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消化科醫生我最怕你做這件事!做腸鏡的患者千萬要注意!

2020-12-06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每次做腸鏡,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無釐頭的問題:做腸鏡,醫生最怕什麼?不知道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最怕你沒拉乾淨!也許你聽到這樣的答案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有點丟人,也許你會說,我最怕喝清腸藥了,不僅會喝了吐、而且拉得腿軟、肚子不舒服。

為什麼醫生最怕這個呢?因為如果沒有拉乾淨:

1)看不清楚,容易漏診,可能要重做

2)做起來困難,難度變大、時間變長

3)味道實在難聞,容易噴到我們一身

似乎我們每個醫生都有過「中獎「的經歷。

做腸鏡,拉乾淨是頭等大事:至少為了醫生能看清楚,你不要再重做一次。記得曾經我有個病人,為了查清楚腸梗阻的原因,腸鏡做了3次才成功,就是因為拉不乾淨。

你要說了,醫生不是給我開了清腸藥了嗎?我按照說明喝了,都拉死了,怎麼還沒有拉乾淨?那是因為你忘記了這些醫生關心不到得細節!來吧,讓我們一起看看全世界人民怎麼做的:

1、哪些東西不能吃

哪些可以吃:白粥、麵條、麵包、豆製品等低纖維、少渣的食物;

哪些不能吃:雜糧(糯米、黑米等)、韭菜、芹菜、海帶、黑木耳、黑芝麻,以及火龍果、獼猴桃、番茄和各種瓜類等。

時間:

至少提前1天,如果本來就有便秘,時間可以適當延長。

如果吃錯了,你也許拉了很多次,但還會沒拉乾淨。你總不希望醫生一邊做腸鏡,一邊欣賞你昨天吃的番茄皮和菜葉子吧。(怪噁心的。。。)

所以,拉乾淨要從管住嘴巴開始

2、多長時間喝完藥

有人說,我提前一天就開始喝清腸藥,明天不吃不喝肯定拉得最乾淨。

大錯特錯!不是間隔時間越長腸子越洗的乾淨。

即使你不吃不喝,我們的消化道(口腔、肝臟、胰腺、胃、腸)每天都有8升的分泌物產生,進入結腸消化的有6升,這些濃厚的分泌物一樣會讓醫生看不清。

最佳時間是:

做檢查前5個小時開始喝最後一袋藥水,在檢查前至少2個小時完成所有的清腸工作。

所以,時間越長可能反而不好

3、萬一喝吐了咋辦

每個做過腸鏡的朋友,你最難忘的一定是喝得想吐了。

1)儘管現在的藥口味有所改進,橘子口味的也出來了。

但還是不那麼的好喝:甘露醇甜得要命、聚乙二醇鹹的要命;

2)儘管可以用分次喝的方法:前一天晚上喝點、第二天早上喝點。

但是要喝的水還是很多,可能這是這一輩子喝過最多的水了。

你難免會有可能噁心不舒服,可能把喝下去的藥水都吐出來了。

這時候怎麼辦?不要慌,一定要趕緊告訴醫生,時間來得及可以補喝,來不及可以灌腸補救,實在來不及了可以改天再做,省得白吃了「爆菊「的苦頭。

所以,辦法總比困難多,但首先你要不能放棄

4、喝藥時候多走走

喝完藥水也許你會坐著、躺著,等待肚子的指令往廁所奔,但這些動作都是錯誤的,特別對於本來就有點便秘的你。

正確方法是:

喝清腸藥的間隙走動走動,每次15分鐘左右。儘管走幾次、每次的時間多長還沒有明確的說法,但走一定比坐著好。不僅可以轉移注意力,而且可以讓排洩的感覺來得更」猛烈」點,拉得更乾淨。

但是,如果已經腿軟了還是不要走了,量力而行。

所以,適量的走走也能幫助「拉乾淨」

5、什麼才是拉乾淨

最關鍵的一點留到最後說,什麼叫做「拉乾淨」?那就是醫生看到的腸子光彩照人。那作為病人的你,又怎麼知道有沒有拉乾淨呢?

經常有人說,我拉了好多次了,怎麼就沒有拉乾淨?因為次數不是判斷拉乾淨的唯一標準,真正的拉乾淨,是要看你拉出來的是什麼。

正確的姿勢是:拿起手機,放大下面的圖片,回頭看看馬桶裡面的東西,屬於哪一種:

淡黃色的水是勉強及格、清澈的水是優秀。如果還有渣渣什麼的,請儘早告訴醫生,看看有沒有補救的辦法,能把不及格變成及格。

這也只有你自己能做了,別人救不了你。

所以,時刻關注馬桶裡面的「成績「非常重要

各位朋友,看到這裡,你明白了嗎?

