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國盾衝刺科創板,董事長曾涉「錘殺案」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2020-12-03 和訊股票

  一場引起輿論轟動的量子通信界「錘殺案」背後,科學家與資本家因何落得「兵戎相見」?

  3月27日,第一波科創板IPO受理企業熱乎勁兒還沒過,又一波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已經新鮮出爐。

  野馬財經(公眾號:ymcj8686)注意到,在最新一批8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中,擁有中科大(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中國科學院所屬全國重點大學)背景的科大國盾量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科大國盾),格外引人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自稱為「量子通信產業化的開拓者、實踐者和引領者」的領軍企業,不僅背靠國元創投、君聯資本等實力雄厚的明星資本,作為公司董事長的中科大教授——彭承志,更是與兩年前一場轟動一時的通信量子界「錘殺案」密切相關。

  沸沸揚揚的公開信事件

  時間追溯到2017年9月28日,國慶節前夕的一個夜晚,一封來自中科大教授彭承志的公開信《科學家遇上流氓怎麼辦?我沒什麼辦法,但我可以說出來》,將九州量子(837638.OC)及其董事長鄭韶輝推向了輿論的風口。

  彭承志在公開信中稱「鄭某(鄭韶輝)等人威脅要錘殺我的子女,並精準報出我家庭住址和小孩信息,對本人和家人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損害,導致團隊成員人人自危、無心工作,嚴重影響了團隊承擔的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中科大教授遭九州量子董事長死亡威脅?一時間輿論譁然,又迅速平息。

  時隔數月,作為當事一方的九州量子董事長鄭韶輝主動回應了公眾疑問,講述了有別於上述公開信之外的另一個故事版本。

  與彭承志公開信所述不同的是,鄭韶輝稱背後的真實情況是他與中科大科學家之間從緊密合作到出現矛盾,最終徹底決裂的故事……

  在鄭韶輝看來,這是一個科學家和投資人從親密聯合到決裂的商業糾紛。

  「所謂的『錘殺』其實是我向彭承志追要3000多萬元借款無果的情況下,在對罵中說的過激語言。雙方互相都有言語威脅。」鄭韶輝表示。

  真相變得撲朔迷離。

  科學家與資本的完美組合

  要試圖理清事實,還得從雙方的交集——量子通信「京滬幹線」開始說起。

  「京滬幹線」項目為2013年7月由國家發改委批覆立項,由中科大作為項目建設主體,中科大教授潘建偉作為「帶頭人」、彭承志團隊負責,安徽省、山東省投資建設的。科大國盾在招股書中披露,該項目已於2017年開通運行。

  「我和彭承志、潘建偉都是中科大的校友,十年前開始結識這個團隊,他們的業務能力非常出色,我很看好量子通信。這也是當初我願意跟著他們一起幹的原因。」鄭韶輝曾對野馬財經(公眾號:ymcj8686)這麼說。

  鄭韶輝回憶,2013年雙方密切接觸,潘建偉團隊提出要和鄭韶輝團隊全面合作:一方面請鄭韶輝管理的基金投資潘建偉控股的安徽量子(後來改名為「科大國盾」),支持其發展。

  另一方面潘、彭團隊把量子技術引入浙江,與鄭合作在浙江設立一個量子通信產業化平臺公司,同時提議將「京滬幹線」從上海延伸到杭州,建設「滬杭幹線」。

  在鄭韶輝談及「滬杭幹線」的過程中,他反覆提到的兩個人也是彭承志、潘建偉。

  鄭韶輝告訴野馬財經:

  「這個項目我主要負責解決資金和公司資本化,潘建偉、彭承志團隊則是這個項目的主要推動者,進行通盤策劃和設計、建設,並且幹線使用的量子通信核心設備也是由科大國盾提供,整體雙方合作是順暢的。」

