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也提高了,一些人開始養成了定期體檢的習慣。在體檢時需要檢查各種各樣的項目,有些是很輕鬆的,比如拍片、做B超,有些相對有點疼,比如抽血,也有些是令人難受、甚至排斥的,比如腸鏡。
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利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用一個細小的攝像頭,放入到整個器官中,拍攝裡面的狀況,產生不適是必然的。只不過腸道環境更為複雜,做腸鏡要比做胃鏡檢查更加難受,甚至會讓一些人留下心理陰影。
即便如此,腸鏡檢查也是必要的,腸鏡的目的在於觀察腸道內是否有腫瘤、潰瘍、息肉等問題,以便及時做處理。現在人的飲食習慣相對不好,愛吃辛辣食物,愛吃油膩食物,腸道內或多或少會存在問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一輩子至少要做一次腸鏡檢查,從頭到尾了解一下腸道是否健康。
但是腸鏡檢查,自身也有缺陷。目前腸鏡檢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的腸鏡檢查,一種是無痛腸鏡檢查。普通檢查是患者處於清醒狀態下而做的檢查,腸道蠕動幅度大,會對器械形成拉扯,故而會有疼痛、噁心、腹脹等多種不適,還會引起心率、血壓升高等問題。
無痛腸鏡是麻醉下的檢查,相對來說排除了患者情緒對檢查的影響。但是麻醉帶來的問題就是操作不當而形成腸道出血、穿孔等問題將無法及時發現,就會埋下隱患。麻醉過後,一些患者也會有呃逆、反流之類的問題。
所以,一些患者是不被建議做腸鏡的。
比如體質虛弱的老年人或者婦女,這類人的抵抗力較弱,在做腸道檢查時,發生細菌感染的風險要比尋常人更大,在非必要的情況下,一般不需要做腸鏡。
比如有心血管病的人,這類人在檢查時如出現血壓升高,將會是很危險的。而且在做腸鏡時,還可能讓已經存在的病情變得更為嚴重。
精神不穩定的人,也不適合做腸鏡檢查,一旦情緒變得激動、緊張或者過於敏感,也會增加檢查的難度,並引起不必要的創傷。
發生急性腸炎的人,同樣也不適合做腸鏡,主要原因是因為腸鏡有可能會加重炎症,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的水腫問題。
當然,也有人是需要定期做腸鏡的,以確保腸道不會出問題。首先要說的就是有痔瘡的人,這些人經常會有大便出血的現象,也最容易和腸癌、腸道息肉等腸道疾病相混淆。有必要通過腸鏡,確定到底是痔瘡,還是腸道疾病。一般有痔瘡的人在做手術之前都需要做腸鏡,就是基於這一點。
經常腹瀉便秘交替出現,吃藥也調理不好的人,半年內沒有任何原因就瘦了十斤以上,做腸鏡是有必要的。腸道重疾的典型症狀就有腹瀉便秘交替進行和體重迅速下降,這兩點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腸鏡檢查,能夠幫助自己確定腸道是否健康。
做腸鏡的過程是很難受的,但一些人是有必要做的,在對腸道不放心時就可通過腸鏡讓自己心安。自己是否要做腸鏡檢查,可根據文章對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