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做一次腸鏡有多重要?專家告訴你

2021-01-13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對於胃腸鏡檢查,有不少人內心是抗拒的,認為10分鐘的檢查就像一個世紀般的漫長。也有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腸胃沒什麼大問題,平日裡飲食和消化也挺正常的,自己就不會有胃病,所以在檢查身體的時候往往也會忽視了胃腸鏡的檢查。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很多胃腸病疾病在早期時症狀並不明顯,但等到出現明顯的症狀時,其實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而做胃腸鏡檢查的重要意義就是能夠清楚的看到胃腸壁黏膜是否會存在病變,同時也能夠清楚的看到內壁組織的結構,對於診斷和預防能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當今,消化道疾病的發病率在逐漸上升,如胃腸炎、胃息肉、消化道潰瘍、萎縮性胃炎、結腸炎、結腸息肉、胃腸道腫瘤等,通過胃腸鏡檢查可以發現上述的疾病,有些胃腸道的良性病變會逐步發展為消化道腫瘤,因此能早期發現這些病變,並給予相應的治療非常重要,所以現在胃腸鏡檢查成為一個重要的檢查項目。
鮮明、清晰的腔內圖像動態地呈現於屏幕上,把食管、胃、十二指腸降部的黏膜病變看得清清楚楚。黏膜的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出血、息肉、腫瘤、黏膜肥厚、血管走向、靜脈曲張及腔內異物都能分辨明確,並重點取像。而且鏡下能取病變組織做病理細胞檢查,明確病變的性質,從而確診各種腸胃病的性質。現在胃腸鏡檢查是在麻醉狀態下進行的,稱為「無痛胃腸鏡檢查」,麻醉比較表淺,患者睡一覺醒來就做完檢查了,沒有太大感覺。有上消化道症狀,包括上腹不適、腹脹、腹痛、反酸噯氣、吞咽不適、哽噎感、呃逆及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體重下降、貧血、黑便等。上消化道鋇餐造影檢查不能確定的病變或症狀與鋇餐檢查結果不相符合者。需要隨訪的病變,如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術後胃出現症狀者適於胃鏡下治療者,如胃內異物、胃息肉、食管賁門狹窄者。胃鏡檢查:藉助一根纖細、柔軟的管子(光導纖維+高清攝像頭),伸入胃腔、十二指腸腔,觀察黏膜,拍攝或治療。 胃腸鏡檢查是食管、胃、腸疾病診斷的優選手段,也是食管、胃、腸道早癌篩查的至佳方法。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瀉、排便異常、低位腸梗阻鋇灌腸檢查異常不能確定的病變或檢查結果與症狀不符者大腸息肉、腫瘤出血等病變、需做腸鏡複查或腸鏡下治療者腸鏡檢查:藉助一支細長可彎曲的纖維軟管(直徑約1釐米,前端裝有一個帶冷光源的高清攝像頭),讓醫生直觀看到腸道內部情況。腸鏡檢查是目前結直腸癌篩查的首選方式,也是結直腸癌的診斷的「金標準」,不僅可確診 病變,還可切除癌前病變,腺瘤性息肉癌前列腺性息肉等病變。①嚴重心臟病,如嚴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活動期、心力衰竭。(相對禁忌證:急性或慢性病急性發作、經過治療可恢復者,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急性哮喘發作期等)如果家族有結直腸癌病史、息肉史的人,建議2-3年進行一次;45歲~50歲以上健康人群,建議3-5年定期篩查一次。

在做腸鏡檢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讓檢查結果準確無誤。

1. 檢查日前一晚,體檢者晚餐禁食或只吃流質食物(無渣飲食,如清湯、白糖水、蜂蜜水等);

2. 禁食乳製品(如牛奶、椰奶、奶油濃湯等),不吃高纖維蔬菜、水果,禁吃紅色或多籽的食物,如西瓜、西紅柿等;

3. 服用醫生開的瀉藥清洗腸道,服藥期間要來回走動,輕揉腹部,加快排洩速度;

4. 檢查前一般需要做傳染病篩查、心電圖,老年人及需鏡下治療者要檢查凝血功能,無痛腸鏡要做麻醉評估。

5. 無痛檢查者必須有成年家屬陪同。檢查結束後建議24小時內不要開車,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

