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夥伴對腸鏡檢查有誤解,有些人對於腸鏡的不適應非常擔心,有些人嫌棄麻煩,其實這樣會讓自己的腸胃問題一拖再拖,最後讓疾病變嚴重。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析腸鏡的疑問。
1、什麼是腸鏡?
腸鏡又叫做墊子纖維結腸鏡,是一支細長可以彎曲的軟管,前端帶有一個冷光源的高清攝像頭,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然後到大腸,可以讓醫生直接觀察到腸道內部情況,圖像動態會呈現到屏幕上,把病變部位看得清清楚楚。
腸鏡檢查的時候,體檢的人採取側臥,雙膝屈曲,腸鏡整個檢查過程大概20分鐘。
2、腸鏡能檢查什麼疾病?
任何的影像檢查,包括X線和現在很先進的CT、MRI等等,都比不上直觀的肉眼觀察,所以腸鏡是大腸癌的篩查手段。甚至結腸和直腸黏膜的微小變化都能夠被看見,這樣有助於幫助醫生診斷腸結核、腸息肉、大腸癌、腸炎等四十多種疾病。做腸鏡的時候,醫生還會用活檢鉗取得可疑部位組織,對病變部位定性,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是很明顯,非常容易漏診,這就是腸鏡的可貴之處。
3、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
檢查的前一天,晚餐不要吃東西或者只吃一些流質食物,比如糖、蜂蜜水,不要吃乳製品,比如牛奶,椰奶等等,也儘量不要吃高纖維的蔬菜、水果。體檢前一天禁止吃紅色或者多籽的食物,比如西瓜、西紅柿等等。
檢查前醫生會給瀉藥清腸道,服藥後要多走動,按揉腹部,加快排洩速度。
檢查前,醫生一般會給病人做傳染病篩查、心電圖等,老年人還需要做凝血功能的檢查。
4、做腸鏡痛苦嗎?
做腸鏡的不適症狀主要是腹痛、腹脹、肛門疼痛。根據小編了解,美國基本是「無痛腸鏡」,在進行腸鏡之前,通常是消化內科醫生給病人用鎮靜藥物,必要的時候還會做麻醉。國內的話,無痛腸鏡的醫院還是比較少的。
在無麻醉狀態下的腸鏡,一般會有痛感,當然因人而異,體檢的人積極配合醫生的指導按壓腹部,變化體位,不適的狀況會減輕。
5、做腸鏡有風險嗎?
任何操作不可能一點風險都沒有,腸鏡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做腸鏡最大的風險就是腸穿孔,引起腸穿孔的可能性小於千分之一,腸道出血的可能性小於百分之一,這就是做腸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