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貴高原中小城市發展如何影響城市氣候

2021-01-10 中國氣象局

  城市的發展對當地氣候生態環境的影響一直是氣候學者研究的課題。我國對於城市氣候的研究,主要側重於大城市,對中小城市研究的不多。由雲南省楚雄師範學院和楚雄彝族自治州氣象臺合作完成的「雲貴高原中小城市發展對城市氣候特徵及居住環境的影響」項目,對此進行了廣泛深入研究。該項目榮獲2010年楚雄州科技進步三等獎。

  □本期嘉賓: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氣象臺臺長 李宏波

  □採訪人:本報記者 馮穎

  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由於高強度集中的人類活動不斷改變城市局地邊界層動力和熱力特徵,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氣候,例如 「熱島」 「幹島」效應,城市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城市覆蓋層,導致城市上空汙染嚴重,局地氣候環境惡化,可能影響城市及其周邊地區生態環境惡化。因此,科學家們越來越注意對城市氣候的研究,以揭示城市氣候的形成、特徵和影響,追求在整個城市和諧發展的全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與環境和諧相處、持續發展。

  城市熱島強度變化規律

  研究人員利用雲貴高原上的兩個地級城市楚雄市和大理市的氣象觀測資料進行了系統研究。在楚雄,選取了1959~2008年楚雄市氣象觀測站資料,與南華氣象觀測站資料進行比較,用楚雄市氣象觀測站的資料代表城市氣象,用距楚雄市20公裡左右,離南華縣城5公裡左右的南華氣象站的資料代表郊區氣象;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對楚雄市冬季和夏季城市氣候特徵進行分析,發現1988年以前楚雄市熱島強度在1℃以下,到1988年以後楚雄市熱島強度增加到 1℃以上,到1996年以後楚雄市熱島強度增加到2℃以上。

  楚雄市熱島強度乾季大於雨季,以春季的3、4月份最大,夏季的6、7月份最小。熱島強度的日變化則基本上具有夜間強、白晝弱的特點。楚雄市熱島強度季節變化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顯著差異;日變化與北京、上海基本一致。在對楚雄市的熱島強度作灰色關聯度分析後得出,影響楚雄城市熱島效應的因子主要是人為熱因子,影響最大的是人口密度,對城市熱島影響最大的氣象因子是風速;通過遙感圖像分析,發現人口密度大,工業集中的地區亮溫比較高。

  研究人員通過計算並分析大理市城郊氣溫近30年來差值的變化,揭示出大理市的熱島強度的日、月、年變化的特殊規律,30來年熱島強度增加不明顯,比楚雄市城市熱島強度弱,其主要原因是大理市的自然條件特殊以及洱源的調節作用等。在對大理市的熱島強度作灰色關聯度分析後得出:原煤消耗量和相對溼度是影響大理熱島強度的最主要因子。

  對雲貴高原上的城市進行城市氣候特徵分析,發現它與其他大城市的城市氣候特徵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城市的下墊面性質和城市周圍的環境等對城市熱島強度有加強或削弱的作用;瀕臨海洋的城市由於受海洋影響大,氣候溫和溼潤,熱島強度比內陸城市小,說明水面緩解了城市熱島強度;另外城市規模對熱島強度也有一定影響作用,大城市的熱島強度比中小城市更明顯;大部分城市在緯度相近、城市規模相差不多的情況下,高原城市熱島強度大於平原城市熱島強度,說明海拔高度等地形條件對城市熱島的形成也有一定影響,大氣環流對城市熱島也有一定影響。

  總之,影響城市熱島強度的因素很多,除人工熱源之外,地形、地表性質、城市規模、大氣環流、區域氣候等等因子都會對城市熱島產生影響,而且各大城市的熱島強度的變化規律也各有特點。

  城市幹島效應規律

  選取1959年11月~2008年10月的氣象資料,研究人員分析了楚雄市城市幹島效應強度的季節變化和日變化情況,提出了楚雄市城市幹島效應特徵及規律,發現了楚雄市出現 「幹島」 「溼島」現象的規律;完成了楚雄市近20年來風速與降水情況的變化分析,對近20年來主要氣象災害情況分析,並對楚雄市的一次典型特大暴雨過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近20年來楚雄市主要災害性天氣的發展演變規律。

  楚雄市的幹島強度同樣是乾季大於雨季,幹島強度的日變化特點是:乾季,城市絕對溼度大於郊區,城市出現 「溼島」現象;夏季,夜晚城市絕對溼度大於郊區,城市出現 「溼島」現象,白天城市絕對溼度小於郊區,城市出現 「幹島」現象。這與我國其他大城市絕對溼度的日變化有明顯差異,如上海全年絕對溼度的日變化都是白天出現「幹島」,夜間出現 「溼島」。城市與郊區絕對溼度的季節差值是冬季大,夏季小,而且與其他城市的變化有顯著差異。通過楚雄市城郊降水量和相對溼度對比分析,得出城市降水量多於郊區,而相對溼度是城市比郊區小。

