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猛!32歲醫生給自己做胃腸鏡 折騰1小時

2021-01-07 騰訊大浙網

側臥在手術床上,醫生一邊安慰病人,一邊將胃鏡緩緩插入病人口中,然後不斷調整角度和幅度,全方位檢查胃部狀態。這是胃腸鏡檢查的常規版操作。

而最近,義烏男醫生金城鋒,就向大家展示了一個超硬核的版本:獨坐在手術室裡,右手操控著插入喉嚨的胃鏡管子,眼睛緊盯著眼前的屏幕,淡定地觀察自己的胃部環境。

沒錯,金城鋒正在自己給自己做胃鏡。他是自己的醫生,也是自己的病人。隨後,他還順道把腸鏡也做了。嗯,畫面太美,我們就不描述具體場景了。

平時勸說病人定期檢查

輪到自己頭上也有點心慌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消化內科醫生金城鋒告訴錢報記者,給自己做胃腸鏡的想法並非一時興起,事實上他已經思考了近半年之久。

大約2、3年前,金城鋒發現自己的胃腸功能變得不大好,左下腹偶爾會脹痛,飲食不當、腹部受涼後容易拉肚子。近半年來,胃腸不適的情況加重了,腹痛和腹瀉的頻率變高。

作為一名消化內科專科醫生,他每天都向患者科普胃腸鏡檢查的必要性,但還是遇到太多因忽視檢查耽誤治療的患者,不少還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這樣的病例他隨口就能說出好幾個——

一對姐弟結伴來做腸鏡,姐姐31歲,大便反覆出血,弟弟29歲,經常拉肚子。

腸鏡下,姐姐腸道內的癌組織清晰可見,弟弟的腸道則布滿了幾百顆大小不一的腸息肉。

一個33歲的孕婦,懷孕6、7個月就出現便血症狀,但直到產後3個月才來做腸鏡,查出來已是腸癌中晚期。

專業的醫學知識和慘痛的臨床病例都提醒著金城鋒,一次全面的胃腸鏡檢查逃不掉了。但當自己成為了病人,他終於理解了他們的遲疑,「雖然給病人開了無數胃腸鏡檢查,但自己真正要去做的時候,我也有點猶豫和顧慮。」

反覆思量了小半年,金城鋒最終決定,不勞煩同事了,自己親手給自己做個胃腸鏡檢查,體驗一把既當醫生又當病人的感受。

「作為病人,我能感受一下胃腸鏡檢查是不是真的那麼難受。作為醫生,我可以趁機改善自己的操作手法,比如做腸鏡時用多大力氣後病人會感到疼痛。這樣以後再給病人做,他們的痛苦就能減輕一些。」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主任和同事,得到一致的支持。同事還仗義地表示,「一旦你『失手』,我們馬上接手幫你完成檢查!」

平時腸鏡十分鐘搞定

這次花了一個多小時

金城鋒今年32周歲,從醫5年多,已經獨立做過上萬次例胃腸鏡檢查,平均每周要做15次腸鏡,30多次胃鏡。

照理說,他已經被訓練成胃腸鏡檢查的「老司機」。但到了給自己做的時候,「老司機」一下子變成了第一次上路的新手。「給病人做胃腸鏡,每個醫生都有固定的動作、姿勢。而自己給自己做,動作、姿勢完全改變,就像汽車司機去開飛機,原理差不多,但實際操作完全不同。」

金城鋒說,胃鏡檢查總體來說比較順利。不適感是從胃鏡接觸舌根開始的,人會生理性地嘔吐噁心。他像平時指導病人那樣,「鼻子吸氣,嘴巴吐氣,深呼吸,慢慢呼吸」,重複了5、6次胃鏡才穿過咽喉。胃鏡進入胃部後,一切都正常進行,全程花了約3分鐘,跟平時差不多。

