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能做腸鏡檢查?什麼人不能做腸鏡?醫生給出標準答案

2020-12-05 肝病科郭朋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也提高了,一些人開始養成了定期體檢的習慣。在體檢時需要檢查各種各樣的項目,有些是很輕鬆的,比如拍片、做B超,有些相對有點疼,比如抽血,也有些是令人難受、甚至排斥的,比如腸鏡。

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利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用一個細小的攝像頭,放入到整個器官中,拍攝裡面的狀況,產生不適是必然的。只不過腸道環境更為複雜,做腸鏡要比做胃鏡檢查更加難受,甚至會讓一些人留下心理陰影。

即便如此,腸鏡檢查也是必要的,腸鏡的目的在於觀察腸道內是否有腫瘤、潰瘍、息肉等問題,以便及時做處理。現在人的飲食習慣相對不好,愛吃辛辣食物,愛吃油膩食物,腸道內或多或少會存在問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一輩子至少要做一次腸鏡檢查,從頭到尾了解一下腸道是否健康。

但是腸鏡檢查,自身也有缺陷。目前腸鏡檢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的腸鏡檢查,一種是無痛腸鏡檢查。普通檢查是患者處於清醒狀態下而做的檢查,腸道蠕動幅度大,會對器械形成拉扯,故而會有疼痛、噁心、腹脹等多種不適,還會引起心率、血壓升高等問題。

無痛腸鏡是麻醉下的檢查,相對來說排除了患者情緒對檢查的影響。但是麻醉帶來的問題就是操作不當而形成腸道出血、穿孔等問題將無法及時發現,就會埋下隱患。麻醉過後,一些患者也會有呃逆、反流之類的問題。

所以,一些患者是不被建議做腸鏡的。

比如體質虛弱的老年人或者婦女,這類人的抵抗力較弱,在做腸道檢查時,發生細菌感染的風險要比尋常人更大,在非必要的情況下,一般不需要做腸鏡。

比如有心血管病的人,這類人在檢查時如出現血壓升高,將會是很危險的。而且在做腸鏡時,還可能讓已經存在的病情變得更為嚴重。

精神不穩定的人,也不適合做腸鏡檢查,一旦情緒變得激動、緊張或者過於敏感,也會增加檢查的難度,並引起不必要的創傷。

發生急性腸炎的人,同樣也不適合做腸鏡,主要原因是因為腸鏡有可能會加重炎症,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的水腫問題。

當然,也有人是需要定期做腸鏡的,以確保腸道不會出問題。首先要說的就是有痔瘡的人,這些人經常會有大便出血的現象,也最容易和腸癌、腸道息肉等腸道疾病相混淆。有必要通過腸鏡,確定到底是痔瘡,還是腸道疾病。一般有痔瘡的人在做手術之前都需要做腸鏡,就是基於這一點。

經常腹瀉便秘交替出現,吃藥也調理不好的人,半年內沒有任何原因就瘦了十斤以上,做腸鏡是有必要的。腸道重疾的典型症狀就有腹瀉便秘交替進行和體重迅速下降,這兩點是非常重要的。通過腸鏡檢查,能夠幫助自己確定腸道是否健康。