  雲貴高原的其他城市的城市氣候變化是否跟楚雄和大理有類似的變化規律呢?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呢?這也是本課題下一步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2009年該項目已列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組擬對蒙自、玉溪和曲靖等雲南高原中小城市的氣候資料進一步分析,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徵,從而發現整個雲貴高原中小城市的城市氣候特點,並分析城市氣候引起的城市環境變化。

 

 (來源於2011年3月3日《中國氣象報》 作者:馮穎)

相關焦點

  • 雲貴高原「第一大城市」,四季如春,也被認為是最適合養老的省會
    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的「雲貴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主要包括了雲南省東部,貴州省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省的邊境。而說到雲貴高原上的「第一大城市」,那無疑就是雲南省的省會昆明了。
  • 雲貴高原第4大城市,雲南交通的「咽喉」――曲靖
    雲貴高原,位於我國西南地區,西起哀牢山脈,東至雪峰山脈,主體在雲南、貴州境內,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可分為雲南高原和貴州高原兩部分。雲貴高原地形崎嶇,地勢起伏較大,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昆明、貴陽、遵義是雲貴高原的3大城市,在全國也有較高知名度,作為雲貴高原第4大城市的曲靖,則少有人知。
  • 雲貴高原上的兩個省會城市,昆明和貴陽,你更看好哪一個?
    估計很多人對雲貴高原都不怎的了解,特別是對於一些沒有生活在那個地方的人,可能就是以前讀書的時候在地理教材上看到這個高原!雲貴高原位於中國的西南部,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總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可以說面積還算是比較大的,而且雲貴高原上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環境也是非常好!
  • 都是雲貴高原,昆明、貴陽差異為何那麼大?
    昆明、貴陽分別是雲南和貴州的省會,也分別是這兩省最大的城市。昆明、貴陽在地形區上都屬於雲貴高原,從整體上來看,雲貴高原有地形崎嶇、氣候多樣的特點,但從其內部的雲南高原和貴州高原來看的話,差異還是很大,表現在海拔、地形、生物等方面。雲南高原和貴州高原的差異也造就了昆明、貴陽在自然地理環境方面的某些差異,特別是地形。
  • 雲貴高原上的兩大省會都市,你更看好哪座城市的未來發展?
    雲貴高原上的兩大省會都市,你更看好哪座城市的未來發展?這兩座城市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貴陽和昆明,這兩座城市都發展的不錯,你更喜歡那一座呢。我們先來聊聊貴陽,貴陽是貴州省的省會,地處貴州中部,四周山巒環繞,是名副其實的山城。對於大多數旅者來說,貴陽往往只是旅途中的一座中轉站。
  • 雲貴高原「第一大城市」,四季如春,還被認為是最適合養老的省會
    估計很多人對雲貴高原都不怎地了解,特別是對於一些沒有生活在那個地方的人,可能就是以前讀書的時候在地理教材上看到這個高原!雲貴高原位於中國的西南部,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總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可以說面積還算是比較大的,而且雲貴高原上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環境也是非常好!
  • 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雲貴高原」,有什麼顯著的自然地理特徵?
    在我國主要的地形單元中,高原地形區有四個,分別是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內蒙古高原是最為平坦開闊的高原,而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都是屬於「相對崎嶇」的高原。
  • 雲貴高原兩大省會城市,你更喜歡更看好哪座城市的未來呢
    雲貴高原是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四大高原之一,以烏蒙山為界,分為雲南高原和貴州高原,海拔為400 ~ 3500米雲貴高原多種多樣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是中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地區,各民族保持著多種多樣的文化傳統,創造了燦爛的西南夷文化。
  • 中國四大高原——雲貴高原(地形篇)
    雲貴高原處在青藏高原向湖南、廣西丘陵山地的過渡地帶,北面有四川盆地,南面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相鄰,靠近熱帶海洋。高原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呈現出階梯式的下降,烏蒙山為界可將整個雲貴高原進一步分為西部的雲南高原和東部的貴州高原。巖溶地貌    巖溶地貌又被稱為喀斯特地貌(KARST)。它是在可溶性的巖石基質上經流水的溶蝕作用不斷發展起來的一種地貌形態。
  • 為什麼我國西南部雲貴高原地形區,會多發「石漠化」現象?
    那麼,發生在我國西南部雲貴高原地形區的「石漠化」現象,屬於哪類環境問題呢?雲貴高原位置圖從自然原因方面來看,主要有氣候、地形和土壤三個方面,首先是氣候條件,我國西南雲貴高原地區,從氣候類型來看,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
  • 草海,雲貴高原上一顆被遺忘的璀璨明珠