  上海一位投資基金的經理分析稱,「從量子技術到量子工程,這是一個高精尖的封閉行業,從鄭韶輝和彭承志的團隊操作來看,這一切都是符合雙方需求的。

  資本方獲得技術產業化的紅利,技術方通過資本方可以快速進行技術產業化和資本化,推進技術的普及。」

  「這是完美的配合。如果有這樣的技術團隊,作為資方,我也願意投它。」該投資經理稱。

  雙方曾度過一段蜜月期

  查詢彭承志、潘建偉以及鄭韶輝三人履歷,野馬財經(公眾號:ymcj8686)發現此三人頗多交集。

  首先,三人都曾經直接或間接存在於科大國盾的股東裡。

  科大國盾成立於2009年5月,其前身為安徽量子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發源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截至招股書披露日,科大國盾第一大股東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18%,潘建偉持股11.01%,彭承志持股2.82%。

(來源:科大國盾招股說明書)

  彭承志除了擁有中科大教授、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等頭銜,還有另一個身份——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大國盾「)的董事長。

  科大國盾工商歷史變更記錄中,也曾經出現了鄭韶輝的身影。

  2015年5月和2015年11月先後有兩家投資機構進入科大國盾,分別是杭州雲鴻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杭州兆富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計持有科大國盾10%股份。

  據了解,雲鴻投資、兆富投資原是由浙江國貿東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所控制,鄭韶輝則是浙江國貿東方的時任總經理(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鄭為浙江國貿東方投資副董事長)。

  其次,除了科大國盾,「滬杭幹線「運作團隊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曾設立數家關聯公司。

  工商信息顯示,「滬杭幹線」的承建方為浙江神州量子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神州量通」)。神州量通的股東包括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浙江神州量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神州量子」),持股37.24%。

  神州量子成立於2014年9月,公司成立之初陳增兵就持股60%。陳增兵是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潘建偉量子團隊核心成員之一,和潘、彭一起都是科大國盾的創始股東。

(點擊可查看關係解讀大圖)

  此外,野馬財經還查詢到陳增兵除了曾任神州量子董事長之外,還擔任過九州量子的董事。

  鄭韶輝據此認為,這些都能夠證明「滬杭幹線」與中科大潘建偉團隊之間存在合作關係。

  對此,野馬財經(公眾號:ymcj8686)曾向多位當事人求證,均未獲得回應。其中神州量子創立之初的總經理夏某在聽到來意之後,只說了一句「關我什麼事,再見!」便匆匆掛了電話。

  3234萬元「借款」埋下隱患

  通過科大國盾、神州量子到神州量通層層的股權結構設置,形成了技術方、資金方的完美組合。

  那麼,後來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雙方合作決裂呢?

  「是一筆我作為科大國盾股東給彭承志等公司管理團隊3234萬元的危險借款。」鄭韶輝認為。

  據鄭韶輝介紹,作為雙方合作的核心內容之一,鄭韶輝曾通過雲鴻投資和兆富投資增資入股潘建偉、彭承志所在的科大國盾。

  2014年8月,雲鴻投資和兆富投資分別與科大國盾籤訂了《安徽量子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增資協議書》,以50元/股的價格,向科大國盾增資共計2.31億元。雲鴻投資獲得245萬股的股份,兆富投資獲得217萬股的股份。

  正是這筆投資埋下了隱患。

  2014年9月,雲鴻投資按照協議將70%的增資款打到科大國盾帳上。三個月之後,科大國盾一方沒有啟動增資入股的工商變更程序。

  據鄭韶輝介紹,2014年12月彭承志忽然向他提出借款要求,並以此作為入股前提條件。

  「彭承志提出通過主動降低增資價格方式,將雲鴻投資原本需要付出1.225億元資金才能獲得的245萬股,以9016萬元拿到。」鄭韶輝介紹,「多出來的3234萬元則以借款的方式分別給彭承志團隊三人(彭承志、趙勇、彭頃玉)。之後這三人再以6.5元/股的價格先行對科大國盾增資,獲得498萬股的股份。」

  這一說法在科大國盾的招股說明書中得到了驗證,但至於多出來的3234萬元去了哪裡,科大國盾沒有說明。

(來源:科大國盾招股說明書)

  根據鄭韶輝出具的資料,彭承志等九人與雲鴻投資籤訂無息借款協議,時間為2014年12月左右。

  根據協議內容,雙方認為「彭承志等人在量子方面承擔著關鍵作用」,為鼓勵彭承志、趙勇、楊濤、陳慶、張軍、馮斯波、張愛輝等9人,雲鴻投資向上述9人提供3234萬元借款,借期20年(自2014年9月10日起至2034年9月9日)。