胃腸鏡檢查,結直腸癌,消化道,腸鏡,黏膜,病變,麻醉

相關焦點

  • 害怕做腸鏡,選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專家:事前清腸非常重要
    胃鏡、腸鏡一直是讓很多人聞之色變的兩種檢查,「過來人」提及時,大多用「好難受」、「痛得不得了」、「怕痛只能打麻藥」來描述,久而久之甚至到了「妖魔化」的程度。腸鏡檢查你害怕嗎?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如何選擇?如何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做一些什麼準備?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醫師、徐美東教授為我們一一解釋。
  • 為什麼到了40歲,沒症狀也必須做一次腸鏡?醫生告訴你N個不能拒絕的...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醫聯體單位關注我們,全面了解更多胃腸知識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的話,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做一次腸鏡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你不會得直腸癌,因為有息肉切掉可以預防,這是癌症基本的規律,所以說結腸癌篩查是非常有效的辦法。結直腸癌,也就是大腸癌,90%就是息肉變來的。
  • 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 腸鏡前的注意事項
    沒什麼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就導致自己的腸道出現了問題,患上腸胃炎也是常有的事項,所以建議一年做一次腸鏡,那您知道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嗎?您知道腸鏡檢查痛苦嗎?那就來看看腸鏡檢查前後需要注意什麼吧。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在做腸鏡之前一定有很多的注意事項的,不能吃什麼,不能做什麼,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不然有些不能做的事情做了的話,就會影響腸鏡的效果的。
  • 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做一次腸鏡檢查,或許讓你更放心
    這樣的話也能夠讓醫生準確的判斷出腸道中是否存在的一些疾病現象,但是腸鏡檢查的話,很多人都避而遠之儘量的不去選擇做腸鏡檢查,因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那麼腸鏡檢查的人來說是不是真的很痛苦呢?今天我們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
  • 腸鏡到底有多痛苦,友情提醒,3種人硬著頭皮也要做
    很多患有腸道或者是肛門疾病的人特別反感做腸鏡,當然了,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它作為一種設備,要通過肛門直插入腸道內是很多人都會感到恐懼和尷尬的。即便醫生告訴患者腸鏡是很纖細的,但是也依然有許多病人不願意做,害怕劃破腸道也害怕在麻醉情況下對身體產生副作用。
  • 做一次高質量的腸鏡可管你至少5年,許多人還不當回事
    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記載,中國40~74歲人群中,約有1.2億人屬於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其中至少有600萬人腸道裡有腸癌或是早期癌前病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曾經在「2019世界物聯網大會—智慧健康發展峰會」上說:「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的話,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做一次腸鏡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你不會得結直腸癌。」
  • 什麼人需要做腸鏡檢查呢?看看專家怎麼說
    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近日,有個女性患者來到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還沒等接診醫生餘仁貴開口提問病情,患者就開口了:「我需要做腸鏡檢查嗎?腸鏡檢查痛苦嗎?」原來這位患者家裡有腸惡變史,最近也是聽別人說有腸惡變家族史的人應定期做腸鏡檢查身體健康,但是因為對腸鏡的陌生而產生的恐懼使這位女性猶豫不決,終於在再三考慮下,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餘仁貴告訴女患者,有大腸惡變或腺瘤家族史的人,確實應高度警惕,需要定期做腸鏡檢查。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腸惡變患病率也會增高,因此建議年齡超過四十歲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 什麼情況下需要去做腸鏡?做腸鏡需要注意什麼,不妨了解一下
    人們說到腸鏡,其實心裡都是有排斥的。什麼是腸鏡呢,所謂的腸鏡就是醫生用來觀察患者結腸和大腸內部情況的一種手段。人們怕做腸鏡的原因就是因為做腸鏡需要從肛門塞入儀器,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對腸鏡有排斥的原因。其實現在腸鏡已經普及了,並且有無痛腸鏡,所以大可放心得進行腸鏡檢查。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腸鏡的那些事!
  • 醫生再呼籲:記住院士的建議,過了45歲,一定要做次腸鏡!