為了能拉乾淨,不白做

除了按照要求喝清腸藥,不要忘記:

1、至少提前1天,不能隨便亂吃;

2、至少2小時前完成,不要太長;

3、萬一喝吐了趕緊找辦法去補救;

4、喝藥時候多走動,幫助拉乾淨;

5、清水沒有渣才是真正的拉乾淨。

我們明白你經歷了什麼:

餓死了、拉死了,人還在。

但,當拿到美麗的腸道報告時

你一定會感謝昨天努力的自己

關注吉米大夫,你身邊的消化醫生。

相關焦點

  • 很害怕做腸鏡?選無痛腸鏡也不錯,但這件事得做到位了
    如果懷疑自己出現了某些嚴重的腸道疾病,無法確診的情況下可能就需要依靠腸鏡進行診斷。腸鏡檢查能夠判斷腸道是否出現了癌變或者息肉,對很多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必要的情況下就應該通過這項檢查來明確身體健康情況。
  • 總結來說:若有這些情況,還是要去做「尷尬」的腸鏡
    腸鏡是一種消化科常用的檢查方式,但是很多人對於腸鏡都抱有幾分排斥和恐懼的心理。很多患者一聽到醫生建議做腸鏡,就已經先打了退堂鼓。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腸鏡就是一根管子在腸道中捅來捅去,不僅畫面有些不雅,生理上也會產生一定的不適。
  • 什麼情況下需要去做腸鏡?做腸鏡需要注意什麼,不妨了解一下
    人們說到腸鏡,其實心裡都是有排斥的。什麼是腸鏡呢,所謂的腸鏡就是醫生用來觀察患者結腸和大腸內部情況的一種手段。人們怕做腸鏡的原因就是因為做腸鏡需要從肛門塞入儀器,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對腸鏡有排斥的原因。其實現在腸鏡已經普及了,並且有無痛腸鏡,所以大可放心得進行腸鏡檢查。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腸鏡的那些事!
  • 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 腸鏡前的注意事項
    腸鏡檢查痛苦嗎很多人都覺得最腸鏡會非常的痛苦,但是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如果真的非常痛苦的話,還會有這麼多人去做腸鏡嗎?所以不用擔心的哦。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說,聽某某人講,腸鏡檢查時痛的不得了,於是就產生了恐懼的心理。這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隨著現代內鏡設備的飛速發展和內鏡檢查技術的日益成熟,很多人在檢查後淡淡地一笑說:不過如此。
  • 做腸鏡的時候要脫褲子,怎樣避免尷尬,醫生教你一招!
    腸鏡檢查是診斷腸道疾病最重要的檢查手段,有一些朋友認為腸鏡檢查很痛苦,或者覺得腸鏡檢查要脫褲子,覺得很尷尬,不願意接受腸鏡檢查。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尷尬和恐懼,主要是因為不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腸鏡是怎麼做的。
  • 害怕做腸鏡,選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專家:事前做好這件事非常重要
    當聽到自己需要進行腸鏡檢查時,大部分人下意識的反應就是千萬不要!畢竟這都是屬於侵入體內檢查的「內窺鏡」方式,身體莫名其妙的進入一個異物,自然會引起多個不舒服的症狀,所以患者對這種檢查都非常牴觸。不過,腸鏡檢查在很多時候,都是非常必要的篩查!
  • 它是醫生眼中的「傻子癌」,做一次腸鏡居然能管10年!這5類人群更要做
    醫生詢問病史時得知劉阿姨的愛人上個月剛因結腸癌做了手術,她愛人反覆便血好幾個月都沒當回事,之後便血量越來越多,去醫院一查,居然是腸癌。 這可把一大家子都嚇壞了,紛紛來醫院做腸鏡檢查,就連劉阿姨這種特別怕麻煩的人都主動提出做腸鏡篩查。
  • 癌細胞最怕人做這8件事,很多人都不知情…
    不過,這可怕的癌細胞,也有「怕」的東西!它最怕你做這些事!癌症其實是一類可以預防的疾病。它發生的原因包括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是指遺傳、免疫和內分泌等,這些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而外因就包括了生活習慣,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是能夠通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有效地預防癌症的!
  • 消化科醫生開出這樣一份結腸CT檢查,影像科直呼不敢做
    先來看一個小故事:在放射科,我曾遇到過這樣一件讓人為難的事。患者上午剛做完結腸鏡,鉗取完4塊組織,快速病理提示是結腸癌,臨床醫師馬上聯繫我們希望做結腸CT,因腸道很清潔,不用再次進行腸道準備,我們電話裡拒絕了。但是臨床醫師直接來放射科,「給個面子,您加個班,直接做了吧!」
  • 人人都怕癌,但癌細胞也怕你,怕你做這些事!
    癌細胞最怕你做9件事 01 怕你天天喝水 天津市腫瘤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醫師姚欣在2012年2月9健康時報癌症版刊文介紹,多喝水可以防膀胱癌。
  • 醫生再呼籲:記住院士的建議,過了45歲,一定要做次腸鏡!