  同時雙方還約定,如果安徽量子在A股上市成功或者自成立以來安徽量子累計利潤達到1.7億元。雲鴻投資就將3234萬元作為獎勵,不需要彭承志等人還款。

  2015年2月5日,雲鴻投資又與科大國盾重新籤訂了一份增資協議,前者以9016萬元的價格對後者進行增資,最終獲得5.83%的股份。

  鄭韶輝認為,雲鴻投資以更低的價格購入科大國盾股權,剩下的錢再借給彭承志團隊,有借款協議為證。

  對基金而言,不僅沒有資金損失,而且還能以同樣資金成本獲得同樣股份。

  之後的入股便十分順利。

  對於這筆3234萬元的借款,野馬財經曾多次聯繫彭承志等人,均未獲得有效回應。

  其中彭承志兩次均對野馬財經(公眾號:ymcj8686)表示,「不便回應。案件已移交司法,後續進展會通過官方渠道發布。」

  基金要債,科學家團隊離場

  2016年1月底,科大國盾開始籌備上市。

  「對於當年這筆3234萬元的借款,律師認為必須抹平,否則可能存在刑事風險。」為此鄭韶輝專門諮詢了律師,他稱,「我是很擔心事情會出現問題,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據鄭韶輝介紹,在諮詢律師之後,他當即找到彭承志商量「抹平」債務方法,遭到彭承志的拒絕。「彭承志方面認為我背信棄義,出爾反爾。」鄭韶輝稱。

  雙方的矛盾出現,並且開始逐漸升級。

  2016年3月,在多次電話溝通未果之後,鄭韶輝直接奔赴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找到彭承志。雙方進行了第二次面對面的溝通,同樣無果,雙方還發生爭吵。

  最終,感到憤怒的鄭韶輝決心通過法律手段,將那筆3234萬元的借款搬到檯面上。

  「到這一步,鄭韶輝也有點失去理智了。」 鄭韶輝的一個朋友評價稱。

  2016年10月,鄭韶輝通過雲鴻投資向彭承志方面發了一封律師函,要求其立即返還借款。

  科大國盾回函稱,「2014年9月10日,彭承志等人向貴方借款3234萬,是經過科大國盾董事會研究同意的,不是個人行為亦不是職務侵佔和收受貴方財物,借款悉數用於公司管理團隊和技術團隊認繳新增資本。」

  借款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事情出現了新的動向——科學家團隊開始離場。

  根據相關記錄,2016年12月,科大國盾第一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決定潘建偉以130元/股價格轉讓270萬股股份,獲得轉讓款3.51億元。2017年2月13日,科大國盾股東大會繼續通過陳增兵轉讓70萬股、馮輝轉讓20萬股、杜紅軍轉讓12萬股、於曉風轉讓72.04萬股等,轉讓價格同樣為130元/股。

  這兩次股權轉讓,雲鴻投資均投出反對票。

  在看過此案例後,多位投資基金經理認為上述股權轉讓有違常規。一位投資基金經理稱,「技術團隊的入股資金是通過向基金借款獲得,現在技術團隊卻搶先套現,這無法向基金的LP們交代。」

  從合作夥伴到「兵戎相見」

  一位知曉此事的中科大教授稱,「在鄭韶輝與彭承志公開決裂之前,我一直認為雙方是密切合作。他們鬧翻後,中科大有些人還認為他們是唱雙簧」。

  鄭韶輝也曾試圖緩和矛盾。2017年7月19日下午,他先是派人與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彭承志團隊溝通,之後又多次約見潘建偉見面溝通,均遭到拒絕。

  後來,雙方矛盾進一步升級。

  2017年9月4日,鄭韶輝被安徽警方以涉嫌尋釁滋事罪帶到合肥。同月15日,在寫下雲鴻投資退出科大國盾的承諾後,鄭韶輝回到杭州。

  之後,鄭韶輝一邊按照事先答應的條件協調雲鴻投資退出科大國盾,一邊繼續催促彭承志歸還3234萬的借款。

  2017年9月28日晚10點20分,鄭韶輝微信聯繫彭承志見面商談有關事項,彭承志沒有回覆。當晚11點多,彭承志微博發表了公開信。公開信中,彭承志稱鄭韶輝威脅「錘殺彭的子女」的情況。