    雲貴高原位於中國西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雲貴高原上屬亞熱帶溼潤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差別顯著。該區石灰巖厚度大,分布廣,經地表和地下水溶蝕作用,形成落水洞、漏鬥、圓窪地、伏流、巖洞、峽谷、天生橋、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發育的典型地區之一。
  • 第一次親眼看到雲貴高原
    這次環華摩旅,我是準備從廣西進入雲南,然後再從雲南走滇藏線入藏,這樣剛好就逐步從處於第三階梯的廣西進入第二階梯的雲貴高原,然後又從第二階梯的雲貴高原翻過橫斷山脈,進入第一階梯平均海邊最高的西藏。現如今,筆者已經從廣西百色市那坡縣進入了雲南文山州,現在帶大家看看筆者從廣西進入雲南都經歷了什麼。
  • 走進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雲貴高原,那裡的自然環境太豐富多樣了
    雲貴高原位於中國西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大致位於東經100°~111°,北緯22°~30°之間,西起橫斷山、哀牢山,東到武陵山、雪峰山、東南至越城嶺,北至長江南岸的大婁山,南到桂、滇邊境的山嶺,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400~800千米,總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雲貴高原包括雲南省東部
  • 這是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水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
    麗江,雲南省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市區中心位於東經100°25',北緯26°86',總面積2.06萬平方公裡,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裡麗江市位於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
  • 我國雲貴高原是地質災害最為多發地區,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並存
    自然災害的發生涉及多種因素,其中自然原因是自然災害發生的主導原因,而人類活動造成的人為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影響範圍和危害的程度。雲貴高原地質災害自然災害通常具有複雜性、周期性、潛在性、突發性、群發性和多因性的特徵。根據自然災害的成因和發生過程我們可以將自然災害劃分成四大類。
  • 雲貴高原看「脫貧」
    來源:經濟參考報在長江上遊生態涵養區的雲貴高原,「深度貧困縣」集中。連日來,記者走村串戶,一窺我國脫貧「最後一公裡」的攻堅進展。金沙江上遊的雲南麗江是記者此次「長江行」的首站。在去玉龍縣魯甸鄉的路上,海拔2000米的高原風光令人讚嘆,但一路顛簸、山高彎急的生存環境,又讓人心生脫貧之憂。脫貧不能光喊口號,要靠特色產業帶動。魯甸鄉的辦法是通過土地流轉,成立專業合作社,扶助77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發展「雲南白藥」種植園。「過去是在坡地種糧,沒得多少收入。」太平村大水溝組村民和仕珍說,有了扶貧政策,有了建房補助,又種上中藥材,她家2015年底實現了脫貧。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
    雪峰山蘇寶頂此後,受到加裡東運動的抬升,形成一系列隆起和凹陷,而後受到燕山運動的影響,但是,在地理分界上,雪峰山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意義的,因為雪峰山是雲貴高原和東南丘陵兩大地形區的分界線。南方地區地形圖雪峰山以西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雲貴高原」,雲貴高原的總面積約為50萬平方千米
  • 醉美雲貴高原:那些年,我們不曾爬過的山,涉過的水,吃過的美食
    雲貴高原雲貴高原(Yunnan-Kweichow Plateau )是四大高原中風景最美、海拔最低、森林植被類型最為豐富的一個。雲貴高原位於中國西南部,西起橫斷山、哀牢山,東到武陵山、雪峰山、東南至越城嶺,北至長江南岸的大婁山,南到桂、滇邊境的山嶺,總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
  • 雲貴高原上最大的湖泊,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高原明珠)
    雲貴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包含雲南和貴州、廣西、四川等多個省份。這裡是我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地區,民族特色與民俗傳統豐富多彩。在這座高原上,有一個湖泊,風景極美,被稱為高原明珠。雲貴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滇池滇池位於昆明市西南部,是雲貴高原上最大的湖泊。它的面積有330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199.5公裡,也是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滇池是一個地震斷層陷落型湖泊,大約出現在1200萬年前,由於古盤龍江南流通路被阻,積水而成。滇池風景秀麗,煙波浩渺,地區民俗文化多彩,是我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 在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相接的貴州赤水肉眼觀日環食,日環食下城市...
    今年的夏至可以看日環食 而處於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相接處的 貴州遵義赤水市是最佳觀察地之一可是天空不作美 陰雲密布在整個赤水的天空 站在赤水城郊的山頭上 只能看到天地白茫茫一片 可是還能依稀看到流淌在這座城市裡的赤水河