但到了腸鏡檢查,困難就大大升級了。「做腸鏡的時候,右手的作用非常大,要同時控制鏡子的方向和往前推進的力量,相當於兼任『方向盤』和『發動機』。自己給自己做腸鏡,由於手長的限制,右手損失超過一半的作用。因此難度可想而知。」

平時十分鐘就能搞定的腸鏡,他花了整整一個小時,做完後手都麻了,中途一度還真想過讓同事來幫忙。他覺得,腸鏡檢查沒有想像的那麼痛苦,只是用力的時候會感到酸脹。

「總體而言,胃腸鏡檢查會有一定的不適,但只要做好心理準備,認真配合檢查,也沒有流傳的那樣恐怖。」

幾天後,胃腸鏡檢查的結果出來了。胃鏡:慢性胃炎伴糜爛,胃竇黃色瘤;腸鏡未見明顯異常。金城鋒已經開始進一步的治療。

通過這次親身經歷,他更加呼籲公眾重視胃腸鏡檢查,「胃腸鏡檢查是胃腸道疾病診治的金標準。抽血、化驗大便、CT、B超、膠囊胃鏡等檢查手段均有其相應的缺陷,尚不能取代胃腸鏡。一般健康人群建議3~5年檢查1次胃腸鏡。根據年齡、生活習慣、家族病史以及本身胃腸疾病情況,檢查隨訪時間要相應縮短。年輕胃腸腫瘤的發病率相對不高,但不舒服的時候還是要檢查。」

