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醫療行業體外診斷專題報告:微流控晶片,高精度+自動化的新藍海》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醫療健康 」,該報告編號為20bg0046。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微流控晶片優勢]1)高分析效率:在 PCR 檢驗領域,相比傳統的 PCR 檢驗,現有的微流控晶片能夠將診斷檢測過程縮短至最低 10-15分鐘;2)高精確度:矽制的確定性側向位移微流控晶片比之前公認的最精密的晶片粒子分離技術的分離孔徑要小 50倍,意味著檢測精度也將提高 50倍;3)集成化:採用微加工機技術,將所需要的微通道集成到一塊基板上面,並能夠形成微通道網絡,因此不僅體積微小只有方寸大小,而且網絡狀的微結構比較簡單;
4)自動化:Fluidigm 的微流控基因分析系統 Biomark? HD 可以 4個小時自動同時分析96個樣本和每個樣本的 96個位點進行高通量 PCR 檢驗,快速生成近萬個數據點;5)節能環保:微流控晶片對於樣液的需求量比常規檢測方法要少的多,只需要數微升,因此整體很大程度的降低了珍貴樣品液與檢測液的消耗和能源的消耗。
[全球市場及國內市場情況]2019年全球微流控產品市場規模達到了 99.8億美元,微流控設備市場達到了 34.8億美元。 大型企業併購微流控企業是長期趨勢,資本的注入會促進微流控晶片領域更快速發展。
國內的微流控市場由微點生物領跑,其餘的企業處在快速融資成型階段。從現有的微流控頭部企業營收增速上來看,微點生物在 2014年的營收增速為 151.07%,在 2017年為41.29%,遠超 IVD 市場增速。 未來微流控 晶片批量生產的需求提高後,先佔據上遊的微流控晶片研發企業就佔據了先發優勢。
微流控的生產過程複雜,而且良品率不高;批量生產也是難點所在,致使成本難以控制;產品研發周期長,前中期回報較少;存在專利壁壘。
[驅動因素及未來發展趨勢]微流控的最大的產業化場景還是在於體外診斷,而體外診斷市場的高回報十分吸引資本市場;受 人口老齡化國情的影響,微流控晶片的需求加大; 國家政策驅動微流控行業發展, 疫情使行業帶來高關注。
微流控晶片在未來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便是製作成本和量產問題,在保證製品的總體標準化和低個體化差異的前提下,達到規模化生產並且降低製造成本。
[投資策略]我們建議關注 研發團隊強大、有充足資金支持、能形成規模化生產且產品應用領域廣的企業,因此推薦 微點生物、博暉創新和融智生物。微點生物:產品類別齊全,綜合能力出色;博暉創新:人體微量元素檢測系統,在全國 7000餘家醫院得到了廣泛應用,具有出色的市場前景;融智生物:實時定量 PCR 分析儀 QuanPLEX,重量僅為 10kg,便於攜帶,產品儀器小巧,無需校正,車載移動實地檢測,使用場景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