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科室手術不多,我也恰好出24小時班,領導特意照顧我就安排我到胃鏡室做門診麻醉。
做了幾臺無痛胃鏡和腸鏡都非常順利,患者操作中生命體徵平穩,甦醒後雖然有點頭暈,但均對我們的技術和麻醉水平很滿意。
只是有兩個中年男性患者在我們叫醒他後問:我做完了嗎?我怎麼沒點感覺?通過我們和家屬的解釋和查看報告單告訴患者無痛胃腸鏡確實已經做完,因為我們在做完操作後一般會叫家屬進入陪同甦醒,並且告訴他有報告單為證。
另外有一個特殊患者是個七十歲的老年女性,住院在心內科。平常有點拉肚子,醫生建議做腸鏡檢查明確診斷。因為患者血壓平常控制不好,收縮壓高的時候有180mmHg,但是無胸悶、氣促等,在家還能做些家務活。告知家屬無痛的風險後,家屬有點猶豫,但患者強烈要求無痛。我再次測量雙側上肢血壓均在正常範圍內,同意為患者做無痛腸鏡。
患者在家屬協助下擺好體位暴露檢查部位後,護士準備好輸液通道。我給上好鼻導管給氧,監護儀監測生命體徵,告知患者不要緊張。待內鏡醫生準備好後,提醒家屬外面等候。我開始推注丙泊酚,隨著藥物慢慢起效,約半分鐘後,患者意識消失。內鏡醫生從肛門處進鏡檢查。腸鏡在患者腸道內輾轉幾道彎都非常順利,邊檢查內鏡醫生邊採取圖片。檢查完後可見部分腸黏膜稍充血,考慮腸炎所致腹瀉。患者整個過程無任何體動,呼吸平穩,飽和度和血壓都維持在正常。
隨即護士呼叫家屬進來陪同,此時患者仍處於睡眠狀態。告知家屬床旁陪護以免麻醉甦醒後患者墜床。我也邊觀察患者邊準備下一臺無痛。大約五分鐘後患者開始慢慢甦醒,在家屬呼叫後患者開始睜眼,十分鐘後患者甦醒較好,但是仍然有點嗜睡。我們準備把患者推往甦醒室,在這過程中,我叫醒患者,此時,患者有點生氣:「你們怎麼什么正經事沒做,就叫醒我呢?我要投訴你們!」我和護士不禁愕然,想著病人還未甦醒,想著病人甦醒後再解釋。
大概一小時後,我們聽到外面有點吵鬧,原來這個患者在門口要找醫生質問怎麼沒做腸鏡就喊醒她,需要我們醫生做出解釋。
後來經過我們麻醉醫生和內鏡醫生告知其無痛腸鏡就只是睡一覺,醒來後檢查做完,全程患者無任何不適,且家屬再三強調確實有報告單列印已經做完,患者才相信我們。
隨著人們追求舒適化醫療,無痛診療已經在婦科和內科門診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已經不排斥胃腸鏡檢查也得益於無痛的開展。而丙泊酚這個門診最常用的麻醉藥在很多患者用完後會出現興奮感,甚至麻醉中還會有美夢的出現。從而導致患者即使做完無痛後不願意甦醒。
這一次經驗也告訴我們,麻醉前較好地溝通是搭建醫患之間的橋梁。經過溝通,患者終於滿意地接受我們的解釋,避免了進一步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