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需要去做腸鏡?做腸鏡需要注意什麼,不妨了解一下

2020-12-05 季節養生小常識

人們說到腸鏡,其實心裡都是有排斥的。什麼是腸鏡呢,所謂的腸鏡就是醫生用來觀察患者結腸和大腸內部情況的一種手段。人們怕做腸鏡的原因就是因為做腸鏡需要從肛門塞入儀器,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對腸鏡有排斥的原因。其實現在腸鏡已經普及了,並且有無痛腸鏡,所以大可放心得進行腸鏡檢查。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腸鏡的那些事!

第一,身體若發出這幾個表現,也許要去做腸鏡,不妨多了解下。

腸鏡肯定不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但是如果你的身體都和你發出了信號,那你可能真的需要去做一下腸鏡檢查,以免拖延病情,造成最後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如果你的身體有以下幾種表現,那說明是你的身體在向你發出信號了。

(一)、大便出血。大便出血,如果只是偶爾一次兩次,並且血液是鮮紅液體,那可能是由於肛裂,但是如果大便出血顏色呈暗紅色、偶爾結塊,這說明血液來自腸道,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做腸鏡了。

(二)、下腹疼痛。下腹部總是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比如並沒有吃壞東西、也沒有劇烈運動,但是卻出現疼痛,這個時候也許需要去做腸鏡。

(三)、慢性腹瀉。慢性腹瀉指的是連續幾周出現腹瀉,恢復後反覆復發,甚至連續出現數月腹瀉,這個時候就需要做腸鏡查明具體原因。

(四)、腹部腫塊。腹部出現不明腫塊,可以觸碰到,這個時候也許真的要考慮做腸鏡,因為很有可能是結腸癌或者息肉。

第二,腸鏡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但是做腸鏡前後還是有很多注意事項,做腸鏡前一定要了解清楚。

腸鏡不比一般的檢查,做腸鏡前後,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做腸鏡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接下裡我們就和打擊具體說一說!

(一)、做腸鏡前的注意事項。

①、檢查前三天最好食用流質或者半流質飲食,不要食用牛奶、乳製品等。檢查前一天不要吸菸,進食米湯,檢查當天不要食用食物。

②、檢查前要將妝容去除乾淨,取下假牙。

③、檢查前一定多喝水,保持腸道的潤滑,方便術中觀察。

④、檢查前做好個人衛生清潔工作,術前半小時安靜休息。

(二)、做腸鏡後的注意事項。

①、檢查後二十四小時內不要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包括菸酒在內,儘量食用粥品等流食。

②、檢查後二十四小時內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不要駕駛機動車輛、進行高空作業,儘量躺臥修養。

腸鏡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所以放鬆心態,不要排斥腸鏡,必要時該做腸鏡就需要做腸鏡!不要一拖再拖,導致最後耽誤了病情!

第三,想要少做腸鏡,那麼平時就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腸胃!

想要少做腸鏡,那麼在平時就要保護好自己的腸胃,而保護腸胃最好的辦法就是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以下這些容易對腸道造成傷害的食物要儘量少吃!

(一)、辣味食物。雖然辣的食物非常美味,而且豐富的辣椒素可以給人體帶來很多的好處,但是過度熱愛食用辣食會刺激胃腸黏膜,引發胃腸疾病;辣椒會導致大便秘結,對肛門造成傷害,引發便秘,導致腸道受損,所以無論你多喜歡吃辣,也不要過多食用,一周一到兩次食用辣椒即可。

(二)、甜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吃完蛋糕和肉類之後,排出的糞便會有強烈的腐敗臭味,這其實是因為精製的白砂糖和動物蛋白在腸道內作用,生成了屍鹼等毒素,所以才造成大便腐臭;而且動物蛋白變成胺基酸後和大量的葡萄糖同時存在,會造成腸道內有害菌群大量生長,從而導致腸道健康受損。所以減少甜食的攝入是對腸道很好的保護。

(三)、快餐。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人在飯點會選擇快餐,而且由於它們的美味,越來越多的人也愛上了它們。但是快餐中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脂肪,這些物質被吸收後是沒有殘渣的,會造成便秘,而一旦長期處於便秘狀態,腸道內環境就會失去平衡,導致腸道健康出現問題。所以在平時,請儘量減少食用快餐!