    記得在2019年世界物聯網大會—智慧健康發展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教授做了《如何提高我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水平》主題的演講。演講中,李兆申院士強調:如果你超過45歲還沒做腸鏡的話,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做一次腸鏡管你五年、十年沒問題,你不會得結直腸癌。
  • 體檢發現大便隱血「+」不當回事 半年後再做腸鏡已經是腸癌中晚期
    近日,65歲的章先生(化名)到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消化科複查,所有指標正常,去年手術切除的病灶沒有再出現。  回想起一年前發生的事,他心裡還有點後悔。去年上半年,他在體檢中發現大便隱血陽性+沒當回事,結果半年後腸鏡檢查卻發現,已經是腸癌中期。  我們需不需要做胃腸鏡檢查?是不是很痛苦?腸息肉到腸癌是怎麼個變化過程?
  • 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有什麼注意事項?
    不少人誤以為只有懷疑患有大腸癌才需要照腸鏡,其實腸鏡能診斷的病症非常多,包括肛門癌、息肉、腸炎、腸潰瘍等等。那麼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有什麼注意事項呢?腸鏡檢查前的準備工作Ⅰ.檢查前會診1.仔細聆聽醫生講解檢查原因、程序及有可能發生的併發症2.告知醫生自己對藥物或其他物質的過敏史3.女性朋友應告知醫生自己最後月經日期,並且確保未有懷孕4.告知醫生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肺病等5.告知醫生自己近期正在服用的藥物
  • 做個無痛腸鏡,被患者投訴沒做正經事
    今天科室手術不多,我也恰好出24小時班,領導特意照顧我就安排我到胃鏡室做門診麻醉。做了幾臺無痛胃鏡和腸鏡都非常順利,患者操作中生命體徵平穩,甦醒後雖然有點頭暈,但均對我們的技術和麻醉水平很滿意。只是有兩個中年男性患者在我們叫醒他後問:我做完了嗎?我怎麼沒點感覺?通過我們和家屬的解釋和查看報告單告訴患者無痛胃腸鏡確實已經做完,因為我們在做完操作後一般會叫家屬進入陪同甦醒,並且告訴他有報告單為證。另外有一個特殊患者是個七十歲的老年女性,住院在心內科。平常有點拉肚子,醫生建議做腸鏡檢查明確診斷。
  • 害怕做腸鏡,選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專家:事前清腸非常重要
    胃鏡、腸鏡一直是讓很多人聞之色變的兩種檢查,「過來人」提及時,大多用「好難受」、「痛得不得了」、「怕痛只能打麻藥」來描述,久而久之甚至到了「妖魔化」的程度。腸鏡檢查你害怕嗎?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如何選擇?如何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做一些什麼準備?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醫師、徐美東教授為我們一一解釋。
  • 做腸鏡發現息肉就一刀切掉?千萬不要武斷!
    因為隨著我們醫學知識的普及,老百姓對於結腸鏡也是越來越接受,有一些高危人群,主動去做腸鏡的篩查,但是做腸鏡的過程中發現息肉了,到底是直接給它切掉好呢?還是取個活檢好呢? 其實這個我可以告訴大家,不能一概而論的。
  • 哪些情況適合做腸鏡?做腸鏡前,需要注意什麼?別不當回事
    此時一些檢查項目,就非常適合做,例如腸鏡。或許你已經做過這個項目,也或許聽說身邊有人做過。那麼,到底哪些情況適合做腸鏡呢?大家或許並不清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人們做腸鏡,肯定是為了了解腸道健康,如今,發生在腸道上的病症不斷增多,藉助於腸鏡,可以提前了解。例如可以了解大腸癌,作為高發的癌變,藉助於腸鏡可以提前判斷。
  • 做腸鏡檢查感覺太尷尬怎麼辦?醫生教你一招,幫你避免尷尬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講一下關於腸鏡檢查時候的問題。腸鏡是怎麼做的?在患者進行腸鏡檢查前一天的時候,是需要通過喝瀉藥來講自身腸道內的容物排空,因為這樣做可以讓醫生在做檢查的時候能夠更清楚地觀察患者的腸道,了解患者的場子裡面具體的狀況。
  • 什麼人能做腸鏡檢查?什麼人不能做腸鏡?醫生給出標準答案
    目前腸鏡檢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的腸鏡檢查,一種是無痛腸鏡檢查。普通檢查是患者處於清醒狀態下而做的檢查,腸道蠕動幅度大,會對器械形成拉扯,故而會有疼痛、噁心、腹脹等多種不適,還會引起心率、血壓升高等問題。無痛腸鏡是麻醉下的檢查,相對來說排除了患者情緒對檢查的影響。但是麻醉帶來的問題就是操作不當而形成腸道出血、穿孔等問題將無法及時發現,就會埋下隱患。
  • 腸鏡到底有多痛苦,友情提醒,3種人硬著頭皮也要做
    很多患有腸道或者是肛門疾病的人特別反感做腸鏡,當然了,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它作為一種設備,要通過肛門直插入腸道內是很多人都會感到恐懼和尷尬的。即便醫生告訴患者腸鏡是很纖細的,但是也依然有許多病人不願意做,害怕劃破腸道也害怕在麻醉情況下對身體產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