相關焦點

  • 做胃腸鏡「生不如死」?你真的了解胃腸鏡嗎?
    說實話,做普通胃腸鏡是有些不舒服。比如胃鏡,會有一些憋氣感,以及劇烈的噁心、嘔吐感。腸鏡會有牽掣痛;但是只要患者不緊張,好好配合醫生,大多數人還是可以忍受的; 如果實在害怕,那就選擇無痛胃腸鏡,只需要睡個幾分十幾分鐘,檢查就做完了,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感。
  • 「鏡面人」內臟全長反 醫生「反著」為她做胃腸鏡
    李女士:鏡面人生+兩次剖宮產近日,上海阿特蒙醫院內鏡中心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李女士(化名),在朋友的推薦下前來做無痛胃腸鏡檢查。說她特殊,是因為她全內臟轉位,心臟右邊、脾臟在右邊,腸子的走向和常人不一樣。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出現的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
  • 生命只有一次,請不要再拒絕胃腸鏡檢查!
    因為他們會做全民早癌篩查。 在日本,消化道內鏡被列入40歲以上國民的體檢項目中。據相關報告,日本人口約1.27億,每年總共約完成1500萬例胃鏡檢查。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每年12.5%的人都去做了胃鏡,5年中有62.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胃鏡。
  • 10歲女孩腹痛、嗜酸細胞很高折騰半年,直到遇見第5個醫生
    小雨,一個來自安徽的10歲農村女孩,因為「反覆腹痛半年」前來醫院就診。6個月前,小雨因吃「辣條」後出現肚子疼,陣發性隱痛,位置在肚臍周圍。此後,小雨經常腹脹、腹瀉,沒有噯氣、犯酸等症狀。小雨爸媽帶她看的第1個醫生是村上的一名老醫生。村醫說是「消化不良",配了益生菌和中草藥。小雨在家吃了一個月,症狀沒有好轉。
  • 關於胃腸鏡檢查的八大謠言——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二病區
    1、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胃腸鏡?腸鏡會有牽掣痛;但是只要患者不緊張,好好配合醫生,大多數人還是可以忍受的;如果實在害怕,那就選擇無痛胃腸鏡,只需要睡個幾分十幾分鐘,檢查就做完了,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感。3、胃腸鏡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胃腸鏡是一次性的嗎?胃腸鏡是如何清洗消毒的?能消毒乾淨嗎?做了胃腸鏡我會不會被感染愛滋、梅毒、B肝?為什麼看到一個接一個的做,中間沒有停頓,沒看到消毒?
  • 準備做胃鏡腸鏡,無痛麻醉會不會變傻?聽聽醫生怎麼說
    我好難啊最近有朋友找我預約胃腸鏡,但是對於清醒做還是麻醉做胃腸鏡的問題非常糾結,我問他糾結什麼?朋友非常苦惱的說,做清醒的內鏡檢查擔心過程痛苦,選擇麻醉下做內鏡,很是擔心損傷腦神經,會變傻!今天我們就聊一下關於無痛內鏡的麻醉的問題。
  • 32歲剩女被「騙」看心理醫生
    「都32歲了,怎麼還不找男朋友?是不是性取向有問題?」春節期間,老黃夫婦見從上海回來過年的女兒黃潔(化名)還沒有交男朋友,心裡嘀咕著。為了解開心裡「疙瘩」,幾天前,老黃夫婦「巧妙」安排黃潔到醫院看心理醫生。記者調查得知,黃潔的遭遇並非個例。
  • 好好做一次腸鏡有多重要?專家告訴你
    點擊查看 對於胃腸鏡檢查,有不少人內心是抗拒的,認為10分鐘的檢查就像一個世紀般的漫長。也有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腸胃沒什麼大問題,平日裡飲食和消化也挺正常的,自己就不會有胃病,所以在檢查身體的時候往往也會忽視了胃腸鏡的檢查。
  • 同仁32歲眼科醫生突然去世,最後的饋贈仍有關光明
    昨天夜裡,北京同仁醫院很多眼科醫生徹夜未眠:科裡最優秀的青年醫生之一,剛剛32歲的王輝在家中突發心臟驟停。送到朝陽醫院急診後,急診醫生奮力搶救了3個小時,然而還是沒有留住他匆匆而去的腳步。今天凌晨,他永遠地離開了。王輝去世後,家人決定將他的角膜捐出,這是一名眼科醫生對他鍾愛的事業和患者所能表達的最後的善意。
  • 老人患結直腸巨大型腫瘤不願開刀,消化內鏡醫生團隊13小時成功...
    巨大腫瘤讓醫生直言「奇特」張阿姨來自貴州省,3年前,她開始出現反覆腹瀉症狀,後來查出直腸巨大腺瘤。不願意開刀的她輾轉求醫,當地醫生建議她到廣西找消化內鏡醫生試試。於是,張阿姨一家6口人,驅車500多公裡來到南寧,找到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就診。為了解張阿姨病情,消化內鏡病區主任覃山羽教授為她安排了腸鏡檢查。