第四,保護好腸道、就需要清宿便、排腸毒。

想要保護好自己的腸道,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清宿便、排腸毒。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招非常簡單的排宿便、清腸毒的方法——清晨起床喝淡鹽水。

早晨五點起床後開始進行,所以為了確保自己的身體狀況,在前一天晚睡必須很早入睡。準備好大量的涼白開和少量食鹽,衝泡成淡鹽水後直接飲用。喝淡鹽開水的時候一定要快速,大約十分鐘一杯,停喝期間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促進腸道蠕動,差不多半小時之後開始排便。你會發現剛開始排出的糞便非常臭,到後面就會越來越少,一直喝鹽開水到排出的糞便為清水即可。

這是非常簡單經濟的排腸毒手法,兩個月一次即可,如果多做,對身體也有傷害!在這裡也提醒各位朋友,千萬不要盲目排毒,如果需要食用一些排毒產品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而且就算是保健類的排毒產品,也需要慎重選擇。

相關焦點

  • 哪些情況適合做腸鏡?做腸鏡前,需要注意什麼?別不當回事
    此時一些檢查項目,就非常適合做,例如腸鏡。或許你已經做過這個項目,也或許聽說身邊有人做過。那麼,到底哪些情況適合做腸鏡呢?大家或許並不清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人們做腸鏡,肯定是為了了解腸道健康,如今,發生在腸道上的病症不斷增多,藉助於腸鏡,可以提前了解。例如可以了解大腸癌,作為高發的癌變,藉助於腸鏡可以提前判斷。
  • 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 腸鏡前的注意事項
    沒什麼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就導致自己的腸道出現了問題,患上腸胃炎也是常有的事項,所以建議一年做一次腸鏡,那您知道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嗎?您知道腸鏡檢查痛苦嗎?那就來看看腸鏡檢查前後需要注意什麼吧。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在做腸鏡之前一定有很多的注意事項的,不能吃什麼,不能做什麼,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不然有些不能做的事情做了的話,就會影響腸鏡的效果的。
  • 做腸鏡之前都需要準備什麼,做完後有啥注意事項,看完就明白了
    做腸鏡之前都需要準備什麼,做完後有啥注意事項,告訴你答案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腸鏡檢查。腸鏡檢查是目前檢查大腸最有效的方法,腸鏡不僅可以明確腸道的病變,還可以在內鏡下進行相關的治療。
  • 什麼人需要做腸鏡檢查呢?看看專家怎麼說
    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近日,有個女性患者來到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還沒等接診醫生餘仁貴開口提問病情,患者就開口了:「我需要做腸鏡檢查嗎?腸鏡檢查痛苦嗎?」原來這位患者家裡有腸惡變史,最近也是聽別人說有腸惡變家族史的人應定期做腸鏡檢查身體健康,但是因為對腸鏡的陌生而產生的恐懼使這位女性猶豫不決,終於在再三考慮下,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餘仁貴告訴女患者,有大腸惡變或腺瘤家族史的人,確實應高度警惕,需要定期做腸鏡檢查。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腸惡變患病率也會增高,因此建議年齡超過四十歲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 什麼人能做腸鏡檢查?什麼人不能做腸鏡?醫生給出標準答案
    在體檢時需要檢查各種各樣的項目,有些是很輕鬆的,比如拍片、做B超,有些相對有點疼,比如抽血,也有些是令人難受、甚至排斥的,比如腸鏡。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利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用一個細小的攝像頭,放入到整個器官中,拍攝裡面的狀況,產生不適是必然的。只不過腸道環境更為複雜,做腸鏡要比做胃鏡檢查更加難受,甚至會讓一些人留下心理陰影。
  • 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有什麼注意事項?
    不少人誤以為只有懷疑患有大腸癌才需要照腸鏡,其實腸鏡能診斷的病症非常多,包括肛門癌、息肉、腸炎、腸潰瘍等等。那麼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有什麼注意事項呢?腸鏡檢查前的準備工作Ⅰ.檢查前會診1.仔細聆聽醫生講解檢查原因、程序及有可能發生的併發症2.告知醫生自己對藥物或其他物質的過敏史3.女性朋友應告知醫生自己最後月經日期,並且確保未有懷孕4.告知醫生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肺病等5.告知醫生自己近期正在服用的藥物
  • 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做一次腸鏡檢查,或許讓你更放心
    腸鏡檢查主要是醫生通過對大腸以及結腸內的一種病變診斷方式,通過腸鏡檢查能夠讓醫生直接觀察到我們腸道中的一些情況,從而了解一下腸道的健康狀況。這樣的話也能夠讓醫生準確的判斷出腸道中是否存在的一些疾病現象,但是腸鏡檢查的話,很多人都避而遠之儘量的不去選擇做腸鏡檢查,因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那麼腸鏡檢查的人來說是不是真的很痛苦呢?今天我們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