做腸鏡的過程是很難受的,但一些人是有必要做的,在對腸道不放心時就可通過腸鏡讓自己心安。自己是否要做腸鏡檢查,可根據文章對照一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做一次腸鏡檢查,或許讓你更放心
    腸鏡檢查主要是醫生通過對大腸以及結腸內的一種病變診斷方式,通過腸鏡檢查能夠讓醫生直接觀察到我們腸道中的一些情況,從而了解一下腸道的健康狀況。這樣的話也能夠讓醫生準確的判斷出腸道中是否存在的一些疾病現象,但是腸鏡檢查的話,很多人都避而遠之儘量的不去選擇做腸鏡檢查,因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那麼腸鏡檢查的人來說是不是真的很痛苦呢?今天我們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
  • 什麼人需要做腸鏡檢查呢?看看專家怎麼說
    紅網時刻7月31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近日,有個女性患者來到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還沒等接診醫生餘仁貴開口提問病情,患者就開口了:「我需要做腸鏡檢查嗎?腸鏡檢查痛苦嗎?」原來這位患者家裡有腸惡變史,最近也是聽別人說有腸惡變家族史的人應定期做腸鏡檢查身體健康,但是因為對腸鏡的陌生而產生的恐懼使這位女性猶豫不決,終於在再三考慮下,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餘仁貴告訴女患者,有大腸惡變或腺瘤家族史的人,確實應高度警惕,需要定期做腸鏡檢查。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腸惡變患病率也會增高,因此建議年齡超過四十歲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 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 腸鏡前的注意事項
    現在很多人經常忙於自己的工作。沒什麼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就導致自己的腸道出現了問題,患上腸胃炎也是常有的事項,所以建議一年做一次腸鏡,那您知道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嗎?您知道腸鏡檢查痛苦嗎?那就來看看腸鏡檢查前後需要注意什麼吧。
  • 什麼情況下需要去做腸鏡?做腸鏡需要注意什麼,不妨了解一下
    人們說到腸鏡,其實心裡都是有排斥的。什麼是腸鏡呢,所謂的腸鏡就是醫生用來觀察患者結腸和大腸內部情況的一種手段。人們怕做腸鏡的原因就是因為做腸鏡需要從肛門塞入儀器,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對腸鏡有排斥的原因。其實現在腸鏡已經普及了,並且有無痛腸鏡,所以大可放心得進行腸鏡檢查。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腸鏡的那些事!
  • 做腸鏡檢查前,了解這3點,能減輕疼痛感
    做腸鏡能檢查出多種疾病,比如大腸息肉、慢性結腸炎、早期結腸癌和潰瘍性結腸炎等。一提到做腸鏡,很多人甚是驚慌。做腸鏡是把帶有微型電子攝像機的纖維軟管,從肛門部位插入進入大腸中來檢查大腸部位病變。做檢查前一定要了解其相關事項,能減輕疼痛感。
  • 哪些情況適合做腸鏡?做腸鏡前,需要注意什麼?別不當回事
    生活中,獲得好身體,是大家渴望的,身體保持健康狀態,無疑是最好的,現實中,卻有很多人面臨亞健康,身體出現異常等,都會給健康帶來隱患。此時一些檢查項目,就非常適合做,例如腸鏡。或許你已經做過這個項目,也或許聽說身邊有人做過。那麼,到底哪些情況適合做腸鏡呢?
  • 做腸鏡有風險嗎?一篇文章解析為什麼醫院總是建議做腸鏡
    很多小夥伴對腸鏡檢查有誤解,有些人對於腸鏡的不適應非常擔心,有些人嫌棄麻煩,其實這樣會讓自己的腸胃問題一拖再拖,最後讓疾病變嚴重。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析腸鏡的疑問。1、什麼是腸鏡?腸鏡又叫做墊子纖維結腸鏡,是一支細長可以彎曲的軟管,前端帶有一個冷光源的高清攝像頭,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然後到大腸,可以讓醫生直接觀察到腸道內部情況,圖像動態會呈現到屏幕上,把病變部位看得清清楚楚。腸鏡檢查的時候,體檢的人採取側臥,雙膝屈曲,腸鏡整個檢查過程大概20分鐘。
  • 做腸鏡之前都需要準備什麼,做完後有啥注意事項,看完就明白了
    做腸鏡之前都需要準備什麼,做完後有啥注意事項,告訴你答案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腸鏡檢查。腸鏡檢查是目前檢查大腸最有效的方法,腸鏡不僅可以明確腸道的病變,還可以在內鏡下進行相關的治療。
  • 做腸鏡檢查,如何減輕痛苦?幾個建議,希望你能收好
    若想清楚腸鏡的臨床作用那麼首先就要了解什麼是腸鏡檢查。腸鏡是一根長條且且可彎曲的纖維軟管,一般臨床醫生會將腸鏡從患者肛門部位深入直腸、大腸等部位,腸鏡軟管的末端配置的電子攝像頭可以全面的展現出結腸、大腸等是否存在潰瘍、息肉或者腫瘤等會問題,也可以利用軟管附帶的鉗子截取異常組織並進行病理化驗檢查。目前腸鏡檢查以被廣泛應用且具有四大作用。
  • 作為消化科醫生我最怕你做這件事!做腸鏡的患者千萬要注意!
