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是個美麗的海濱城市,位於廣東省東部沿海,北側為蓮花山,南面瀕臨南海,西側為紅海灣。汕尾東接揭陽,西連惠州,北鄰河源。汕尾地形地貌複雜,山地、丘陵、臺地、平原交錯,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蓮花山脈由東北至西南方向穿過汕尾,最高峰蓮花山海拔1337.3米。主要河流有螺河、黃江、烏坎河、赤石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積3613.7平方公裡。轄內海域有93個島嶼、10個港口和3個海湖,其中紅海灣遮浪半島為亞運帆船帆板項目比賽場地。
汕尾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東亞熱帶季風區,又瀕臨南海,故兼備南海季風氣候與海洋氣候特點,冬不寒冷,夏不酷熱,氣候溼潤,光、熱、水資源豐富。春季較內陸提前1個多月,而秋季至10月底才姍姍來到,可謂春早秋遲。夏季長達180多天,雨熱同季,冬季只有10天左右,典型的夏長冬短,是廣東受熱帶氣旋影響較多的地區之一。
氣溫
汕尾市年平均氣溫為22.2℃。全年以7月最熱,月平均最高氣溫28.1℃;極端最高氣溫38.5℃,出現在1982年7月29日。1月最冷,月平均最低氣溫14.8℃,極端最低氣溫1.6℃,出現在1967年1月17日。
亞運會期間,汕尾市平均氣溫為20.1℃,極端最高氣溫30.6℃,出現在1998年11月17日;極端最低氣溫5.8℃,出現在1975年11月24日。一天中,最低氣溫19.1℃,出現在日出前6時和7時左右;最高氣溫25.0℃,出現在正午13時和14時左右。海上賽場歷史平均氣溫在20.0~22.6℃,略高於市區,海水溫度比氣溫還要高一些,平均值在21.6~23.3℃,最低值也在21.2℃以上。
降水量
汕尾市年平均降水量1947毫米,汛期(4~9月)多暴雨,降水量佔全年的84%,11月至次年2月降水稀少,僅145毫米,只佔全年的7%,常引發季節性乾旱。汕尾市平均年雨日129天,5~8月雨日降水概率均在50%以上,6月份雨日最多,為18天。
亞運會期間,汕尾市降水量為15毫米,年際變化非常大,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從0~148毫米都有。降水概率在16~43%之間。1986年11月中旬曾出現連續8天的降水過程,上旬和下旬較少,為1天。
相對溼度
汕尾市年平均相對溼度為79%。春季和夏季比較溼潤,各月平均相對溼度均在80%以上,6月平均相對溼度最大,為86%。秋季和冬季相對乾燥,11月、12月平均相對溼度降至70%以下。
亞運會期間汕尾市平均相對溼度為68%,人體舒適,感覺涼爽。通常午後氣溫最高時相對溼度最小,最小值出現在13時。早、晚氣溫最低時,相對溼度最大,最大值出現在5時。
風
汕尾市冬半年盛行東北風或偏東風,夏半年盛行西南風或東南風,具備典型的季風氣候特徵。年平均風速3.1米/秒,各月平均風速變化幅度不大,6月、7月、10月均為3.3米/秒,其餘各月均在3米/秒左右。受7908號颱風影響,1979年8月2日出現過60.4米/秒的極大風速。近海平均波浪高度在1.0~1.5米。
亞運會期間,汕尾市平均最大風速為5.8米/秒,以東北風和東南偏東風為主,歷史極大風速為26.2米/秒。一般15時風速為一天中最大,平均為3米/秒,午夜零時最小,僅為1.8米/秒。
汕尾受到海陸風影響,白天太陽加熱陸地,陸地上方的空氣受熱上升,形成了由海上吹向沿岸的海風;日落後,陸地迅速冷卻,會出現由陸地吹向海面的離岸風—陸風。
高影響性天氣
降水:11月份降水強度在10毫米/小時以上的較強降水天氣共出現12次,平均每4年一次。其中最近的一次出現在2006年11月21日6-7時,降水量30.4毫米;而最強的出現在1961年11月16日12-13時,降水量達43毫米。
大風:期間出現18天極大風速在17米/秒以上的大風天氣,平均每5年出現2次,其中1992年11月20日汕尾氣象站測得26.2米/秒的極大風速,海面上的風速更大。
大霧:汕尾平均年大霧日數6.8天,近幾年有減少的趨勢,大霧主要出現在冬春季。早上4~8時出現較多,13.44%的大霧出現在6時前後,11~19時出霧概率較低。
雷暴:11月汕尾觀測到9個雷暴日,有些還是連續2天出現,平均5年多有1天出現雷暴。最近兩次雷暴天氣是在2006年11月21日和22日。
亞運會期間,汕尾的高溫、寒冷、雷暴、大霧、冰雹和沙塵等高影響天氣出現概率較小。應注意對強降水和大風天氣的防範。轉載或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