  • 總結來說:若有這些情況,還是要去做「尷尬」的腸鏡
    腸鏡是一種消化科常用的檢查方式,但是很多人對於腸鏡都抱有幾分排斥和恐懼的心理。很多患者一聽到醫生建議做腸鏡,就已經先打了退堂鼓。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腸鏡就是一根管子在腸道中捅來捅去,不僅畫面有些不雅,生理上也會產生一定的不適。
  • 做腸鏡有風險嗎?一篇文章解析為什麼醫院總是建議做腸鏡
    很多小夥伴對腸鏡檢查有誤解,有些人對於腸鏡的不適應非常擔心,有些人嫌棄麻煩,其實這樣會讓自己的腸胃問題一拖再拖,最後讓疾病變嚴重。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析腸鏡的疑問。1、什麼是腸鏡?2、腸鏡能檢查什麼疾病?任何的影像檢查,包括X線和現在很先進的CT、MRI等等,都比不上直觀的肉眼觀察,所以腸鏡是大腸癌的篩查手段。甚至結腸和直腸黏膜的微小變化都能夠被看見,這樣有助於幫助醫生診斷腸結核、腸息肉、大腸癌、腸炎等四十多種疾病。
  • 很害怕做腸鏡?選無痛腸鏡也不錯,但這件事得做到位了
    如果懷疑自己出現了某些嚴重的腸道疾病,無法確診的情況下可能就需要依靠腸鏡進行診斷。腸鏡檢查能夠判斷腸道是否出現了癌變或者息肉,對很多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必要的情況下就應該通過這項檢查來明確身體健康情況。
  • 做腸鏡檢查前,了解這3點,能減輕疼痛感
    做腸鏡能檢查出多種疾病,比如大腸息肉、慢性結腸炎、早期結腸癌和潰瘍性結腸炎等。一提到做腸鏡,很多人甚是驚慌。做腸鏡是把帶有微型電子攝像機的纖維軟管,從肛門部位插入進入大腸中來檢查大腸部位病變。做檢查前一定要了解其相關事項,能減輕疼痛感。
  • 去做腸鏡,能看到宿便嗎?
    在去醫院做腸鏡檢查的時候,能不能看到宿便尼?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宿便?宿便,從字面不難理解,就是在身體中滯留超過一天的大便。在醫學上並沒有宿便這樣的稱呼,這是一些保健品廠商營銷出來的概念,泛指大便的堆積。而大便是人吃進去的食物,經過胃部,小腸,大腸,直腸所排洩出來的物質。
  • 做腸鏡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嗎?有什麼副作用嗎?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腸鏡是一種有創的檢查,一般是在以下這幾種情況之下需要做腸鏡:A、患者懷疑結腸、回盲部或者是直腸類的相關疾病,需要明確疾病性質的和範圍的時候需要做相關的腸鏡類檢查;B、需要進行腸鏡之下治療的相關疾病;>C、需要了解治療之後的效果需要進行相關的腸鏡檢查。
  • 寧波做腸鏡對身體有害嗎
    寧波鄞州博仕胃腸病專科門診部 擅長治療急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糜爛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 當感覺身體不舒服時,都會去醫院做一些檢查
  • 做腸鏡檢查,如何減輕痛苦?幾個建議,希望你能收好
    若想清楚腸鏡的臨床作用那麼首先就要了解什麼是腸鏡檢查。腸鏡是一根長條且且可彎曲的纖維軟管,一般臨床醫生會將腸鏡從患者肛門部位深入直腸、大腸等部位,腸鏡軟管的末端配置的電子攝像頭可以全面的展現出結腸、大腸等是否存在潰瘍、息肉或者腫瘤等會問題,也可以利用軟管附帶的鉗子截取異常組織並進行病理化驗檢查。目前腸鏡檢查以被廣泛應用且具有四大作用。
  • 害怕做腸鏡,選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專家:事前清腸非常重要
    胃鏡、腸鏡一直是讓很多人聞之色變的兩種檢查,「過來人」提及時,大多用「好難受」、「痛得不得了」、「怕痛只能打麻藥」來描述,久而久之甚至到了「妖魔化」的程度。腸鏡檢查你害怕嗎?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如何選擇?如何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做一些什麼準備?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醫師、徐美東教授為我們一一解釋。
  • 做腸鏡發現腸息肉怎麼辦?如何才能不讓腸息肉復發?看醫生怎麼說
    現代社會,很多人的健康意識大大增強,做腸鏡檢查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做了腸鏡檢查的人在拿到腸鏡報告時,面對報告寫的「腸道息肉」診斷往往一臉茫然,心裡有很多疑問:什麼是腸息肉?是否意味著腸道腫瘤?如何避免復發?這裡不妨初步和大家一起看看腸息肉的那些事兒。
  • 【杏林微科普】為什麼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去做腸鏡?
    為/什/麼/需/要/做/腸/鏡 大家有沒有發現 身邊做腸鏡的朋友越來越多 大家都在做的腸鏡到底是在查什麼
  • 腸鏡檢查前應注意什麼?做好6個準備,非無痛腸鏡也無須害怕
    說起腸鏡,很多人會感覺害怕,因為它是將一根帶有攝像頭的管子通過肛門到達直腸,在進入的過程中讓人感覺害怕,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臨床上推出無痛腸鏡,讓患者在麻醉的狀態下進行檢查。而有人擔心無痛腸鏡檢查不準確,也猶豫到底普通腸鏡和無痛腸鏡哪個好?一起來了解一下。
  • 40~74歲的人群中,有1.2億人需要做腸鏡!
    中國40~74歲的人群中,約有1.2億人需要做腸鏡 2013年,一項73.8萬上海居民參與的結直腸癌篩查活動,共發現結直腸癌高危對象12.1萬人,陽性率達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