如果公司舉辦的活動能夠在以往的基礎上有所飛躍,那麼所有人都會對公司有信心,他們可以完全肯定,公司的財政呈良性發展,而他們來年的收入也有了強有力的保障,而且也無須擔心活動會因會議場地布置的總體要求:會議場地布置要與會議活動的內容相匹配,根據會議活動內容可把會議場地布置為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50家聰明公司」,這些醫藥企業上榜
    在11月19日舉辦的EmTechChina2020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百年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2020年度「50家聰明公司」(TR50)榜單。該榜單從公眾信譽、技術創新、具體成就、社會影響、業界標杆、商業模式等多角度考核評估企業價值,覆蓋生命科學技術、創新藥、商業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