  一時輿論譁然,鄭韶輝和九州量子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然而,當時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聯繫採訪彭承志,均被彭婉言拒絕。時隔近一年,涉事方鄭韶輝站出來復盤這段量子界備受關注的謎案。野馬財經曾多次聯繫到彭承志以及潘建偉等人進行求證,依然未得到正面回應。

  如今科大國盾正式步入上市軌道,並在上交所官網披露了科創板招股說明書,針對案件的進展情況,科大國盾向野馬財經(公眾號:ymcj8686)獨家回應稱:「目前九州量子已經向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申請撤訴並被同意,案件由檢查機關在處理。」。

  九州量子內部知情人士則向野馬財經(公眾號:ymcj8686)透露:「案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說法,對方曾要求我們公開道歉,但我們拒絕了,現在雙方仍處於僵持狀態。」

  誰是誰非,難有定論。對於這樁撲朔迷離的利益糾紛,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野馬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婁在霞 HN151)

相關焦點

  • 科創板再迎行業龍頭,量子通信第一股科大國盾即將登陸
    6月4日證監會發布消息,同意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大國盾)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企業與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科大國盾將成為科創板「量子通信第一股」,去年3月27日科創板發行上市受理,去年11月13日IPO過會,到最後獲得證監會同意上市,前後歷時一年多。
  • 量子通信龍頭科大國盾估值超10億美元,潘建偉團隊持股
    據合肥日報報導,1月22日,長城戰略諮詢與合肥高新區管委會聯合發布《合肥高新區2018年度高成長企業發展報告》,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科大國盾」)估值超過10億美元。科大國盾的背後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通信團隊。公開資料顯示,科大國盾成立於2009年5月27日,註冊資本6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信息系統、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及通用量子技術開發、應用、諮詢、系統集成服務及相關設備、軟體生產、銷售、服務。
  • 量子通信龍頭坎坷資本路:運營商資不抵債待「補血」設備商正衝刺...
    量子通信龍頭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大國盾)一位高管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量子通信市場發展到多大程度都有可能。不過,在當前的初級發展階段,量子通信還沒有達到資本市場預期。今年7月31日,隨著設備商科大國盾「中止」科創板申請,量子通信第一股又將晚些到來。
  • 第二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來了!8家企業上榜 大投行出手 更有這些...
    摘要 【第二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來了!】在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出爐後僅三個工作日,上交所就公布了科創板第二批獲得受理企業的名單,有8家企業榜上有名。8家企業包括華興源創、微芯生物、特寶生物、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虹軟科技、光峰科技、貝斯達、科大國盾。
  • 上市公司潛伏科大國盾
    www.zhicheng.com)06月08日訊   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大國盾昨日記者致電科大國盾時,亦得到肯定回應。如果一切順利,A股不久將迎來真正的量子通信龍頭企業。  2015年底,量子通信概念引爆A股市場,但略顯尷尬的是,真正的量子通信龍頭科大國盾並未上市。因此,科大國盾一舉一動都受到各方關注。經過一年多努力,公司終於進入上市輔導階段,向A股市場邁出了重要一步。
  • 「量子通信第一股」科大國盾:科技騙局?千億公司?
    量子通信能否實現產業化應用,是科大國盾能否成功的關鍵。量子通信,一個充滿爭議性的行業;科大國盾,一個充滿爭議性的公司;潘建偉,一位充滿爭議性的科學家。量子通信到底是不是騙局?科大國盾究竟在做什麼生意?科大國盾的「未來局「終於要聊聊科大國盾了。3月29日,上交所受理科大國盾科創板上市申請,「量子通信第一股」有望亮相資本市場。
