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自己需要進行腸鏡檢查時,大部分人下意識的反應就是千萬不要!畢竟這都是屬於侵入體內檢查的「內窺鏡」方式,身體莫名其妙的進入一個異物,自然會引起多個不舒服的症狀,所以患者對這種檢查都非常牴觸。不過,腸鏡檢查在很多時候,都是非常必要的篩查!
因為,腸鏡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到的檢查腸道的醫療設備,通過患者的肛門將一條長長、可以彎曲、末端帶有高清攝像頭的纖維軟化輸送至腸道內,攝像頭就可清楚地將腸道情況反映在電子屏幕上,這不僅能幫助醫生發現腸道內的早期病變,同時還可順便取組織進行活檢!
一般情況下,有兩類人需要進行腸道檢查:
1、有症狀人群:出現了典型的腸道異常症狀,比如長期腹瀉、腹痛,大便形狀發生了改變、呈現出了細條樣或扁條樣狀態,又或者是直接出現了柏油樣大便、膿血便、便血等症狀時,就需要進行腸鏡檢查,這很有可能是出現了腸道癌變、息肉等問題。
2、無症狀人群:這種情況包括了需要複查的人,比如以前有過腺瘤史、腸癌手術史,即便是沒有任何症狀,也需要定期進行複查。而另一種情況,則是有高危風險的人群,比如50歲以上的人就應定期進行腸鏡檢查,臨床上有將近75%的大腸癌都是在這一年來段病發的。
現在腸鏡檢查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和發展,除了普通腸鏡外,還有無痛腸鏡,患者該選擇哪一種呢?
普通腸鏡:這種腸鏡檢查就是在患者清醒的狀態下進行的,但是由於腸道在腹腔內盤根錯節,特別是結腸存在幾個固定的生理彎曲,所以在進行檢查時,患者會出現腹脹、牽拉性疼痛、腹痛等不適,這種不適可持續到檢查結束後的幾個小時。
無痛腸鏡:顧名思義,這種檢查方式就是在患者麻醉之後來進行的,雖然檢查過程和普通腸鏡一樣。但是在靜脈注射麻醉藥的作用下,患者也感覺不到有異常。只有極少部分的人,在檢查中可能出現不良反應,比如呼吸抑制、誤吸等,但是對絕大部分人來說,無痛腸鏡都是安全、舒適的選擇。
如果自己的身體可以承受麻醉,且經濟條件允許,的確是可以選擇進行無痛腸鏡檢查。這不僅整個過程中沒有痛苦和不適,醫生也能更加從容和細緻地進行觀察。而如若身體情況不允許做麻醉,那還是選擇普通腸鏡比較好。
無論是選擇哪一種腸鏡檢查,在檢查前都不能忽視一個問題,那就是腸道清理!
腸鏡檢查的成功率高低與否,和腸道的清潔程度有一定關聯。如果在檢查時,腸道內仍然存在食物殘渣或糞便,就可影響腸鏡的推進和觀察度,甚至不能進行大腸檢查。所以,在進行腸鏡檢查之前,患者絕對需要按照醫生建議,認真做好腸道準備,這包括了提前口服瀉藥、無渣飲食等。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腸鏡檢查的目的是為了發現身體潛藏的疾病,如果一直抗拒腸鏡檢查,反而會留給疾病可乘之機,特別是「癌」!所以,如果自己是腸癌的高危人群,又或者是出現了身體不適,那積極接受腸鏡檢查還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