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可以鍛鍊身體的,跑步也是運動的一種方式。很多人都有每天跑步的習慣,長期下來也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但是這和跑步的時間以及時長都是有關係的,所以要注意適量才行。那麼過量運動有哪些危害呢?適量運動的標準是什麼?
過量運動的危害:
1、導致病理性骨質吸收
長期高強度的運動,會使得骨組織所受的應壓力過大,發生病理性骨質吸收,尤其是老年人,還容易引起骨折。另外長期高強度的過度牽拉骨膜,還可導致疲勞性骨膜炎並引起疲勞性骨折。
2、可發生關節軟骨營養障礙
關節軟骨的正常結構和功能是維持關節靈活、正常運動的重要因素之一,關節軟骨一旦損傷即產生永久性病變,治療困難。長期過量的運動,關節軟骨經常受到微細損傷,入股正常彈性改變,造成軟骨營養障礙,加速軟骨的退行性病變。微細損傷累積可造成軟骨潰瘍、玻璃等損傷。
3、可發生骨骼肌功能下降
運動後肌肉酸痛是大量運動後常見的症狀之一,急性或慢性的過度符合會導致骨骼肌的結構損傷和功能障礙。劇烈運動後肌肉相對缺氧,代謝產物乳酸堆積,自由基產生,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升高,造成肌細胞收縮結構破壞,蛋白質降解加劇,骨骼肌收縮和伸展功能下降或障礙,肌肉印度增加並產生嚴重疼痛。
4、誘發心肌缺血
過量運動會使得心臟供血不能滿足心臟自身做功的需求,從而引起心肌損傷,誘發心功能不全和心電異常,嚴重的還可能引起猝死。高強度運動量還可能引起血流紊亂,進而導致冠狀動脈內皮損傷,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5、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過量運動有可能出現自主神經紊亂,造成腸胃功能障礙,比如很多人劇烈運動中火劇烈運動後出現胃痛、下腹部痙攣、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的現象。另外交感神經過度興奮,還可能出現運動性高血壓。
6、損傷肝腎
過量運動時機體血流量重新分配,肌肉血流量增加,肝、腎等內臟器官的血流量相應減少,尤其是老年人的肝腎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此基礎上,如果再長時間或者高強度的運動,就會導致肝、腎等組織發生不同程度的缺氧性損傷。
7、出現內分泌紊亂
運動過量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其中所影響最大的是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和下丘腦—垂體—性腺軸。長時間高強度運動,下丘腦、垂體功能受到抑制,造成內分泌紊亂,並對各系統的功能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
8、導致精神不振
大量運動會導致機體倦怠、食欲不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嚴重的影響生活和工作效率。有些人還會出現一些精神症狀,比如易怒、煩躁、反應淡漠、精神壓抑等。
適量運動的5個標準:
一、體重基本穩定:初進行體育鍛鍊的人一般在4~6周內體重不應超過或減少3公斤左右。如果運動後體重增加,即使不用說很多人也知道需要調整運動量。但是那些希望通過高強度的運動來減肥的人卻高興地說:「這不正好達到減肥目的了嗎?」但不要高興太早,通過大運動量的運動來迅速降低體重,這可是要付出健康代價的,可能出現一系列不適反應,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
二、飯量大起大落:運動之後很多人胃口好了,吃飯自然也多了,如果在連續一周每日的進食量超過平常的3倍,或出現少於1/3,都應當視為運動過量,這就要找運動健身教練為你改改「運動處方」,減少一些運動量。
三、按時睡覺起床:正常睡覺時間每日保持在6~8個小時左右,參加體育活動後,每日能按時睡眠或起床,這說明現在的運動量正合適,應該保持下去。如果每日睡眠不足4~5個小時或嗜睡超過10個小時,可能都是身體的不良反應。
四、大小便有規律:基本按時大便,每日一次。如果連續三天每天次數超過4次,就不正常了。正常的晝夜排尿量在1500毫升,如果尿量變化多於2500毫升或少於500毫升,都應當看作不正常。
五、運動後精神好:運動過後,稍有疲勞但是還有繼續鍛鍊的興趣,對日常工作、學習沒有特別的影響,這就是適量。在初鍛鍊中,如果發現不明原因對你的工作、生活有影響,上班時經常犯困,可能就要在你的運動量上找問題,看是否運動量過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