  • 他曾遭遇錘殺威脅,今成上市公司董事長
    但「真·量子技術」到底有多硬核,業界顯然更懂得。今年9月頒發的第二屆科學探索獎中,一位量子通信學者也拿到了騰訊的300萬元獎勵。他是彭承志,中國頂尖量子通信團隊——潘建偉團隊的得力幹將。 一「星」成名2016年,我國一顆名為「墨子號」的衛星成功發射。
  • 旗下微創網絡科創板IPO在即,但已「賣身」兩次未成
    頭頂微軟光環,「火速」衝刺科創板近日,記者獲悉,唐駿旗下微創(上海)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創網絡」)科創板IPO有了新動態,輔導機構銀河證券已於10月24日向上海監管局報送了輔導工作總結報告,據稱公司已具備發行上市輔導驗收及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
  • 最高法發布8件涉醫犯罪典型案例 員明軍、孫文斌殺醫案入選
    【新民晚報·新民網】最高法今天發布8件2019年以來人民法院審結的涉醫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員明軍故意殺人案(甘肅蘭州殺醫案),孫文斌故意殺人案(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入選。最高法指出,這些案例從多個角度闡述了人民法院對涉醫犯罪「零容忍」的態度和立場,體現了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服務保障民生的責任和使命。據了解,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取得良好效果。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在全國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醫療糾紛數量總體下降,醫療秩序有所好轉,醫患雙方滿意度提升。
  • 生物安全第一案!金斯瑞原董事長疑涉走私人類遺傳資源
    匪夷所思但確實發生了 作者:Chriss 來源:健識局 全文2075字,閱讀需7分鐘 11月23日一早,港股上市的金斯瑞生物科技發布公告稱:11月21日,「章博士」收到鎮江海關緝私局籤發的逮捕通知書
  • 「公海賭王」連卓釗曾為黃光裕洗錢 涉薄谷開來案
    回望十年,這宗南國大案與上海陳良宇社保案、北京劉志華城建案、天津李寶金宋平順皮黔生案、重慶薄熙來王立軍案,構成中國地方官場強震的四極。而該案主要發生於廣東,且勾連起北京、深圳、香港、澳門等地的商脈,亦映照出開放之區的隱秘一角。遊艇三人會2007年秋天,香港回歸十周年大慶剛過,安保降溫。
  • 討論:鋼鐵俠的盔甲,美隊的盾,金剛狼的爪子,雷神錘,誰最硬?
    今天來做一次討論,在漫威世界觀裡,鋼鐵俠的盔甲,美隊的盾,金剛狼的爪子,雷神錘,到底誰最硬?美國隊長之盾是一個外表光滑的盤狀圓盾,具有完美的空氣動力學特徵。美國隊長之盾材質是原始亞德曼金屬(Proto-Adamantium),具體成分由振金(Vibranium)、鐵和某種化學品組成,幾乎堅不可摧,能抵抗極壓、極端溫度、輻射、電磁波頻譜等侵擊。已知可以破壞它的方法是通過「分子重排器」來篡改它的分子連接方式。美國隊長之盾實際上是一次實驗意外的產品。
  • 科創板打新申購需配多少滬市市值 最優要求怎麼算如何確定
    截至3月2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經正式受理了17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第一批科創板企業 IPO 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  估計絕大部分個人投資者跟我一樣,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就是奔著 " 打新股 " 去的。不過,跟上交所主板一樣,散戶參與科創板新股申購,也需要配市值。那麼,配多少市值合適呢?這應該是不少朋友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 香港逆子弒雙親碎屍案開審 子割喉殺父友殺其母
    香港逆子弒雙親碎屍案開審 子割喉殺父友殺其母 2014-08-06 10:30:21網上圖片   中新網8月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大角咀發生逆子偕友弒雙親再扮作父母「失蹤」報警,其後揭發父母早已被碎屍。案件昨開審,涉弒父母的周凱亮及友謝臻麒同否認兩項謀殺罪。高院預計審期為17天。
  • 京東股價暴跌 劉強東涉性侵案對京東影響幾何?
    【財新網】(見習記者 李憶)伴隨著京東集團董事長、CEO劉強東涉嫌性侵一案更多細節被媒體曝光,京東股價持續承壓。9月24日,路透社報導劉強東涉性侵案女方和朋友的微信聊天內容,京東旋即回應後續劉強東可以證明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