  • 體檢時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先別慌,提醒該做這項檢查排除腫瘤
    前不久,61歲的範女士來到哈醫大四院進行定期體檢,平日裡自覺身體不錯的她,卻在體檢中發現腫瘤標誌物中的糖類抗原(CA724)升高,這著實讓她嚇了一跳。範女士向醫生詢問後得知,腫瘤標誌物中的糖類抗原(CA724)是檢測胃腸道癌症的化驗標誌之一,主要見於胃腸道,對胃腸道息肉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於是,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範女士決定做胃腸鏡進行進一步檢查。
  • 32歲月經亂了,醫生這樣調經
    32歲月經亂了,醫生這樣調經 2020-11-28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體檢發現大便隱血「+」不當回事 半年後再做腸鏡已經是腸癌中晚期
    看來,就是自己的飲食問題造成的假陽性,這下章先生放心了,也就沒有聽醫生的建議檢查腸鏡了。  半年後,章先生到醫院復檢,這次,他也規規矩矩地按照要求,提前三天不吃動物血肉肝臟,避免補充鐵劑,但檢查結果卻令他吃驚,竟然是陽性「++」。
  • 做個無痛腸鏡,被患者投訴沒做正經事
    今天科室手術不多,我也恰好出24小時班,領導特意照顧我就安排我到胃鏡室做門診麻醉。做了幾臺無痛胃鏡和腸鏡都非常順利,患者操作中生命體徵平穩,甦醒後雖然有點頭暈,但均對我們的技術和麻醉水平很滿意。通過我們和家屬的解釋和查看報告單告訴患者無痛胃腸鏡確實已經做完,因為我們在做完操作後一般會叫家屬進入陪同甦醒,並且告訴他有報告單為證。另外有一個特殊患者是個七十歲的老年女性,住院在心內科。平常有點拉肚子,醫生建議做腸鏡檢查明確診斷。因為患者血壓平常控制不好,收縮壓高的時候有180mmHg,但是無胸悶、氣促等,在家還能做些家務活。
  • 36歲產婦為生子受盡折騰,門外站9人,網友:左手拿錢,右手拿刀
    36歲產婦為生子受盡折騰,門外站9人,網友:左手拿錢,右手拿刀一朋友小王從醫院回來說道,女人這輩子要是在婦產科走一趟,就什麼都看開了,也只有在那個時候你才知道只有沒有嫁對人還是嫁錯人了,也就知道當初的選擇是不是錯的,小王今年28歲了,還沒有結婚,其實也不是因為他害怕結婚。
  • 32歲女士,一年兩次hpv感染,醫生:早上這3件事是禍根,最好別做
    32歲的喬老師被查了hpv感染,在她積極地配合治療中,hpv終於轉陰,但是後來身體卻又出現了一些類似症狀,所以喬老師趕緊的又跑到醫院去做了相關檢查,沒想到檢查出來她又一次感染了hpv,這個結果讓喬老師感到十分悲痛,她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又「中招了」,所以她便拿著檢查結果去找醫生問診,在問診的過程中
  • 為什麼到了40歲,沒症狀也必須做一次腸鏡?醫生告訴你N個不能拒絕的...
    40歲以上是腸癌的集中發病群體,但近十年來正在不斷年輕化。調查發現,發現有腺瘤息肉的患者最年輕的只有16歲,確診為腸癌的僅23歲。30—40歲的腺瘤發現率高達22.1%。而腺瘤息肉是腸癌的主要元兇。這兩位患者平時都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而來行腸鏡檢查,並且都發現有癌變的息肉,經過內鏡下擴大切除,都得到了治癒,這就是我們這些內鏡醫生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挽救更多的生命!這兩位患者應該感謝的人並不是我們,而是他們自己,正是他們及時檢查,才儘早的發現問題、得到及時合理的治療,最終使自己獲益!
  • 32歲IT男「小蝌蚪」撞得頭破血流!醫生的建議讓人好害羞......
    杭州的王先生,剛結婚時忙於事業不想生孩子,現在想要生了卻發現自己年紀輕輕的就對房事力不從心,而且從他身體裡遊出來的「小蝌蚪」還流著血。醫生檢查後告知,他得了4種對於男人來說難以啟齒的毛病,而這一切都跟他的工作和一些壞習慣有關。他每次房事後遊出來的「小蝌蚪」總是撞得頭破血流。
  • 悲痛的難產過程,整整折騰30個小時,老公耳朵都被抓我爛了
    這是我女兒大寶,寶寶出生第五天,破羊水去了縣醫院婦幼保健院,從肚子痛到寶寶出生整整折騰30個小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是沒法形容的,老公耳朵都被我爛了,幫我按摩了一個晚上,沒咪眼睛的,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度過的,一直堅持著,也沒說要刨腹產,
  • 禽獸醫生CT室內猥褻腦震蕩女童1小時(圖)
    提示:廣東潮安一名不到9歲的女孩,22日因撞傷了頭部前往當地一家醫院進行CT檢查。女童稱,在CT室裡,一名20多歲的男醫生在她眼上蒙了布條,然後把生殖器塞到她的嘴裡,還逼著她把嘴裡的黏液吞下去。當事醫生事後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