    記得在2019年世界物聯網大會—智慧健康發展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教授做了《如何提高我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水平》主題的演講。演講中,李兆申院士強調: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的話,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做一次腸鏡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你不會得結直腸癌。
  • 害怕做腸鏡,選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專家:事前做好這件事非常重要
    一般情況下,有兩類人需要進行腸道檢查:1、有症狀人群:出現了典型的腸道異常症狀,比如長期腹瀉、腹痛,大便形狀發生了改變、呈現出了細條樣或扁條樣狀態,又或者是直接出現了柏油樣大便、膿血便、便血等症狀時,就需要進行腸鏡檢查,這很有可能是出現了腸道癌變
  • 做腸鏡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嗎?有什麼副作用嗎?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腸鏡是一種有創的檢查,一般是在以下這幾種情況之下需要做腸鏡:A、患者懷疑結腸、回盲部或者是直腸類的相關疾病,需要明確疾病性質的和範圍的時候需要做相關的腸鏡類檢查;B、需要進行腸鏡之下治療的相關疾病;但是,腸鏡和胃鏡的檢查有一定的區別,胃鏡只需要禁食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接受相關的檢查;準備做腸鏡不僅僅需要禁食還需要吃瀉藥,讓瀉藥幫助排乾淨身體腸道之內的糞便。大量的飲水以及拉肚子會導致自身機體內環境的改變,從而導致身體腸道黏膜更加的敏感。
  • 作為消化科醫生我最怕你做這件事!做腸鏡的患者千萬要注意!
    點擊查看 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每次做腸鏡,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無釐頭的問題:做腸鏡,醫生最怕什麼?不知道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最怕你沒拉乾淨!也許你聽到這樣的答案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有點丟人,也許你會說,我最怕喝清腸藥了,不僅會喝了吐、而且拉得腿軟、肚子不舒服。
  • 什麼人能做腸鏡檢查?什麼人不能做腸鏡?醫生給出標準答案
    即便如此,腸鏡檢查也是必要的,腸鏡的目的在於觀察腸道內是否有腫瘤、潰瘍、息肉等問題,以便及時做處理。現在人的飲食習慣相對不好,愛吃辛辣食物,愛吃油膩食物,腸道內或多或少會存在問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一輩子至少要做一次腸鏡檢查,從頭到尾了解一下腸道是否健康。但是腸鏡檢查,自身也有缺陷。
  • 它是醫生眼中的「傻子癌」,做一次腸鏡居然能管10年!這5類人群更要做
    醫生詢問病史時得知劉阿姨的愛人上個月剛因結腸癌做了手術,她愛人反覆便血好幾個月都沒當回事,之後便血量越來越多,去醫院一查,居然是腸癌。 這可把一大家子都嚇壞了,紛紛來醫院做腸鏡檢查,就連劉阿姨這種特別怕麻煩的人都主動提出做腸鏡篩查。
  • 做腸鏡有風險嗎?一篇文章解析為什麼醫院總是建議做腸鏡
    很多小夥伴對腸鏡檢查有誤解,有些人對於腸鏡的不適應非常擔心,有些人嫌棄麻煩,其實這樣會讓自己的腸胃問題一拖再拖,最後讓疾病變嚴重。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析腸鏡的疑問。1、什麼是腸鏡?做腸鏡的時候,醫生還會用活檢鉗取得可疑部位組織,對病變部位定性,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是很明顯,非常容易漏診,這就是腸鏡的可貴之處。3、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檢查的前一天,晚餐不要吃東西或者只吃一些流質食物,比如糖、蜂蜜水,不要吃乳製品,比如牛奶,椰奶等等,也儘量不要吃高纖維的蔬菜、水果。
  • 32歲男子患有大腸癌,專家建議:三類人建議定期做腸鏡
    外賣雖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最近的一段時間,張先生也出現了便秘的情況,長期吃一些高油的食物導致他便秘非常的嚴重,有時候一周也不上一次廁所,不僅精神狀態比較差,而且形成了非常嚴重的口臭。為此,他去醫院進行了一次檢查,醫生按他她的肚子之後,發現他的肚子非常的硬,建議他去檢查一次x光,結果發現他的大腸中堆滿了糞便,已經形成了大腸癌的疾病。
  • 做腸鏡之前都需要準備什麼,做完後有啥注意事項,看完就明白了
    做腸鏡之前都需要準備什麼,做完後有啥注意事項,告訴你答案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腸鏡檢查。腸鏡檢查是目前檢查大腸最有效的方法,腸鏡不僅可以明確腸道的病變,還可以在內鏡下進行相關的治療。
  • 篩查大腸癌,只能做腸鏡嗎?有沒有無創的篩查方法?
    但是由於腸鏡檢查屬於侵入式檢查,有一定的不適感;尤其是腸鏡前的清腸準備,有些繁瑣和麻煩; 還有些地區,比如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約上一個腸鏡很困難,動輒就需要等待幾周、甚至半年之久; 因此,人們迫切需要其他無創篩查方式。
  • 做腸鏡的時候要脫褲子,怎樣避免尷尬,醫生教你一招!
    腸鏡檢查是診斷腸道疾病最重要的檢查手段,有一些朋友認為腸鏡檢查很痛苦,或者覺得腸鏡檢查要脫褲子,覺得很尷尬,不願意接受腸鏡檢查。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尷尬和恐懼,主要是因為不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腸鏡是怎麼做的。
  • 總結來說:若有這些情況,還是要去做「尷尬」的腸鏡
    但是如果不做腸鏡,就無法確定自己的腸道中究竟出了什麼「么蛾子」。在這些心理活動的作用下,很多人對於「究竟做不做腸鏡」這個問題反覆糾結,十分苦惱。那麼,腸道檢查一定要做腸鏡嗎?有沒有其他的檢查可以替代腸鏡呢?醫聯媒體採訪了廣東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戴世學,與大家聊一聊做腸鏡那些事。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