    點擊查看 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每次做腸鏡,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無釐頭的問題:做腸鏡,醫生最怕什麼?不知道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最怕你沒拉乾淨!也許你聽到這樣的答案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有點丟人,也許你會說,我最怕喝清腸藥了,不僅會喝了吐、而且拉得腿軟、肚子不舒服。
  • 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有什麼注意事項?
    不少人誤以為只有懷疑患有大腸癌才需要照腸鏡,其實腸鏡能診斷的病症非常多,包括肛門癌、息肉、腸炎、腸潰瘍等等。那麼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有什麼注意事項呢?腸鏡檢查前的準備工作Ⅰ.檢查前會診1.仔細聆聽醫生講解檢查原因、程序及有可能發生的併發症2.告知醫生自己對藥物或其他物質的過敏史3.女性朋友應告知醫生自己最後月經日期,並且確保未有懷孕4.告知醫生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肺病等5.告知醫生自己近期正在服用的藥物
  • 做腸鏡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嗎?有什麼副作用嗎?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腸鏡的檢查是直視下檢查身體的腸道,並且可以取標本進行病理的檢查,可以確診腸道的潰瘍、息肉以及腫瘤等相關的疾病。所以還是建議年滿40歲的人可以定期地去做腸鏡的檢查,對於有高危因素的人每年甚至是半年左右需要進行腸鏡篩查一次。2、腸鏡有什麼風險嗎?
  • 結腸癌難治癒,哪些人容易被盯上?醫生勸告:這4類人儘早做腸鏡
    可見,對於結腸癌,腸鏡篩查尤為重要,若能發現及時,同時配合積極地治療,那麼,患者5年生存率也將大大提升。何為腸鏡篩查?它的意義在哪裡?腸鏡篩查,主要是從肛門處插入可以彎曲的帶有攝像頭鏡子的軟管,將其慢慢到達腸道內,進而可以幫助我們直觀的看到腸道內的情況,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有息肉、糜爛等問題,我們醫生就會取其作為病理標本進一步做檢查。
  • 害怕做腸鏡,選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專家:事前清腸非常重要
    胃鏡、腸鏡一直是讓很多人聞之色變的兩種檢查,「過來人」提及時,大多用「好難受」、「痛得不得了」、「怕痛只能打麻藥」來描述,久而久之甚至到了「妖魔化」的程度。腸鏡檢查你害怕嗎?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如何選擇?如何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做一些什麼準備?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醫師、徐美東教授為我們一一解釋。
  • 做腸鏡檢查感覺太尷尬怎麼辦?醫生教你一招,幫你避免尷尬
    對於腸道疾病的診斷來講,進行腸鏡檢查是最為重要的一項檢查手段,而有的人會認為做腸鏡檢查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也有的人會認為做該項檢查的時候需要把褲子給脫掉,感覺會十分的尷尬,所以都不願意接受腸鏡檢查。在患者進行腸鏡檢查前一天的時候,是需要通過喝瀉藥來講自身腸道內的容物排空,因為這樣做可以讓醫生在做檢查的時候能夠更清楚地觀察患者的腸道,了解患者的場子裡面具體的狀況。而在做腸鏡檢查的時候,患者需要脫掉褲子,以側臥、蜷起雙腿的姿勢躺在觀察床上,將自己的屁股以及肛門部位給露出來。
  • 腸鏡檢查是怎麼樣子的?
    紅網時刻7月14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小王很注重養生,他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很重視,但近日,小王卻發現自己有便血的情況發生,想起自己這幾天因為應酬吃了很多頓火鍋,害怕腸胃出了什麼問題,於是利用周末時間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
  • 做腸鏡的時候要脫褲子,怎樣避免尷尬,醫生教你一招!
    做檢查的時候,需要脫褲子,側臥位,腿要蜷起來,把自己的屁股和肛門露出來,醫生用一根帶有攝像頭的管子,從肛門裡面插進去,一直從大腸往上,進入到小腸的末端,然後慢慢撤鏡,觀察整個大腸和一部分的小腸,看看腸管裡面有沒有長息肉,癌症,或者炎症,出血等等。腸鏡檢查痛苦嗎?
  • 它是醫生眼中的「傻子癌」,做一次腸鏡居然能管10年!這5類人群更要做
    醫生詢問病史時得知劉阿姨的愛人上個月剛因結腸癌做了手術,她愛人反覆便血好幾個月都沒當回事,之後便血量越來越多,去醫院一查,居然是腸癌。 這可把一大家子都嚇壞了,紛紛來醫院做腸鏡檢查,就連劉阿姨這種特別怕麻煩的人都主動提出做腸鏡篩查。
  • 「大家沒事就去做個胃鏡腸鏡吧!」一位醫生的沉痛建議
    過完十一長假,回到工作崗位的空軍第986醫院普外科醫生雙劍博看著眼前的一堆腫瘤檢查結果,打開自己的微博,發出了沉痛呼籲:希望大家沒事就去做個胃鏡、腸鏡吧,早期發現,就不用來找我們外科醫生了。
  • 總結來說:若有這些情況,還是要去做「尷尬」的腸鏡
    腸鏡是一種消化科常用的檢查方式,但是很多人對於腸鏡都抱有幾分排斥和恐懼的心理。很多患者一聽到醫生建議做腸鏡,就已經先打了退堂鼓。因為在很多人看來,腸鏡就是一根管子在腸道中捅來捅去,不僅畫面有些不雅,生理上也會產生一定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